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李江  何文武 《南方论刊》2011,(7):34-36,31
科学主动地承接产业转移是实现欠发达地方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途径之一。本文对信宜与东莞大朗合作设立的"东莞大朗(信宜)产业转移工业园"发展状况及进展成效进行深入调查,有针对性地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创新发展思路 加快产业转移工业园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省、市政府和经贸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们认真贯彻粤府[2005]22号文件精神,于2005年12月签订了联手共建广州白云江高(电白)产业转移工业园合同书。去年6月产业转移工业园获得  相似文献   

3.
生态学视角下桂东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学视角下,桂东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新定位应为以生态工业园为主要载体的承接产业转移生态示范区,地方政府需要以循序渐进的方式,在经济利益激励机制的作用下,对已有园区内的企业资源进行重新整合,同时从整体上对桂东产业进行重新规划,培育各地区的特色产业,突出示范效应。  相似文献   

4.
如何在全球新的产业创新和产业升级及其结构优化浪潮背景下,有效促进产业转移和实现地区产业聚集发展能力提升,为区域核心竞争力生成和自我发展能力提升提供强有力的物质保障,最终实现产业经济协同发展基础上的区域统筹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是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长期战略性关键问题。文章通过产业转移的资本补缺机制、技术进步机制、就业创造机制及其市场作用的引导、政府政策的作用机制等,从理论层面对产业转移进行阐释,并提出有助于区域产业转移的政策含义。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湖南省加大承接产业转移力度,在资本、技术和产业关联等关键因子的推动下,有力地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但是距离“两型社会”和“四个湖南”的建设目标还有很大差距.要积极发挥政府的政策引导作用,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扬长避短,实现产业转移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6.
新型城镇化是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的重要增长点,区域产业转移在某种程度上则成为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主要动力之一。区域产业转移推进城镇化包括市场推动和政府引导两大机制,既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决定作用,又要更好地发挥政府引导的能动作用。文章通过对2005~2013年我国中西部的14个省市承接产业转移推进城镇化的面板数据计量检验,发现承接产业转移对提高中西部城镇化率具有非常显著的正向积极作用。政府要在尊重和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决定作用的前提下,有效引导区域产业合理转移,推进我国尤其中西部新型城镇化。  相似文献   

7.
在产业转移中,通过学习,政府实现了服务和发展经济的职能。政府学习源自我国改革开放中的"摸论"和"猫论",政府学习强化了政府的理性人和经济人特征。政府学习的溢出效应和传递效应明显地提高了区域经济增长速度;而政府学习的路径依赖导致政府职能难以转变。因此,产业转移中,政府需要继续学习市场化改革。  相似文献   

8.
现代市场经济并非完全自由放任,本质上渗透着政府干预,在现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的情况下,地区产业转移更离不开政府的作用。政府政策干预可以积极引导高梯度区的产业向低梯度区转移,成为低梯度区未来的主导产业与支柱产业,从而加速区域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与高度化。政府在区域产业梯度转移中虽有多种实现机制,但只有正确处理政府在产业梯度转移中的各种关系,政府机制才能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罗哲 《兰州学刊》2013,(6):92-98
产业转移既是生产要素实现有效配置的重要方式,也是国家或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重要途径。文章通过对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政策基本取向的分析,因地制宜地从战略高度长远谋划产业发展的全局,有选择地主动承接转移产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推进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政策,才能加快产业升级步伐,提高产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0.
高等职业教育给予现代产业发展重要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并能积极带动产业繁荣。结合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实际,高等职业教育服务产业发展,一方面要主动适应产业转移,提供承接产业转移急需人才;另一方面要战略性地为产业进一步发展而储备人才和为迎接示范区产业集群、产业集聚做好职业教育规划,推动高等职业教育科学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必须准确把握在产业转移过程中国内国际、东中西部不同的市场需求变化趋势,坚持实事求是,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积极推动高等职业学院和社会发展相互兼容。  相似文献   

11.
潘先林 《学术探索》2004,7(7):93-97
作者对陈度及其所著《昆明近世社会变迁志略》的内容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 ,并对陈度的生平及其研究概况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论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艰巨任务 ,以及我国实现全面小康的有利条件 ,并结合海南实际倡导全力以赴建小康。  相似文献   

13.
陈云从“文革”中来江西“蹲点”到1978年重返党中央领导核心,经历了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他在十分艰难的环境下,忠诚不改,坚持思考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问题,并为之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他在遭受冷遇后重新进入党中央领导核心,既因其资历和原有地位,也因为他在党和国家发展的重大关头所作出的杰出贡献。这段经历与贡献,深深地反映出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高风亮节和博大智慧。  相似文献   

14.
李忌 《延边大学东疆学刊》2009,26(1):110-112,F0003
作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新世纪高等院校英语专业本科生系列教材之一,陈宏薇教授主编的<新编汉英翻译教程>彰显了鲜明的文化特色,渗透了当代翻译理论,体现了传统与当代翻译研究的有机结合,且练习形式多样化.该教程既有自己的特色,同时也存在不足之处,以此为鉴可以进一步改进教材编写工作.  相似文献   

15.
本文探讨了波格丹诺夫两部重要著作《经验一元论》与《组织形态学》之间的内在联系,对波格丹诺夫"系统思想"的概念、机制、方法等方面作了分析,得出其基本的理论构架。并且对波格丹诺夫与贝塔朗菲、普利高津的思想进行比较后得出结论:波格丹诺夫可以称得上是"系统科学"的奠基人之一。  相似文献   

16.
黎虎 《阴山学刊》2005,18(5):59-63
<中华文明概论>是<中华文明简史>的姊妹篇,两书互为补充,相得益彰,共同构成了中华文明史的完整架构与体系.<中华文明概论>对中华文明诸问题进行理论性的阐述和探索,是一部具有开拓创新特点的著作.该书具有四个方面鲜明的特色一、理论为先,深度开掘;二、论从史出,资料翔实;三、中外对比,突出特色;四、立足现实,古为今用.  相似文献   

17.
郎费罗是美国19世纪最受欢迎的诗人,他的《人生颂》是英语诗歌中最早译为汉语的一首。全诗主题鲜明,感情强烈,为世人传诵。我们通过对其音韵、结构、修辞和精神四个方面的分析,可以欣赏《人生颂》的艺术之美。  相似文献   

18.
本文针对《红楼梦》的父权制话语进行女性主义的批判 ,以阐明在这部引人注目的中国古典作品里 ,女性用自己的言语和口吻说话的空间是根本不存在的 ;并提供新的证据证明 :倘若我们不仅仅满足于男女”平等”的抽象谈论的话 ,就应该让大众听到女性的呼声或女性的内心。  相似文献   

19.
共时性:一种阐释《红楼梦》的新视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囿于社会历史的研究无法超越社会学的范畴,但是文本阐释应以回归或还原作者简介本意为前提.本文认为,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感慨的主要不是社会,而是天道,是家族命运后面的运数,所谓"天道颓堕".过去指为迷信,这是一种哲学的懒惰.荣格的共时性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种超越简单社会历史决定论、不事对立、不拘于因果逻辑的时空观念和存在观点,本文以此来观照<红楼梦>,拟就相关艺术方法作出阐释.  相似文献   

20.
李存山  魏长宝 《学术界》2002,(2):273-275
20世纪八十年代初到九十年代中期 ,范畴史研究曾一度成为中国哲学研究的显学。大量关于范畴史研究的学术论文的发表及多部各具特色的范畴史研究专著的出版 ,不仅推动了中国哲学专门史的研究 ,而且深化了学界对中国哲学自身个性和特质的认识 ,对于中国哲学摆脱教条化、模式化的研究倾向 ,并走出西方中心立场 ,起了重要的作用。九十年代后半期以来 ,中国哲学研究的问题意识 ,逐步由着眼于传统思想的特殊性来揭示中国哲学的不同品格 ,而转向立足于哲学思考的普遍性 ,来对“中国哲学”的学科定位做更深刻的反省 ,以为中国哲学的合法性问题寻找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