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论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权益保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被侵害表现在社会权益、劳动权益、受教育权益、经济权益、安全权益等方面,权益保障滞后的原因主要是法律法规缺失与效力低下、保障主体工作不力、保障意识缺失等,建议通过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强化多层面保障主体的保障功能、建立心理咨询中心与法律救助中心等措施来保障其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2.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权益保护初探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加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合法权益的保护,关系到城市的政治稳定和经济繁荣。文章论述了加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合法权益保护工作的重要意义,对目前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合法权益保护不力进行了法律分析,并对加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保护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在城市务工经商及发展状况显示出新的特点:一是由生存型转向发展型,民生改善和社会保障需求更为强烈;二是由第一代的离土重迁转为第二代、第三代的离土离乡、定居化、家庭化趋势;三是文化和精神需求增多,现实需求与潜在需求共同存在。城市政府面对文化多样性、需求多层次性、权益诉求的差异性和复杂性等城市少数民族问题,需要完善机制,克服和破解就业吸纳——社会排斥、道义同情——制度冷漠等现象。调研发现,我国城市少数民族工作整体上呈现出东部与中西部的差异,东部城市民族工作在观念、制度建设、组织建设、机制的完善程度、社会参与、财政支持等方面具有更多的经验。相比而言,中西部城市民族工作整体上仍有更多的完善空间。  相似文献   

4.
维护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子女的义务教育权益,无论对其个人素质抑或民族整体发展而言至关重要。但崮于多重因素的影响,我国城市普遍存在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子女提供的各种保障远远低于实际社会需求的困境。本文深入剖析肖前我国城市流动少数民族子女义务教育权益保障中存在的种种法律问题,从完善相关立法、加强落实力度、平衡配置教育资源、畅通权利救济渠道、改善外部社会环境和公共制度等方面提出针对性法律对策。  相似文献   

5.
城市化和城市民族的多元化是我国现代社会进程中的必然现象.随着中国现代社会进程的加快,尤其是伴随着城市化及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的频繁,客观上促进了民族问题的重心有向城市移转的趋势,对中国民族问题发展及解决形成了新的挑战.需要着眼于城市、城郊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状况,对涉及其权益保障中的制度建设、机构设置、财政经费状况、流动人口状况、跨区域合作、创新机制等进行分析,探讨流动人口权益保障中面临的问题,包括基层机构和工作人员的充实与完善、财政经费的保障、流动人口自身存在和面临的问题等,并从立法、法律监督、部门合作、跨区域合作、民族文化建设、社区建设等方面寻求对策.  相似文献   

6.
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过程中,要切实维护、保障广大失地农民的根本利益。然而,由于当前我国农村集体土地征用核算方式不合理,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行使主体不明确,针对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失地农民的法律救助制度不健全,直接导致了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权益保障的缺失。为了使广大失地农民共享改革与发展成果,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过程中,要通过"优化核算方式,规范征用程序;明确产权主体,厘清法律关系;健全社会保障,维护基本权益;完善法律援助,健全司法救济"等措施来最大限度地维护、保障与增进广大失地农民的权益,真正实现农民生活富裕、农业生产有序、农村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7.
在对新疆七地州市人口专题问卷调查所获得的流动人口数据的基础上,分析了新疆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人口流动迁移和流动人口的基本特征,并对该地区流动人口的工作、生活及发展状况、存在问题及其原因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包括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引导人口合理流动;加大社会保障力度,改善流动人口民生;加大教育培训,提高流动人口人力资本;加强卫生计生和健康服务力度,提升流动人口健康水平等。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城市化发展进程中,流动少数民族人口的劳动权益保障暴露出诸多问题:平等就业权难以真正实现、劳动报酬权缺乏必要的保障、休息权常常受到侵犯、社会保障权严重缺失、权利救济途径不够完善,等等.各级政府必须在端正思想、提高认识的基础上,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健全相应的行政管理与服务制度、完善劳动调解、仲裁与诉讼机制.  相似文献   

9.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在在城市务工经商的过程中,需要面对语言、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社会文化、民族心理等多方面的差异和困境,融入城市的进程较为艰难复杂,提出有利于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融入城市的思路和对策,对于边疆城市的稳定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越来越多,但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突出问题不是人口增长过快的问题,而是适应城市速度过慢的问题.来沪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城市适应程度已达到中等以上水平;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城市适应的各维度差异性较大;来沪人数较少的少数民族城市适应程度显著高于来沪人数较多的少数民族;在城市适应的影响因素中,民族因素已不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制度因素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城市适应影响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11.
流动人口家庭化迁移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基于2012年江浙沪流动人口调查数据,使用Binary Logistic Regression模型,从家庭中劳动者个体、家庭和社会三个层面考察影响流动人口家庭化迁移的因素。在32 975个样本的基础之上,研究发现,人口流动呈现明显的家庭化特征,劳动者个人特征、家庭因素和社会结构要素等都对家庭化迁移的发生具有显著的影响。在劳动力个体因素中,女性,年龄小,教育程度较低,居留时间长,拥有自我决策行动能力的雇主和自营劳动者更倾向于发生家庭化迁移;在家庭影响因素中,婚姻关系和孩子的数量都会正向地影响家庭化迁移行为,流动人口家庭及其成员与家庭迁入地联系越密切,越容易发生家庭化迁移;在社会层次上的影响因素中,农业户口相对于非农业户口更倾向于发生家庭化迁移,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地区,越会吸引家庭化迁移。依据这些发现,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应该着重注意帮扶女性流动人口就业、推进社会融合、活跃中小城市经济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流动人口定居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南开大学"2013年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对策研究问卷调查"数据对流动人口定居意愿进行实证研究,发现信用卡消费、住房产权、居住质量、流动类型、流入时间、对城市生活水平的满意度、流入地亲人数、朋友中的本地人数量等具有生活适应性和社会融入度的指标对流动人口定居意愿具有显著影响。同时,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等通过影响流动人口社会参与等也对其定居意愿具有显著影响。但是,户籍、婚姻、就业类型、家庭人均月收入、住房公积金等代表社会分层和经济状况的指标影响却不显著。说明在与购房成本等存在较大差距的情况下,影响流动人口经济状况的指标对流动人口的生活适应和社会融入影响不大,因而,对流动人口定居意愿的影响也不显著。因此,改善流动人口居住状况比提高流动人口收入等对于促进流动人口社会融入、定居城市更加行之有效。  相似文献   

13.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是流动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汉族流动人口相比,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在流入地面临着更多的社会适应和社会融合问题。在对社会融合进行概念辨析和操作化的基础上,本研究将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社会融合分解为劳动就业、制度保障、社会参与和心理认同四个维度。利用2017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研究发现: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社会融合总体得分低于汉族流动人口且不同少数民族之间差异较大;社会融合各维度之间并不存在线性发展的关系;不同流入地、受教育程度、年龄组、流入年限、流动范围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社会融合各维度得分有明显差异且呈现出不同的模式。下一步应积极推动流入地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重视发挥基层社区、党组织、群团组织和社会组织的工作优势,着力提升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人力资本水平,注重促进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在社会交往和心理交融层面的融合。  相似文献   

14.
利用西园、西湖街道派出所的少数民族暂住人口统计数据,辅以288例偶遇式问卷调查,以兰州市为例,对西北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显示:西北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以男性为主,性别比过高;年龄以青壮年为主;已婚者较多;有家庭化流动趋向;整体文化程度非常低,女性较男性更低.据此提出相关建议,以做好他们的服务与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5.
新疆地区的少数民族农民工越来越多地走向了沿海城市,成为沿海地区城市社会建设的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新疆少数民族农民工有其特殊性,他们的权益保障问题兼具有民族关系问题和农民工权益保障问题的双重性,正确处理少数民族农民工问题对我国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分析了走向沿海城市的新疆农民工权益保障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16.
基于2014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采用不同模型分析流动人口贫困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流动人口贫困主要表现为相对贫困,消费贫困发生率远高于收入贫困;贫困类型以持久性相对贫困和选择性相对贫困为主;乡-城流动人口更易陷入相对贫困,且不同贫困类型的发生率均不同程度高于城-城流动人口;部分个体家庭因素和流入地区因素均对流动人口陷入相对贫困有显著影响,其中个体及家庭因素比流入地区因素的影响更大,且不同因素的影响程度在不同分位点存在较大差异。政策启示在于应将流动人口扶贫工作纳入到整体社会扶贫的大格局大体系之中,并着眼于区域发展和致富的长效机制,减少相对贫困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女性流动人口婚姻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分析了我国女性流动人口的婚姻状况,及其随年龄、受教育程度、职业、流入地区变化的特征,以聚类的方式研究了女性流动人口婚姻的宏观地区分类,并用相关分析的方法探索了影响女性流动人口婚姻现状的地区性变量和流动人口自身变量.  相似文献   

18.
通过构建新疆新型城镇化评价体系,研究新疆经济、人口、空间、社会、生态方面的城镇化发展水平,期望通过对新疆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整体性和内部差异性研究,为提高新疆新型城镇化水平提供参考。首先利用熵值法计算出新疆各地州市2000—2017年的综合评价得分,然后运用Arcgis对新疆各地州市的时空分异进行可视化分析,采用聚类分析法进行聚类分析,采用灰色关联法分析影响不同地州市新型城镇化水平的关键因素。结果显示,新疆的新型城镇化整体发展存在"中间高,南北低"的空间格局,各地州市呈现明显的区域差异,经济增长指标是关键影响因素,社会城镇化是重要影响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