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革命时期的河南红枪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世纪二十年代初期,在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和推动下,南方数省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迅猛发展。而北方的豫、鲁、陕、冀等省却涌现出一种具有很大群众性的迷信结社——红枪会。其声势之大,发展之快,影响之广,不仅受到社会各阶层的普遍重视,而且各种政治、军事集团也都争相利用。当时就有人把红枪会与太平天国、义和团并列为近代中国的三大农民革命运动;半个世纪后的今天,有人在论及淮北近世史时,也将捻军、红枪会、共产党领导的农民运动联为一起。 在科学技术、军事装备日益发展的本世纪二十年代,何以会出现红枪会运动?它的性质和所起的作用究竟如何?本文试以河南的枪会为例,就这一伺题作一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红枪会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主要活跃于冀鲁豫一带的农民自卫组织,起源于河南并以河南为盛.中国共产党对红枪会的性质和作用进行了正确分析,在国民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不同历史时期对红枪会积极进行改造和争取,使其最大限度地为我党领导的革命事业服务.  相似文献   

3.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在广大人民抗捐抗税,反抗军阀统治的斗争中,红枪会曾经蜂涌而起,遍及大半个中国的许多农村。但红枪会是个什么组织?它的组织活动状况是怎样的?在反抗各系军阀统治的斗争中,红枪会起过什么作用?中国共产党对红枪会作过什么决议?在北伐战争中它处于  相似文献   

4.
大革命时期河南农民运动因其迅猛发展而备受人们关注。然而,由于其缺乏积极有效的领导、对红枪会等农民武装组织的利用改造没有达到预期目的、人才和经费严重不足以及因行动过火而失去农民支持等方面的原因,河南农民运动不可避免地走向了失败。探讨这些原因可为当今农村及农民工作提供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5.
王文玉 《兰州学刊》2004,(3):245-247
红枪会在河南虽然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保家自卫作用 ,但由于其领导权掌握在地主士绅手中 ,故其性质是地主阶级的。红枪会实用主义的特征 ,使其既为各派军政势力拉拢的对象 ,也为各派军政势力的异己力量。共产党对其的引导与改造 ,一定程度上也是不成功的。红枪会的产生与发展 ,是中国军阀割据政治在基层农村社会的表现。  相似文献   

6.
二十年代的红枪会运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红枪会是民国时期活跃于中原及华北地区的乡村民众自卫武装组织.它起源于民间秘密宗教八卦教系统,继承了八卦教流裔大刀会、义和拳的组织传统,在金钟罩、硬肚,仁义会等秘密社会组织发展融汇的基础上形成.20年代曾一度掀起了一场以红枪会为主体反对北洋军阀黑暗统治以及盗匪劫掠的群众性武装自卫运动,对当时的社会政治生活产生了很大影响,并对促进北伐成功,推翻北洋军阀统治作出一定的贡献.然而、长期以来,史学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却一直未能给以足够的重视.本文在搜集大量资料的基础上,拟对20年代红枪会运动进行较为全面的考察、  相似文献   

7.
最近,河南省罗山县涩港公社群众,在扒房时发现一张油印的保存尚好、字迹清晰的,由贺龙、周逸群同志签署的布告。 这是一九二七年五月,国民革命军独立第十五师在河南信阳至武胜关一带颁发的布告。 为什么在这时颁发这样一张布告呢? 一九二七年四月十九日,武汉革命政府在武昌举行了第二次北伐师誓大会,宣布继续进行北伐。 五月份,北伐军将进军郑州、开封时,武胜关至信阳一带的红枪会,经常出来骚扰破坏。红枪会是国民党西山会议派姓刘的所组织的,时时破坏交通,以致火车不能畅行。那时,一方面要派军队保护,一方面靠铁路工人修复。一九二七年六月二十日武汉革命政府的《民国日报》写道:  相似文献   

8.
<正> 红枪会是民国时期活跃于河南、山东、直隶等省以及江苏、安徽、湖北、陕西部分地区的乡村民众武装自卫组织,二十年代曾一度掀起反对北洋军阀政府黑暗统治以及军队、盗匪骚扰劫掠的群众性武装运动,对当时的社会政治生活产生了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9.
土地革命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基本内容。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实行“耕者有其田”,是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中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的基本纲领和政策。对于这一点,红七军是十分明确的。百色起义后不几天,红七军政治部编印的《土地革命》小册子就明确指出:“土地革命是目前革命的主要内容。现在中国革命的两大任务,是驱逐帝国主义与肃清  相似文献   

10.
论湘南暴动     
朱德、陈毅同志领导的湘南暴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发动的一系列起义中,规模最大的一次武装斗争与农民运动相结合,以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的革命武装暴动。暴动的胜利,是继南昌起义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的第一枪后,又一次沉重地打击了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四、一二”反革命大屠杀以来的反动气焰。在暴动中,革命风暴遍及湖南十一个县的范围,参加起义的群众达一百多万人的规模;在暴动中,湖南五县(宜  相似文献   

11.
朱德向八路军主力和共产党人宣讲的组建抗日游击队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一、彻底改造法或称脱胎换骨法由于中国是一个农业社会,小农占多数。农民在几千年的生活中,慢慢形成了一些自己的武装组织,如绿林、红枪会等。他们有着浓厚的封建特性。一是狭隘的门户之见,只顾本地、本部门的利益,而没有远大眼光和考虑到全体中国人民的利益。二是保守陈旧的落后传统观念。三是封建迷信,目无纪律。邦会兄弟对广大农民也多有骚扰之处,他们没有铁的纪律,随意性很大,老百姓对他们有厌恶的一面①。有以上这些障碍,要把他们改造成好的抗日游击…  相似文献   

12.
韩冰 《理论界》2012,(6):98-99
作为著名的国民党左派,邓演达对中国农民问题的认识在理论上是有重要贡献的。本文通过对邓演达的农民革命思想和革命经历的梳理,深入探讨在20世纪20、30年代的复杂中国,他为什么会产生如此激进的思想,从而理清邓演达对农民问题的认识产生的思想渊源。  相似文献   

13.
太平天国农民革命政权在南京定都之后,制订和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这一制度制度实质上是一个包括经济、政治、文化、教育、军事等各个方面的政纲。 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农民革命运动,达到了中国旧式农民革命的最高峰。这次伟大的农民革命运动发生在中国封建社会行将崩溃的末期以及旧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兴起的阶段,在中国由一个独立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的封建社会,步入逐渐渗入资本主义因素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之初。在这一历史背景下,分析《天朝田亩制度》,太平天国在经济发展上所起的作用便略见端倪。  相似文献   

14.
抗日战争时期 ,中国共产党基于对枪会的正确认识 ,采取了一系列正确的改造枪会的措施 ,使枪会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姜舒影  毛维国 《南方论刊》2021,(1):107-109,112
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基本命题.为了巩固国民革命的基础,首先就要先解放农民.大革命时期,毛泽东正是认识到农民对于革命的重要性,在考察和开展农民运动、建立基层组织、开办农民讲习所的实践过程中,采取了灵活丰富的斗争形式,积累了开展农民思想教育的经验,积极引导农民参与革命斗争,掀起了农村革命的风暴,有力地支援了北伐战争,为革命...  相似文献   

16.
向阳 《南方论刊》2022,(8):19-20+24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探索出了一条中国革命道路,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的产物。而《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就体现了革命初期毛泽东对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的分析和考量。其体现了在考察过程中,毛泽东坚持的实践原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原则以及群众原则,这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原则。毛泽东将农民视为中国革命重要力量,强调农村建立革命武装的必要性。农村大革命在报告出版后迅速高涨,为后来中国共产党开辟农村包围城市的中国革命道路蓄积了力量。  相似文献   

17.
近代中国仍然是农业社会,农民是这个社会中最庞大的群体。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中国的革命实质上是农民革命”。纵观中国近代历次革命运动,从太平天国、戊戌维新、辛亥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历史似乎走完了螺旋式上升的一圈:以农民革命始,亦以农民革命终。当然,后者是在现代无产阶级领导下的革命,并非旧式农民战争的简单重演,但农民仍是这场革命的主体。正因此,农民问题是我们理解中国近代社会结构与革命运动的钥匙。在近代,中国社会的各阶级和政治派别都不可能、也没有解决农民问题,不能造成农村社会的大变动,因而也不能领导民主革命取得胜利。唯有中国共产党人才从理论上和实践上解决了农民问题,并以农民为主力军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毛泽东同志从大革命时期到解放战争时期对农民问题的调查研究与理论阐述,即展示了我党解决农民问题的历史轨迹,从其发展过程,我们亦可管窥毛泽东建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若干特征和原则,并从中获取有益的启迪。  相似文献   

18.
农民是20世纪中国革命的基本动力,动员农民并改造农民是革命的必然要求。陕甘宁边区农民文化传统表现出革命意识深厚但民族意识淡薄、实用理性心理强烈、敬畏权威、宗法观念浓厚而阶级意识较弱、封建迷信观念盛行等典型特质。为此,陕甘宁边区政府在党的领导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立足农民实际,以民族意识提升农民革命文化传统、以保障农民土地权益改造农民实用理性心理、以建立乡村民主政权改造农民敬畏权威的传统、以阶级斗争理论改造农民宗法观念、以逐步限制的办法破除农民封建迷信观念,改造与提升陕甘宁边区农民文化传统,推进农民思想观念的现代化,为革命的发展提供了主体力量和依靠力量。  相似文献   

19.
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中 ,我们清楚地看到 ,什么时候党对农民实行正确的政策 ,什么时候就能调动农民的革命和建设的积极性 ;什么时候党对农民实行了错误的政策 ,什么时候就会挫伤农民的革命和建设的积极性。因此 ,要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建设 ,必须对农民实行正确的政策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关于阿Q的革命性问题,重新引起了一些研究者的注意,发表了不少的文章。凡是留心阿Q研究状况的人大抵知道,过去有些人习惯于夸大阿Q的革命性,把他说成是革命的农民,把他的革命说成是中国农民革命的先导,认为作者在他身上体现了革命农民的本质,展示了农民革命的远景,也寄托了自己对农民革命的希望。因此阿Q在辛亥革命爆发时所流露出来的“威福、子女、玉帛”的狂热欲求,也被笼统地赞扬为农民的革命理想,是阿Q所以成为革命农民的标志,也是作者彻底的革命民主主义思想的表现。这种说法从五十年代以来,对我们有甚大影响。但却是不符合作者本意和作品实际的。现在有些人重新研究了这个问题,否定了过去的说法,然而,有些研究者又从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