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力的艺术"以及由此产生的艺术的"力之美",是鲁迅推崇的文化审美品性,同时也是鲁迅杂文诸种审美品性的重要一种。其杂文蕴含的力有雄浑之力、"突击之力"、深沉凝重之力,显示出杂文雄浑壮阔的气势、坚韧锋利的击杀力量和外静内功举重若轻的凝重感,从而使鲁迅杂文表现为壮美、伟美或崇高的美学特征。  相似文献   

2.
近代著名教育家经亨颐,在本世纪初活跃于浙江教育界,筚路褴褛以开辟先程,为新教育的确立和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经亨颐民主主义的教育思想和与时俱进的改革活动,对全国也颇有影响,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经亨颐(1877—1938),字子渊,浙江省上虞县人。他早年受维新思想影响,久怀报国之志,后东渡日本攻读数理。1907年留日期间,他受聘担任浙江两级师范教务长,便不顾学业中断,风尘仆仆赶回国内参加筹建,从此献身教育事业。辛亥革命后,他任该校校长,以后学校更名为浙江第一师范,仍长此校。与此同时,他还被推举为浙江教育会会长,一跃而成为全省教育界核心人物。五四时期,经亨颐顺应时代潮流,大胆改革教育,因而得罪反动当局,1920年初被撤去校长职务。此后,他受上虞陈春澜先生的资  相似文献   

3.
在青年学生中,很多人都想练就一手好字,因此,习字渐成风气,令人欣喜。练习书法有诸多益处暂且不论,就其品性修养而谈,青年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品行性格正处于发展阶段,教育者若以此为契机,借练书过程类比品性修养,则可为德育提供良好的导向。 书法是心灵的艺术。我国这一独特的传统艺术可体现作者的社会形象和精神面貌。时下青年学生习字无论其目的在于功利,或在于陶冶性情,或二者兼而有之。思想教育工作者应导之以德。因为,任何为书法而书法的纯功利思想是不可能有较高艺术成就的。书法艺术的臻成,必以品性修养,文化素养和生活阅历等作为前提。所以,应提示青年学生以品性修养  相似文献   

4.
本科小学教育专业教育类课程是建构未来小学教师教育理论素养、使之胜任教师角色,形成小学教师职业群体独有的职业道德和教学智慧的主渠道。为了全面实现小学教育专业教育类课程的培养目标,课程必须实现由当前关注教育类课程理论品性的知识与技术的价值取向到关注教育类课程实践品性的德性与智慧的价值取向的提升与超越。  相似文献   

5.
马尔库塞是法兰克福学派乃至整个"西方马克思主义"潮流中最负盛名的代表人物之一,对其人本主义美学思想进行深入研究,有助于准确刻画这位诗人哲学家的完整形象.马尔库塞对"美学"作为"感性学"之原初意义的恢复与强调,对审美新感性的阐释,对审美形式、艺术的革命品性、艺术与审美的政治潜能与解放功能的推崇与挖掘,以及他对发达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猛烈批判等思想,可以为建构有中国特色的当代形态马克思主义美学、文艺学体系提供多方面的启示与借鉴.  相似文献   

6.
艺术教育是幼儿教育五大领域内容之一,艺术也是组织幼儿教育活动的手段。艺术素养的提升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学习、品性塑造、个性发展、职业发展等具有重要的价值。作为未来的儿童教育工作者,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必须具备深厚的艺术素养。高师院校可通过构建艺术技能与理论兼顾、教师课程内容贯通、理论与实践逐渐渗透的艺术形成养成体系,提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艺术素养。  相似文献   

7.
翟麦玲 《南都学坛》2007,27(5):12-17
在汉代,礼教中的女子教育观与现实生活中女子接受教育的情况有所不同。在现实生活中,女子受教育的内容不只是礼教宣传中的贞顺、女功之教育,而且还包括诗书文化、书算、音乐艺术等方面的教育;从受教育的阶层看,也不只局限于士大夫以上家庭的女子,而是包括从奴婢到皇后之普遍阶层的女子;汉代女子普遍接受广泛教育,一是与礼教对汉代社会的影响还处于早期阶段有关,二是与汉代社会普遍欣赏、尊重有才女子的风气有关。汉代女子的受教育情况影响了汉代女子的社会地位与精神风貌。  相似文献   

8.
被张载作为宇宙本体的"太虚",蕴含着丰富的价值品性."太虚"主要的价值品性是:"至诚"、"至善"、"太和"与"神化"."至诚"可谓是"太虚"之"真","至善"可谓是"太虚"之"善","太和"可谓是"太虚"之"美",而"神化"则可谓是对真、善、美的综合.张载之所以赋予"太虚"以价值意蕴,是为了确立人的价值理念,建构人的价值理想."太虚"价值品性的人文意义有四:"太虚"是人性价值的渊源,是道德价值的根据,是人格价值的标准,也是人世间理想的价值世界的蓝本.在张载看来,若要实现"太虚"体现的价值理想,关键是通过寡欲、为学、大心、守礼和行实等环节,改变人的气质之性,使其向天地之性复归.  相似文献   

9.
教育学知识不是知识观下的教育,而是教育学本身的知识,区别于实践意义上的教育知识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探析教育学知识首先要明白教育学知识如何形成,并了解其内在的品性和旨趣,从而全面理解教育学的本质与任务.教育学知识的形成经历了从偶然到必然、从外在的采集到内在的审视、从叠加的经验到内化的知识的进程.教育学知识的品性注重教育学的内在特性和教育学知识的意蕴,而不是其显性层面的知识.教育学知识的品性是对教育本身的理解和反思,是对人性的关怀和有关教育事理的剖析与阐述,也是对如何更好地进行教育的深层思考.而且,教育学知识更为注重教育学的内在品质与意蕴,只有理解教育学知识的品性和旨趣,才能澄清教育者对教育学的认识,从而使教育学知识在教育实践与研究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以艺术教育专业教师及艺术专业学生为被试,利用笔者自编的"艺术教育专业教师胜任力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分析,从中得出结论,与自我意识有关的自信与成就导向是艺术教育专业教师最重要的胜任力,最不重要的胜任力是与工作及他人有关的职权运用、发展他人及组织觉悟。  相似文献   

11.
一、媚的趣味演变媚的出现与古人对人的情感、品性的推崇和艺术趣味的转变分不开。人类对自身的认识经历了一个过程。随着文明时代的到来,人对自身之美的审视、欣赏日益自觉化、完善化。《诗经》已注意到了人的柔美、温和的品性,如女性是“窈窕淑女”、“彼美淑姬”;男性是“温  相似文献   

12.
生活世界所独具的基础图式、诉求张力和意义特质,使生活世界成为思想政治教育赖以存立的唯一实有畛域。其中,鲜活多元的、具体体验的、感性理性共在的日常生活世界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承载。思想政治教育的使命性存在———引导"人"领悟自己与周围世界的关联,并使人学会合理选择生存态度和行为方式,同样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必须指向"人之生活世界",实现与生活世界的契合。只有择取了生活世界为承载点的思想政治教育,才为教育对象精神品性的真正趋善找到现实的路径。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徽文化中有关音乐方面内容的阐述,提出在安徽省艺术教育中,加强对"微风皖韵"的介绍和学习,不但可以丰富艺术教育的内容,而且可以促进徽文化自身的传承与发展,进而提出在艺术教育中,必须重视本民族、本地区艺术形式的学习.同时也对"徽风皖韵"如何进学校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荒野"或"自然的野性"创造并赋予了生命世界多样性的美。这一点是"荒野"极可宝贵的品性,关键在于学会体验和欣赏"自然"或"荒野"之美。哲学走向荒野,在荒野中体验生命或自然的宁静、神秘、广阔与美;在感悟自然之美的同时,学会回归自然、敬畏生命的真理。  相似文献   

15.
以网上问卷的形式对参加"十一五"名老中医临床经验、学术思想传承研究项目的85名名老中医成才的相关因素进行了调查,从性别、籍贯、学历、专业、受教育的模式、影响成才的文化因素、品性因素、动机因素、成才模式、治疗因素等方面进行分析,并与"十五"课题调查结果进行比较,以期为中医人才的培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作为先秦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积极提倡音乐,一生不断地进行音乐艺术的实践——弹琴、击鼓、鼓瑟、咏歌。他提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教育总纲领,认为具有"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中和之美的音乐能够引领人们不断完善自我;主张用音乐育人,并且要合乎"仁"和"礼"。这些都对后世的艺术教育和音乐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对艺术教育的考察和实践可以有两个角度,即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身处"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梁启超强调艺术教育在"新民"、情感教育和趣味教育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他的艺术教育思想虽然产生于极度重视工具理性的历史时期,但却特别强调艺术教育的价值理性内涵。他希望通过艺术教育促进人的发展,并在此基础上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这反映了他主要从价值理性出发来思考和实践艺术教育的思想。  相似文献   

18.
古琴艺术的发展伴随着中国古代音乐教育而发展,同时,它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深刻地反映了儒家"中正平和"的音乐理念,文章通过对琴乐教育历史的总结和对古琴琴体寓意、制作工艺、音色与演奏方法、曲目的审美标准以及古琴音乐的功能指向等方面的分析,论证了古琴艺术中体现的"和"之理念.  相似文献   

19.
古代书院是在综合和改造了官学和私学之后形成的一种独特的教育制度,书院教育与朝廷保持一定程度的疏离,拥有教育的相对独立.古代书院教育的独立品性主要表现为“为己之学”的教育理念,“成就人材,传道济民”的人才标准,书院生徒“成己成物”的价值定位以及学术独立与讲学自由.在中国教育史上,书院以其独特的思想影响着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 80年代以来 ,人们针对困扰当代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的生态危机 ,试图找出各种有效的办法和策略以摆脱困境 ,但收效甚微。对此 ,现代教育却没有作出必要的反应 ,依然固守原有的体制去应付 ,从而陷入了窘境。鉴于生态意识的培养需要一个持久恒定的过程 ,为了使人们能够用科学的态度、伦理之情怀和艺术的品性去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现代教育必须尽自己的责任 ,发挥出特有的传道、授业、解惑的功能 ,大力倡导生态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