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通过考察概念隐喻对英语惯用语教学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概念隐喻很大程度上对惯用语教学产生了重要影响,概念隐喻理论指导下的惯用语教学法要优越于传统的惯用语教学法,没有参与概念隐喻教学模式的被试者未能充分理解惯用语含义是因为他们的隐喻意识及隐喻能力没有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2.
动物惯用语是汉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频率极高.从概念隐喻角度看,动物惯用语不仅影响着我们的语言,而且影响我们的思维和行为.研究发现汉语动物惯用语具有概念性、系统性、文化性和复杂性.  相似文献   

3.
惯用语是概念流利度的重要体现之一。隐喻概念知识能促进惯用语的习得。隐喻能力与英语惯用语教学关系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了语境在惯用语含义的构建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对英语学习者隐喻能力的培养,让其了解母语与二语言使用语境上的差异,可提高惯用语表达的有效性,增强语言表达的概念流利度,为英语惯用语教学提供可参考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4.
以Lakoff和Johnson的隐喻理论为基础,对英汉语的情感隐喻进行对比分析,着重探讨英汉语在“喜、怒、哀、惧”的概念隐喻表达上的异同,并从认知和文化角度分析其形成原因。研究表明英汉语中共通的概念隐喻都源于身体体验,而英汉概念隐喻存在的差异性,主要是由于文化根源的差异性造成的,并从地理位置、文化价值、哲学观和医学观等方面对这些差异作出了阐释,提出促进跨文化隐喻理解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爱情,这种人类共同的情感,具有异常丰富的内涵,常常借助隐喻才得以表达。通过分析大量中英文有关爱情的隐喻,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探讨隐喻的本质。根据概念隐喻的理论,思维的共性导致汉英使用共同来源域,而由于民族文化的原因,隐喻来源域也有所不同。隐喻是人类认知的工具,它深植于人类的语言、思维和文化中。  相似文献   

6.
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之间最根本、最重要的区别便在于他们的语言,语言的产生发展都和本民族的生活环境、文化传统以及历史底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而惯用语作为一种大众化的固定口头语,是广大人民群众在长时期的生产劳动生活中口头创造,简明生动的语句,带有浓厚的口语色彩和地域特色。经过岁月的传承和历史的演变使惯用语中蕴含了丰富的文化背景和民族特征,因此对中韩两国的惯用语进行研究比较不仅能找出中韩两国语言文字上的异同和各自特点,更能通过对这些独特富有表现力的惯用语的比较,发现中韩各自民族之间的民族特性、生活习俗、文化背景等的特点和异同。  相似文献   

7.
许多词既有字面意义,又有隐喻意义.英语中许多词和词语与汉语中对应的词和词语在隐喻用法上完全一致.但是,由于历史、地域、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差别,中国人和英美人对同一事物的思维、理解、看法和说法不尽相同,英汉两种语言不仅有字面意义相同,隐喻意义不同的词和词语的存在,更有为一种语言和文化特有的隐喻存在.  相似文献   

8.
就惯用语的记忆、理解、应用和书面产出四个方面,运用方差分析的统计方法探析非英语专业大学生隐喻意识的提高对英语惯用语学习的影响。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隐喻意识,能够显著提高学生对惯用语的记忆、理解和应用能力;学生对惯用语的书面产出能力虽有明显提高。该实验结果为语言能力、交际能力与隐喻能力同等重要的外语学习观念提供一个佐证。  相似文献   

9.
惯用语越来越受到国内外语言学家的关注和重视。对惯用语隐喻意义的识别进行实证研究是一个新的尝试。惯用语意义的识别情况,进一步从实践上证实了惯用语的语义具有非任意性、可预测性的特点,惯用语可以作为一种学习策略来运用。在日常教学中,应该鼓励学生对惯用语的意义进行深层次的认知分析,使其通过对惯用语的学习,达到提高文化自觉意识、促进外语学习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隐喻是一种重要的认知模式,普遍存在于汉英语言中。惯用语是口语中一种短小固定的语言样式,它往往超越字面意义,获得一种比喻性的整体意义。在惯用语意义形成的过程中,隐喻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隐喻研究作为认知语言学的一个重要部分,与文化密不可分,它是人类抽象思维的重要特征和重要手段。由于两个民族拥有不同的社会价值取向、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等因素,英汉隐喻在共性基础上又具有鲜明的民族个性。本文探究了英汉惯用语中的隐喻现象,及其反映出的文化认知异同,以期译者在进行跨文化语言翻译时,准确把握隐喻语言的认知特点;英语学习者能够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1.
探讨英汉两种语言中有关五官习语的分类、价值取向、数量关系以及习语的层次方面的特征,比较英汉语中五官习语的异同。  相似文献   

12.
英汉概念隐喻的相似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认知语义学的角度研究隐喻,介绍了由Lakoff和Johnson提出的概念隐喻理论。从结构、方位、本体隐喻三个方面比较了英汉概念隐喻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13.
近义习语群是词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其具有成集的数目,且语义十分相近,但用法却不同于一般的近/同义词语的特点,所以又是词汇中甚为独特的一个部分。传统研究关注的是个体习语的用法,涉及习语群用法的鲜见。本文认为,应用概念隐喻理论揭示近义习语群生发理据及其理解机制,在此基础上,发挥语境的组构要素,如上下文、事件的组成因子(时序、程度、主题连贯性)以及认知模式的遴选功能,能有效辨析近义习语群的用法。  相似文献   

14.
在汉语和韩语的语言交流中,处于强势语言的汉语对韩语有着很大的影响,韩语中存在着大量汉字词语,其中也包括成语。汉语成语对韩语及其成语主要影响有:韩民族吸收了汉语成语,并创造了具有自己民族特色的韩源成语,丰富了韩语的词汇汉语及汉语成语的特点还对不少四音节、“述宾结构”的韩语成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韩汉英视觉器官词语通过隐喻、提喻或换喻等认知方式,从指人体视觉器官到喻指具有某种特征的人或物等具体概念到观点、态度、情感等抽象概念,经历了具体概念抽象化、抽象概念具体化、自然物的人性化、事物的拟人化及事物的形象化等认知过程。  相似文献   

16.
习语是语言的精华,一般认为习语在语义上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本文试从文化结构、隐喻概念等角度,分析习语意义来源,揭示出习语语义的文化和认知理据,从而有助于更准确深刻领悟习语语义.  相似文献   

17.
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而且是人类思维和认知的有力工具。从认知的角度阐释了概念隐喻的意义,并运用概念隐喻理论对中英文广告中的结构隐喻、方位隐喻、本体隐喻进行了研究。认为概念隐喻在广告语篇中起着重要作用,验证了概念隐喻理论的普遍适用性。  相似文献   

18.
概念隐喻以体验哲学为哲学基础,强调通过体验人和世界之间的互动来认识世界。概念隐喻以相似性为构成基础,由源域到目标域的映射是其形成机制。通过对汉语中思维类概念隐喻的详细分析和研究,补充前人对思维类概念隐喻的研究成果,并就其中的映射理论提出新的质疑。  相似文献   

19.
来自"汉字文化圈"的韩国留学生,在汉语成语习得方面有着独特的认知规律和学习特点。本研究在考察韩国留学生汉语成语习得所出现的各种偏误类型的基础上,结合对韩国留学生进行的汉语成语学习状况调查,探讨其母语背景对他们习得汉语成语所带来的正负迁移,并结合已经出版的对韩汉语教学的国别化教材,提出针对韩国留学生汉语成语教学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20.
隐喻中的概念溶和是人们构建意义时一个动态的心理过程,它体现本体与喻体两概念系统的整合重组。人们对同一隐喻的不同理解反映了各自不同的认知模式和认知倾向,而造成这一差异的因素很多。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用历时和共时相结合的分析方法,探讨不同因素对隐喻意义理解差异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