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电视剧《茶马古道》阐释的文化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电视剧《茶马古道》中,“茶马古道”不仅给人物提供了一个活动背景和舞台,而且自身也成为一个“角色”,构成一种民族历史、民族传统、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的象征;它除了原本意义上的滇、藏两地茶马互市的经济交通要道,更多的是作为向人们展示电视剧蕴涵的民俗学价值、生命学价值、社会学价值和宗教学价值的文化长廊。 相似文献
2.
3.
在明清以来的交换史上,为了确保边疆安全和促进民族融合,曾经由政府直接经营着三条茶马古道,这就是陕甘茶马古道、康藏茶马古道和滇川茶马古道。这三条茶马古道之间存在着内在联系,形成互相交错的庞大贸易网络,共同构成横跨北中国八省区与丝绸之路交叉并行的交通大动脉和贸易大通道,成为世界东方最著名和富有影响力的贸易古道。 相似文献
4.
章虹宇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2(3):88-91
茶马古道,是历史上一条贯穿滇、川、藏等省(区)的马帮运输古驿道。在过去的岁月中,它曾是社会交往、民族经济和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同时也是传播民族文化和传承精神文明的载体。鹤庆商帮通过多年在茶马古道上的拼搏,创造了自己的辉煌,促进了鹤庆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6.
8.
王丽萍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31(7)
文化线路作为国际遗产保护界的新理念和新方法,专门针对跨区域、综合性的线形遗产资源提出整体保护战略和具体措施.以日趋完善的文化线路理论阐释为前提,剖析滇藏茶马古道所蕴涵的文化线路特质,指明借鉴文化线路的保护思路将推进滇藏茶马古道跨区域合作保护机制的构建和多赢目标的实现,明确提出茶马古道文化遗产保护的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9.
陈保亚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8(5):60-67
丝绸之路是连接欧亚大陆的重要通道,但由于古道赖以存在的必要传播商品丝绸不是生活必须品,丝绸之路时有中断。伊斯兰教的东渐,使丝绸之路有一个大的中断。随着恃茶习俗在丝绸之路上的形成,茶马互市在丝绸之路上出现,丝绸之路得以复兴。唐宋时期丝绸之路上的必要传播商品由丝绸转换成茶,丝绸之路开始向茶马古道转型。 相似文献
10.
大半生东跑西颠,看了不少山山水水,到后来觉得目睹的山水景物有些重复、有些似曾相识,看得有些腻了的时候,突然闯进这一方雪域秘境,竟然被这里的山水感动,在它们面前哭了! 相似文献
11.
张泽洪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2014,(1):109-114
松潘是川西茶马古道上的重镇,历史上就是藏、汉、羌文化交汇之边地。元明清以来,随着回族移民不断迁徙进入松潘,松潘成为藏、汉、羌、回多元族群交汇之地。文章通过对元明清以来茶马古道松潘地区回族的迁徙,松潘回族伊斯兰教清真寺与回族文化名人的考察,认为松潘回族伊斯兰教与松潘地域文化关系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2.
张起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1)
清代羌族诗人董湘琴的纪游长诗《松游小唱》展现了松茂茶马古道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诗歌虽曾口口相播,但范围局限于松茂古道沿途,时至今日,诗歌的价值已几近被历史所湮没,发掘、整理《松游小唱》的历史文化价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从保护民族文化遗产的角度而言,《松游小唱》作为地方文化先贤的重要遗著,反映松茂茶马古道沿线羌藏回汉聚居地文化生存状态的宏大诗篇,也是应该予以保护的,并且极具发掘的价值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3.
位于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南12公里处的国家4A级旅游景区青岩镇,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因附近多青色岩峰得名。青岩古为屯田驻兵之地,素有"茶马古道"、"南部要塞"之称,与黔东南镇远、赤水丙安、锦屏隆里并称贵州省四大古镇。 相似文献
14.
"茶马古道"旅游品牌打造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川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24(2):27-32
“茶马古道”是中国历史上内地农业地区和西部边疆游牧业地区之间进行以茶、马为代表性商品的贸易而形成的商道。作者在参与了实地考察后 ,指出这次考察不仅在学术研究上贡献甚巨 ,而且对“茶马古道”沿线的川、藏、滇三省区旅游业发展亦有所推进。 相似文献
15.
16.
文章主要谈了对"茶马古道"文化品牌打造的两点深刻感受:"重构"与"重走",以期对打造"百越古道"文化品牌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18.
语言或方言在古道上的分布有其特殊的规律。通语(通用语)容易沿着古道延伸,古道沿线的语言或方言更容易受通语的影响,在方言中留下文读的痕迹。茶马古道是以茶为生活必需品的古道。茶马古道的兴起激活了早期的各种古道,整个交通网络通活力剧增,通语更容易沿这类古道形成和传播。晋语方言文白异读丰富,通语和方言的竞争还在进行,为观察古道上通语形成和传播的机制提供了极好的条件。尤其是晋北方言文读音的分布和晋北茶马古道的线路分布高度相关,为研究古道和通语的关系提供了例证。语言的线性传播是语言横向传播的基本方式,地理语言学中的波浪理论只是语言横向传播的特例。可以考虑专门研究古道语言学或语言古道学,以便充分认识古道上语言、方言分布的规律,弄清语言、方言接触的关系,确定古道形成的机制和时间,为重构古道面貌和重建古道上语言变化机制提供条件。 相似文献
19.
遗产廊道视域中滇藏茶马古道价值认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丽萍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29(4):34-38
滇藏茶马古道是历史上纵贯西南边疆的民间商贸通道,对西南边疆民族经济互助、文化交融、民族和谐、边疆稳定和国家统一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价值。然而,社会的发展改变了茶马古道的角色和功能,急需全面分析古道所面临的现实和理论背景以阐明重新认识滇藏茶马古道价值的必要性。基于此,提出茶马古道全新价值观,即古道在遗产价值、维护生态安全、遗产游憩廊道、爱国主义教育和寻求共同地方认同等方面的多元价值表现。以古道新价值为依据,指出构建滇藏茶马古道文化遗产廊道是发挥和利用古道完整价值的适合途径。 相似文献
20.
陆路佛教传播路线西南转向与茶马古道的兴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陈保亚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4(1):66-70
伊斯兰教在中亚的扩展,使佛教在丝绸之路上的传播受阻。吐蕃的兴起,吐蕃和唐朝、尼泊尔关系的建立,使佛教在东亚的陆路传播路线有了新的途径,佛教传播路线开始转向,由早期的丝绸之路的西北路线转向穿越横断山和喜马拉雅山的西南路线,并进一步伸向印度、尼泊尔、缅甸,再进一步延伸到南亚和东南亚。转向的佛教传播路线把早期相对孤立的局域形态的盐运马帮古道联网成跨越横断山和喜马拉雅山的全域网络,这为后来出现的跨越横断山和喜马拉雅山的茶马古道提供了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