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3 毫秒
1.
对隔代抚养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川 《老年人》2005,(4):9-9
当今,许多年轻夫妻忙创业,忙工作,忙“充电”,或者忙发财、忙享受,把孩子交给了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带养。这种“隔代抚养”的家庭形态,在我国城乡已呈普遍现象。据有关方面调查,目前我国家庭中的“隔代抚养”占到了40%以上,而且孩子年龄越小,与老一辈共同生活的比率越高。有人推测,随着独生子女政策的继续推行和社会老龄化的加快,“隔代抚养”的现象还将更加普遍化。事实上,相当多的年轻夫妻在抚养孩子方面,已经完全依赖于双方的父母,显得无能又乏力。那么,是什么原因使得“隔代抚养”的现象越来越严重?祖辈抚养孙子孙女有什么样的利弊得失呢?这种方式还要不要继续?本期就此策划的这组报道,也许能给读者提供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2.
可宏 《老年人》2005,(4):8-8
当今,许多年轻夫妻忙创业,忙工作,忙“充电”,或者忙发财、忙享受,把孩子交给了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带养。这种“隔代抚养”的家庭形态,在我国城乡已呈普遍现象。据有关方面调查,目前我国家庭中的“隔代抚养”占到了40%以上,而且孩子年龄越小,与老一辈共同生活的比率越高。有人推测,随着独生子女政策的继续推行和社会老龄化的加快,“隔代抚养”的现象还将更加普遍化。事实上,相当多的年轻夫妻在抚养孩子方面,已经完全依赖于双方的父母,显得无能又乏力。那么,是什么原因使得“隔代抚养”的现象越来越严重?祖辈抚养孙子孙女有什么样的利弊得失呢?这种方式还要不要继续?本期就此策划的这组报道,也许能给读者提供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3.
当今,许多年轻夫妻忙创业,忙工作,忙“充电”,或者忙发财、忙享受,把孩子交给了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带养。这种“隔代抚养”的家庭形态,在我国城乡已呈普遍现象。据有关方面调查,目前我国家庭中的“隔代抚养”占到了40%以上,而且孩子年龄越小,与老一辈共同生活的比率越高。有人推测,随着独生子女政策的继续推行和社会老龄化的加快,“隔代抚养”的现象还将更加普遍化。事实上,相当多的年轻夫妻在抚养孩子方面,已经完全依赖于双方的父母,显得无能又乏力。那么,是什么原因使得“隔代抚养”的现象越来越严重?祖辈抚养孙子孙女有什么样的利弊得失呢?这种方式还要不要继续?本期就此策划的这组报道,也许能给读者提供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4.
现代社会中,年轻的父母因工作忙等原因,常常将 孩子交给孩子祖辈抚养。这样既可让老人因抚养孩子有事可干,而内心充实,又因老人有育儿经验及血缘亲 情关系能更好地照顾孩子,让孩子父母放心,可谓一举 多得。就目前看,隔代抚养主要出现在农村夫妇两人都 外出打工的家庭和城市双职工的家庭。据调查,目前我 国约20%的独生子女是由其祖辈抚养着的。而祖、父、子 同住,孩子主要由祖辈抚养的在我国则更普遍。孩子由 祖辈抚养有多种好处,但隔代抚养也有不利之处。  相似文献   

5.
现在,隔代抚养或称"隔代教育"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越来越普遍的现象。在我国,素有"几代同堂、其乐融融"的传统家庭文化,加上"独生子女"政策以及激烈的竞争与广泛的人口流动,隔代抚养就更为普遍。据中国老龄科研中心对全国城乡20083位老人的调查,照看孙辈的老人占了66.47%:上海0~6岁的孩子中有50%~60%属于隔代抚养,广州50%,北京多达70%。  相似文献   

6.
正“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南昌一对年轻夫妻结婚时就定下了“世界旅游计划”:在35岁前,旅游50个特色国家,在此之前不生孩子。就在妻子意外怀孕准备人流时,却遭到了双方父母的极力反对。经过协商,双方父母与小夫妻签订了一份“抚养协议”,同意隔代抚养他们的孩子。最终,计划有变,她竟然将公婆起诉到法庭……  相似文献   

7.
飞翔 《当代老年》2011,(7):26-26
现在,隔代抚养现象很普遍。就在人们为隔代抚养出现的教育问题而争论时,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又浮出水面:很多老人照顾孙辈时,对孩子有强烈的依赖倾向,他们渴望孩子时时事事“黏”着自己,以“除了我谁也带不好孩子”为荣,甚至认为自己在孙辈生命中扮演的角色远比孩子的父母重要,而由此产生了“孙辈依赖症”。  相似文献   

8.
在隔代教育家庭中,隔代亲的现象十分普遍,即老人和孩子非常亲密,父母夹在中间,跟老人和孩子的关系相对显得疏远。是什么原因导致本应该浓浓的亲情变淡了呢?父母该怎么面对这种现象呢?  相似文献   

9.
声音     
如今,我国家庭的隔代抚养已经成为一个普遍现象。通常,老人不仅无偿看护孙子孙女,还能经常主动贴补一些费用,减轻子女的经济负担。日前,网友“您好”—篇名为《女婿已经三个月没给生活费了,我还该不该继续给他带儿子?》的帖子引发网民热议。  相似文献   

10.
认知隔代教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人一呱呱坠地,首先接受的是家庭的抚养和教育。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对子女的教育当然是第一位的,但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也担当着重要角色,处于当今时代,似乎还应该担负起更多一点的责任。这是因为,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孩子的父母立身处世,要忙工作,忙生计,忙“充电”,承受生活的巨大压力,往往自顾不暇,并无多少时间和精力顾及孩子的教育。在农村,相当一些农民夫妻双双外出打工或经商,把孩子丢给了老人。还有,随着社会的开放,城乡家庭离婚率也在上升,父母离婚后将孩子托付给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管教的不…  相似文献   

11.
家庭教育是父母、家庭长者运用一定手段与方式,有目的地塑造家庭成员的特定品质、形成一定人生观、道德观、生活习惯、行为模式、生产技能等的社会现象。现代家庭教育与青少年犯罪预防有何联系?本文就此谈一点浅见。随着教育社会化的发展,有的同志认为家庭教育在预防青少年犯罪中的作用在消失,这种认识是不对的。首先,父母教育自己的子女,仍然是我国的法律与道德规范。我国新婚姻法继续明确规定“父母对子有抚养与教育的义务”。“子不教,父之过”也仍是我国人民的社会心理与道  相似文献   

12.
《中国社会导刊》2010,(26):24-26
在中国,80后(指1980~1989年出生的人)正好是全面实行计划生育后出生的一代人,随着他们逐渐进入而立之年。我国迎来了“421“家庭模式——两个青年男女结合成一个家庭,上要赡养四位老人,下要抚养一个孩子。8月下旬,媒体的一篇《调查称我国90%以上80后无法赡养父母》文章,把“421”家庭的养老问题推到了风口浪尖。  相似文献   

13.
隔代教育是当今家庭面临的现实问题,许多忙于工作的年轻父母没时间带孩子,抚养和教育好孩子的责任实际落在了爷爷奶奶、姥姥姥爷身上.但是,老年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知识结构和教育方式都与现代社会有所差别.特别是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比较传统,要承担教育好孙辈的责任让孩子健康成长,就要寻求教育好孩子的方法途径,因此成立隔代家庭教育学校是极为必要的.天津市河西区陈塘庄街老协把辖区内老人组织起来,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让这些老人离岗不离职,参与到隔代教育中.  相似文献   

14.
隔代教育的家庭如今越来越多,然而年轻父母在孩子教育上和老人之间存在着诸多分歧。那么,作为年轻的爸爸、妈妈,该如何巧妙化解隔代教育带来的种种困惑和危机,培养出健康、快乐、聪明的孩子呢?  相似文献   

15.
调查显示,北京约80%的孩子接受隔代教育,上海50%-60%的孩子由祖辈教育,在全国近一半的孩子接受隔代教育。尽管祖辈家长在育儿方面有空闲、耐心和经验,但他们也存在着溺爱、育儿观念陈旧等弊端。如何让隔代教育做得更好呢?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近些年来我国隔代抚养现状及社会根源的分析,简要归纳和总结当前当隔代抚养对老年人身心影响研究文献中的有关研究现状和基本观点,针对现有研究中的不足之处,提出对今后的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17.
《老年世界》2009,(12):35-35
一群老朋友,常在一起谈什么叫幸福晚年,大家归结起来,要有“四老”作保证。 一是有个老伴。常言道:“少年夫妻老来伴”。就是子女都很孝顺,他们得终日忙自己的工作,照顾孩子。一对年轻夫妻还要赡养、陪伴双方四位老人,哪顾得许多?而有老伴在旁,一起生活几十年,相爱相知,知冷知热,啥事都说得了、做得来。人老了,有个白头到老的老伴,是晚年的最大幸事。  相似文献   

18.
报载:吉林省梅河口一位老太太溺爱孙子,每顿饭给孙子作三个揖、磕三个头后,孙子才肯吃饭。天津市66岁的梁老汉视孙子为心肝,谁知一天竟被孙子拿牙签扎瞎了一只眼睛。某科研所对城市875户独生子女的家庭调查显示:老人过分宠爱孙辈的达743户,能配合孩子父母进行教育的仅132户。老人爱孙,人之常情,“隔代亲”老人爱孙,人之常情,“隔代也没什么不好,但要爱得有理、护得有道、亲得有度。如果一味放纵,不鼓励孩子读书明理,不教育孩子纠正毛病,不帮助孩子区分善恶,就会适得其反。现在,社会上“小辈潇洒,老辈苦煞”、“爱幼有余,敬老不足”的现象,与…  相似文献   

19.
大军 《老人世界》2013,(9):22-24
所谓“拼养”,就是几个家庭组成一个小圈子,每到节假日或其他时间,将几家孩子集中起来,由其中一个家庭轮流照看。这样,家长更自由,孩子更快乐,这种方式已成为当前不少年轻父母的新选择。调查发现,多数家庭赞成拼养,认为有利于孩子成长,不失为育儿新招。但也有一些人持谨慎态度,认为有悖于传统。还有法学专家表示,“拼养”孩子存在一定风险,家长们要谨慎对待。那么,“拼养”会出现哪些法律风险,如何规避这些风险呢?  相似文献   

20.
2013年,关注“家庭育儿”的电视剧《小儿难养》、《双独家庭》、《宝贝》轮番热播。随着育儿大潮再次来临,隔代教育所产生的新问题已成为最主要的家庭矛盾。恰逢六一儿童节到来,本刊特邀专家就这一话题做深度解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