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贵升 《理论界》2007,(5):239-239
银行存款账日记录的真实性、完整性直接关系到被审计单位资产负债和经营损益的真实、完整和准确。银行存款日记账的真实性、完整性审计对提高审计质量、控制审计风险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以某企业为案例介绍利用aacess软件计算机实现自动挑账,进行银行存款日记账真实性、完整性审计。  相似文献   

2.
农业资金审计在监督农业各项资金支出的真实、合法和有效性,保障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为了确保农业资金审计目标和任务的实现,抓住工作重点突出关键环节,需要根据农业资金的审计特点,创新现有的工作方法;需要审计人员完善知识结构,提升业务素质;需要完善农业审计制度,保证审计质量。  相似文献   

3.
立体型效益审计 ,就是以微观和专项真实、合法性审计为基础 ,审计调查为辅助 ,而进行的专业系统的、区域的、综合性的经济活动和资源利用情况的审计评价体系。它主要是利用微观审计、专项审计和审计调查所获取的审计信息数据资料和相关情况 ,从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目的 ,分层次、专业和门类进行分析评价 ,向被审计单位和不同的决策层提供审计评价报告  相似文献   

4.
宋慧敏 《理论界》2004,(3):158-158
内部控制是指一个单位为了有效地进行管理而制定并实施的一系列保护经济资源、获得经济信息、调控经济行为、控制经济活动,并使单位内部各个部门、各个工作岗位之间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相互协调的制度、措施和方法的总称。内部控制与内审关系十分密切,特别是内部审计发展到了今天,其与内部控制的关系就更加密切了。在西方,现代的内部审计以评价内部控制和企业内部经济活动为主。内部审计已经突破了原有的审计范围,从单纯评估财务报表和财务状况的是否真实、正确、合法,朝着经营管理的纵深方向扩展。其作用也从单纯查错防弊的防护性作用向改…  相似文献   

5.
年鉴是资料性工具书,具有丰富的信息,记述的内容客观、真实。年鉴的权威性特别表现在资料的真实和准确。资料,是年鉴汇编成册的基础,是年鉴发挥其信息作用的桥梁,是年鉴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广泛收集一地一年之信息,是年鉴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6.
经济效益审计作为审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运用审计的方法,对农村信用社的经营原则执行情况所进行的一项综合性审计,以保证农村信用社在经营过程中保证经营目的的明确性、经营活动的合规性、管理活动的有效性、经营成果的真实合法性,防范化解信用社经营风险,使之在经营过程中实现最佳的经济效益。农村信用社的一切经营活动必须符合市场经济及国家宏观调控的要求,才能在日益竞争激烈的形式下求得生存和发展。因此,在当前,农村信用社的审计监督工作转向经济效益审计是十分正确的,它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经济效益审计的…  相似文献   

7.
1994年颁布的《审计法》第2条明确规定:“国务院各部门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各部门的财政收支,国有的金融机构和企业事业组织的财务收支,依照本法规定接受审计监督。审计机关对前款所列财政收支或者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和效益,依法进行审计监督。”但是,由于财政理论界和实务界对财政审计缺乏研究和了解,财政审计对他们来说是一个十分陌生的概念,  相似文献   

8.
审计监督工作是依照国家《审计法》和相关法律法规对社会经济组织活动及经济核算是否合法、真实作出全面、公正、合理鉴证和评价 ,从而达到维护国家和委托人的经济利益 ,规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行为 ,对强化经济组织内部管理 ,提高我国经济组织竞争能力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秩序具有重要的作用。为此必须深刻认识社会主义市场条件下审计监督的新趋势 ,并确立审计监督工作的新思路。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审计监督工作的新趋势经济的发展 ,财务核算工作进一步向广泛性、深入性和多元化方向发展。特别是加入WTO组织、世界经济全球化…  相似文献   

9.
企业内部审计制度是我国审计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实施内部经济监督、依法检查会计账目及其相关资产,监督企业财务收支使其真实、合法、有效地履行职责的主要制度模式。根据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企业内部建立比较完善的审计监督制度和良好的审计运行机制,是加强企业自我约束力的前提条件,是现代企业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在企业发展中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的必然要求。企业内部审计体制是保证国家有关审计监督的重大决策有效实施的制度形态,是完成企业审计监督任务所  相似文献   

10.
并购在追求协同效应、追求市场势力、降低风险、获取目标公司优势资产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并购交易也充斥着各种风险。并购审计风险的产生源于并购业务的复杂性和风险性、并购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以及并购审计各利益主体间的多重博弈。并购审计风险的防范:加强并购审计理论研究科学防范并购审计风险;建立专门针对并购的审计实务操作规范;全面提高会计师事务所和审计人员的素质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