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高校经济困难学生可持续成才机制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高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主要以经济资助为主,精神、学习、心理和素质等方面的帮扶尚需完善。要促进经济困难学生的健康成长,就要正视他们在成才中的劣势、优势,资助与教育并举,构建可持续的成才机制:以精神扶助为先导,以经济资助为基础,以学习帮助为动力,以心理援助为保障,以素质拓展为载体。  相似文献   

2.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女生是一个特殊的学生群体。通过调查了解她们发展中面临的困扰,分析指出促进她们的科学发展,应改进经济资助,强化精神扶持;增进人际交往,提高社会化技能;以学习为先,素质拓展为重;加强心理援助,妥善干预。  相似文献   

3.
论文通过调查湖南某高校100名家庭困难学生代表、家庭困难学生所在系部的资助专干教师、辅导员及班主任找出了高校家庭困难学生成长中出现的问题有:家庭经济问题、心理健康问题、思想道德问题和能力提升问题四个主要方面,提出通过建立高校家庭困难学生成长辅助机制,即为贫困生提供多元化经济资助、心理援助,对他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为他们打造能力提升平台等等,来促进贫困生健康成才。  相似文献   

4.
英国高校倡导以人为本的理念,着眼于学生的需要,构建了完备的经济援助和发展援助相结合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援助服务体系.经济援助解决了学生的学费和生活费问题,发展援助在为学生提供高效便捷服务的同时,更加注重弱势群体帮扶和学生的自主发展.借鉴英国高校的先进理念和做法,我国高校应结合国情,不断完善管理机制,贴近学生需求,细化资助项目,强化效果评估,注重学业指导、精神引领和能力支持,促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面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5.
由于高校资助工作机制不完善,高校感恩教育缺乏针对性和长期规划,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心理上易出现自卑感和不平衡感以及社会不良风气等原因,接受教育资助的部分学生缺乏感恩意识。高校应尝试通过完善高校资助工作机制、开设感恩教育精品课程、开展感恩教育实践活动、加强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辅导和营造良好的感恩教育环境等途径,促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将感恩内化于心,并外化于行。  相似文献   

6.
高校学生资助体系是党和政府对高校贫困学生进行经济帮助的重要手段,也是对高校贫困学生进行德育工作的重要载体。但由于多种原因,近年来高校被资助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堪忧,主要表现为少数被资助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不正确,没有人生目标,心理不健康等。因此,加强高校被资助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相似文献   

7.
伴随我国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和高校收费制度改革的推进,高校出现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这一特殊群体。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遭受社会排斥的形式表现为经济排斥、同群排斥和心理排斥。国家、社会和学校应该高度关注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社会融合状况,国家资助政策是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融合的有力途径,应进一步完善资助政策体系,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引导。  相似文献   

8.
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开展,尤其是高校学费制度改革的实施,家庭困难学生进入高校后,学习、生活以及就业等方面的压力使得贫困生问题日益突出。本文在分析高校贫困生问题现状的基础上,从贫困生认定、思想教育、心理教育、学习帮扶、经济资助、就业服务等方面提出了解决贫困生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贫困大学生资助方式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实施以来,基本上解决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学问题,但也出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本文就贫困生认定、经济资助方式、国家助学贷款风险补偿以及贫困生心理教育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探讨,以期使贫困生在经济、心理上得到双资助,物资、心理上双脱贫。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新资助政策体系实施现状进行问卷调查,分析了新资助政策在高校运行的基本现状,探讨了当前资助工作中在困难学生认定、资助资源分配、资助育人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加强资助政策宣传,制定科学的困难学生认定标准、合理配置资助资源、建立"三位一体"援助体系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贫困大学生不但承受着物质上的困难,某种程度上也面临着心理上的压力.贫困大学生普遍存在自卑与自尊并重、封闭与表现同在、倚赖与叛逆共有、焦虑与虚荣并存的心理问题.究其根本,是因为他们缺乏正确的自我认知、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心理承受能力等.可以通过健全贫困生资助体系、加强切实有效的教育引导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等途径使贫困大学生顺利走出心理困境.  相似文献   

12.
对5·12汶川大地震后心理援助工作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5·12汶川大地震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心理冲击,对地震中的受灾者进行心理援助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灾后心理援助过程中出现了专业心理援助人员严重匮乏、心理援助工作呈无序状态、对心理援助对象的认定有局限、对灾区群众的心理援助缺乏系统和长期的规划、媒体宣传带来心理伤害、心理援助带有盲目性等问题。因此,应加强灾后心理援助的制度支撑和统一领导,建立长期的灾后心理援助机制,进一步培育专业的心理工作者,发展心理援助的民间力量,把心理重建与思想重建和文化重建结合起来,对受灾者及其他人群进行多种形式和科学有序的心理援助。  相似文献   

13.
谈当前女大学生的心理冲突及其教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社会转型的急剧变化、青春期的心理动荡,造成当前部分女大学生存在严重的心理困扰.关注女大学生心理状况,加强教育引导,将女大学生培养成为跨世纪接班人是时代所需.  相似文献   

14.
针对高职学生的实际,提出了构建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的基础是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发和建设,重点是建立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体系和工作机制,关键是拓宽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是多年教育教学实践的总结,必将对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以华中农业大学申请国家助学贷款和有"三助"岗位的贫困研究生为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农林院校贫困研究生资助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查和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有效解决农林院校贫困研究生资助问题的对策:农林院校利用自己的优势资源对贫困研究生的家庭进行有效扶持;导师应该成为重要的资助主体;国家助学贷款应该采用分类贴息制度和还款累加利息制度;资助标准应该考虑物价水平和贫困生的切实需求;鼓励贫困研究生到基层挂职锻炼;对有心理障碍的贫困研究生进行人性化关怀。  相似文献   

16.
1994~2007年高校贫困生资助研究述评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高校贫困生资助研究在时序分布上呈现逐年递增、拐点分段、渐成体系三大特点;在研究视角上集中于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社会学及统计学、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学;研究分为探索构建、调整完善、扩充发展和系统集成四个阶段.由于高校贫困生资助从开始为"资助"而"资助"转向为"育人"而"资助",向"公平"、"发展"和"效能"的方向发展,其研究也开始从独立、分散走向系统、集成,出现了大量综合性论文和专著,为实现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的规范化、科学化和效益化奠定了理论基础.同时,随着资助从资金、政策的获取阶段转入资金、政策的整合和优化使用阶段,许多研究者开始着手研究现有资助政策、资助资源的最佳整合办法和优化配置方案.  相似文献   

17.
当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还存在以下问题:辅导员队伍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学生管理工作流于形式;管理模式比较单一;学生管理队伍整体素质不高。加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应做到提高认识,创新学生工作观念;加强领导,完善制度和规范管理;发挥思想政治课的主渠道作用;以网络为载体,加强学生工作的信息化建设;建立以"三个工程"为重点的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8.
完善我国法律援助制度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和健全法律援助制度,对于保障公民权利,实现司法公正,维护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国法律援助制度的具体内容集中体现在《刑事诉讼法》、《律师法》和《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之中。为完善我国的法律援助制度,首先要扩大刑事法律援助的受援条件;其次,健全法律援助机构;最后,保障法律援助的资金。  相似文献   

19.
新时期大学生认知的自主性、情感的丰富性、行为特点的独特性要求德育工作必须要有新的方法。文章尝试将心理教育方法中的共情、尊重、积极热情、真诚运用到德育工作中,认为通过两者结合,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才能保证德育工作的有效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