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3.
4.
5.
信息时代的调查方式-网络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问题的提出
20世纪末,人类步入信息时代,无论国家的宏观管理调控,还是作为社会经济主体的投资者、生产者、消费者的微观管理决策,都需要面对大量的数据,都需要大量准确、及时、有用的信息,与此同时,以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传输技术得到快速发展和广泛推广,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最新的统计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03年12月31日,我国网络用户数量已经达到7950万,居世界第二位,网络用户占我国人口的比例从半年前的5.3%增长为6.2%,这既对传统的统计调查方式提出了挑战,又在呼唤全新的统计调查方式的出现.近年来,互联网上涌现出的大量网络调查就是信息时代要求的新的统计调查方式之 相似文献
6.
民情民意调查作为政府了解民情的重要渠道,越来越为各级政府所重视。而在当今信息化、网络化的时代,民情民意调查方式已不再拘泥于传统方式,一种新型民情调查方式——网络民情调查应运而生,且应用逐渐广泛。 相似文献
7.
网络调查中的非抽样误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 统计调查的目的是取得准确反映客观状况的统计数据,但在许多时候,调查结果并不能准确的表现事实,总会有误差出现,我们把这种误差称之为统计调查误差. 相似文献
8.
传统的统计调查方式从数据的采集、传输、处理、汇总、上报、交换等均是建立在低介质的人工传递和传统的电话、邮寄、传真等通讯手段上。网络技术为统计调查提供了崭新的环境和手段,推行网络调查将促进统计信息技术的转变,加快统计工作现代化的步伐。一、网络调查的种类 网络调查(On-line research)是指在各种计算机网络上通过电子邮件(E-mail)访问预定调查对象进行统计调查,并在网络上实施数据采集、传输、上报、交换等业务,自动进行处理和汇总,完成统计调查任务。网络调查根据网络的开放程度及覆盖范围不同,可分为以下两种:1.… 相似文献
9.
10.
11.
12.
论文论述了互联网统计与广义统计学的基本学说和时代要求,提出了以互联网智能化为目标的统计设计及模型开发的全面量化新统计时代的丰富内容,研究了统计工作实践向互联网统计转变、互联网统计和广义统计学对统计工作和统计学科发展的关键作用、互联网统计和广义统计学的理论方法发展,以及政府统计改革的科学性问题和统计挑战人工智能的重要作用等,这些研究对于深刻认识统计实践发展和统计学科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14.
文章探讨利用区块链技术,建立产品链互联网统计体系。对比分析中心式互联网统计和基于区块链的互联网统计两者异同,并认为基于七个层级区块链的产品链互联网统计体系,不仅能够实现统计信息共享、统计工作共建共治、统计直接价值化,而且能够从统计交互深度学习中促进参与主体各自决策和行为的优化。最后以消费类无人机链为例,认为采用基于角色分级分权联盟链方式,可以实现微观层面脱敏统计原始记录信息与中观宏观层面透明共享统计汇总信息的一体化,可以同时满足公共统计分析和个性化统计分析的智能化需要。 相似文献
15.
16.
企业统计如何迎接网络经济的挑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企业统计面临的挑战随着互联网不断深入到经济“细胞”—企业的组织系统之中,企业管理面临着数字化和网络化的挑战,企业统计作为现代企业管理的基础,理所当然也同样面临着网络经济的挑战。为了争夺生存空间和更多的市场份额,企业越来越需要全球化、复杂化、多样化、网络化。而要做到这些,都离不开企业统计。因为企业改革需要企业统计为其提供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各种信息。不同的企业,由于规模、战略、目标等不一样,会有不同的信息需求,必然对企业统计会有不同的要求。具体来说,网络经济时代的企业会有如下几方面的信息需求:关于本… 相似文献
18.
Philip Dawid 《Significance》2005,2(1):6-8
Although the concerns of Statistics and the Law might seem to have little to do with one other, they do share some fundamental common interests, such as interpretation of evidence, hypothesis testing and decision-making under uncertainty. Philip Dawid takes up questions that, though long of interest to a few scholars, have only recently become the focus of much attention.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三十年,人均收入在巨幅增加的同时,人们的幸福程度究竟有着怎样的变化?本文在回顾相关理论文献的基础上,利用世界价值观幸福数据库和其他幸福调查,对中国1990-2006年转型期间内幸福感的状况及其变化做了定量分析,发现1995年、2001年及2006年收入与幸福呈正向关系,而1990年的数据则表明收入与幸福呈负向关系。这种异常现象的根源在于收入尽管是幸福的重要影响因素,但并非唯一。因此,提高国民幸福程度不仅仅只关注收入的增长,还必须考虑其他多种因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