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赵锐 《金陵瞭望》2010,(21):10-21
2010年6月12日,我国第五个“文化遗产日”。这一天,南京成为世界的焦点。上午9点15分,南京大报恩寺七宝阿育王塔金棺银椁被打开,佛界顶级圣物“佛顶真骨舍利”盛世重光。据悉,释迦牟尼佛顶骨舍利存世只有一块,世人已有1400年未见其真容。  相似文献   

2.
周茜 《金陵瞭望》2009,(7):10-13
2008年,“大报恩寺塔”成为南京的关键词。随着大报恩寺地富的挖掘,随着七宝阿育王塔的现身,随着“怫顶真骨”的被证实,世界的目光一次又一次聚焦南京。今年3月28日,长干寺地宫出土文物将在南京博物馆首次集体亮相,“领衔”此次展览的正是万众嘱目的七宝阿育王塔。与此同时,第二届世界佛教论坛在无锡召开.南京将迎来向世界展示古都佛教文化的绝好机会。阿育王塔的惊世出函.再发印证了南京自古以来在中国佛教文化界的至高地位——  相似文献   

3.
由于有明确的纪年和丰富、完整的出土物,法王塔地宫已经成为研究地宫形制变化的新标尺:它所发现的舍利瘗埋制度填补了佛教舍利瘗埋制度史的一段空白;它的地宫封护方法在我国地宫发展史上价值不菲;地宫中发现的隋《舍利塔下铭》是目前第一方有科学记录的隋仁寿元年《舍利塔下铭》,它和它背面的唐开元刻文在古代石刻及天宫、地宫制度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法门寺佛指舍利的出土,受到世人的关注,被称为“佛骨旋风”吹及国内外,特别是佛教世界。其原因,既在于佛指舍利在法门寺真身宝塔的地宫中珍藏了千年之久,今天出现在人们面前,仍然大放异彩;又在于中国历史上曾多次迎奉,特别是唐代诸帝迎入“两京”之时,朝野轰动,空前绝后,誉毁不一;还在于迎奉本身与唐代佛教地位的升降有着密切的关系,可说是唐代  相似文献   

5.
在辽代佛教信徒的信仰活动中,有一项重要的内容,就是供养行为。钩沉辽代考古实物资料和石刻文字资料发现,辽代佛教信徒所供养的对象为“佛”(诸佛造像、佛塔舍利)、“法”(各类佛经)、“僧”所谓之“三宝”;施供之物品种类繁多,但以香花灯烛及衣食等为主;供养人的身份、地位各不相同,分布于辽代社会各个阶层;供养模式,多为夫妻与子女等“合家”供养,亦有邑社众人集体供养者;供养人为表示对佛的虔诚,往往还绘、刻自己的形象,置于被供养对象侧旁;供养行为的终极目的,或为赎罪灭苦,或为祈福消灾。  相似文献   

6.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帝王,同时也是一位佛教信徒。她与佛教关系密切,有着不解之缘,其母杨氏信奉佛教 使她从小便对佛教有所了解,入宫后社会风俗的影响以及后来入感业寺为尼的经历使她与佛教逐渐结缘。随着对佛教的感情 日益加深,她开始大力扶持佛教。她多次迎奉佛指舍利、翻译佛经、兴建佛寺塑佛像,使佛教得到长足发展。同时,佛教也对武 则天产生了重大影响,佛教为她革唐为周制造舆论,佛教在她建立武周政权后继续为她巩固统治服务。武则天与佛教相互作 用,相辅相成  相似文献   

7.
余珊 《百姓生活》2010,(6):62-64
名扬海内外的佛教名寺法门寺,是东汉时期因供奉释迦牟尼佛指舍利而建塔、又因塔而建寺所形成的佛教寺院,位于陕西省扶风县城北10公里处的法门镇。它东距西安市110公里,西离宝鸡市90公里,北依岐山,南临渭水,与秦岭主峰太白山遥遥相望,素有“关中塔庙始祖”之称,是华夏最早的四大佛教圣地之一。  相似文献   

8.
园萱 《金陵瞭望》2007,(19):32-32,33
取自然之灵性,得山川之灵趣。南京以其“据龙盘虎踞之誉,依负山带水之胜”的优越地理条件,近现代更以“绿城”名闻遐迩。尤其是2002年实施“绿色南京”战略以来,南京的园林建设正在走向创建“生态园林城市”,实施“建设东部城市绿色中心”,朝着“现代化国际性人文绿都”目标大踏步地迈进!  相似文献   

9.
“境”字借用到文艺作品中来 ,到唐代较为多见。王昌龄是用得较多且较早的一位。王昌龄诗论中的“境”有的指客观物境 ,有的指内心之境。他在佛教“境”说的影响下 ,提出了“诗有三境”之说。分析了佛教法相宗之“境”说与王昌龄诗“境”说之间的逻辑联系 ,并认为王昌龄在意境论发展史上的作用不可低估  相似文献   

10.
一代高僧灵祐禅师为佛教界留下的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值得永远珍惜和发扬:一是《沩山警策文》,精进修行,加强道风建设;二是“老僧百年后,向山下作一头水牯牛”的牛马精神,实干兴邦;三是“顿悟”与“渐修”结合,“体用兼得”,促进佛教界的整体团结;四是“悲、智、行、愿”的菩萨行,庄严国土,利乐有情。  相似文献   

11.
打开顾恺之的《论画》,我们注意到,他在人物画的批评中,常用“骨法”冠首总评。如评《周本纪》“有骨法”,《伏羲神农》“有奇骨”,《汉本纪》“有天骨”,《孙武》“骨趣甚奇”,《列士》“有骨俱”。对这里的“骨”、“骨法”,历来评论有各种说法,有的认为是指人体的骨骼结构,有的认为是指用笔的风格问题。这是拘泥于字面的理解,或是用后代转化了的意义去解释它,把问题简单化了。按词义理解,“骨”、“骨法”,亦即骨相,的确是指骨骼面貌。但是,我们还要看到,在这“骨法”里面,是蕴含着深刻的社会伦  相似文献   

12.
释义褒是初唐义学高僧,为三论宗大师法朗后嗣,住浙江金华法幢寺说法,四方学侣奔从。永徽显庆年间义褒奉诏入京师参与玄奘大师译事,同时在京师说法,影响颇大,其间奉诏入宫禁与道士辩论,得唐高宗赞许。龙朔元年义褒奉诏入住洛阳净土寺,不久因病卒于净土寺。义褒富于学识,善于辩论,为人不藏锋芒,言行有度,得到帝王、上层人士和僧众的认可与尊崇。  相似文献   

13.
佛教艺术风格的发展并非仅仅是不同审美意识或地域文化交流的结果。作为崇拜的对象,佛像的造型必然还包含、反映着民众对于佛的概念和性格的认识。本文重新梳理南北朝到初唐时期的佛像的风格变化,反思传统“胡化”、“汉化”的解释框架,认为仅从文化交流和竞争的角度出发无法全面理解中国5~7世纪佛像在多种样式之间的发展和变化,进而从佛像观念的角度展开对于初唐佛像样式转变动因的探究。结合对于初唐样式发展的时间梳理,以及造像记、灵验像故事、舍利信仰等现象的讨论,本文认为7世纪末,民众对于佛像的观念发生了重要变化,从南北朝时期被认为是“法身”的应化,到此时变化为“肉身”的佛像。初唐风格的确立和流行,或许可以在这样的从法身到肉身的观念转化的背景下进一步分析和思考。  相似文献   

14.
辛弃疾与佛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辛弃疾因号“稼轩居士”,又号“雨岩居士”,故有学者把辛弃疾看成是一个佛教居士,把他的词也看成居士词。其实不然。辛弃疾与佛教之关系,不过是他具备了那个时代的士大夫们都应具备的佛教知识与修养而已。虽然仕闽期间,辛弃疾有过参禅经历,但他并非虔诚的佛教徒,也非佛教居士。作品分析表明,辛弃疾对待佛教的立场,完全是一个佛教文化的消费者和享受者的兴趣与姿态。  相似文献   

15.
唐代革带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国以来,隋、唐革带銙(以下姑用“胯”代)具屡有发现,尤以唐代为伙。其中玉胯最多,金、铜、铁质的亦有少量出土。由于零星出土,遗物不全,对其形制不甚了然。因此,有的简报泛称其为“玉饰”、“玉器”、“滑石饰”。1970年10月,在西安何家村随着大量金银器的发现,同时出土了十副保存完整的玉带胯具。这是唐代胯具数量最多、最集中的一次重大发现,为我们研究唐代革带制度提供了宝贵资料。  相似文献   

16.
邹雷 《金陵瞭望》2009,(18):66-67
人们耳熟能详的古代文化名人,几乎都跟金陵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中有的出生在金陵,有的在金陵为官.有的则千里迢迢来到金陵,一睹“帝王洲”的风采.并为南京留下了不朽的诗篇.成为南京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纯纯因子。  相似文献   

17.
走在尘世的两极——《空山灵雨》的佛教精神与人间情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地山是一个文化“混血儿”。传统佛教的出世精神使他悲叹“生本不乐”,中国人的世俗情怀则使他执着现世人生,所以佛教思想与世俗情怀的矛盾,成为贯穿其《空山灵雨》的基本线索  相似文献   

18.
佛教经典中的转轮圣王阿育王对隋文帝的文治教化有着深远广泛的影响.据佛教经典,转轮圣王"七宝具足",有五种功德,而且能以"十善道化天下".作为转轮圣王的阿育王是铁轮王,统南赡部洲,其分舍利,起宝塔之行对佛教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隋朝初立,面对汉代以来的价值褪色,许多古老思想无法再赢得人们的同情,更无法完全为隋代的政权建设服务.隋文帝仿效阿育王在一百余州三次安入舍利起塔,以此来获得君临天下的正当性、合法性.  相似文献   

19.
彝族自称“尼”。“诺”、“诺苏”等是因方言不同音有别。彝族崇拜祖灵,并以祖灵的化身──“尼”作为图腾崇拜。彝族先民认为最早的祖灵化身──“尼”(太阳穴骨)与自己有“血亲”关系。“尼”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保护神”,人类的繁衍生息都必须依赖于“尼”的力量。因此彝民族把“尼”(后又叫“玛都)作为自己的图腾,并以所崇拜的“尼”作为本民族的自称。  相似文献   

20.
尽管从汉代墓葬中出土的画像石不是纯粹的佛教绘画,但它蕴涵有丰富的早期佛教存在论生态审美观念。这种审美观念的产生,与当时特殊的文化转型背景有着密切关系。通过汉画像石直观生动的表现,我们在领略早期佛教无情有性、众生平等这一心灵金弦的氤氲热气之外,也可以感受生态灾难警示、命运终极关怀这个醒世木铎的悲壮与厚重。这些作为两千年前墓葬依附物而保留下来的文化遗迹,对于当前克服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