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我们离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究竟还有多远?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钱兆华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4):24-28
科学的诞生及其发展受文化基因的决定性影响,因此科学是一种文化过程,具有浓厚的文化色彩.中国科学家至今未获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真正原因是中西方之间在文化基因方面存在巨大差异.此外,大多数中国人对科学的有关问题存在着很大误解.中国要想在科学方面赶上西方世界首先就必须转变传统的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 相似文献
2.
陈其荣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8(1):10-19
诺贝尔自然科学奖与科学精英之间有着内在的关联;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得者是科学界的杰出精英;以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视角,紧密联系和结合诺贝尔自然科学奖所提供的翔实而鲜活的思想资料,阐释了作为科学精英的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得者是如何造就出来的这一极具魅力的主题;旨在为我国培养和造就拔尖创新人才提供一个可资借鉴与比较的范例,唤起国人对培养和造就此类人才的理念、模式与机制的思考。 相似文献
3.
从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百年走势看科学实验与科学理论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结合诺贝尔科学奖获奖成果类型的百年走势,从科学实验是 科学理论产生的基础、科学实验是检验科学理论的标准、科学理论是科学实验的指南、科学 实验手段变革的重要作用等多个层面系统深入地论证分析了科学实验与科学理论的关系,并 由此引出一些有益的借鉴、启迪和对策,对于正在实施科教兴国和科技强国的中国具有重要 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4.
诺贝尔自然科学奖与跨学科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其荣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6(5):48-62
诺贝尔自然科学奖是世界上最具权威、最负盛名的科学奖项。国内外学者对这一奖项的研究方兴未艾,从哲学、科学史、科学社会学等人文社会科学的角度对其研究,取得了一批成果。从科学哲学的视角,或者说主要从科学认识论与方法论的角度,紧密联系和结合诺贝尔自然科学奖所提供的翔实丰富的思想资料,阐释至关重要的“跨学科”概念,追溯跨学科理念确立的简要历程,指出跨学科研究本质上是突破学科之间的限制、跨越不同“范式”之间的边界或“范式”之间转换,确立跨学科的理念,打破狭隘的学科偏见是从事跨学科研究的先决前提;通过对诺贝尔自然科学奖中精彩纷呈的跨学科研究成果的统计分析,凸显了20世纪以来自然科学学科交叉的发展态势,说明现代科学技术的重大发现与发明,大多是学科交叉的成果,科学和技术上的重大突破,新的生长点和新学科的产生,往往是在不同学科彼此交叉和相互渗透的过程中形成的,从而彰显了跨学科研究的重大意义;通过对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得者的知识背景的考察,发现绝大多数获奖者拥有广泛的兴趣爱好,既专深又渊博的科学知识,论述了多学科交叉的知识背景是科学家激发丰富的想像力、打破习惯性思维定势、取得原创性成果的主要因素之一;通过对诺贝尔自然科学奖中合作奖项及其人数在不同时段所占比例的统计分析,展示了荣膺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研究工作愈来愈明显地呈现出合作的趋势,阐明了“协作产生生产力”这一著名的马克思的经济学原理同样适用于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获奖研究工作;从事跨学科研究,不仅需要研究者具备多学科汇通交叉的知识背景,而且还要依靠众多科学家在各项研究工作中的通力协作。 相似文献
5.
陈其荣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7(6):17-38
拥有众多的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得者是世界一流大学的象征。通过对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得者学历的追溯,凸显了这些科学精英获奖前所受的高等教育,包括攻读与取得大学本科和研究生学位,高度集中于世界一流大学;考察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得者从事其获奖研究工作的地点,表明他们也都高度集中于世界一流大学;分析世界一流大学所具有的通识教育、科学研究与研究生培养一体化、拥有世界一流学术水平的优势学科和雄厚的师资队伍等基本特征,揭示了世界一流大学造就和培养创新人才的独特模式与机制,描述了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得者在世界一流大学中是如何一步步被酝酿、塑造出来的;借鉴世界一流大学的成功经验,就当代中国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根本缘由、面临的主要问题、存在的差距和实现的基本途径等,进行了较为充分地讨论。与世界一流大学相比,中国的名牌大学或重点大学所存在的差距并不仅仅体现在一些国际通行的可比性指标上,如拥有诺贝尔奖获得者数、年均发表的论文数、论文被引用数、科研经费数、师生比例等,还表现在教师中享誉国际的一流学者和学术大师稀缺、特色和优势学科不鲜明、鲜有高水平的原创性成果以及培养的学生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等方面,更突出地反映在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机制和管理模式上,如办学理念的缺失或失守、角色定位的单一化(一味搞“大而全”的综合性大学,导致同质化现象,使学校失去各自的特色)、管理模式的行政化及办学自主权的缺乏等。通过改革创新,在办学理念、办学机制、管理体制诸方面突破原有的范式,实现跨越式的发展,在当代中国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是完全可能的。 相似文献
6.
陈其荣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8(6):1-21
大学哲学学院,上海 200433)
摘要: 拥有较多的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得者和获奖成果是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标志之一。以“获奖者做出获奖研究工作的所在国家”为标准,通过统计世界各国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得者的人数,发现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得者高度集中于美、英、德、法等主要创新型国家;分析这些创新型国家所具有的以原始性科技创新为国家发展的基本战略取向、独特而富有活力的国家创新体系,拥有培养和造就科学精英的世界一流大学、强大的科研经费投入以及开放、宽松、自由的学术环境等基本内涵,揭示了作为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得者的科学精英进行获奖研究工作的创新机制、社会支持系统;概括和总结了中国向创造型国家迈进所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分析中国建设创新型国家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存在的巨大差距;从历史与现实的结合上对“中国为什么与诺贝尔奖无缘”这一问题作了独到的解析,深入揭示了造成中国与国际上创新型国家之差距的主要原因。正视现实,不急于求成,踏实、切实地解决好每一个问题,中国获得诺贝尔自然科学奖将不会是一个梦,中国也一定能够成为世界上创新型国家的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
关键词: 相似文献
摘要: 拥有较多的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得者和获奖成果是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标志之一。以“获奖者做出获奖研究工作的所在国家”为标准,通过统计世界各国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得者的人数,发现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得者高度集中于美、英、德、法等主要创新型国家;分析这些创新型国家所具有的以原始性科技创新为国家发展的基本战略取向、独特而富有活力的国家创新体系,拥有培养和造就科学精英的世界一流大学、强大的科研经费投入以及开放、宽松、自由的学术环境等基本内涵,揭示了作为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得者的科学精英进行获奖研究工作的创新机制、社会支持系统;概括和总结了中国向创造型国家迈进所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分析中国建设创新型国家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存在的巨大差距;从历史与现实的结合上对“中国为什么与诺贝尔奖无缘”这一问题作了独到的解析,深入揭示了造成中国与国际上创新型国家之差距的主要原因。正视现实,不急于求成,踏实、切实地解决好每一个问题,中国获得诺贝尔自然科学奖将不会是一个梦,中国也一定能够成为世界上创新型国家的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
关键词: 相似文献
7.
规律与启示——从诺贝尔自然科学奖与20世纪重大科学成就看科技原始创新的规律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路甬祥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0(4):3-11
通过对20世纪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奖情况的统计和分析,例举了许多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案例,探索了科学工作者获得重大科学成就的规律,提出了重大理论的创建和形成,要经历长时间的争论,并被反复验证后才能被承认;原始性的重大发现多来源于对实验事实敏锐的观察和独具创意的实验;良好的科学基础和前沿性、交叉性的研究可能偶发重大的科学发现;对已有知识的科学整理与发掘也可能有新的重大发现与理论创新;中青年始终是取得创新成就的峰值年龄;重大科技创新的突破与推广需要相应的创新体制和科学管理机制来保证等具有启示性的重要观点。 相似文献
8.
陈其荣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0(6):80-104
文章主要提出并探讨了三个具有内在关联的问题:一是基础研究的类型问题。基
础研究是一个随着科学研究实践的发展而演进的范畴,通过对现代科学从“学院科学”向“后
学院科学”转变的历史考析,得出基础研究的范畴已从只是“纯基础研究”的一种类型拓展为
包括“纯基础研究”和“定向基础研究”两种类型的结论,结合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得者从事
基础研究的实际案例,对这两种不同类型的基础研究范畴做出了新的阐释。二是诺贝尔自然
科学奖获得者从事基础研究的比重究竟有多大。通过对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得者从事基础
研究(分为“纯基础研究”与“定向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获奖工作的人数与比例的统计分
析,发现高达90%左右的科学家是由于在基础科学领域取得重大原始性创新成果而被授予
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彰显了权威的诺贝尔自然科学奖对基础研究的“偏爱”,从而显示出基
础研究的重要意义。三是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得者是如何从事基础研究的。依据真实、丰富
而鲜活的思想资料,运用案例分析法,深入分析和揭示了他们作为科学精英在基础科学领域
取得重大原始性创新成果的“奥秘”。 相似文献
9.
中华文明的发展过程中,与人文文化相比,科学文化一直受到抑制或忽视,致使科学文化始终是中华文明的弱项。从明末清初的西学东渐到近代的洋务运动,国人主要从物质功能片面看待西方科学,致使中国科学文化建设始终进展缓慢。直至“五四”时期,先驱者们才对科学文化的重要性有了深刻体认,但由于时代条件的限制,我国科学文化建设的目标仍未能实现。今天药学家屠呦呦喜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一项与中国传统文化和人民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重大成就,为我国科学文化建设提供了强大动力和重大历史机遇。 相似文献
10.
谭培祯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2):28-30
本文针对哲学社会科学地位、作用问题 ,从科学作为人类的知识体系 ,既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 ,也包括社会科学和哲学 ;要克服对科学的片面认识和重理轻文的错误倾向 ,树立社会科学同自然科学同样重要的观念 ;哲学社会科学是社会发展进步的理论先导 ,必须走在时代的最前列等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1.
周小李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14,(5):46-51
诺贝尔科学奖女性得主是卓越科学女性的典型代表,她们之所以拥有辉煌的科学人生并取得巨大的科学成就,与其所拥有的家庭资本密不可分。基于对15位诺贝尔科学奖女性得主家庭背景、父母职业及爱好、父母教育期望以及家庭教育特点等四个维度的分析,发现家庭资本对于女性走近科学、热爱科学、学好科学以及以科学为终身事业均具有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人才:科学发展的第一要素--诺贝尔科学奖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诺贝尔奖获奖情况统计分析可以发现,美国的科学事业异军突起,长盛不衰,与其实行符合客观要求的人才策略即坚持开门引进人才、名校育才、用养结合有着直接的关系.美国的成功经验值得借鉴.我们要不断改进和调整策略,建立起崇尚创造的人才培育机制、目标高远的人才激励机制和因势利导的人才流动机制. 相似文献
13.
温思美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1):1-8
本文回顾了诺贝尔经济学奖 3 5年的基本情况 ,介绍了主要获奖领域和获奖者的主要特点 ,概括地分析了主要获奖领域的学术思想 ,讨论了现代主流经济学演进过程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文学“诺奖”是 2 0世纪重要的文学———文化现象。有以下原因撑起了它的权威性 :逐步从西方走向世界 ,走向相对的成熟与完善 ;从作家层面看 ,获奖者大部分是民族文学的巨擘 ;从作品的层面看 ,获奖者的创作观念是进步的 ,其成果是丰硕的。但百年文学“诺奖”也有双重遗憾 :即“失视”与“偏视”。国籍的偏失、语言的失视等使它有时出现一些不公 相似文献
15.
昌切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6(5):25-29
诺贝尔文学奖是国际最高文学奖。百年来 ,中国籍本土作家一直未获此殊荣 ,原因是复杂的。就目前情况而言 ,中国人要荣获该奖并非遥远 ,更非无可能。因为 ,外部环境已给我们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内部环境也比较好。当下 ,语言屏障是横亘在中国作家与诺贝尔文学奖之间的最大障碍 相似文献
16.
范跃进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7(1):5-8
一、诺贝尔经济学奖溯源.二、诺贝尔经济学奖特点分析1.诺贝尔经济学奖授奖时间与其它学科相比,大大晚于成果完成时间;2.与其他人文学科相比,经济学研究更加注重实证分析,也即数理分析,它强调充分运用数学模型;3.诺贝尔经济学奖,往往是个人研究的成果;4.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往往在得奖前就直接参与国家、甚至国际组织的经济决策实践,有着丰厚的实践经验和理论素养;5.诺贝尔经济学奖通常偏重于各学科之间的具有交叉学科性质的经济学研究成果.三、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启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