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经济增长的经济计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我国经济实现了GDP年均增长率接近 10 %的高增长 ,其中有10年的 GDP增长率超过了 10 %。在这 2 0年中 ,中国经济的增长主要由投资需求的扩张、消费需求的增长以及进出口额的扩大带动的 ,本文仅从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两方面进行分析。一、改革开放以来 ,消费和投资的发展状况1.消费需求的发展状况改革开放以来 ,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基本都处在 6 0 %左右的水平 ,消费需求已经成为中国宏观经济波动的一个重要变量。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潜在消费市场 ,这是中国未来经济增长保持持续、高速状态的基本依托点。到目前为…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以年均接近10%的速度在快速增长,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到底有哪些因素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呢,本文将对我国经济增长中的包含制度在内的一些因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包含制度因素的中国经济增长模型及实证分析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一、引言改革开放 2 0年来 ,中国经济以年均接近 1 0 %的速度增长。在这个过程中 ,有许多因素在起作用。为此许多学者对中国经济增长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 ,从分析的内容看 ,可以分成两类 :一类研究制度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金玉国 ,2 0 0 1 ) ;另一类研究产业结构因素和投入要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梁昭 ,2 0 0 0 ,7)。但这两类分析都未能将制度因素、产业结构因素和投入要素综合起来对中国经济增长进行实证分析。本文拟从定量研究的角度出发 ,研究制度变迁、产业结构和投入要素共同作用下各因素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  二、计量模型经济…  相似文献   

4.
论影响我国经济增长的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本文择其主要因素,着重阐述了制度创新与体制转轨、供给因素、需求因素、结构转变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我国各省之间的不同历史经历、不同发展轨迹以及我国梯度型推进的改革开放战略导致了制度质量在不同地区之间存在差异。制度质量的差异性导致了我国经济增长在各省之间极不平衡,是我国地区经济差异化发展的主要原因。文章利用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2000~2007年8年的面板数据,设定跨省面板模型,检验了制度质量对我国地区经济增长不平衡的影响,给出了我国地区经济增长不平衡的制度质量解释。结果表明:体现制度质量的非国有经济发展水平、对外开放程度、城市化率以及市场化程度在各省之间的差异化是地区经济增长不平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内含制度因素的中国经济增长模型及实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经济增长影响因素,结合中国经济的具体情况,本文通过将影响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引入分析框架,建立了一个包含制度因素的中国经济增长模型,并且就相应指标进行了分析.此外,通过灰色关联度的分析方法对影响中国经济增长的各个制度变量的重要性进行了细致分析,得出了符合中国实际的切实建议.  相似文献   

7.
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增长一直是人们非常关注的重大经济问题,二战以后,经济增长已由一个重要的宏观经济目标发展为相对独立的学科体系——增长经济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在实现了经济转型软着陆后,更是保持了7%~8%的高增长率.那么如何看待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呢?本文利用索洛——米德经济增长模型对我国经济增长进行实证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经济增长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詹锋 《江苏统计》2002,(8):22-23
本文应用经济计量模型 ,以改革开放来中国经济发展的历史数据为例 ,在传统的资本因素和劳动因素的基础上 ,增加了制度因素和产业结构因素来考察中国经济增长 ,得出了一些结论并提出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实现了高速增长,但这种高速增长是否亲贫?本文基于中国健康和营养调查(CHNS数据)数据,运用修正的减贫等值增长率,对中国经济增长的亲贫性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从长期来看,中国整体的经济增长具有较好的亲贫性,但农村经济增长的亲贫性欠佳.  相似文献   

10.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几点意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各具特色的区域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改革开放前,中国经济区划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几经变迁;改革开放后,按照区域经济发展政策和地理位置划分,逐步形成了东部、中部、西部三大经济区和东北老工业基地。其中,东部地区包括北  相似文献   

11.
我国经济增长质量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建国40多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近20年,中国经济发展的成就更是举世瞩目,中国经济现已步入快速稳定发展的上升通道。但是,我国经济在高速增长的同时,经济增长中的一些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其中尤其突出的问题就是经济增长质量问题。在此,笔者就经济增长稳定性、协调性、持续性和增长潜能四个方面作一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12.
文章采用中国东、中、西部1996~2008年的面板数据,运用面板协整理论和模型首次分析了制度差异对中国东、中、西三大区域经济增长影响.研究发现,东、中、西部地区制度差异变量与区域经济增长变量之间都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全国和区域的制度差异对社会经济发展差异有一定的影响;在不同的区域条件约束下,全国和区域的人均GDP和开放存在相互因果关系.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建立可持续均衡发展的经济增长模式对中国经济长远发展相当重要.  相似文献   

13.
我国经济增长因素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文章应用经济计量模型,以改革开放来中国经济发展的历史数据为例,在传统的资本因素和劳动力因素的基础上,增加了制度因素和产业结构因素来考察中国经济增长,得出了一些结论并提出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我国经济增长贡献因素的考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济增长是资本、劳动、技术与体制诸生产要素共振耦合的结果。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以年均9.6%的速度增长,2003年人均GDP突破1000美元。经济增长速度与质量已成为国内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讨论的热点。纵观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过程,资本、劳动、技术和制度曾分别被认为是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的投入要素只有资本和劳动;新增长理论认为技术进步形式反映出来的边干边学与知识外溢、人力资本积累及知识资本等因素能够内生于经济系统;而新制度经济学家将制度变迁、制度创新作为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众多学者也对我国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工业经济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尤其是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等沿海五省的工业经济发展最为引人瞩目。沿海五省工业化水平迅速提升 ,经济实力大大增强 ,成为全国工业经济增长的核心区域。其中广东由原来的工业基础薄弱省份一跃成为全国的工业大省 ,其增长速度比同期亚洲“四小龙”更高一筹。鉴于沿海五省的地理环境和工业经济发展模式的趋同性 ,本文将沿海五省技术进步对工业经济增长的作用放在同一坐标系中进行比较分析 ,以期对广东工业经济增长的质量作出恰当的判断。一、技术进步对沿海五省工业经济增长作用总体状…  相似文献   

16.
雷韵  谢里  罗能生 《统计与决策》2012,(16):117-121
文章试图在制度因素对经济增长具有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的假定基础上分析中国的制度变迁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首先从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两个角度运用中国1990~2009年的统计数据全面的衡量了期间的制度因素,并对制度因素与经济增长之间进行回归分析,实证结果表明由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所构成的正式制度在制度因素中占据主导地位,而非正式制度在制度因素中所占的比重较小,由回归结果可知制度因素不仅仅可以直接作用于经济增长,还可以通过对基本生产要素的发生作用而对经济增长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一、问题的提出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令人瞩月的成就,年均9%-10%的经济增长率堪称奇迹.那么,是什么原因促成了中国经济长期、高速的增长.……  相似文献   

18.
FDI对中国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吸收外资增长迅速,全方位开放格局的形成和市场经济改革目标的确立使中国成为世界上对外商直接投资最有吸引力的地区之一,而外资对促进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也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外资在地域分布上的差异很大,从而成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距拉大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在这样一个前提下,研究外资在中国的地区分布特点及其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就变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9.
靳涛 《统计研究》2006,1(9):37-41
一、中国经济增长研究的疑惑在经济改革的26年中,中国经济获得了快速发展。很多国内、外学者对中国经济增长都做了不同视角的研究,如萨克斯和胡永泰等学者把中国的改革开放后的增长模式归为东亚经济增长模式(Sachs和Woo,1997);张军把目前中国形成的经济增长特征归为资本增长过快和过渡工业化(张军,2002);杨格通过对中国1978~1997年的经济增长研究,认为中国的增长的特征是形成了国内的市场分割和诸侯经济,中国的增长模式和主流经济增长理论并不相符(杨格,2000);而沈坤荣则通过对中国TEP过低的实证研究,认为中国经济增长仍属于粗放式经济增…  相似文献   

20.
中国居民储蓄、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方先明  孙镟  熊鹏 《统计与决策》2005,(15):100-102
储蓄与投资是宏观经济中的两个重要变量,理论上讲,它们的变化及均衡关系直接决定着经济增长速度和国民收入水平.储蓄、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可能存在比较复杂的相互作用关系.但现实经济中,储蓄不一定能够顺利地转化为投资,投资资金也未必能够顺利地形成生产能力,推动经济增长.国内研究都侧重于对我国储蓄-投资转化机制的定性分析,而对储蓄、投资与经济增长数量关系的研究有助于对三者之间的复杂关系做出更加准确的判断,也有助于相关管理部门有的放矢地采取相应的对策.因此,本文侧重运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时间序列数据来实证分析检验储蓄、投资与经济增长在中国现实经济运行中的长期均衡关系和短期动态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