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三三制政权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建立的新民主主义性质的民主政权,基本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其领导权属于中国共产党。三三制政权在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成功建设,实现了新民主主义的民主政治,对全国的政治民主化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为中国共产党民主执政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2.
延安时期民主政治建设是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制高点,以陕甘宁边区"普遍、自由、直接、平等的选举制度"、"三三制的政权建设原则"、"边区参议会制度"为典范的民主政治建设是我们国家和民族民主政治史上极其光辉的一页,是社会主义时期政治文明的雏形,为现代政治文明建设谱写了令人骄傲的篇章。文章在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够做到这一点上进行了探讨。一,新民主主义理论的成熟,对民主政治建设成就起了基本的指导作用。二,切实保障人民民主自由权利,是民主政治建设成就的根本依据。三,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是民主政治建设成就的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3.
“三三制”政权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建立的新民主主义性质的民主政权,基本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其领导权属于中国共产党。“三三制”政权在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成功建设,实现了新民主主义的民主政治,对全国的政治民主化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为中国共产党民主执政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4.
抗日战争时期的民主政治建设由根据地的民主建设、中国共产党的民主建设、民主党派的民主建设三部分组成。抗日根据地的民主建设包括抗日民主政权的建立与完善、抗日民主的法制建设和民主思想的宣传教育。中国共产党的民主建设包括新民主主义的理论建设、党内民主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的尝试。民主党派的民主建设包括其民主思想的发展与转变、民主党派的联合与组织建设。民主政治建设的历史表明,民主政治建设须服从全民族抗战的大局,共产党的民主建设是推动全社会民主政治建设的有效途径,民主政治建设应是开放的、创造性的。  相似文献   

5.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陕甘宁边区和各抗日根据地不断推进社会公平,教育公平作为社会公平在民主教育领域延伸,实现了教育的群众路线、权利平等和机会均等方面的理论创新以及一系列改革实践,所积累的丰富而宝贵经验为新民主主义"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体系的建立打下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6.
中国共产党延安时期局部执政,是在江西时期局部执政之后的成功实践,其执政的社会基础、执政方式、执政能力和效力,都有了更大的变化,同时也表现出许多那个时代的特点。根据这些特点,共产党在执政的实践中,把陕甘宁边区作为“示范区”,创设了一系列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也积累了一系列执政为民的基本经验,从而赢得了人民群众对抗日民主政权的公信力和向心力。这些执政的成功经验,对今天巩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加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
抗日根据地政治社会化的任务决定了文化建设的目标和发展方向。抗日根据地的文化建设培育了学校和大众传播媒介这两个正式的政治社会化途经。传播和传递了新民主主义政治文化,造就了合格的政治社会成员,促进了抗日根据地民主政权的稳定。  相似文献   

8.
李步云 《21世纪》2013,(3):14-16
市场经济和民主宪政是当今世界的两大历史潮流。民主宪政是中国共产党的一贯主张。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中共曾高举宪政的旗帜,同国民党反动政权作斗争,曾在延安举办宪政促进会,毛泽东同志亲自出席,并发表了《论新民主主义宪政》的讲话。邓小平同志在1942年发表《党与抗日民主政权》一文,开宗明义地指出,  相似文献   

9.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非常重视民主政治建设并取得了巨大成就.在这一特殊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从民主思想文化、民主政治措施及民主政治保障办法等方面人手,积极推进党的民主政治建设,为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经过两次历史性的挫折后,在抗日边区提出了民主、团结、抗战的口号,继承了孙中山“主权在民”的民主宪政思想,在马克思主义民主观的指导下,结合边区的实际,提出了以“三三制”为特征的新民主主义的宪政思想,并付诸实施。它的实施揭露了国民党假宪政的欺骗,树立了真正民主宪政的榜样;增加了人民的民主政治意识,推动了边区民主政治建设;从实践上完善了新民主主义民主宪政的思想,为争取抗战胜利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  相似文献   

11.
工农民主政权与抗日民主政权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建立的两种政权,作为新兴的新民主主义政权,二者在党的领导下都取得了政权建设的伟大成就,在中国近代政治制度史上留下了光辉的足迹。本文主要对二者的政权建设进行比较分析,以求得其规律性认识。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共产党追求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历程与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共产党追求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历程,包括新民主主义时期争取民主和建国以后全面建设民主两个历史阶段。本文通过对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时期所主张的工农民主,人民民主以及在根据地实行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制度,抗日根据地制度,解放区制度和建国以后实行的过渡性的民主制度,社会主义民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历史演进过程的分析研究,总结出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13.
抗日战争时期,为实现民主、团结抗日和坚持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政权建设中,既坚持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民主选举原则,又结合具体情况,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民主原则,主张抗日民主政权由人民选举产生,注重基层选举;主张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属于抗日的民主的中国人,实现各阶级阶层联合抗日;实行三三制原则,团结各党各派和民主人士;同时强调中国共产党依靠质量的优势取得在政权中的领导地位,实行形式多样的投票方式,动员民众的参选热情。这些举措既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民主选举原则的坚定性,又体现了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合适的选举政策服务于党的政治目标和国家任务的务实性。这些思想和实践对当代民主政治建设的启示主要有:坚持人民民主价值,需要健全人大代表选举的民主形式和机制;注重基层政权的民主建设,落实民主选举等民主措施;保障人民的被选举权,特别是基层劳动者及其代表的当选;在民主政治建设中,要依靠民主政策和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加强党的领导地位。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的革命活动"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她始终准确把握时代脉搏,高举"民族"和"民主"两面大旗,表达了中华民族时代的呼声;她厉行民主政治,造就了民主政治的典范;她坚持反腐倡廉,把边区建成了廉洁政府;她开展大生产运动,实行精兵简政,切实减轻人民负担。在"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这个"我们党和毛泽东思想根本的东西"上,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取得了巨大成功。  相似文献   

15.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陕甘宁边区所开发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执政资源作了科学的利用与转化,建立了边区新民主主义和谐社会。这一成功经验,对于当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的新民主主义民主政治基本思想,对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民主政治实践进行分析,得出20世纪的中国人民在政治上的首要目标就是民主政治的实现,并在此基础上从政治意识、政治制度、政治行为等方面提出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7.
抗日战争具有“驱逐日寇”与“争取民主”的双重性质。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实行的民主政治,是以党的领导为前提、法制为保障、普选制为基础、“三三制”为原则、抗战和“帮忙政府”为目的的有机整体。这一民主实践既为抗战胜利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也为今天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积累了宝贵的历史经验。  相似文献   

18.
试论延安时期毛泽东的局部执政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历史学、政治学交叉分析和比较的方法,总结中国共产党延安时期局部执政的历史经验,认为毛泽东在科学分析中国国情的基础上,对共产党的局部执政基础进行了理性分析,并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提升为党的基本执政理念;在抗日民主政权实践的基础上,毛泽东提出了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构想,并对共产党的执政方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实践证明,延安时期毛泽东的局部执政观,为毛泽东全国执政观的形成做了重要准备,为党在全国范围执政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也对当前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政治发展的主要任务是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和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体系。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新中国建立的第一项全国性政治制度,于新中国政治发展有首发之功。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合作的政治机关和专门协商机构,也是中国人民通过有序政治参与实现当家作主的第一个全国性的制度平台,新中国政治发展的制度化进程是以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确立为起点的。在新民主主义政治的基础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新中国政治发展的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在新中国成立之初是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的制度载体,执行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职能,发挥了根本政治制度的功能,在新中国人民民主专政制度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过程中起了桥梁作用,成功实现了新中国政治制度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无缝对接"和平稳过渡。新型政党制度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贡献是独特的和无可替代的。  相似文献   

20.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创建了十多个抗日根据地,形成以延安为中心的抗日根据地文化建设洪流。中国共产党直接担负着抗日根据地文化建设的领导责任,指明了文化建设的方向、遵循的原则、完成的任务、采取的方式。抗日根据地文化继承五四以来的革命文化传统,它的直接源头是苏区文化。党和边区政府实现了有效的文化控制和文化整合。文化社团、社会文化、教育事业、文学和艺术事业的建设为根据地巩固和壮大发挥了巨大作用。它是政治为核心、为战争服务的战时形态文化。大众化风格、“军民共建”形式、行政干预为动力、发动群众、搞群众运动为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