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作者从价值学的角度出发,把生产力标准和道德标准皆看作是两种价值标准,认为生产力标准同各个层次和各种特性的道德标准之间可能存在着三种关系:1.相符相容的关系;2.对立冲突的关系;3.共处并存的关系。提出需要用生产力标准一视同仁地对道德标准进行认真的检验,并联系劳动者即人的素质结构去考查两个标准的关系问题,把符合生产力标准的职业道德标准转化为生产力结构中要素的要素。文章联系实际,对两个标准中涉及到的德才、义利、公私等具体问题进行了自己的梳理与审定。  相似文献   

2.
交换中的道德──一种实用的可操作的道德观张宏道德是调整人与他人的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而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现实基础是人们之间的交换活动。交换活动的对象、范围、方式、特点,决定和制约着道德要求的内容层次、实现形式和衡量、评判的标准;反过来,道德准则又对交换...  相似文献   

3.
网络道德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道德是一种新的道德形态,是道德的组成部分。网络道德是以善恶为标准,评价人们的上网行为,调节网络中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与传统道德相比,网络道德具有多元性、开放性、自主性、自律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人的道德生命活动存在于人与自我、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全部类关系中,个体在这四大类关系中所具有的心理和行为倾向性特质,可简称为人格的类关系特质,它们构成人格的四大道德生命因子。个体在各个类关系中所具有的心理价值行为、向善行为的外显,即人格的道德生命态度。概括地说,人格的道德生命态度应该是:善待自己,使自己成为人;关爱他人,把他人当作人;扎根大地,与自然同呼吸;心系社会,与祖国共命运。  相似文献   

5.
包容性实证主义法学者认为,法律效力之判准——承认规则能够包容进道德标准而存在,法律与道德之间是一种可能的包容关系。此种理论观点既与否认法律效力判准上存在道德标准束缚的排他性实证主义法学相区别,也与主张法律与道德之间存在必然联系的自然法学相对立。包容性实证主义法学展示了道德包容于法律的另一种可能路径,使法律与道德的可能分离论点得到了进一步说明。  相似文献   

6.
本文探讨了利益驱动与道德建设的关系对社会各类成员的道德要求问题。论述了个人与集体对其自身的利益追求是社会发展的原动力,其他各项社会发展的动力都是这一动力在各个层次上的表现。要利用这种利益驱动的伟力,需要建立“社会核能反应堆”,这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利益驱动也会给社会带来种种负效应,建立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的道德体系是对待利益驱动的正负效应的正确态度。这个道德体系应当包括两个道德层次:低级层次道德、高级层次道德。  相似文献   

7.
王小伟 《浙江社会科学》2023,(1):119-124+160
在深度科技化时代,科技所带来的伦理挑战日益突出。荷兰学派的道德物化理论或可为科技伦理治理提供建设性思路。道德物化并不是将技术看成中立工具,用其来实现道德目的。道德物化的核心是“关系本体论”,这一理论认为技术与人在知觉和能动性生成层面是互相构成的,人的道德能动性总是受到技术物的调节。这一思路特别重视技术物设计的伦理敏感性,要求科技人员进行“调节分析”,不仅要考虑技术功能的实现和可能的后果,同时要考虑技术被非常规使用的可能,并预见可能的伦理风险。更进一步,在技术全球化布置的今天,“调节分析”要求科技人员对技术的道德敏感性保持高度自觉,尽量避免可能的价值冲突,防范可能出现的价值殖民主义。  相似文献   

8.
道德人格及其社会功能初探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一、道德人格的概念道德人格是表明一个人整体道德素质和道德面貌的概念,它标志着人的道德责任、道德标准和文明行为的水平和层次。“有人格”表明一个人不再仅仅是生物人、本能人、野蛮人,而是一个能够按照道德法则和道德标准合理调整自己与他人、与社会关系的文明人。...  相似文献   

9.
在人们经济活动中会发生各种道德关系,需要对人们的经济行为作出道德评价。但生产力是衡量经济发展水平的唯一标准,因此,要认识道德评价的特殊性,正确处理道德评价与生产力标准的关系,坚持生产力标准.  相似文献   

10.
道德终极标准新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道德终极标准是产生和推导其他一切道德标准的道德标准 ,是解决一切道德标准冲突的道德标准 ,是在任何条件下都应该遵守而不应该违背的道德标准 ,因而也就是绝对的道德标准。它是由若干标准构成的道德标准体系 :一个总标准和两个分标准。总标准是在任何情况下都应该遵循的道德终极标准 :增减每个人的利益总量。分标准 1 ,是在人们利益不发生冲突而可以两全情况下的道德终极标准 ,亦即所谓的帕累托标准 :无害一人地增加利益总量。分标准 2 ,是在人们利益发生冲突而不能两全的情况下的道德终极标准 :“最大利益净余额”标准———它在他人之间发生利益冲突时 ,表现为“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利益”标准 ;而在自我利益与他人或社会利益发生冲突时 ,表现为“无私利他、自我牺牲”标准。  相似文献   

11.
分析当代中国的道德代价,必须看到"经济基础"的作用。要否定离开经济谈道德、离开道德谈经济的割裂经济与道德关系的二元论思维方式,保证道德代价问题讨论的物质现实性;要避免机械地谈论经济决定道德、道德反作用于经济,而是要看到经济与道德的矛盾统一在道德代价生成中的作用;要对"经济基础"进行结构的、立体的全方位分析,考证经济活动、经济利益、经济关系、经济发展、经济形态在道德代价滋生中的具体作用;要以经济发展与道德进步的共同标准来看待人类社会的发展,不能凭一种空想的道德规范和抽象的道德理想来评判人类社会发展,轻率得出经济发展必然导致道德滑坡抑或道德进步的结论,也不能以纯粹客观的经济增长标准来作为社会发展的唯一标准,置道德代价问题于不顾。  相似文献   

12.
环境道德关系包括自然环境的人为改变形成的环境道德主体之间的关系和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自然环境的人为改变形成的环境道德主体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作用关系 ;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则是单向作用关系  相似文献   

13.
为人民服务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的核心,是社会主义道德区别和优越于其他社会形态道德的显著标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中国共产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规范,是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一以贯之的道德观。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共产党人进一步丰富了为人民服务的道德观,并赋予了它新的时代内涵。  相似文献   

14.
人类德性的结构及其存在图式是伦理思想史上一个未予充分探究的基础性问题。“德性”同“道德”、“人性”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德性”是“道德”及“人性”内部构成中的一部分 ,包括人们面对社会外在规范加以个体道德价值选择与修养的各种或然状态 ,其本质是人们在社会生活实践效能状态中所体现的处理人际 (或自我 )利益关系的或善或恶或中的倾向性。由于人类的德性倾向限制在“善性、恶性、中性”三者之中 ,因而 ,德性的整体结构也就是由这三者所组成。在人类生活实践中 ,德性结构的具体存在可以大致分为五种图式  相似文献   

15.
道德的认识之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善的确认,到善的选择;从知善到行善,道德认识展开于道德领域的各个方面。就道德规范而言,其形成既以价值的认定及社会伦理关系的把握为前提,同时又体现了一定的道德理想,其中蕴含着认识的内容。道德领域更内在的认识论问题,涉及对善本身的把握。认识主体的整体性或具体性以及与之相联系的认知与评价的相融、经验与体验的结合,直觉与逻辑思维的统一,构成了道德认识所以可能的基本前提。作为道德知识与价值信念的统一,道德认识在确认何者为善的同时,也要求将这种确认化为行动;就道德认识的实践趋向而言,关于当然的知识,不仅需回答“应当做什么”,而且要回答“应当如何做?”惟有如此,才能扬弃自发性与盲目性而真正赋予道德行为以合理的品格。  相似文献   

16.
通过梳理中国历史上人与动物的关系,以及中国文化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看法可以发现,中国传统文化认为,人类是"天地之心"、"万物之灵",负有"赞天地之化育"的职责.中国文化倡导"仁民爱物",与自然和谐相处.在这些思想指导下,中国历史上一度出现了人与其他动物和谐相处的局面,而这些思想对于指导我们今天如何处理人与动物的关系也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7.
论人与自然之间存在的伦理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永庆 《齐鲁学刊》2004,42(3):17-21
人与自然之间存在伦理关系,是因为人与自然的价值关系有一定的道德意义,人在与自然的关系中的行为需要用道德要求加以规范,人与自然的联系存在着诸多道德问题。人与自然的伦理关系在双方的主体地位、作用等方面有自己的特点。处理人与自然的伦理关系需要依据合理的尺度,其中包括自然的尺度、人的尺度、人与自然的关系尺度等,以保持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存在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康宇 《学术探索》2008,(1):6-10
儒家道德学说具有一整套形式严谨、内容完备的理论建构,其以仁义道德的绝对价值为理论核心,形成了价值论;以德性与人性的相通为基础,形成了德性论;通过论证“德性所知”与“闻见之知”之间的关系,创造出知识论;通过论证人的本体实现,创造出目的论;为让人实现道德“自觉”,建构了教化论;为强调道德的合理性,建构了义务论。儒家道德理论的形成,为儒学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生命力。这也是儒家道德学说经历了中国社会意识形态历次变迁后,仍能对国人产生巨大影响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9.
战国时期仁义内外之辨,告子主张仁内义外,孟子主张仁义皆内,自楚简发现后学术界对这一问题又重新进行了较多研究。仁义之"内外"含义,人心内外、门内门外、人我内外三种意思均有。仁义皆为内在的观点虽彰显了人的道德主体性,但忽视了道德的客观伦理精神。坚持仁内义外的观点可以使我们正确认识道德的人性主体基础和社会关系的客观根源、自律与他律的关系问题,正确认识传统家族社会与现代公民社会道德精神的差异,正确认识仁义两种道德发挥作用的不同特点,从而调整道德思维和道德建设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20.
陈延斌  王体 《江海学刊》2012,(2):54-58,238
学界在阐释道德概念时内涵过窄,道德调节范围应当拓展。善恶关系存在是道德发生的充要条件,以此分析人自我身心的相对独立性,可见人与自身(肉体自我)和自心(精神自我)之间存在着作为道德关系成立的充分前提和基础,因而人与自我身心之间的关系是道德调节关系的题中应有之义,唯此,道德调节功能才能发挥得更为全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