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艾青说过:“每个诗人有他自己的一个请神”。这个“诗神”就是创作个性。每个诗人的“诗神”,都使他(她)唱出自己独特的歌。戴望舒诗歌的创作个性的形成是有一个过程的。他开始写诗时受到中国传统诗歌及当时盛行的新月派诗风的影响。他早年习作《旧锦囊》在表现愁眉苦脸、孤苦抑郁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情调,注重格律、讲究词藻的写法上都明显地带着新月派的印记。然而比起新月派诗人徐志摩、闻一多来,又表现  相似文献   

2.
《雨巷》是戴望舒在大革命失败后不久写的。发表后,引起两种截然不同的反响。有人赞誉它,并从此称戴望舒为“雨卷诗人”;有人批评它,认为受了“世纪末英国唯美派”和国内徐志摩、闻一多等“新月派”的影响,“追求形式整齐”,“感伤情调的泛滥”;内容上是“旧诗句‘丁香能结雨中愁’的现代白话版的扩充或‘稀释’”,“用惯了的意象和用滥了的词藻,却更使这首诗的成功显得浅易浮泛。”后来,批评的意见一直占上风,直到今  相似文献   

3.
徐志摩是新月派重要诗人,在诗歌的形式方面,他和闻一多一起提倡新诗的格律,为我国新诗的健康成长作出了较大的贡献。徐志摩一生追求单纯的信仰:爱、美、自由。因此,爱、美、自由也成了他诗歌中反复咏唱的主题,这是他诗歌内容和其他诗人的区别之所在。通过结合徐志摩的具体诗歌,探讨爱、美、自由主题意象在他诗歌中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4.
诗人闻一多、徐志摩的历史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尽管许多论者不忍正视、竭力遮掩闻一多先生当年与新月这样的右翼文学流派间的血肉联系,力图把他同所谓“专咏风花雪月”的徐志摩完全对立起来加以认知,然而,事实却是无情的:闻先生当年在诸多重要问题上与徐志摩恰恰是相通相契,绝非完全对立。至少,领着新月前行的这两架马车不仅都曾是政治上的国家主义者和共产革命怀疑论者,而且也都是艺术观念上的唯美主义信徒。这两大共同取向不仅解释了闻一多之所以能够与徐志摩长  相似文献   

5.
王锦厚教授撰写的《闻一多与饶孟侃》一书,近日已由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全书270千字。 该书是作者为纪念闻一多诞辰100周年暨澳门回归而撰写的学术专著。闻一多是诗人、学者、民主斗士已广为世人所知,饶孟侃则长期被冷落。然而,他们两人又是密友,不仅共同探索诗艺,启发创作,合作译述,而且共同编辑《晨报副刊·诗镌》、《新月》月刊……可以说:都是新月派的骨干诗人,主要理论家,重要活动家,几乎参与了新月派从形成到消失的全过程。作者把闻一多、饶孟侃二人视为新月派的又一种典型,以翔实的史料,对两人的思…  相似文献   

6.
论徐志摩散文的品格肖向明徐志摩是新月派代表诗人。茅盾在《徐志摩论》一文中称:“志摩是中国布尔齐亚‘开山’的同时又是‘未代’的诗人。以志摩是中国文坛上杰出的代表者,志摩以后的继起者未见有能并驾齐驱者”。徐志摩是诗人,但绝不是沉静的那一路诗人,他情趣丰富...  相似文献   

7.
徐志摩是著名的诗人,是中国资产阶级文学的代表人物。他从一九二二年留英回国,到一九三一年因飞机失事去世,在中国文坛大约活动了十年。他在文学上的成就主要在诗歌方面,著有《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四个诗集。徐志摩复杂矛盾的观点与非凡的才华,从二十年代起就在社会上引起巨大反响,或严厉谴责,或热烈赞扬。半个世纪来对他的评价一直未取得一致意见。现在我们有必要对这位曾在中国新诗运动史上发生过影响的作家,作出较为切合实际的评价。 徐志摩是新月派诗人。过去评论界大都认为新月派是买办资产阶级的文学流派,新月派的诗歌,内容上是反现实的,形式上是唯美主义的。近年来,对于新月派的性质有  相似文献   

8.
徐志摩诗歌浅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觉得新诗人中间的志摩最可以注意,因为他的作品最足供我们研究。”———茅盾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徐志摩是一位复杂而特殊的诗人,也是新月派的一位引人瞩目、值得研究的诗人。他的诗柔美清丽、韵律和谐、形式多样,熔中西文化于一炉,又吸取了民歌、俗语的精华,形...  相似文献   

9.
徐志摩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前期新月派著名诗人,他的诗歌从艺术到内容都表现出明显的绅士文化特征;伊凡·蒲宁是俄罗斯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罗斯著名小说家、诗人,其创作享誉世界文坛。本文试通过对这两位不同国籍著名诗人诗歌创作的分析,探讨他们诗歌创作中体现出的共同绅士文化倾向。  相似文献   

10.
一、关于新诗格律的“三美”一九二六年五月十三日,闻一多在《晨报副刊诗镌》(第七号)发表了《诗的格律》一文.如果按照朱自清的说法,视新月派为格律诗派的话,那《诗的格律》就算得上是新月派的艺术宣言.因此,这是一篇很重要的文章.近半个世纪了,这篇论文的观点不断地被引用,不断地被阐述,但往往被误解.似乎人们就不懂得闻一多说了些什么,尤其不知道他想说什么.而且随着这几年闻一多研究者的增多,对于“三美”的误解也在加深,而且愈益系统化.我指的不是关于“三美”的评价,而是指对于“三美”  相似文献   

11.
朱湘其人,在我国新诗的发展史上应该是占有一定地位的。他参加过文学研究会,又曾与徐志摩、闻一多等人一起主办过《新月》杂志和《诗刊》,是赫赫有名的“清华四子”之一。(子离饶孟侃,子潜孙大雨,子慧杨世恩,子沅朱湘。)徐志摩曾说:“朱湘君凭他的能耐与热心,应分是我们这团体里的大将兼先行。”陈梦家在《新月  相似文献   

12.
栾好问 《南都学坛》2006,26(5):67-68
对闻一多的新诗研究中,许多人都认为他是“唯美主义诗人”,实际上,这是有失公允的,“唯美”充其量是闻一多诗作特色的一个侧面。闻一多之所以被划入“唯美主义”阵营,与他参加过“新月社”、家庭出身、求学经历及新诗形式有关。  相似文献   

13.
在“五四”新诗的队列中,《新月派》代表诗人之一的徐志摩,对现代新诗的倡导与发展有过自己的贡献,也曾产生过不同的反响。然而,他像一颗璀璨的流星,闪过一片迷人的异彩很快地消逝在茫茫的夜空里。曾被人称为一部“无韵的诗”的徐志摩和他的诗歌,却给后人留下了那么多韵味深长的回味和争议。关于诗人的评价现在已经绕过岁月的沟堑、人为的障碍和世俗的偏见,重新回到历史的天秤上,无疑这是个良好的开端。本文仅就徐志摩诗歌独特的艺术个性,谈一点浅见。  相似文献   

14.
《现代英国诗人》一书,是费鉴照关于现代英国诗人的论文集。里面收了他1928年至1930年间先后在南京中央大学和武汉大学所撰写的九篇论文。该书由新月书店1933年2月发行。1931年,这本论文集即将付印的时候,闻一多为它作了序。这是闻一多第一次为别人的集子作序,他把这称作“破戒”。这以后果然是破了戒,他又相继为藏克家的《烙印》(1933年)、刘兆吉的《西南采风录》(1939年)和薛诚之的《三盘鼓》(1944年)等作了序。这些序不仅体现出闻一多对青年一代的热诚关怀和鼓励,而且深刻地阐发了他对当时文坛上带倾向性的一些重  相似文献   

15.
闻一多是一位“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手枪”①的民主战士,是一个极负盛名的诗人,同时也是一位成绩卓著的学者。已往有关闻先生的纪念文字、传记文学不少,这是十分必要的。但对他的学术遗产,却还研究得很不够。 闻一多自称“是以文学史家自居的”②,曾“表示要写一部唯物史观的中国文学史”③。他在研究古代文化上花费了巨大的精力,写了一百多万字的文章,这些文章占了《闻一多全  相似文献   

16.
新月派在中国新文化运动中曾经产生了重要影响,其活动是多方面的.然而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新月派被简单地否定或者几同于新月诗派,至今,新月派的戏剧活动还没有引起现代文学研究者的注意.其实,新月派始终是诗、剧并重的,新月派在倡导格律诗的时候,也颇为热闹地鼓吹“国剧运动”,徐志摩在《晨报副镌》上开办了十一期《诗刊》后,紧接着又主持了十五期《剧刊》,新月书店既出版《志摩的诗》和《新月诗选》,也发行《国剧运  相似文献   

17.
报纸和出版社往往成为文学社团的生命线。通过对1925年10月至1926年10月间徐志摩所执掌的《晨报副刊》的考察,这个时期的《晨报副刊》对新月派自身的发展及其在整个文学史格局中的位置的影响是很大的,徐志摩为二三十年代的新月派在现代文学地图上寻找了一个坐标,确立了它独特的位置。  相似文献   

18.
徐志摩是"新月派"代表诗人,早年求学于北京大学预科和北洋大学,后留学欧美,学习历史学和政治学,深受西方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徐志摩祖籍浙江海宁,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却在上海、北京以及欧美度过。徐志摩在京先后呆了8年,留下了不少的足迹。  相似文献   

19.
新月派和余光中之间有着密切的传承关系,余光中是在“新月”的光照中登上诗坛的.余光中接受了新月派所秉持的自由主义文艺观,强调自由、人性在文学实践中的重要作用并以此来建构文学理论,规范文学创作;余光中还接受了新月派所倡导的“理性”文学精神,并从创作主体和接受客体两个角度对之加以发展完善,以此在主客体的距离中找到更富有蕴藉与内涵的诗美;面对新月派“新诗格律化”的创作主张,余光中提出了“形式第二义”的见解,这是在闻一多“三美”诗观基础上的一个重大的理论发展,而这些理论建构已经在某种程度上解决了新月派由于过分重视格律而带来的束缚思想与诗体僵化的现实困境,从而在新诗诗体方面完成了对新月派的超越.  相似文献   

20.
解读新月派诗人徐志摩、林微因、邵洵美的三首诗,探寻其审美趣味和艺术特征,由此显示新月派作为浪漫派向观代派的过渡性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