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4 毫秒
1.
正文坛名将,终成眷属柯岩原名冯恺,1929年7月14日出生于河南郑州一个铁路职工之家,17岁时就发表了处女作《我的同窗》。1948年,柯岩考入苏州社会教育学院戏剧系。1949年起,她先后在中国青年艺术剧院、中国儿童艺术剧院任专职编剧,曾任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1950年初,柯岩所在剧院举行剧本座谈会,请当时已是著名诗人的贺敬之谈《白毛女》的创作经验。初次接触,贺敬之对柯岩的印象很好——朴素、不矫揉造作,充满了革命热情。而柯岩一见到贺敬  相似文献   

2.
春节期间 ,我接到一封从文化部寄来的信。剪开一看 ,原来是中宣部原副部长贺敬之寄给我的一份贺年卡。这贺年卡印制精美别致 ,左端是贺老早些年的一张照片 ,右端是他热情洋溢的亲笔题词 ,上面写着 :祝新春好!祝身健笔健!坚持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文艺方向的文艺战士是永远年轻的。读着这简短的贺词 ,我感到无比激动。贺敬之这个名字 ,我最初是在中学语文教科书上见到的 ,他的长诗《回延安》滋养了包括我在内的几代中国人。走进大学 ,读了贺敬之更多的作品 ,我对他有了更多的了解 ,景仰之情与日俱增。然而 ,越是景仰 ,越有一种远不可即、高…  相似文献   

3.
诺尔曼·白求恩。加拿大共产党员,国际共产主义战士。1938年,受加拿大共产党派遣,率领医疗队来到延安。1939年11月,因手术时受感染转为败曲症,在河北省唐县牺牲。毛泽东同志在《纪念白求恩》的文章中,高度评价他对中国革命所作的贡献,号召中国共产党员学习他“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学习他“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相似文献   

4.
在位和退位     
怪不得那么多人想做官。担任院长之后,我每天收到的邮件都来不及拆了。也怕拆,怕里边喷出来的热气把手指烫着了。前几天看到一个邮件很厚,拆开一看,居然是当年那个姓孙的“石一歌”寄来的。他称我“老友”,但我想不起与他说过十句以上的话。他寄来一本书,表明他又转而研究革命诗人贺敬之了。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投身革命后从未给自己办过寿宴,也禁止别人为他祝寿。1944年4月30日在延安的一次招待会上,著名爱国将领续范亭想到去年正是毛泽东50岁整寿,而延安各界无任何祝寿举动,敬佩之情油然而生,当即赋诗为颂:“半百年华不知老,先生诞日人不晓。黄龙痛饮炮千...  相似文献   

6.
50年前,女作家柯岩以儿童文学起家。20年前,她写了报告文学《癌症≠死亡》,被无数癌症患者视为生命的灯塔,重新唤醒了他们对生命的希望。20年后的今天,76岁的柯岩再次为癌症患者奉献《CA俱乐部》。告诉人们CA俱乐部里有着不一样的人生,残酷中有温柔,绝望中有希望,痛苦中有梦想。柯岩结识了许许多多的癌症病人,他们的故事常感动得女作家泪水潸然,她说:“国外有一个海伦·凯勒,感动了无数人,我想告诉你,中国有千千万万个这样的人正在谱写着同样感人的故事。”  相似文献   

7.
初到延安 萧军一行于1940年6月14日来到了延安。萧军自己说,他在此地并无安家落户、长居久住的打算,他认为自己是一个作家,活动的天地应该在“大后方”,那里有刊物,有报纸,有朋友,有自己的读者群众,同时,他也不愿意受团体的约束,希望能够按照自己的意志,经营自己的“独立生活”。  相似文献   

8.
1928年,受军阀混战的影响,几经周折升入河南大学本科的刘耀(字照林,又名虚谷),先读哲学,后转国文系,他不会预料到自己的人生会与考古学结缘,更不会想到十年之后,他成为抗日洪流中的一员,投身革命,来到延安,成为延安的文人,后化名尹达。  相似文献   

9.
爸爸老了。他这个曾经意气风发的人沉默了许多。但惟独一件事不变,那就是他始终热爱唱歌,不时地哼唱几句他当学生时的歌,延安时的歌,打游击时的歌。  相似文献   

10.
里辉 《当代老年》2007,(8):33-33
1947年2月1日,是革命老人徐特立70大寿。当时,由于胡宗南进攻延安在即,中央机关大部分都已疏散,徐老也到了绥德。一天,一骑快马突然来到,请徐老回延安,中央要给他祝寿。他老人家立刻意识到此举的意义。他说:“这是政治寿!”便立即返回延安。中央领导同志均为徐老题词祝寿。毛主席的题词是:“坚强的战士”;刘少奇的题词是:“中国共产党的光荣”;  相似文献   

11.
何立波 《老年人》2007,(4):40-41
1936年,党中央进驻延安。当时,延安地区日伪顽斗争形势错综复杂,在对陕甘宁边区渗透的敌对势力中,有日本特务,也有国民党特务,而国民党特务对延安的威胁更大。蒋介石曾多次指示戴笠,要他选派行动组的特务混进延安,暗杀中共领导人。因此,延安地区乃至整个陕甘宁边区隐蔽战线的斗争,成为这一时期中共反特斗争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2.
薄一波与叶剑英相识于延安。1943年11月,薄一波从敌后太岳根据地到延安,准备出席党的七大。这是他人党以来第一次来到中央。由于七大推迟召开,不久,他就和罗瑞卿一起进入中央党校学习。一天,薄一波和罗瑞卿去王家坪军委总部,见到了时任军委参谋长和八路军参谋长的叶剑英。对于叶剑英,薄一波心仪已久。在军委总部的窑洞里,两个人紧紧地握手。初次见面,没有深谈,但叶剑英给薄一波留下了极佳的印象:谈吐文雅,精明谦逊,和蔼可亲。  相似文献   

13.
对于每一个或具有宗教,或具有政治,再或具有学术信仰的人来说,他的心中都会有一片圣地。犹太教徒有他们的耶路撒冷,伊斯兰教徒有他们的麦加;革命者有红场或是延安;而对以社会学为事业的人来说,他心中的圣地就是芝加哥。芝加哥之所  相似文献   

14.
我国著名作家柯灵先生去世已近两年了。每当想起他,想起8年前为他拍摄电视专题片的情景,他的音容笑貌和风度气质就历历在目,仿佛活着一般。那时,柯灵先生正忙于长篇小说《上海百年》的创作,时间就像金子一样宝贵。但是,他还是放下了手中的笔,和老伴陈国容女士一道做好了拍摄前的一切准备。先生的通达、体贴和宽厚,令我们几位后辈十分感动。1909年1月,柯灵先生出生于浙江省绍兴县斗门镇。父亲高馨圃给他取名叫高隆任,字季琳。柯灵是他的笔名,缘于他的家乡有座柯桥,另有一座柯岩,为名胜之地,颇具灵秀之气。柯灵不到3岁,…  相似文献   

15.
贺龙与关向应,一个司令,一个政委,两人友谊非同寻常。后,关向应患了肺结核。一天,贺龙的妻子薛明在延安去看望关向应,关向应说:“我与贺龙共事十多年了,我对贺龙佩服,我就希望他有个孩子。  相似文献   

16.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毛泽东工作繁忙,日理万机。多数情况下,他用以休息和调节精神的办法,除了游泳就是看戏。一般的人知道他喜欢京戏,在延安时他就指导过京剧的革新。其实,他最爱看的还是湖南地方戏剧,像湘剧、花鼓剧、皮影戏、木偶戏等等。他是湖南人,家乡戏剧浓郁的生活气息和熟稔的乡情乡音,使他身心愉悦,情有独钟。《生死牌》有共产主义风格1956年5月30日,毛泽东乘飞机从广州返回北京,途中停机长沙,在中共湖南省委大院的蓉园住了一天。晚上,毛主席应邀观看湖南地方戏———湘剧《三女抢板》。看完后,他评论演得…  相似文献   

17.
何立波 《老年人》2006,(7):38-40
1942年3月,刘少奇离开华中抗日根据地,返回延安,日程长达近9个月,被人称为一次“小长征”。回到延安后不久,刘少奇成为实行党的一元化领导后的三位中央书记处书记(毛泽东、刘少奇、任弼时)之一,首次进入党中央核心领导层,并奠定了他作为党的第一代领导核心的基础。(一)早在1937  相似文献   

18.
杨学武 《老年世界》2007,(17):22-22
“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这首《黄河大合唱》,许多人耳熟能详。可歌词的作者光未然即张光年当年写的初稿中,并不是“马在叫”,而是“驴在叫”。是著名诗人贺敬之看了他写的初稿之后,认为“驴的形象稍逊雅观”,建议将“驴在叫”改为“马在叫”。  相似文献   

19.
中将孔石泉     
何立波 《老年人》2014,(6):38-39
正1937年4月25日,在延安发生了一件大事——周恩来等人赴西安途中在延安南郊劳山遭遇土匪袭击,随行的干部战士牺牲11人,周恩来和张云逸、孔石泉等红军干部幸免于难。这就是著名的"劳山事件"。"劳山事件"让更多的人记住了孔石泉的名字。"劳山遇险"的幸存者之一孔石泉原名孔石苏,1909年12月出生于湖南浏阳县(今浏阳市)一个农民家庭,他8岁入学,16岁高小毕业后在家务农。1926年,孔石泉受北伐军进军湖南的影响,毅然投身革命,参加了当地农民  相似文献   

20.
凌青 《中外书摘》2008,(11):60-64
中央外事组在山西临县诞生1947年国民党进攻延安前夕,美军联络组撤出延安。当时,美军组长是一位名叫赛尔斯的上校军官。他们是分批撤退的,最后只剩下几个人,赛尔斯最后走。撤退时间,我记得是在3月7日。就在美军联络组撤走前两个多月,赛尔斯上校还举行新年招待会,刘少奇夫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