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延安时期,毛泽东经济思想走向成熟,要充分发挥其指导边区生产建设、克服战时财政经济困难的作用,必须使其成为大众化的思想,这是中国革命形势发展的必然要求.作为中共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通过评论文章诠释、新闻通讯宣传、副刊广告渲染三种方式,推进了毛泽东经济思想的广泛传播,凸显了典型化、运动化、生活化的传播特点,有效地推进了毛泽东经济思想的大众化.  相似文献   

2.
延安<解放日报>是中国共产党党报理论与实践的奠基作.本文认为其传播特色包括共产主义新闻传播理念的坚持、政治文化精英和人民大众相结合的传播者特色、强大的导引型组织传播模式、极富鼓动性的典型化传播等,并分析了它对现代中国新闻传播事业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3.
柳作林  慎涵 《江汉论坛》2022,(9):114-119
延安《解放日报》改版是中共党报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毛泽东亲自领导《解放日报》的改版和整顿工作,对改版前《解放日报》党性不强、版面编排不当、“八股习气”浓厚、报道有时失实等流弊进行彻底变革:回归与增强党报党性、重塑与调整党报版面内容、革“八股习气”树“五新文风”等。毛泽东在指导《解放日报》改版过程中所提出的一系列论述和办报原则为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而毛泽东党报思想与新闻理论也在《解放日报》改版过程中逐步成熟。  相似文献   

4.
中国共产党十分重视对十月革命的纪念.曾出版于延安的中共机关报《解放日报》,通过刊登演说、报告、社论、纪念文章及通讯报道等形式,对十月革命纪念活动进行较全面的报道.《解放日报》纪念十月革命的主要内容有四个方面:一是再现人民群众以实际行动纪念十月革命的情境,阐述纪念的动力源泉存在于人民群众之中;二是刊登文章纪念十月革命的伟大意义,表达纪念的鲜明特色在于纪念新的时代的开启;三是重申以战胜法西斯主义来纪念十月革命的鲜明立场,指出纪念的目标指向在于携手团结反对非正义战争;四是重点分析以延安为中心纪念十月革命的基本初衷,描绘纪念的价值取向在于学习苏联走苏联道路.现今,在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斗的背景下,重温《解放日报》对十月革命纪念的历史,在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牢记宗旨、不忘初心、勇往前行与热爱和平、反对非正义战争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中庸》作为中国古代文人传习处世方法的重要典籍,内在地蕴含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主要内容、所要达到的价值目标、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以及开展工作的方法途径,应当辩证分析,为当代思想政治工作服务。  相似文献   

6.
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内涵和特征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陈万柏 《江汉论坛》2003,20(7):115-119
本文运用理论研究和经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在总结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运用的新经验的基础上,对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概念的内涵、特征以及载体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地位等作了较为深入的理论阐释。  相似文献   

7.
《古田会议决议》作为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早期的纲领性文献,为我党思想政治教育原则的确立奠定了深厚的基础。它对我们现行的理论联系实际原则、言教与身教相结合原则、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原则等,进行了理论和实践方面的探索。研究《古田会议决议》中所体现的这些思想政治教育原则,对于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具有巨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恩格斯的名篇《论权威》论述了"权威"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读此名篇,可以挖掘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教育者权威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首先,权威发挥作用的前提是服从规律.要肯定教育者权威,这包含两个方面,一是问题是靠权威来解决的,二是教育者权威必须是理性的权威.教育者可以从三个方面获得其权威,即通过教育者人格魅力构成感召权威,通过教育者渊博知识构成专业权威,通过民主的氛围巩固教育者理性权威.  相似文献   

9.
《共产党宣言》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共产党宣言》作为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其中蕴涵着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系列理念,如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合理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和基本精神等内容。探究经典著作中相关理论的最初表述及其含义,是我们正确审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的起点。  相似文献   

10.
王柳 《南方论刊》2024,(2):101-103
人的问题始终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课题,也是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中的重要内容,更是对“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和“为谁培养人”的理论解读。《德意志意识形态》作为马克思主义思想形成时期的重要著作,先后使用了“具体的人”“现实的个人”“现实的人”“关系中的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等概念,同时还提出了意识的产生、社会交往和精神生产等思想,以此分析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起点是“现实的具体的人”的现实水平和需要,重点是培育“社会关系中的完整的人”,价值旨归是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在一定程度上为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起点、本质要求、价值目标提供了理论依据,更为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吸引力,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形象提供了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1.
社会信息化条件下,网络已经融入到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网络素养是网民在网络虚拟社会中必备的基本素质。首先对大学生网络素养的内涵与重点目标进行了论述,提出了加强高校大学生网络素养课堂教育,发挥高校辅导员、学生干部和校园文化的育人引导作用,通过加强家庭教育和网络虚拟社会建设管理等对策来全面提升大学生网络素养。  相似文献   

12.
主体间性教育模式在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体性作为人的本质所属,是在与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在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主体间性教育模式倡导主体与主体之间双向互动、互相尊敬。该模式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要体现是:加强思政教育与思政课的结合,实现优势互补;构筑网络教育平台,延伸思政教育的时间和空间;创新社会实践模式,培养大学生的主体人格;加强心理辅导,培养大学生的主体意识等。  相似文献   

13.
QQ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兴载体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对环境的变化及对象的变化,需要挖掘新媒介的优点,在因材施教思想的指导下,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QQ群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兴载体,在自我管理、公共空间、沟通平台、知行合一、成长记录等方面发挥了较好的作用,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良因素,需要加强探索、趋利避害,充分发挥其优势.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与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相关的理论入手对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发展进行了深入思考。内容不仅对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理论的内涵以及对其全面理解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进行了研究,还对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必要性及其意义进行了探讨,最后将重点放在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理论探索与实践路径上,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系统的、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15.
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特征是客观社会因素变化影响下的产物,呈现出理想意志弱化、集体感不强、开放与闭锁并存、人际交往复杂以及盲从跟风等现象。这也就要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随着新的思想特征的变化在教育理念和教育形式上作出新的改革。  相似文献   

16.
理性审视现状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内涵与功能拓展的前提 ,掌握科学理论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内涵与功能拓展的先导。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做好一切事情的保障 ,是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提高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经济发展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必须要有坚强的思想政治教育作保证。必须牢固确立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地位 ,这是历史经验的昭示 ,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要求 ;必须以“三个面向”为指导 ,以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为中心 ,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拓展 ;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以发展为主题 ,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拓展。  相似文献   

17.
构建“智能思政”,旨在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智能化转型,促使教育主体的多元化、教学过程的个性化、人机交互的拟人化和考核评估的智能化。推进“智能思政”建设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胜任力,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党和国家的重视为“智能思政”建设提供了根本保证,研究成果的涌现为“智能思政”建设夯实了理论基础,实际应用的深入为“智能思政”建设奠定了现实基础。“智能思政”建设是一项全面而系统的教育改革创新,要找准人机协作教学的契合点、提升教师人机协作教学能力,引导学生适应智能学习情境,开展“智能思政”教研活动,优化“智能思政”保障体系,确保“智能思政”建设有序推进并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18.
网络互动新闻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化的基本原则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网络互动新闻是指以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为基础,以网络媒体交互平台为依托,以新闻传受双方及受众之间的网际互动所产生的信息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新闻传播形态.它具有不同于传统媒介新闻的诸多特征.实现网络互动新闻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化应当坚持主导性与多样性相结合、疏导与规范相结合、隐性教育与显性教育相结合以及教育引导的综合性原则.  相似文献   

19.
思想政治教育中主流意识形态的塑造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思想政治教育是主流意识形态输出的重要阵地。主流意识形态大致规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和方向,并重塑受教育者的政治观和价值观。社会主义阶段的主流意识形态在思想情感的沟通、核心价值观的确立和对非主流意识形态的抵制等方面发挥着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20.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缺失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如何摆脱困境,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资源,其中有的德育资源经过改造和发展,在今天仍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教育价值,如为人民、为集体、为国家的爱国主义精神;积极进取,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加强修养,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美德;"仁爱"、孝敬父母的美德;诚信、明辨义利的美德。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优秀思想,有利于削弱市场经济的负效应,抵御外来文化冲击;有利于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渗透力;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道德修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