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诗·大雅·荡》历来注疏者甚多,其中有些词语的训释尚值得商榷。我们认为:应训“荡荡”为“广大”,训“疾威”为“非常威严”,训“辟”为“有法度”,训“谌”为“专一不变”,训“滔德”为“灾难”,训“兴”为“招致”,训“力”为“功效”。  相似文献   

2.
“中庸”、“中和”,皆为儒家思想精髓,历来为中华民族所推崇和追求。“中庸”由孔子首倡,但孔子并未就此进行阐释。历代都有关于这两者的不同阐释,“中和”为“人道”,“中庸”为“天道”,两者共同组成了“道”。“中庸”之“中”为“中和”之意,是将“人道”推及到万物,是儒家“天人合一”思想的最好体现。  相似文献   

3.
文章考校《石仓契约》中“塴”“”“冾”等俗字。即“塴塕”之“塴”当为“崩”的增旁俗字,而非“塴”字;“”当为“舉”的俗字,而非“庠”字;“冾湖”之“冾”当为“冷”的俗字,而非“冾”字;“”当为“龍”的俗字,而非“尤”字;“芋”之“”当为“卵”的俗字,而非“茆”字;“”当为“壇”的俗字;“/仸”均为“天”的俗字;“直棬”“横棬”之“棬”当为“巷”的俗字,而非“棬”字;“泣叔”之“泣”当为“血”字俗讹,“丧”之“”当为“夂”字写讹,而非“夊”字。  相似文献   

4.
“何以……为”类说法曾因所用虚词用法被误解而发生过结构的变异,由“宾·介·宾·动”式变异为“状·动·宾·语气词”式。变异前后表示的意思大致接近,但有区别。“奚以……为”、“何以为”“奚以为”等是由变异前的“何以……为”通过虚词替换或成分省略而形成的。,“恶用……为”、“安以……为”“何……为”等则是由变异后的“何以……为”通过虚词替换或成分省略而形成的。所以“何以……为”类习惯说法其来源及结构并不完全相同,不可一概而论。  相似文献   

5.
古代汉字的书写并不严格,故音同音近的可以假借。许慎所谓“本无其字,依声托事”,指的是一种假借情况,郑玄所谓“仓卒无其字,或以音类比方假借为之”,指的是另一种假借情况。而后一种情况,在后代看来,乃是一种讹误,与写别字并无多少差异。从出土的帛书《战国策》和银雀山竹简《孙膑兵法》等文物中,我们可以看到古代所谓假借的范围是相当广的。如“勺”借为“赵”,“胃”借为“谓”,“鱼”借为“吾”,“忍”借为“仁”,“遒”、“(辶酉)”借为“犹”,“节”借为“即”,“乾”借为“韩刀”,“進”借为“淮”,“贤”借为  相似文献   

6.
“为”字被动句是古汉语常用被动句之一,格式很多,有“为V”、“为NV”、“为N之V”、“为V于N”、“为N见V”、“为N所V”、“为N之所V”、“为所V”、“为N所见V”、“为N之所见V”等十种,今各举一例: (1)伯友将为戮矣。(《左传·襄二七》) (2)止,将为三军获。(《左传·襄十八》)  相似文献   

7.
利用敦煌遗书,校对《中华大藏经》中收录的《四分律》,断定其中的“果”是“男”的讹误,“方人”是“力人”的讹误,“家”为“冢”的讹误,“减”为“灭”的讹误,“勉”为“免”俗写、“不勉”当为“不免”,“调愧”当作“掉悔”。  相似文献   

8.
为乡里所患,始知为人情所患。《周处》(1)“为乡里所患”,课本注释和教参译文都讲成“被地方上的人认为是祸。”把“为”看作介词,当“被”讲;把“乡里”作为“为”引进的主动者;把“所患”当作动同性词语,“所”作动同“患”的助词。  相似文献   

9.
《“新发於硎”解》质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质彬先生对《庄子·养生主》的“新发於硎”提出了新解(1)。谢先生认为,“发”应解为“开”,“硎”借为“型”,“刀刃若新发于硎”就是“刀刃象刚从模子里取出来一样”。笔者认为,谢先生的新解,无论从句意来看,还是从上下文意来看,都是难以成立的。既然谢先生训“发”为“开”,训“硎”为“模子”,译“於”为“从”,那么,“新发於硎”,就是“新从模子里开”。这显然不成话。大概谢先生也觉察到了这一点,所以不把“发”字译为“开”,而译为“取出来”。而“开”和“取出来”根本就不同义。  相似文献   

10.
训诂拾零     
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史记陈涉世家》)陈中凡《汉魏六朝散文选》(中华书局)注此句为:“尝,曾。与人,为人。佣耕,受人的雇佣,替他耕地。”王伯祥《史记选》(人民文学出版社)注此句为“佣耕,即雇农。与人佣耕,做人家的雇农。佣通作庸,役也。”陈注“与人”为“为人”,“人”指地主。王注“佣耕”为“雇农”,把动词性的偏正词组“佣耕”,解成名词性的词组了。注“与人佣耕”为“做人家的雇农”,把“与人”的“与”当作动词,把“人”指地主,作定语了.  相似文献   

11.
《辨骚》“赞”中的“情理实劳”的“劳”,有的训为“辽”,广阔的意思,有的训为辛劳、忧劳。相比较而言,训为辛劳、忧劳更合理。这可以从《辨骚》和“赞”言的上下文语境、《文心雕龙》中“劳”字的用例得到证明。《时序》“赞”中的“崇替在选”的“选”,有的训为“算”,有的训为“齐”,有的训为“选择”。相比较而言,训为“选择”更合理。这可以从《时序》篇论述的内容和《文心雕龙》中“选”字的用例得到证明。  相似文献   

12.
《经》文以“利”释“义”,即用“利”字为“义”下定义;意思是:凡“义”即“利”而非非利,非“利”则非“义”。《经说》三句:(1)“芬”字,毕沅释为“美”,是;其他还有一些解法,则不必是。(2)原文本无讹误,下一“能”字,实应训“安”,是把“义”定义为“能安利”“天下”。(3)墨子实在是十分汲汲于用世的,虽又主张“爱民者非为用”,但并未绝对地排斥“用”,“非为用”也绝不是“必不用”;这里的意思是,“利”天下不是为了“用”天下,即“不必用”而“利之”,是“以天下为芬”而“利之”的。  相似文献   

13.
《唐诗品汇》是明初高棵编选的以盛唐为宗的一部重要唐诗选本,诗体正变观是其诗学思想重要组成部分,分三部分:体因代变,正本清源,对唐以前成熟的诗歌体裁五、七古、五绝源流正变;以盛唐诗体为正、晚唐诗体为变的“一代诗体观”;古体为“正”,律、绝为古诗之“变”;五排律为六朝古诗之“变”,是后世五排律之“正”,七排律是后世该体之“正”;五律为“正”,七律为“变”;五言为“正”。七言为“变”,重视“正”,接受“变”。《品汇》以盛唐为宗,“四唐”、“九格”品诗,“终明之世,馆阁宗之”,其诗体正变观对诗体渊源流变研究和明、清诗人诗体辨析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4.
从《论语》的整体思想语境中看,孔子“为仁由己”的道德学命题中的“己”不仅是“复礼为仁”的承担者,且内在地蕴含着“复礼为仁”的条件。“克己复礼为仁”的过程就是“己”之力量发动和“己”之人性本质自我塑造的过程。以“己”为基础,依“己”在“为仁”之路中地位和作用的不同,“为仁”之路的道德实践进程,是由一“身”之“己”出发,经“人”之“己”的洗礼,终至于“仁”之“己”大境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为学”和“为道”是《老子》中的一对重要概念。“为学”指的是学习经验性的知识,包括人学、物学和事学的知识;“为道”则强调对“道”的领悟和达观。但实际上“为学”与“为道”是对立统一的,两者既有矛盾的一面,也有一致的一面,即在“为”的层面上两者一致,而在“学”与“道”的层面上则不同。具体而言,两者在内容、目的上有同有异,但在方法上则完全不同。  相似文献   

16.
<正> 一、关于“训读”在方言中,有一种“用方言口语常用词的字音去读另一个意义相同或相近的字”的现象。“汉语语言学称这种张冠李戴的现象为训读。”如潮汕话读“夜”为“暝”,读“昔”为“早”,读“亦”为“也”,读“打”为“拍”等等。本文把被读错的字,如“夜”、“昔”、“亦”和“打”等叫做训  相似文献   

17.
关于“圭臬”一词的本义,“臬”字争议较大,研究表明,“臬”与“水臬”不同,“臬”为测影仪,“水臬”为水平仪,“臬”的功能是测方位,不能“度广狭”,也不能“求地中”,“圭臬”当为同义复词。又“仪”、“象”常被混淆,实则“仪”、“象”有别,“象”为天体演示仪器,“仪”为观测仪器,有时“仪”又可作“仪”、象”的通称,“仪”、“象”则都可称作“浑天”。  相似文献   

18.
吴澄论"尊德性"与"道问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尊德性”与“道问学”是儒家道德修养的两条路线。元代理学家吴澄认为,朱熹与陆九渊在这一问题上虽有分歧,但仍有共同之处。在为学次第上,吴澄以“尊德性”为先,并认为“道问学”是“尊德性”的基础。吴澄提出“尊德性”与“道问学”知行合一、内外兼修的中庸之道。他以“发见本心”为“知”,以“固守本心”为“行”,若“知而不行”则不可谓真知,视“尊德性”高于“道问学”。吴澄认为,为学应以“进德”为本,才能回到儒家“一以贯之”的轨道上来。  相似文献   

19.
政治经济学以政治为先,为经济学提供价值立场、制度、体制等保障。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学“以资本为中心”,其逻辑造成了社会和人的发展危机。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强调坚持人民立场,维护人民利益,“以人民为中心”。“以人民为中心”是对“以资本为中心”的扬弃,其根本宗旨是“依靠人民”“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以人民为中心”不是抽象的价值悬设,而是在党的领导下,以唯物史观为指导,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及其体制等为实现路径,有效保障其从理论转变为现实。  相似文献   

20.
通过变换分析,以部分形式特征为标准,“就 是”可以区分为两种句法结构形式:短语“就 是”和虚词“就是”。前者以“是”为语义中心,省略“就”句子仍然成立;后者以“就”为语义中心,省略“是”句子仍然成立。在此基础上,现有文献中“单用,表示同意”和“用在句末表示肯定”这两个义项应划归为短语“就 是”的语义内容,而非虚词“就是”的两个义项。虚词“就是”的形成机制,来源于短语“就 是”,为动词“是”在已含谓词性结构的句子中虚化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