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公民身份在现代化发展过程中,传统两种解释范武都陷入了一种自身难以调和的困境.两种范武的内在紧张,根源于公民与国家的不同价值趋向.我国公民文化与公民教育的缺乏,已成为社会全面进步的制约因素,公民文化的价值在于它宣扬人格独立、崇尚宽容精神和强调政治参与.公民文化作为一种民主文化,对于政治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以农业文明为基石的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缺乏公民文化的资源,因而公民文化的培育需要公民教育,在新时期必须探寻公民教育新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刘娜  王红丽 《社科纵横》2010,25(4):87-88,93
公共精神是民主社会公民应具备的基本美德,是一个国家、社会不可或缺的素质。长期以来我国是一个公共空间比较狭窄,公共精神比较缺乏的社会。公共精神的缺失将会影响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积极性、主动性,也会影响公民权利意识和义务意识的形成。构建公民参与网络,培育公民的公共精神,是当前社会治理的关键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3.
石培玲 《社科纵横》2004,19(5):124-126
源于西方的民族主义思潮以其建立民族国家、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理念 ,极大地启发和鼓舞了梁启超关于建立现代民族国家的政治理想 ,但从近代中国社会寻求变革的艰难历程中 ,他清醒地认识到公民意识的缺失正是中国社会向现代民族国家转型的症结所在。梁启超主张通过政治变革和文化改造 ,培养一代具有明确的国家认同思想、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公德意识、高度的政治参与意识和政治能力的新国民 ,引领中国步入现代民族国家的发展序列。  相似文献   

4.
论公民社会的价值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熟的公民社会蕴含着深刻的内在文化底蕴和价值理念。从思想史的考察中我们可以看到,自由主义和共和主义是现代公民社会基本的价值意蕴。自由主义作为公民社会价值意蕴的核心是消极自由,其直接表现为私法自治精神,只要是私人能完成的事务就不准公共权力插手,但单纯的自由主义还不足以支撑现代公民社会。共和主义是现代公民社会的另一个价值意蕴,其核心理念是积极参与公共事务的积极自由,直接表现为公共精神。从宏观方面来说,自由主义型塑了政府与社会二分的社会结构,政府不准过多地干预社会事务;从微观方面来说,是共和主义的公共精神造就了积极参与公共事务的现代公民,而没有现代公民就没有现代公民社会。  相似文献   

5.
传统宪政理念强调国家与公民关系相对立的一面,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建立国家与公民相互促进、统一和谐的理想状态成为现代宪政理念的追求。  相似文献   

6.
秦玉莲 《社科纵横》2011,26(2):155-157
面对新的社会发展,我们需要对大学生的公民教育进行适宜于时代的转变,在内容上要着重于理性精神、公共意识、服从良知、崇尚荣誉、法治观念、实现自由等几个方面;在教育方式上需要设置独立的课程,结合生活实践,直面社会热点并积极训练各项公民技能。  相似文献   

7.
市民、臣民与选民:现代公民的角色整合与嬗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什么公民问题在当今西方学术界成为一门显学?本文把原因归结为,现代公民经过几百年整合与变迁,当今难以继续发挥其角色的原初功效。从中世纪末期开始,新兴市民借用现代公民的角色实现其经济利益的欲求,服从传统君主的臣民成为服从国家主权的现代公民,拥有选举权的公民等同于选民。公民—国家关系模式中的现代公民整合市民、臣民与选民的角色性格。随着民族国家的巩固和资本主义的发展,遵循自由主义原则的市民、遵循安全需求原则的臣民、遵循民主共和原则的选民分别在经济、文化和政治三个不同领域中运行,但彼此逐渐出现断裂,导致公民角色的当代式微。对公民-国家关系模式的反思以及对全球新型公民角色的构想汇拢为公民问题的泛起。  相似文献   

8.
张淑红 《社科纵横》2012,(10):73-76
警察权是国家公共权力与社会联系最为密切的一项权力。它一经诞生,就进入了一个不断演变、发展、扩张、渗透的过程,无论怎样变化,警察权在总体上作为一种行政执行性权力的性质没有改变,而且是非常直接地作用于公民的日常生活及其相关权益。因此必须从警察权的来源分析了解警察权的构成因素,不仅追求警察权实施的表层次的效果,更要实现其追求的深层次、长远的法律秩序构建。以法律形式明确警察权的内容界限及其行使的法治性、公开性、公正性、服务性、应急性。确保警察权实施满足打击犯罪、维护社会治安管理和救助服务等现实性需要,更为保障人权的职能协调发展,培育适应法治社会的公民精神,引导社会公众自觉主动参与公共秩序维护的法治进程中。  相似文献   

9.
论公民参与和公共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民参与作为民主行政的一个重要标志,能更好地体现公共管理的民主性、服务性、透明性和有效性。本文不仅从公共选择、新公共管理、治理和善治的视角,分析了公民参与的理论基础及模式,而且提出了要促进公民参与,必须大力发展社区建设、第三部门、电子政务及其相应的制度。  相似文献   

10.
黑格尔所论述的国家是作为理念意义上的理想类型的国家,即国家是伦理普遍性和单一性的统一,是作为伦理共同体与公民这一伦理主体之间的统一,是具有伦理实体和伦理精神的伦理共同体.国家共同体是由国家公民组成的,公民是伦理主体,公民与国家之间的关系是伦理主体与伦理共同体之间的关系.黑格尔的公民与国家关系理论,对于当代中国现代国家理念的确立和国家制度的建设,对于公民意识教育和公民社会建设,对于提升公民对国家信任感和依赖感,促使公民自觉承担国家责任、履行法律义务等,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1.
非政府组织中的公民参与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当代西方公民参与面临着民主参与精神和公共领域衰落、公民身份和权利流失、公民共和主义和公民自由主义内在张力等困境,并通过非政府组织平台,实现了进入"生活政治"和"公民治理"的转向.近年来我国非政府组织获得了蓬勃发展,其中的公民参与具有特殊的"中国"意义和取向,因此,积极促进非政府组织中的公民参与,推进"公民治理",就成为中国民主法治进程中重要而持续的社会动力.  相似文献   

12.
20 0 8年奥运会要动员组织全民参与 ,特别是第三部门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第三部门发展程度如何 ,是评价一个社会成熟度的重要内容。北京奥运经济研究会作为第三部门中的非营利组织 ,其作用一是为社会提供合格的产品与服务 ,包括研究对策、咨询服务等内容 ;二是沟通政府与市民的桥梁。  相似文献   

13.
治理:国家与市民社会关系理论的再出发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治理理论的兴起拓展了国家与市民社会关系的分析架构 ,它超越了自由主义与国家主义的传统对立 ,凸显了国家与市民社会之间实现正和博弈关系的可欲性和可行性 ,它是一种新型的国家与市民社会关系范式。但治理也存在失范和失效现象 ,治理研究亟待深入。  相似文献   

14.
陈德玺 《阅江学刊》2014,(5):92-100
现代国家治理是当前亟需破解的重大现实课题,国家治理不能疏离于文化,必须彰显文化精神,体现民族价值情趣。“文化”介入国家治理能有效规避人治和法治的诸多弊端,需要在继承中激活传统文化基因,在创新中展布现代文化精神,在对接中开辟后现代文化路径,在引领中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促进行政文化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  相似文献   

15.
农村变革中村级党组织的角色定位和功能转换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武三中 《探求》2009,(6):12-16,11
村级党组织的角色定位是指村级党组织与村庄各种社会组织的关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社会的深刻变革使得基于传统农村社会形态的村级党组织的行政化角色定位已不适应农村社会发展的需要,并使村级党组织面临各种挑战。这就要求在农村社会的深刻变革中,要重新定位村级党组织的角色,转换村级党组织的功能,发挥村级党组织在参与和领导村民自治、发挥社会关怀、支持农村民间组织的发展等方面的作用,使之与农村社会深刻变革的客观要求相适应,从而在农村社会的深刻变革中始终保持党绍织的先进性.  相似文献   

16.
ABSTRACT

A major resource of neighborhood organizations is the voluntary participation of residents who give their time and energy to improve their communities. In recent years, there has been a revitalization of strategies to engage residents to volunteer for neighborhood-based organizations. Guided by organizational empowerment theory and the ecological perspective, the current study examin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itizen participation and organizational characteristics and effectiveness and the benefits received by residents participating in neighborhood organizations in poor communities. The data were gathered through a survey of resident volunteers in four neighborhood organizations in Pennsylvania and were analyzed using hierarchical 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e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volunteers' level of involvement in their neighborhood organization influenced their self-efficacy. However, volunteers' perceptions of their neighborhood organizations' characteristics and effectiveness were the most strongly related to the benefits of citizen participation, contributing to residents' self efficacy, collective efficacy, and sense of community. Implications for social work research and practice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7.
徐志国 《社会》2019,39(5):80-105
休谟的国家理论包含两个维度:一个是规范意义上的,即认为政治制度有野蛮与文明之分,只有文明的政府才能维护社会的稳定、自由与繁荣,其理想形式是经过科学设计的共和制政府;另一个是经验意义上的,即认为政府权威建立在人们公共意见的基础之上,其形成有着自然的历史过程,并随着经济社会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在这两个维度的基础之上,休谟一方面探讨了商业、风俗及理性的发展如何影响人们公共信念的变化,进而推动人类政治从野蛮走向文明的变化过程;另一方面,休谟指出,鉴于社会大众易受迷信的影响,社会的明智之士应当采取“审慎的社会变革观”,在尊重传统和保持权威的条件下推动正义和自由的实现,并要防范可能出现的风险。  相似文献   

18.
The post–war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ised nations has been led by the idea of a welfare state. On the other hand, research on current and former communist states is still dominated by an age–old notion of 'state socialism'. This article provides a critical assessment of the two conventional paradigms by reviewing their implications within the historical and international contexts. By tracing its ideological roots and contrasting with the changing reality, it is argued that state socialism was misused in representing Marxist guidelines and is outdated in characterising the reforming socialist societies. By emphasising the experience of developing nations the article further challenges the welfare state as the paradigm for studying the general direction of a modern society. Attention is drawn to the study of a general public policy, and the economic state model is revisited for conceptualising the experience of a non–welfare state nation such as China.  相似文献   

19.
在高科技产业发展中 ,行业协会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关村科技园区积极促进行业协会的发展。本文认为 ,行业协会的发展和作用的发挥 ,需要有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利益群体发挥作用的机制存在。否则 ,行业协会难以发挥令企业满意的功能。为此 ,本文提出几项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公共物品与政府职能的区域差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曲创  臧旭恒 《求是学刊》2004,31(2):62-67
公共物品的“公共性”表现为消费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 ,这种公共性有一定的范围 ,并且与个体的收入水平正相关。收入水平不同的地区对公共物品的需求具有差异性 ,但我国目前各级政府的公共物品供给与各地区的需求并不相符 ,不发达地区的公共物品供给严重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