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老子的思想     
一老子的身世二十年前关于老子的身世和“老子”这部书曾經有过热烈的爭辯。老子的籍貫和年代有問題;“老子”是一部什么时候的書有問題;老子究竟是誰也有問題。爭辯是有收获的,我們明确了許多問題,虽然不能說大家沒有分歧的意見了,究竟减少了分歧。問題所以复杂,部分由于“史記”老子本傳的离奇,部分由于“老子”一書的內容有問題。关于老子的籍貫,“史記”本身就有不同的說法,今傳流行的“史記”本文是: 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而高亨先生的“史記老子傅箋証”說: 孔穎达礼記曾子問疏引史記云:“老聃,陈国苦县賴乡曲仁里人也。”……是史記一書,  相似文献   

2.
资本原始积累的实质在关于中国资本原始积累问题的讨论中,对原始积累是否在我国发生过?何时发生?以及这一过程具有什么特点等问题,都有不少分歧意见。分歧产生的原因是很多的,但对于原始积累实质的理解不一致,是一个最直接的原因。关梦觉先生在他的著作中曾断然地指出,资本主义萌芽就是原始积累过程。他说:“我们认为在此以后的资本主义萌芽过程,也就是我国原始积累过程的开始。两者是相平行的。这是我们的基本出发点。”关梦觉先生认为只要是在个別商品生产者手中积累了某些资本,就形成了原始资本积累过程。而伍纯武先生对原始积累却有完全不同的解释,他认为资产阶级是否运用了政治暴力来加速和扩大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是判断一国  相似文献   

3.
在《海瑞罢官》的討論中,对于清官問題,大家有了进一步的认識,有些观点已趋一致;有些問題还待专題研究。本文仅对学术界有分歧意见的两个問題提出个人意见,  相似文献   

4.
最近,在《学术月刊》1963年第11期上,讀了孙江、紀新两同志的一篇論文,題为《从中国資本原始积累的討論談起》。文中,提出了对中国資本原始积累研究的方法問題。的确,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問題。孙、紀两同志指出“研究和运用一个經济范畴,首先一定要从它所表現的生产关系,尤其是阶級关系去考查”,这和我的看法是一致的。但是,对于孙、紀两同志的某些具体論点,却还有些不同意見。現不揣浅陋,試将涉及有关中国資本原始  相似文献   

5.
关于价值规律是商品生产的經济规律,只要商品生产存在,价值规律就发生作用这一点,在学术界的討論中,看来沒有什么分歧的意見,而问題的焦点却集中在:价值規律究竟起什么样的作用?如何起作用?它与国民经济有計划按比例发展規律的关系如何?因此,我們只拟針对与此有关的若干問題,提出一些不成熟的意見,希望同志們指正。  相似文献   

6.
一洪昇的名剧“长生殿”是一部思想藝術成就很高的作品,也是一部比较复雜的作品,目前,人們对它的理解和評价是有分歧的,近年來一些研究者中间就有过爭論。可惜,爭论并未充分展开,最近,“文史哲”第54期發表了周來祥、徐文斗同志的“‘長生殿’的主题思想究竟是什么?”又重新提出这一饒有兴趣的問題,这是令人高兴的。这里想对“长生殿”的一些主要問題作一粗淺的分析。周、徐兩同志的意見,是一种有傳統性和比較有代表性的看  相似文献   

7.
关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问题,是历史唯物論的基本问题之一,也是馬克思列宁主义理論中的一个重要問題。我国学术界对这一重要問題的理解是存在着分歧的。爭論的中心问题之一是基础应否包括生产力的問題。本文就針对这一問題談談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我国人民公社究竟是怎样的所有制形式?它和人民公社的生产、交換、分配、消费等等的关系怎样?人民公社所有制形式的发展趋势又怎样?它的发展对人民公社的生产、交換、分配、消费等等可能带来一些什么影响?关于这些問題,人民公社虽然成立不久,但已經提供了一些答案,它的现况以及发展趋势,也为我們研究人民公社所有制問題以及与此有关的問題,显示出一定的客观条件。特別是中共中央八届六中全会“关于人民公社若干問題的决議”,为解决上述問題提出了十分正确和具体的指示。本文只是作者在学习了这个决議以后,就上述問题,谈谈个人的初步体会。  相似文献   

9.
“阿Q正傳”     
一、魯迅是在什么思想情况之下寫“阿Q正傳”的? 要分析“阿Q正傳”,我們认为首先要研究这一个問題,就是,魯迅是在什么思想情况之下写“阿Q正傳”的?研究这一个問題,魯迅自己的話可以做我們的鑰匙。当“戏”周刊編“阿Q”剧本的时候,魯迅有“答‘戏’周刊編者信”,其中說:“果戈里作‘巡按使’,使演員直接对看客道:‘你們笑自己!’(奇怪的是  相似文献   

10.
《文史哲》1964,(1)
山东大学历史系思想史討論班于去年十一月初举行了两次关于思想遺产批判继承問題的討論。会上,大家对于思想的阶級性和繼承性关系,历史上所谓人民性、进步性的含义等等問題展开了热烈的爭論。通过討論,大家对批判继承的一些重要问题有了进一步認識,澄清了若干模糊看法。但在某些基本問題上仍存在根本分歧。爭論的焦点是:思想的阶級性和繼承性关系問題,对这个問题有两种不同的意見。  相似文献   

11.
最近国內学术界,因討論《海瑞罢官》問題涉及到我国历史上关于清官的地位与作用問題。爭論方在开始,尚有待于深入展开。这里想就另一方面,即在西方历史中如何看待近似清官的問題,提出来供大家討論。首先遇到的难題是什么叫做清官?其次  相似文献   

12.
随着教学革命的日益深入,修辞学的改革問題已經提到日程上来了,如果更正确一点說,应該是馬克思主义修辞学的建立問題,已經提到日程上来了。什么是馬克思主义修辞学?它和非馬克思主义修辞学的界限是什么?通过主席著作的学习,我們初步找到了答案。本文試图以毛主席的文风理論为綱,概括地闡述馬克思主义修辞学的內容、基本体系,并提出一些問題。  相似文献   

13.
为了加强对学生德育問題的研究,广东教育学会在前些时候邀請了高等院校、中学以及教育行政部門的一些有关的同志,举行“青少年儿童思想政治教育問題”的座談会,就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一些問题进行了初步的漫談、議論。会上,同志們一致感到,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十分重要,它是关系到党的教育方針能否正确貫彻和能否培养出我們国家所需要的坚强的革命后代的重大問題。在这方面,过去虽然积累了不少宝貴經驗,但却还未有很好地进行研究和总結;教育学上对德育問題的研究还是十分薄弱,迫切需要加强这方面的总結研究工作。会上,对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問題,提出了一系列值得研究的問題,如阶級教育包括些什么內容? 它在  相似文献   

14.
中国历史上农民起义建立起来的政权的性质問題,是我国史学界长期以来就有过爭論的問題,也是研究中国农民战爭史中一个重要的問題。作为爭論的一方,孙祚民同志一直坚持他的“农民起义反封建斗爭在前,而轉化建成封建性政权在后”的論点。这就是說:当农民发动起义的时候,斗爭的性质是反封建的,但是在战爭过程中,当起义农民建立起自己的政权的时候,其性质就发生了“轉化”,反封建的斗爭就終結了,政权是封建性质的。許多同志发表了文章,不同意孙祚民同志的这种“轉化”論。現在,討論还在继續。本文試图就这个問题,提出一些意見,与孙祚民同志商榷,并就正于讀者。  相似文献   

15.
我国經济学界对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商品問題的討論,碰到一个許久糾纏不清的問題——什么是商品?有些同志認为这仅仅是名詞概念之爭,沒有什么現实意义,并在研究我国現阶段的各种交換关系时也試图避开这个所謂“无味”的爭論;但在闡述具体交換  相似文献   

16.
目前史学界开展的对資产阶級学术思想批判中,曾經討論过历史地理这門学科中資产阶級学术思想問題。在討論中,曾就考据問題、地理环境作用問題、民族研究問題、历史地理学工作者学习馬克思主义和“破”与“立”等問題,展开过辯論,为了辯明真理,我想就上述問題,提出一些个人看法,和大家一起討論。  相似文献   

17.
近年在关于天地会的性質問題的討論中,于涉及青帮时,意見頗有分歧,若干問題还沒有得到完滿的解决。諸如:青帮何时兴起?青帮是否为天地会的支派?青帮是否为白莲教的支派?以青帮在运輸业中的活动說明天地会的社会經济关系是否恰当?天地会中是否也有运輸工人的成員?等等皆是。本文試就青帮的起源、組織、活动及其与天地会的关系,白莲教的流衍情况及其与青帮的关系等方面,举出一些資料并做一些初步探索,以期对于上述問題的解决有所帮助。不当之处,尚祈讀者明教! 青帮与天地会清代初年以来,民間秘密結社的风气是很为盛行的,青帮也是其中之一。关于青帮的起源,詳确的文献資料很缺乏,但青帮內部的传說却很  相似文献   

18.
重工业要以农业为重要市场这一問題,是一九五七年二月間毛泽东同志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的著名讲演中,当作我国工业化道路的一个关键性問題提出来的。当时,我們国家的經济状况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呢? 主要的是:第一,在农业方面,基本上完成了“社会制度方面的由私有制到公有制的革命”,即基本上实现了农业的社会主义合作化;第二,在工业方面,經过第一个五年計划的建設,社会主义工业化有了一个初步的基础。这样的情况說明了什么? 一方面,它說明了我国的社会主义經济制度經过对农业、手工业和資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后,已基本上建立起来了;另方面也說明了我国的工业建設正朝着社会主义工业化的目标前进。但是,这种新的形势,  相似文献   

19.
关于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的作用問題,在我国經济学界曾进行过广泛的討論,这的确是一个重大的理論問題,是一个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經济发展的重大原則問題之一,特別是随着我国人民公社化的实現和社会主义建設形势的飞跃发展,正确地認識和科学地闡明这个問題,就有了更为重大的現实意义。所以当前这个問  相似文献   

20.
僵化、点截化(碎片化)、抽象化(空洞化)是不是形式邏辑的局限性或认识論特点?修正形式逻辑是不是应该克服这些东西?这是修正形式逻辑的一个关键性的問題,也是我同章沛、陈政翔分歧的一个焦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