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超临界流体强制分散溶液对麻黄素的超细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乙醇为溶剂.超临界CO2为抗溶剂.采用超临界流体强制分散溶液技术成功地对麻黄素进行了超细化.采用SEM照片分析微粒的形貌.利用粒度分析仪测定微粒的平均粒径.在实验范围内得到了断面直径约0.58~1.21μm的非团聚短棒状或长棒状麻黄素微粒.CO2流量较高时得到断面直径细小的短棒状微粒,低的溶液浓度趋于得到细小的溶质微粒.操作压力及操作温度对微粒尺寸及形貌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
利用高压间歇反应器研究了聚碳酸酯(PC)在215~286°C、3.1~8.2 M Pa条件下乙醇溶液中的降解行为。通过气相色谱/质谱(GC/M S)和气相色谱(GC)对液相产物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同时分别通过红外(IR)和气相色谱对固相产物和气相产物进行了定性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PC在超临界乙醇中的降解机理和降解反应模型,并进行了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PC在乙醇溶液中的降解可分为3个区域:超临界区、非超临界区和中间过渡区。在超临界区中,PC可实现完全降解,其主要单体双酚A(BPA)和碳酸二乙酯(DEC)的收率分别为92.26%和88.92%。在超临界区PC的降解活化能为89.73 kJ/m o l;在非超临界区,PC的降解活化能为21.02 kJ/m o l。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多孔材料中流体流动和温度变化,课题组对溶质和溶剂在孔隙内发生的多物理场耦合问题进行研究。首先,基于局部热非平衡理论(LTNE),分析发生的THMC耦合反应,推导出其控制方程组;其次,将其物理模型简化为内含圆孔无限大平面,通过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选用一维轴对称坐标系模拟仿真,研究多孔介质应力、孔隙流体压力、溶质摩尔分数和流固体温度分布规律;最后,分析各物理场参数影响。结果表明:随时间增加,各因变量峰值和谷值逐渐沿径向伸展,各物理场之间相互影响愈加深远;反应过程中需衡量参数取值。该研究既可为相关实验和解析方法提供参考,也可直接应用于实际工程中,有助于深入了解饱和多孔介质热流固化完全耦合行为。  相似文献   

4.
系统地介绍了可用于热流体装置的层板构型技术及其新发展,总结了层板技术应用于热流体装置中的散热能力强、内部流道构型方便灵活和热管理精确特点,并对国内外一些新典型的层板式热流体装置,如层板式流体混合器、层板引射混合高速船推进器、层板式超临界水氧化反应器、层板式化学激光器、层板式燃料电池等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5.
建立了低浓度三分子反应模型反应-流动-扩散方程,从理论上分析了出现差速流动化学不稳定的条件,得到了临界流动速率φc和扰动波包的群速度vg,讨论了扰动增长率与流速φ的关系,初步讨论了出现不稳定时的系统空间结构.研究表明,化学反应在低浓度条件下也可能出现差速流动引起的化学不稳定.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的是用松驰时间矩阵片来计算化学反应的速率常数;从而解决在某些复杂反应体系中速率常数的求取问题。  相似文献   

7.
设计和建立了纳米流体氨水鼓泡吸收强化的实验系统.实验中倒吸现象影响着实验系统的稳定性和实验结果的真实性.实验发现:在氨气定流量条件下,在敞开式鼓泡吸收实验时,不容易发生倒吸现象,在吸收器真空状态吸收实验时,容易发生倒吸现象;在定压实验且压力为130kPa以上的真空吸收实验时,不容易发生倒吸现象.结合实验现象,从化学动力学角度,对倒吸现象发生可能存在的机理进行了分析.同时发现,纳米流体对氨水与氨气的化学反应转化速率并没有多大影响,说明纳米流体对氨水的强化吸收是一种物理现象.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在国内外分离领域取得了巨大进步。本文就超临界流体萃取技的发展概况,原理,应用,以及未来发展做了简单的介绍。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在国内外分离领域取得了巨大进步。本文就超临界流体萃取技的发展概况,原理,应用,以及未来发展做了简单的介绍。  相似文献   

10.
在有机化学反应中,认识和掌握反应物、过渡态和产物之间的能量关系,对了解反应的方向、限度及途径、速度等都十分重要.可以使对反应的理解不只是停留在定性的描述上,而有定量的对比.本文试对自由能和活化自由能在有机化学反应中的应用作一探讨.1.自由能与有机化学反应在恒温恒压条件下,一个化学反应能否自发进行以及进行的程度取决于该体系自由能(△G)的变化.  相似文献   

11.
利用一套自设的简便实用的超临界水氧化实验装置,对运用超临界水氧化法处理油田含油污泥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中使用过氧化氢(H2O2)做氧化剂,考察了反应停留时间、反应温度、反应压力和pH值等工艺参数对含油污泥中原油去除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超临界水中的氧化反应能有效去除含油污泥中的原油,去除率可达95%,反应停留时间、反应温度、反应压力是影响含油污泥中原油去除率的重要因素,随反应温度、反应停留时间和反应压力的增加,含油污泥中的原油去除率增加,pH值对去除率也有影响,但不大。对指导油田生产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以永春芦柑皮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时,原料粒度、投料量、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和分离温度等因素影响精油得率的规律.通过对精油的感官分析和溶解实验,得出了精油的主要成分.提出了利用精油处理发泡聚苯乙烯塑料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稀土固体超强酸催化剂SO4^2-/SnO2-CeO2,并将其用于柠檬酸和正丁醇合成柠檬酸三丁酯的反应.着重考察了影响酯化反应的主要因素,获得了较适宜的酯化反应条件:正丁醇与柠檬酸的摩尔比为4:1,催化剂用量为4.0%,一定温度下微沸反应3.5h,柠檬酸的酯化率达到95.87%.  相似文献   

14.
超临界流体萃取(SFE)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的分离技术,本文简述了超临界萃取装置的工作原理及操作方法,并对研究人员如何正确使用超临界萃取装置提出了一些注意事项,希望对研究人员使用超临界萃取装置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15.
等物质的量反应规则在分析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分析化学课程教材及分析化学课程教学中有关化学计算存在的问题,在教学中应用"等物质的量反应规则",针对性地提出了在任何化学反应计算中应根据该化学反应中的计量关系来选择"基本单元",并提出了"等物质的量反应规则"在分析化学中滴定分析计算、重量分析计算和仪器分析计算三方面的具体规则及应用的修正与补充意见。  相似文献   

16.
本文依据化学反应速度的定义,论述了不同类型(均相、非均相、连续、间歇、半间歇)化学反应速度的具体表示方法。  相似文献   

17.
地震波在孔隙介质中传播的渐进方程可用于在地震频带内计算法向入射反射系数,这个频变的反射系数可用一个无量纲的参数ε 来表示,ε 可表示为储层流动性参数(即粘滞性的倒数)、流体密度和信号频率的乘积。利用该表达式,对中国新场气田的实际数据进行了计算,新场气田的储层大多为超致密的砂岩并且渗透率很低。在计算结果上观测到了砂岩储层内过渡区的气水界面上反射系数在地震频带内随频率变化的现象。利用该研究结果指导了地震反演并提取了相应的地震属性,这些属性被首先用于进行的流体(气或水)辨别,最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含气和含水储层的识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