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2015年修订的《食品安全法》中新增了一个条文,明确规定生产经营转基因食品应当按照规定显著标示,但仅此并不能彻底解决转基因食品安全问题。转基因食品的特性导致其标识困难,我国现有涉及转基因食品的法律规定存在诸多缺陷,弱化了转基因食品标识制度的可执行性。为了加强转基因食品安全保障,规范转基因食品市场秩序,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国务院可以按照《立法法》的规定,制定转基因食品安全条例。转基因食品安全条例应当在明确界定转基因食品含义的基础上,将转基因食品强制标识制度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对转基因食品的独特代码、阀值等作出规定,同时注意转基因食品标识制度与其他法律制度之间的配合、衔接。  相似文献   

2.
转基因标识需要满足消费者的知情权,同时不应扭曲消费者的购买倾向。当前,中国转基因产品市场的标识情况较为混乱,食品标识不规范、存在误导性等问题凸显。造成标识管理不规范的原因在于,中国关于转基因标识制度的立法存在不足,且在实践中存在执法不严、查处难度大、媒体报道不恰当等问题。转基因标识制度存在的问题折射出公众对转基因食品形成的非理性社会心理认知,需要通过完善法律、政策制定等途径进行正向引导及纠正。为此,要大力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工作,加大制度规范和行政执法力度,进一步规范媒体报道行为。  相似文献   

3.
张忠民 《社会科学家》2007,156(6):70-74
转基因食品安全的不确定性,使不同国家对其采取各异的管理理念和方法,伴随其快速的商业化进程,标识问题逐渐成为国际贸易的争议焦点。美国是转基因食品生产大国,在食品安全上坚持奉行实质等同原则,将转基因食品与传统食品等同对待,因此并未专门立法,而是直接将其纳入现有法律框架予以规范,遂形成强制标识与自愿标识共存且自愿标识为主的转基因食品标识制度。从美国法看,自愿标识制度会造成对消费者的知情权保护不足、宗教道德上权利维护不利以及转基因食品损害救济困难等消极后果。  相似文献   

4.
《江西社会科学》2013,(12):55-60
为应对"转基因管理的协调框架"的要求,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建议企业在转基因食品研发之初和上市之前对转基因食品和蛋白质的安全性问题进行咨询,这就是转基因食品自愿咨询程序。可以说,转基因食品自愿咨询程序是该机构对转基因食品管理的主要方式。分析转基因食品自愿咨询程序的演进过程,厘清转基因食品自愿咨询程序中的管理机构、具体流程和实质要件,可以发现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转基因食品的基本态度和咨询程序的内在机理。  相似文献   

5.
自上个世纪80年代转基因技术问世以来,关于转基因技术和食品的争论一直出现在大众的视线里。大众媒体的议程设置理论和舆论引导功能,对受众认知转基因食品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力。大众媒体对转基因的正负面报道影响着受众对转基因食品的认知。但是,目前大众媒体对转基因食品的报道呈现出报道不足和有失公正的现象,造成了受众对转基因食品的认知不够甚至是误解。消除受众的不确定性成为转基因食品转化为生产力的关键因素。而大众传媒在消除受众不确定性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基于此,探讨了大众传媒在转基因食品推广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并提出相应建议,以期对转基因食品的推广发挥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转基因食品安全风险是由转基因技术的不确定性而形成的一种新风险,体现了科技的"双刃剑"效应:既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又具有不确定的副作用。基于长春市城市居民问卷调查发现,大多数公众倾向于认为转基因食品对个人影响比较大、社会后果较严重、风险显现时间较长、比较可怕、比较担忧、大部分可以认识到、大部分可以控制、较不能接受。可见,公众基本上将转基因食品视为一种对其健康构成损害的食品安全风险,表明公众对转基因食品的风险感知主要是一种负面性认识,并且已经放大了风险的实际后果。此外,从公众选择"不清楚"的比例分布看,有很多公众对转基因食品存在模糊认识。针对公众的负面性认识和模糊认识,一方面要对转基因技术试验与应用推广保持审慎的态度,严格区分和规范管理;另一方面要及时、客观、公正地向公众传达转基因食品安全风险信息,引导公众树立科学理性的风险意识。  相似文献   

7.
随着生命科学与生物转基因技术飞速发展,人类的生活正受到转基因技术的影响越来越大,转基因食品也在人类粮食中占有越来越大的比重。同时,转基因食品及其安全性问题也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与讨论。通过对转基因食品的原理与技术的分析,其安全性问题存在一定争议。转基因食品的毒性、过敏反应和营养等问题目前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所以我们在大力发展生物技术的同时,还要建立食品安全制度和完善转基因食品的标识方法。在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还未得出答案之前,我们仍应当对其持谨慎的态度,尽量避免过多食用转基因食品。  相似文献   

8.
转基因食品具有确定性危害、不确定性危害、精神性危害等多重危害属性,这为食品安全监管带来了困难。受科技和法律两个主要因素的制约,转基因食品在监管模式、监管协调的制度层面和监管目的、监管对象的实践层面都存在问题。改进已有转基因食品制度、补充原有制度中的转基因食品规定是解决监管问题的当前选择,而适时地对转基因食品进行专门立法,加强食品安全法律制度的系统性是其未来选择。  相似文献   

9.
2012年的"黄金大米"事件引发了公众对转基因食品安全风险问题深入而持续的讨论。中国虽然制定了转基因食品安全监管的相关法律法规,但与转基因产业的快速发展相比仍显不足。鉴于转基因食品尚不确定的安全风险,中国应当进一步加强和完善转基因食品安全的法制监管,以确保转基因技术的合理运用和转基因食品的安全。  相似文献   

10.
当今,公众的抵触是阻碍我国转基因食品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公众的抵触心理表现为质疑转基因食品本身安全性、引发的伦理问题和政府与科学家的目的。公众的抵触心理源于转基因食品潜在的风险、频发的食品安全事故的影响、对政府和科学家的信任度降低及政治化、文化和宗教因素的影响。对此提出建议:引导公众用科学的思维方法认知转基因食品;向公众科普;建立和维护公众与政府、科学家的信任;让公众自由选择转基因食品;媒体客观、真实、全面报道转基因食品议题。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建立一个将人口统计学特征变量加入的QUAIDS模型,测算城镇居民食品消费的边际预算份额,在此基础上,利用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实证检验转基因强制性标识政策的实施对城镇居民各类食品消费边际预算份额的影响.理论分析表明,转基因强制性标识政策的实施使我国进入了传统食品和转基因食品互为近似替代品的Stackelberg均衡,转基因食品的进口量更多,价格更低.实证检验表明转基因食品强制性标识政策的实施,一方面促进了城镇居民油脂类、在外用餐类边际预算份额的增加,另一方面,降低了城镇居民肉禽及制品、蛋类、水产品类、酒和饮料类、杂项类边际预算份额.  相似文献   

12.
基因技术在解决食品短缺、增进人类健康、节约能源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转基因食品存在安全风险,必须通过法律手段加以控制。我国在发展转基因食品技术的同时,应制定专门的转基因食品安全性法规,建立和完善转基因食品安全的公众参与制度、安全评价制度、食品标识制度和救济制度,以保障转基因食品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家庭科技》2010,(12):45-46
前几天有同事说,像小西红柿、小乳瓜、小南瓜等,都是转基因食品,应该尽量少食用。虽然目前可能没有实验证明这些食品对人体不利,但这些转基因食品和一般的食品不同。比如小西红柿洗了后,放上1个礼拜都不会腐烂,但普通的西红柿却不然,这说明连微生物或菌类都不吃这些转基因食品,所以我们应该少吃。  相似文献   

14.
转基因食品风险的伦理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忠孝 《青海社会科学》2007,(6):151-153,159
转基因食品的生产引起了人们的广泛争议。本文主要从人体健康、生态安全和消费者权利三个方面对转基因食品存在的伦理风险进行探讨,并在其危害性不能得到确证的情况下提出一些防范可能风险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5.
黄铁流 《南方论刊》2014,(10):44-45
200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出台,关于食品安全、转基因食品安全的重视就开始逐渐增加。国家对于食品安全的相关事宜一向是置于首位的。本文将针对食品安全法律以及现代转基因食品的多种形式和安全法律规制进行探析,研究对转基因食品最具安全的提议和规制完善方法。  相似文献   

16.
转基因食品     
什么是转基因食品 转基因食品是利用分子生物学手段,将某些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其他生物物种中去,使其出现原物种不具有的性状或产物,以转基因生物为原料加工生产的食品。产量高,营养丰富和抗病能力强,是转基因生物的优势。不过,目前这种技术处于起步阶段,有许多人坚持认为,它培育出来的食物是不自然的。  相似文献   

17.
邱格屏 《学术论坛》2004,(4):171-174
随着基因重组技术的发展,转基因生物几乎已经遍及每一个国家,但是由于各国文化背景、转基因技术水平、民众的风险意识等的不一样,在转基因生物的规范方面也不尽相同,有的国家侧重促进转基因技术的发展,有的国家注重对风险的控制,有的国家则在二者之间寻找一个中间立足点,因而是各有特色。欧美日各自的规范则分别是此三种模式的代表。  相似文献   

18.
欧盟在预防原则与消费者权益至上原则指导下,建立转基因食品强制标识制度,并通过不断扩大标识适用范围、降低风险限值、明确标识内容以及创立可追踪性监控机制,使之日臻严格,成为目前世界上最为严格的转基因食品标识制度。  相似文献   

19.
面向食品安全的食品供应链透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品供应链透明是保障食品安全健康、促进食品供应链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国内外实务界和理论界兴起了对食品供应链透明的研究与实践.为系统认识和推进食品供应链透明工作,必须首先建构食品供应链透明的理论分析框架.笔者从驱动主体、流程规范、保障条件三个层面对食品供应链透明的理论分析框架进行了初步探索,该框架为:消费者、政府、企业基于对食品质量安全的共同追求成为食品供应链透明的主要驱动主体,形成对食品生产、食品加工、食品流通、食品销售、食品回收等活动的信息透明规范,为促进食品供应链透明度的不断提升需要具备食品质量安全标准、信息技术平台、供应链治理结构三方面主要保障条件.  相似文献   

20.
构建我国食品召回制度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食品安全问题日趋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一系列事件的发生本身再次证明我国食品安全制度和食品召回制度存在严重缺陷。所以,如何构建科学、规范、高效的食品召回制度已是刻不容缓。本文在借鉴国外先进的法律制度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分析了我国现有的食品安全管理体制和食品召回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如何构建我国食品召回制度提出了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