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企业在设计薪酬制度时只有重视专用性人力资本的专用性、异质性、风险性,才能激励管理层人力资本与技术层人力资本充分发挥作用本文立足于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首先对专用性人力资本进行了定义,其次分析了现存企业薪酬制度的弊端,然后介绍了基于专用性人力资本的薪酬制度,最后对企业薪酬制度设计提供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
论文在以往相关研究基础上,验证了高参与工作系统对企业绩效有积极影响的假设。本研究同时引入了员工人力资本专用性作为中介变量,环境变化的动态性作为调节变量。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高参与工作系统通过人力资源专用性对企业绩效产生影响,环境动态性对高参与工作系统和企业绩效关系具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经理人力资本专用性和专有性角度对管理防御动因及其策略进行了探究,并通过建立数理模型进一步分析了管理防御的经济后果。分析表明,专属性投资等管理防御策略的采取,是经理实现其人力资本专有性的具体过程,这将导致公司产生过度投资。  相似文献   

4.
建立了"剩余控制权与剩余索取权相互关系"模型,认为剩余控制权是连接产权与市场的中介,并通过人力资本专用性对剩余控制权的影响把当事人的工作特征纳入视野。  相似文献   

5.
6.
一、企业家人力资本的专用性和专有性 资产专用性是指资产在用于特定用途以后,很难再移作他用的性质.威廉姆森将资产专用性分为3类:地理区位专用性、物质资本专用性和人力资本专用性,而人力资本的专用性来自企业的"干中学",是专门为支持某一特定的团队生产而进行的持久性知识和技能的投资,它强调了人与人之间在知识或技术上的互相依赖性.一个具有某种专用性人力资本投资的人若退出企业,不仅会给企业带来损失,而且会给自己造成损失,因为这种企业专有的特异人力资本在企业外部将得不到充分评价,难以进入市场交易.因此,人力资本的专用性客观上构成了人力资本产权主体退出企业的障碍,专用性资产的价值在事后严重地依赖于团队的存在和其他团队成员的行为,因此这种投资在一定程度上也带有风险性,对其补偿时应计算其风险系数.  相似文献   

7.
王雷 《管理科学》2014,27(5):50-68
基于控制权收益交互作用视角,研究创业投资模式下的异质性创业企业控制权治理问题,分析控制权共享收益和私人收益综合影响下投资家投资专用性和合作双方信任度对创业企业剩余控制权和特定控制权治理的作用机理,以193家不同产业类型创业企业为样本,运用混合回归模型,实证检验投资专用性、信任及其交互作用对异质性创业企业两类控制权治理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异质性企业的控制权收益类型和大小存在差异,导致投资专用性和信任对不同产业类型创业企业控制权治理的影响存在差异;创业企业家控制权私人收益较大、创业投资家的战略收益较小时,创业投资家获得的剩余控制权与其投入资本的专用性、合作双方间的信任度呈非线性倒U形关系;创业企业家控制权私人收益较小、创业投资家的战略收益较大时,创业投资家获得的剩余控制权与其投入资本的专用性、合作双方间的信任度呈非线性U形关系;投资专用性与合作双方信任度的交互项与创业投资家拥有的剩余控制权和特定控制权负相关,在高新技术创业企业样本中交互效应尤为显著。  相似文献   

8.
不完全契约、资产专用性与最优企业所有权安排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不完全契约和资产专用性引致了交易中的敲竹杠问题,带来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的上升。由于人力资本的产权特征,企业内也存在敲竹杠问题,因而最优的企业所有权安排必定是能使敲竹杠问题总成本最小化的结构。通过比较,本文认为,由非人力资本所有者和人力资本所有者共同拥有企业所有权是最优的。  相似文献   

9.
论文从国际生产组织控制视角,将Rajan和Zingales[1]进入权思想融入国际生产与贸易模型中,研究跨国公司专用性投资激励问题。研究发现,在进入权的机会控制和数量调整机制作用下,跨国公司通过限制进入、替代竞争来激发当地供应商做出事前定制投资、分摊投资和事后最优专用性投资,确保获取合意投入品和预期最大化利润。当前,政府要引导外向企业致力于微观企业主体的制度建设和组织能力培养,构建起中国国际生产网络及其组织机制,为推进对外直接投资和企业国际化经营提供微观保障。  相似文献   

10.
专用性投资治理问题是近年来国内外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利用2007—2009年沪深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探讨了专用性投资、治理机制与企业绩效之间关系。研究发现:(1)在专用性投资的治理机制选择上,关系治理机制比正式治理机制更有效率;(2)如果缺乏治理机制保护,专用性投资对企业绩效产生负面影响;(3)环境不确定性加剧了专用性投资被机会主义侵占的风险,技术水平在专用性投资和企业绩效之间起到了正向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1.
企业人力资本管理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之间的竞争更多地表现为企业所拥有的人力资本间的竞争。那么,企业怎样才能有效地管理好内部的人力资本呢?本文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工具,首先从人力资本专用程度、人力资本信息分布状况和人力资本管理的成本与收益三个方面提出了分析框架。然后,按转移成本和对企业依赖程度的不同,把人力资本分为通用性人力资本、专用性人力资本和准专用性人力资本三类,并对每一类人力资本的管理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2.
对人力资本参与分享企业剩余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在总结了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人力资本贡献价值的概念,并且以其为理论基点对人力资本参与分享企业剩余的模型进行了构思和设计,最后将该模型在一家上市公司进行了应用研究。本文认为,人力资本的贡献价值实际上体现在企业的剩余(利润)超过以行业平均利润率计算的那部分利润额,而这一部分利润额就是人力资本参与分享企业剩余的基础,同时还要结合对人力资本经营业绩考核来确定最终的贡献分配额度。  相似文献   

13.
以往的企业家理论主要集中在对企业家的行为特征进行研究.但是企业家理论的关键是企业家个体怎样向市场传递其企业家信息并被市场选择.张维迎博士提出的"个人财富--企业家能力"模型在此做了开拓性的研究,提出了个人财富是企业家能力信息的市场显示的原理,但在许多方面还需要讨论.本文在该模型基础上,通过引入企业家人力资本的概念,提出企业家的人力资本模型.这一模型把企业家的选择分为两个阶段企业家人力资本的积累和企业家人力资本的配置.在企业家人力资本积累过程中个体完成了企业家资格的自我甄别,其中个体的先天心理特质和制度环境起着重要作用.企业家人力资本的配置是企业家人力资本的市场甄别,即市场对个体传递的企业家人力资本信号--学历、经历与业绩、个人资本和社会资本--进行甄别,以发现"真正"企业家人力资本,并完成企业家人力资本的配置.其中个人财富只是一个重要信号,而不是唯一信号.  相似文献   

14.
以EVA为内核的人力资本产权激励制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人力资本所有者凭借其贡献获得企业报酬并合理分享企业所有权是国内外公司治理领域的热点,但人力资本的价值计量难题成为对人力资本进行产权激励的制约因素.本文以公司价值管理的绩效评价指标EVA为核心,构建了总体人力资本的动态价值、"分割价值"系列模型;通过平衡记分卡(BSC)系统,结合层次分析法(AHP),计算出人力资本个体的综合相对价值,从而设计出业绩薪酬和以股权激励为主体的长期激励方案.  相似文献   

15.
论资本观念与会计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同的经济时代有不同的资本观念,而不同资本观念决定企业权利安排,进而决定会计行为。文章论述了实物资本、人力资本、虚拟资本、无形资本、知识资本的特点及相应会计特征。在理清资本观念发展脉络基础上,提出企业应注重非物质形式资本与物质形式资本之间的转化性。最后认为,资本观念发展要求会计理论必须拓展传统资本保全理论和加强增值会计研究。  相似文献   

16.
企业知识资本管理模式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知识管理的基础概念,本文提出了企业知识资本管理的模式及其运作,认为企业知识资本管理的基础是建立知识管理的平台系统,重点突出企业内部知识资本的开发管理,以此作为企业知识资本管理的核心层面,增加核心层面的企业知识资本更新与增值的关键途径,即知识资本输出投资增值层面与外部知识资本整合输入层面。根据这一思路,本文尝试给出一种三层面结构的企业知识资本管理模型,包括设立知识资本管理部或CKO,企业内部知识资本的开发与管理,成立知识资本管理顾问公司,推广促进企业知识资本对外投资。  相似文献   

17.
论企业家人力资本的开发、配置及其与企业绩效关系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西方的企业理论包含许多分支理论,但总括起来不外乎解决企业家在其能力既定的前提下的生产性努力问题,而且每种激励方法遵循的都是经济学方法,即把企业家视为经济理性人,这种思路忽视了企业家能力、激励方法的综合作用以及企业家需要的多样性,因而总觉不尽如人意。超产论试图从外部竞争的角度解决企业家能力和企业家生产性努力问题,但似乎把问题看得过于简单化了。事实上,从企业家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看,企业绩效是企业家能力、企业家生产性努力以及企业家掌握的资源数量和质量、外部随机干扰这几个方面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对这一问题必须多方法、多角度系统地加以把握。  相似文献   

18.
新资本逻辑与企业制度——新资本的概念与逻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得传统资本的内涵得以扩展,劳动成为了一种新的资本。劳动资本化的命题,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都产生了一种新的劳动关系作为有产者的劳动者们之间联合劳动的关系。因此,在联合劳动和对生产资料共同占有的基础之上,重新建立劳动者个人所有的制度成为可能。由此,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内涵也将被改写,企业管理的相应观念与方法也将发生一场革命。  相似文献   

19.
公司内部控制权的配置状态、寻租主体及治理机制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文章深入分析了作为公司治理效率基础的内部控制权配置,不仅考虑到了股东的投票权及其顺延的控制权特征,还注意到了人力资本带来的控制权。在此基础上总体考察股东、董事会和经理层的控制权配置状态及权力主体之间的关系,然后依据董事会层面控制状态的不同,分类剖析不同控制权配置模式的寻租主体和重要的治理机制,以期对公司控制权配置状况与治理机制之间的关系做较深入的诠释,为我国公司控制权配置提供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