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有中国特色的基层民主制度首先在农村而不是经济文化条件较优越的城市发生 ,这一现象的产生必然有其客观的历史背景和内在的现实条件。为此 ,文章站在历史唯物史观的高度 ,从当代中国独特的政治体制、社会结构和农村现实经济文化条件等方面对这一现象本身做一实事求是的回顾与分析 ,并从中找出对我国的基层民主建设有价值的、合规律性的理论。  相似文献   

2.
农村基层民主政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基础性工作.发展基层民主政治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但在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制约基层民主政治发展的因素,如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滞后、民主监督机制不健全、基层党组织带劲不足和消极传统政治文化的制约等等.为深化和拓展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我们需要从大力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健全基层民主制度、完善民主监督制度和加强村民思想政治教育等五个方面进行实践,为促进基层民主政治发展提供切实可行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3.
基层民主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然而,目前国内的基层民主现状却不容乐观。本文以河南永城市为调研对象,深入分析了当前基层民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提出政治体制改革、扩大自治范围,加快新农村建设、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强化教育、转变观念、增强民主参政意识和能力,完善村民自治相关法制等优化基层民主建设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近代以来探求现代化道路的必然选择,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目标.而经济发展水平、传统文化、现行政治体制、公民政治素质等都是影响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因素.加强制度建设,深化政治改革,促进政治发展,推进党内民主和基层民主,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正确道路.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农民的政治参与水平既影响着农村的和谐稳定,又事关中国整个农村政治文化的发展进程。在陕西南部的山区农村,由于农民的参政权利有限,参政渠道单一,参政范围狭窄,参政制度不完备,严重地影响了民主建设进程。大力发展经济,加强民间合作组织和基层民主建设,改善农民政治参与环境,是提高农民政治参与水平,推动整个农村政治文化现代化发展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6.
农民流动是我国农村体制改革的深刻反映,也是我国现代化、城市化和工业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农民流动打破了农村原有的秩序,导致现有村庄的失序;给村治权力的运作带来了许多新的变量因素。致使村治难度加大;农民流动还影响了我国基层民主建设的效果,加大了基层民主建设中的困难。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解析当前我国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指出了网络文化在我国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中的作用,即满足基层网民的政治需求,指导基层网民积极参与民主政治生活和强化基层网民的法治意识,在此基础上,重点探析了网络文化环境下我国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三大路径选择——构建网络宣传平台、网络学习平台和网络沟通平台。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河北省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离社会主义现代政治的理想境界仍有差距。影响和制约河北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因素主要渗透在经济、政治、文化三大领域。  相似文献   

9.
农民是我国人数最多的社会阶层,农民民主意识水平的高低直接反映出我国整体国民的民主意识水平。深入透彻地分析当前我国农民民主意识的现状,找出制约农民民主意识形成和发展的因素,培育农民的民主意识,对于促进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的健康发展,构建和谐农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我国民主政治发展在城镇和农村分别呈现出两种不同的态势。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信息渠道拓宽、社会驱动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城镇政治发展呈现出以实质民主为主的政治建设形态。而由于臣民文化影响较重、受教育水平偏低以及国家的驱动等原因,程序民主成为农村政治建设的主要形式。作为民主政治建设的两个维度,实质民主与程序民主相辅相成,共同推动我国现代化民主进程。  相似文献   

11.
在近代以来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农民问题的能否解决事关中国革命的成败。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过程中,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从中国的特殊国情出发,把党的工作重心放在了农村,以解决农民问题为突破口,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从而使农民问题的成功解决成为中国革命胜利的决定性因素。  相似文献   

12.
扩大政治参与 ,推动民主决策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内在属性 ;政治参与、民主决策是实现正确决策的基本条件 ;阐述了扩大政治参与 ,推动民主决策的关键是在各个领域、各个层面真正坚持民主集中制  相似文献   

13.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运用于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具体实践,领导中国人民成功地构筑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基本框架,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社会主义民主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社会主义民主理论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指明了正确方向。  相似文献   

14.
以党内民主带动和促进人民民主发展已成为中国政治发展的共识。但是,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是两个不同层次的民主,在我国特殊的国情和党情下,党内民主建设在国家政治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与作用:①党内民主建设是中国政治发展的基础和保障;②党内民主建设是中国政治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③党内民主建设有助于中国政治稳定发展。认清党内民主建设在中国政治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有助于全面而深刻地认识中国政治发展的艰巨性和复杂性。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陕西省白水县获得的第一手调查数据统计分析,并建立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来研究社员入退社自由度、社员对合作社中各项事务参与度、社员各项权利的民主性和社员满意度对合作社中社员民主性的影响,分析发现:社员各项权利的民主性欠缺是合作社中社员民主程度不高最主要的制约因素。提出了规范合作社组织形式;建立完善的运营、监督机制;建立健全的利益分配机制,改变目前合作社自负盈亏的现状;以及提高社员自身的知识水平和法律意识来加强合作社民主建设,提高社员主体地位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中国式民主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道路,它的形成有着自身特有的逻辑线索,这些逻辑线索深刻地蕴含在中国传统民主思想发展的内在导向中,蕴含在西方民主主义思潮的传播和历史影响中,更蕴含在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的指导和根本取向中。中国式民主道路的形成正是中国传统民主思想内在影响、西方民主主义思潮历史影响以及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决定性影响三者综合作用、逻辑递进的结果,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顺应历史潮流,并沿着特定的政治发展道路不断推进的。  相似文献   

17.
论中国民主政治模式的国情基础及目标定位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中国民主政治模式的生命力来源于中国特有的国情基础,立足国情,树立科学的中国政治发展观,是规避民主风险、促进民主发展的首要前提.当代中国民主政治的主题是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一目标定位内在地规定着中国民主的实践形式.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共产党追求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历程与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共产党追求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历程,包括新民主主义时期争取民主和建国以后全面建设民主两个历史阶段。本文通过对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时期所主张的工农民主,人民民主以及在根据地实行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制度,抗日根据地制度,解放区制度和建国以后实行的过渡性的民主制度,社会主义民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历史演进过程的分析研究,总结出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19.
世界各国各种不同的协商性民主实践,包括"自生性"的,也包括基于协商民主理论而带有实验性的,都是人们为实现民主理想所付出的积极努力。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基于中国特定背景和历史逻辑创立的独具特色的协商民主观在不同时期不断取得新的拓展。新时期,中国协商民主理论与实践的发展都应充分借鉴西方协商民主理论所提供的有益成果和经验。  相似文献   

2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自信是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高度认同和坚定不移的信心。这种信心来源于对民主和社会主义内在联系的深刻认识、对资本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民主的科学比较、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成就的充分肯定。当前,需要在理论上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民主政治话语体系,在思想上划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与资本主义民主的界限、在实践中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来进一步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自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