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汤因比早年与晚年的中国观大相径庭。他在《历史研究》中得出了中国文明已经僵化走向死亡的论断,而在晚年变为对中华文明极度赞誉。汤因比晚年改变对中国文明的认识,源于他对人类未来命运的忧虑,主要表现在他对以西方文明为特征的现代社会给人类带来全球性困境问题的真切病思。汤因比晚年中国观给予我们诸多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中国传统文化与汤因比的历史哲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汤因比的“文化形态史观”与中国学术界渊源流长。汤因比非常推崇中国的文化 ,他反对西方学者的“西欧中心论”。他认为“中国模式”与“希腊模式”这两种模式乃是理解人类文明的关键。汤因比用中国的太极阴阳学说来解说自己的文明理论以及世界上的文明与历史行程。文明的起源、生长和衰亡是阴与阳、动与静变化的结果。中国两千年间所建立的功绩是中华民族一直保持下来的美德的缘故。这种美德与儒家学说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3.
多年来,学术界对汤因比的关注主要集中于他的多元的总体史观或“挑战——应战”的解释模式。但这不是汤因比历史哲学的全部内容,更不足以表明其思想的性质。汤因比的历史哲学具有一个超越性的解释框架与根据,这种框架与根据体现了汤因比思想同信仰主义之间的内在联系,表明了他的历史哲学的神学性质。汤因比思想从历史哲学到历史神学经历了两个阶段,其分界大体上可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标志。  相似文献   

4.
梁宗华 《东岳论丛》2003,24(5):111-114
汤因比历史研究的基点在于,处于世界文明发展过程中的各种文明之间具有可比性,这条法则贯穿了他整个的历史哲学理论体系。他认为,每一种文化或文明都要经历发生、发展、衰退、解体的阶段;然而,一个文明的解体,并非意味着整个人类文明的终结,一个文明和上一代文明总会发生子体关系。在写作《历史研究》时的汤因比看来,作为世界文明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国文明亦毫不例外地遵循着起源、生长、衰落、解体的法则;但晚年的汤因比对中国文明及中国在世界未来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有了新的认识,随着世界局势的变化及对中国文化的更深入了解,他的思想理念发生了重大的转折,他在以儒学为主体的传统中国文化中寻找到了未来世界发展的新的契机。  相似文献   

5.
汤因比史学思想中包含诸多人本主义因素.本文就汤因比文化形态史观中的"人本史观"进行了简述和评论.  相似文献   

6.
汤因比史学思想中包含诸多人本主义因素。本文就汤因比文化形态史观中的“人本史观”进行了简述和评论。  相似文献   

7.
批判阿诺德·汤因比的反动史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三十年来,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阿诺德·汤因比(Arnold J. Toynbee)的历史理论在帝国主义阵营中传布甚广。汤因比自命为“总结了全人类的历史经验,并且从中找出历史之科学规律的人。”一些浅薄无聊的资产阶极的文化走卒,把汤因比吹嘘为当代最伟大的历史家,说他的成就已经达到不可企及的高峯。更有人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自幼酷读中国文史典籍 ,热爱中国文化 ,他在长期革命实践中 ,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有机结合起来。同时 ,他又从中国历史文化中汲取有益的营养 ,使马克思主义实现了中国化和民族化。毛泽东不仅关心中国文化问题 ,而且把文化问题看成是整个社会革命总问题的一部分。在他的一系列论著作中对中国文化的性质 ,建立新民主主义新文化的纲领、对待中西文化和历史文化遗产的态度与方针等问题都进行了经典性的论述。毛泽东晚年在文化问题上也产生过一些错误 ,我们应采取历史的具体的分析问题的态度正确地对待。  相似文献   

9.
研究人类社会的历史,必须解答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问题.传统发展观实质上是把经济的发展作为社会发展的动力,新发展观是把文化、人作为社会发展的动力.同样,汤因比也认为文明中的文化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有人认为这个结论把多元的社会发展动力简单化了,违背历史唯物主义,犯了"文化决定论"的错误,这样的论断不能让人苟同.因为,在生产力和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新的历史时期,文化的地位和功能日益凸显,汤因比已觉察到了这一点并阐述出来.因此,我们不应僵化地指责汤因比的文化动力论的观点.只有把它与所处的历史条件结合起来,才能客观地、深刻地理解其所蕴涵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0.
<正> 学者多把孟子的历史观归纳为三个方面:英雄史观、历史循环论和历史倒退论。说他是英雄史观,因为他主张圣君贤相创造历史,这在《孟子》中是有据可查的。至于说到历史循环论和历史倒退论,这恐怕是在分析史料时产生的某些误解。诚然,孟子是说过历史是在一治一乱中前进的,但是,这只是他的治乱观,还不能说就是他的历史观,因为孟子并不认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