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促进经济发展和文化进步的前提,是联系民族之间、地区之间交流交往的必然选择。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不仅承载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使命,更是职业教育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的重要体现。文章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宏观视角研究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在加强教育教学、共同面对困境、铸牢等层面开展研究,提出了从时间层面同频共振、空间层面整合提升、情感层面加强内化的三个途径建议,依靠党的领导确保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过程的不断深化和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2.
石琳 《民族学刊》2021,12(8):46-53, 125
坚定不移地在民族地区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全面提升其推广力度、普及程度和规范水平,是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环节。本文由语言的工具和文化功能、经济和社会价值阐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共同语言环境所具备的重大意义,分析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的现状,提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深化的策略,后扶贫攻坚时期应将语言扶贫事业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持续推进民族地区的“精准推普”工作,充分释放推普典型和示范基地的引领力,积极动员各级力量以助力推普攻坚行动,从而实现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协同共进。  相似文献   

3.
学前教师的国家通用语言能力对民族地区学前普通话教育和学前儿童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具有重要影响。笔者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以民族地区的887位学前教师为对象,考察教师的国家通用语言能力现状。结果显示:教师的语言能力在整体上能够满足实施学前普通话教育的语言要求,但存在区域、教龄、学历和教师聘用类型的差异。基于此,优化对学前普通话教育的制度保障和政策支持;提高教育资源配置效率,强化教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核心素养和教学能力培训;铸牢教师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立积极的国家通用语言态度等是促进教师国家通用语言能力全面提升的行动方向,以此为民族地区构建高质量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体系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民族地区进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是作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需要,也是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责任。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作为语言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受西方语言教育传统中逻各斯中心主义和形式主义影响,强调语言是语言教育的中心,只言“中心”忽视“他者”,相信依靠语言便能完整地表现思想。随着二十一世纪数字化的推进,尽管教育表现形式日益多元,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中“语言中心”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改变,且传统的基于印刷的读写教育已不能适应教育现代化的需要。在教育现代化背景下,深受新媒体影响的旨在打破“语言中心主义”的多重读写教育观可以为我国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革新提供崭新的研究视角。所以文章基于多重读写教育观探究如何超越语言中心主义将新媒体技术深度整合到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中,以便更好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相似文献   

5.
陈永亮  张立辉  邱金华 《民族学刊》2021,12(12):99-105, 134
民族地区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效手段,缘起于四川省的“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作为民族地区普及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创新手段取得了积极成效。研究基于凉山州Z县、攀枝花市Y县的调查,提出影响“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的主要因素语言环境和学校教育,从积极开展引导形成“嵌入式”语言环境、稳定学校师资建设以及开发地方性知识教材的多维视角探讨新时代民族地区“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的多元路径,为其他民族地区开展该行动提供宝贵的经验。因此“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是保证我国少数民族学前儿童日后成功融入社会,公平公正的参与社会就业等方面的前提条件,有利于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不断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6.
边疆民族地区是维护和保障国家安全、社会稳定、民族团结、宗教和睦的重要阵地,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所在。中华各民族共同书写了边疆民族地区的历史。边疆民族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坚持历史是客观全面、动态发展、普遍联系的观点,重点加强边疆地方与祖国关系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中华文化发展史、宗教同所在社会相适应的历程与经验史教育,确保历史观教育的方向性、科学性、主体性,增强各族群众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政治认同、历史认同、文化认同,不断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7.
刘海军  曹洪滔 《民族学刊》2022,13(9):23-32, 155
新时代推动民族地区祖国观教育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抓手,是强化国家认同、维护民族团结、凝聚发展共识的重要方略,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思想基础、助力中华民族复兴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时代价值。民族地区丰厚的历史底蕴、文化资源以及全方位发展成就为强化民族地区祖国观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载体和素材。新时代以祖国观教育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遵循“理论导引——资源利用——合力培育——实践转化”的内在逻辑。要坚定习近平民族观的理论指导,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导引;推动祖国观教育资源的整合利用,营造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社会生态;充分发挥祖国观教育各主体作用,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协同合力;推动爱国心报国情强国志的教育转化,提升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效能。  相似文献   

8.
王寅  冯旭  银兴 《民族学刊》2022,13(11):41-48, 146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实现国家统一之基础、加强民族团结之根本、提振民族精神之灵魂。厘清河西走廊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过程中的生成过程,把握河西走廊之历史定位,统筹规划和认识河西走廊在促进民族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重大战略支撑作用,有助于在新时代战略框架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时代铸牢河西走廊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切实全面加强党的领导,深化民族团结教育;强化地区经济互助,守正创新发展特色;深化爱国统一战线,强化思想政治引领;加强民族文化交流,增进民族文化认同;完善民族法治建设,依法治理民族事务。  相似文献   

9.
谭林 《民族学刊》2020,11(5):110-119, 157-158
以“四史”教育为切入点,既丰富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内容,又是贯彻落实习总书记有关“四史”教育重要讲话精神的需要。通过分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刻内涵的“五个认同”核心要义,探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四史”教育的内在统一性,明确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认同国家历史、认同党的领导、认同共同理想和认同远大理想的内在关联。根据民族地区基层干部、中小学教师的调查,分析在民族地区加强“四史”教育的作用、必要性及其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影响相关性,进而提出民族地区“四史”教育要以“共情”教育为抓手、“共鸣”教育为主线和“共行”教育为目标的三条路径。  相似文献   

10.
红色文化的物质属性和精神文化属性,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着内在一致性,其经济、文化和教育功能,通过发展民族地区经济、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作用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新时代应重点从健全红色文化与经济发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互动模式以及红色文化的干部教育、党员教育、国民教育体系三方面着力打造红色文化助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路径,充分发挥红色基因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根铸魂作用,将红色文化的精神力量转化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自觉实践。  相似文献   

11.
论中华民族多元文化教育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多元文化教育概念虽为西方杜会首倡,但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多文化的社会,多元文化教育以自在和自为两种形态存在。80年代后中华民族多元文化教育的发展进入了自为阶段,成为世界多元文化教育模式中的一种有效模式。如何借鉴西方多元文化教育的成果?如何理解中华民族多元文化教育的内涵?如何构建中华民族多元文化教育课程的体系?等等,这些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相似文献   

12.
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是中华民族历史观的核心 ,既关系中国国家的统一和稳定 ,又决定中国民族的团结和繁荣。民族分裂主义是对中华民族历史观的反动 ,泛突厥主义是新疆民族分裂主义之根 ,西方反华势力妄图分裂中国是“西藏独立”产生之源。要在各民族中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 ,必须在各民族中加强中华民族历史观的教育。这一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少数人的范围里 ,应该扩大到全民的范围 ;不能仅仅停留在学术的层面上 ,而应该上升到政治和政策的层面 ;不能仅仅作为民间团体行为运行 ,而应该作为党和政府的行为运作。中华民族历史观教育的战略思路是强化中华民族意识。  相似文献   

13.
民族预科最突出的特点之一是民族性,民族性表现在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保持好文化的多样性,传承发扬优秀民族文化,促进各民族文化均衡发展意义重大。语文教育是挖掘、弘扬、传承、传播民族文化重要途径,是保护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手段。本文从民族预科文化多样性、民族预科语文教育对保持民族文化多样性的作用、保持文化多样性的语文教育实践等方面,探讨了在少数民族文化多样性背景下,民族预科语文教育改革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表达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提高少数民族学生汉语表达水平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15.
赵心愚 《民族学刊》2021,12(2):1-8, 92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对“中华民族共同体”这一社会存在的反映。铸牢这一共同体意识,事关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与向心力。在铸牢这一意识的过程中必须注意发挥教育的作用,教育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途径之一。当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应注意的内容主要为形势教育、基本国情教育与历史教育。发挥好教育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重要作用,需要明确谁负责、谁来抓和如何落实,也需要建立开展这一教育的制度及采取必要的措施。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应融入政治理论课,以课堂教育为主渠道,同时也需要多形式、多渠道展开。  相似文献   

16.
赵心愚  康坤全 《民族学刊》2022,13(12):1-12, 146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常态化机制”,提出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常态化及建立相关机制的要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真正确立也就是铸牢需要教育引导,必须注意发挥教育在这一意识铸牢过程中的作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常态化,首先要重视铸牢这一意识的重大意义,并把党强调的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华民族共同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理念及提出的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这些实践创新、理论创新成果作为重点内容。建立这一教育的常态化机制,确保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常态化进行,需要明确领导责任、形成工作格局并建立相关制度与机制,做好计划安排,分类指导,检查督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常态化要纳入干部教育、党员教育、国民教育体系,并结合常态化宣传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搞好社会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17.
严庆  孙铭晨  王跃 《民族学刊》2023,14(3):1-10, 142
历史观是记忆的出发点和认同的基石,在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建设中发挥关键作用。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强调“四个与共”的结构一体性和“四个共同”的过程延续性,为中国历史政治基因的延续性、合法性提供了理念维护,为多民族国家整合、建设提供了思想基础和意识形态素材,也是对外部挑战的理念回应。问题史观通过修改历史认知坐标系和思维方式,销蚀政治认同与意识形态合法性,而二元史观、多元文化主义史观等问题史观冲击了中国历史主流话语的延续性、一体性、主体性和本土性。中华民族历史观教育以国家主流意识形态为价值立场,以强化中华民族史观认知、凝聚“五个认同”历史情感、坚定历史自信为关切,引导受教育者形成符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求的历史认知和历史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18.
赵刚  于鹏飞 《民族学刊》2022,13(7):8-15, 138
中华民族认同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研究中华民族问题时不能回避的两个概念。当前学界在研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问题时出现了忽视中华民族认同问题,强调的“共同性”是指56个民族之间的共同性,把中华民族作为56个民族的总称,甚至否认中华民族是民族实体。中华民族认同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底与主干,中华民族认同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都体现着对“中华民族”的情感归属与赞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建构科学的中华民族观,并在社会生活中传播中华民族知识,同时,要依据中华民族的结构、历史、文化等民族特点来构建中华民族的经济、政治、文化和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19.
唐永徽二年(651年),阿拉伯王朝遣使来华,阿拉伯穆斯林为传承文化讲授阿拉伯语,开中国阿拉伯语教育先河。唐天宝十载(751年),杜环旅居西亚北非12年,成为中国古代首位游历阿拉伯国家之人,由此揭开阿拉伯国家汉语教育的历史一页。管窥中国阿拉伯语教育和阿拉伯国家汉语教育,均经历了由民间零散式到大学学科式的发展过程,一方面深刻见证了中国与阿拉伯国家的文化教育交流,另一方面为中阿双方在诸多领域的交流合作提供了智力资源和人才支撑。  相似文献   

20.
The present study explores a topic which has been under-studied to date, namely the identity formation of Chinese PhD students in relation to study abroad. Underpinned by Giddens’ ‘reflexive project of the self’, which privileges agency and reflexivity, and using a narrative inquiry approach, it presents four students ‘stories’ collected through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 and focus group discussions. In building a picture of the ways in which students’ self-identity is shaped by and shapes their experience of study abroad, the stories illustrate individual agency, motivation, self-determination and reflexivity. In doing so, they challenge the essentialised view of Chinese students as a homogeneous and sometimes problematic group and point to implications for action by the host institu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