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达赖出逃以后在整个60年代直至70年代初中美关系解冻,美国秘密插手中国西藏问题的力度加大。中情局不但秘密培训藏人特工向西藏境内渗透搜集情报、支持建立木斯塘藏人准军事武装,与印度情报部门秘密合作支持建立所谓的"印藏边境特种部队",而且政治培训流亡藏人政工干部从事西藏问题国际化运动,利用联合国舞台妖魔化中国,在国际上造成恶劣影响。  相似文献   

2.
十世班禅返藏是中国共产党和平解放西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促进西藏内部团结进而恢复西藏地方与中央正常关系的核心问题。十世班禅秉承爱国、爱藏、爱教的历史传统,坚决拥护新中国和中国共产党,积极为早日解放西藏建言献策;中国共产党也从历史事实和实际出发,对漂泊在青海的十世班禅采取尊重、保护和团结的政策;通过采取灵活适宜的策略,消除了达赖与班禅间的隔阂,使十世班禅顺利返回了西藏,实现了藏民族的内部团结和中华民族的大团结与西藏的和平解放。  相似文献   

3.
政治的新闻——美国媒体上的西藏和“西藏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对 90年代美国《纽约时报》对中国西藏报道的定量分析 ,揭示了美国人眼中的“西藏问题”的由来。  相似文献   

4.
老西藏精神是西藏稳定发展的精神动力和重要保证,是中国共产党治理西藏、建设西藏过程中所形成的精神财富。数十年来,学界对这一精神进行了诸多探讨,呈现不断深入的趋势,主要涉及老西藏精神的源流、内涵、具体表现以及与其他精神的关系等方面。不过,老西藏精神研究的深化也面临一些困难,一方面涉及老问题的继续拓展,另一方面则涉及新领域的开辟,尤其是如何将其与新时代新要求结合起来,更是面临不少挑战。总体来看,继续深化对老西藏精神及相关问题的探讨,需要在视野、方法、资料等方面进一步开拓,并在具体个案中不断推进,以更好推动西藏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国家治边稳藏、富民兴藏提供学术支持和智力支撑。  相似文献   

5.
西藏独立是西姆拉会议的核心内容。在西姆拉会议上,西藏地方政府和英国相勾结,正式提出了"汉藏划界"和"西藏独立"的主张,并迫使中国代表在西姆拉条约的草案上签字,目的是以国际会议、国际条约的方式使西藏独立合法化,确定西藏"独立国家"的身份。虽然会议最终以失败告终,但是它造成的恶劣影响贻害至今。西姆拉会议是西藏分裂主义发展过程中的标志性事件,也是西藏分裂主义国际化的重要一步。国内对西姆拉会议的研究多侧重于它对中印边界以及对中印关系的影响,本文则着重分析它在西藏分裂主义产生和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刘洋  李海红 《学术交流》2015,(2):106-110
中央实施对藏援助政策以来,西藏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特别是自我发展能力仍然相对不足,这直接关系到西藏能否实现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关系到西藏能否与全国同步进入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西藏自我发展能力提升的制约因素主要表现为对于国家财政的依赖作用依然存在、产业经济存在结构性问题、本土人才队伍构建尚需加强、双重二元化结构影响发展的均衡性四个方面。针对这四个方面的制约性因素,相关部门应着手探索有西藏特色的产业发展道路,在干部援藏基础上加强西藏本土化人才队伍的构建与维持,并且通过拓宽公共服务渠道、创新公共服务方式来解决西藏的双重二元化问题。  相似文献   

7.
本文着重论述藏传佛教格鲁派 (黄教 )中达赖、班禅两大活佛系统形成的历史原因 ,格鲁派发展的曲折经历以及由此而形成的历辈班禅在格鲁派发展史上事实上的领袖地位与作用 ,揭露西方别有用心地罩在第十四世达赖头上种种虚假的光环 ,揭穿西方某些人神化第十四世达赖 ,以期利用达赖乱教祸藏、背叛人民、分裂国家的险恶用心。  相似文献   

8.
印度官方承认西藏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虽然对逃亡到印度的达赖集团富有同情心,但不允许其活动损害印中关系。在很大程度上,政府、学界、媒体、智库对西藏问题的态度也取决于印中之间的关系。在今后的印中关系中,西藏问题也将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笛起源于中国殷商之际,有着悠久的历史。后来西布于戎狄之间,在羌人手中有了重大发展,尔后又回授中原,经汉代乐人的改造而日趋完善,成为今日之笛。笛由西藏传人中原的说法,是缺少根据的。  相似文献   

10.
边境贸易是毗邻国家之间特有的一种贸易形式,是国家对外经贸的重要组成部分。西藏拥有近4000公里的边境线,边境贸易的发展却十分滞后。这种状况严重制约了西藏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如何更好地发挥边境的地缘优势,解决西藏边贸存在的问题,使西藏边贸得到快速发展,是个十分重要的课题。我们在调研、实地考察的基础上,分析了西藏边贸的优势和现状、存在问题及制约其发展的原因,提出在新形势下发展西藏边贸的总体战略与策略。在当前要加快西藏边贸通道建设;加大口岸建设投资力度,大额度投资建设中尼边境的樟木口岸,恢复开放中印边境的亚东口岸,新开中缅边境的察隅口岸;扩大贸易合作领域;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等具体对策,以促进整个西藏经济起飞。  相似文献   

11.
12.
我出生在青藏高原,我喜欢草原,从小到大都没有间断过和草原的联系,即使后来到了青岛,也还会年年回去看看.  相似文献   

13.
张吕 《唐都学刊》2004,20(1):5-9
马丽华以她自然的女性身份与女性对自然强烈认同的态度,感悟西藏,思考西藏,以其细腻的笔墨为我们描绘了一个洋溢着自然之美与审美感悟的,以其自然精神为生命核心的西藏人生。西藏是神秘而神奇、崇高而伟岸的,它见证着人类与自然漫长而相辅相成的历史,它亲历了人类在自然中的辉煌而  相似文献   

14.
Since the peaceful liberation of Tibet in 1951, with a view to shaking off Tibet’s poverty and backwardness and making it prosper alongside the rest of China, the central leadership with Mao Zedong at the core, combining Marxist theory on ethnic issues with the particular realities of Tibet, gave up the earlier plan of “shifting the troops garrisoning Tibet every three years to improve their morale,” and began to consider long-term thinking on developing Tibet in which the troops would take root and settle down in Tibet and the border areas. After reform and opening up in 1978, following changes in the international and domestic situation, the CPC Central Committee called on the people to “speed development” and realize leapfrog progress in Tibet and developed the assistance method of “accountability for specific areas, paired-up support and regular rotations.” That has enriched and supplemented our long-term thinking, and is an important method and pathway towards the long-term construction of Tibet. Since the 18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PC, General Secretary Xi Jinping has summarized the Party’s Tibet governance strategies over the past six decades, putting forward the idea that work on Tibet must uphold the important principles of “governing Tibet according to law, promoting the prosperity of the Tibetan people and the region on a long-term basis, increasing cohesion and building a solid foundation,” giving a new historical orientation and epochal meaning to long-term thinking on building Tibet. This article tries to trace the history of the long-term thinking on developing Tibet and summarize historical experience, so as to provide a historical basis and reference for work on Tibet in the new period.  相似文献   

15.
冷晓玲 《创新》2009,3(1):76-78
西藏问题长期以来成为中印两国关系健康发展的一个障碍。印度对西藏政策的从属性、两面性和长期性特点的形成,有来自深层次的国内因素,也有受复杂的国际背景的影响。近年来,印度政府开始意识到中印关系发展的重要性,并在西藏问题上采取了一些积极的措施。然而,双边关系的全面发展还将有待于两国在西藏问题上对现有分歧的超越。  相似文献   

16.
西部藏区是一个经济欠发达和资源富饶的多元文化的地区。在西部藏区开展社会(区)工作,应充分考虑到藏区小型社区的具体场景、多元文化和组织环境的特点,在良性互动和充分尊重本土文化的基础上服务社区,增进社区的自我发展。  相似文献   

17.
西部藏区是一个经济欠发达和资源富饶的多元文化的地区。在西部藏区开展社会(区)工作,应充分考虑到藏区小型社区的具体场景、多元文化和组织环境的特点,在良性互动和充分尊重本土文化的基础上服务社区,增进社区的自我发展。  相似文献   

18.
将西藏列入自己的创作题材范畴,王宓并非第一人,只是他很快就从中提炼出一套具有个人鲜明气质的绘画语言.这套语言源自他独特的心路,呈现着他别具一格的现实关照,也就注定其创作无人再能重复.综观王宓的西藏题材画作,会发现其一律不宜以"优美"来概括,而必得饰以"壮美"方才名至实归.那是一种气势磅礴的恢弘大气之美,那是一种阳光弥漫的生机蓬勃之美.当这样的美感一旦投射到观者的视线,一种显著的感染力就会油然而生,令人顿觉一片亮堂堂的明朗与开阔.  相似文献   

19.
20.
"全球化"与"东突"、"藏独"之动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肃元 《社科纵横》2005,20(3):70-71
受经济全球化、民族主义、恐怖主义浪潮国际性互动影响,民族分裂型和宗教极端型恐怖主义在我国西部边疆地区时隐时显。受猖獗一时的“东突”势力暂时进入战略蛰伏期;“藏独”势力暴力恐怖倾向凸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