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冷也好热也好活着就好--浅析池莉小说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池莉是新写实小说的代表作家,她关注城市底层市民的庸常生活,表现普通小人物的喜怒哀乐,揭示他们卑下的地位和坎坷的命运,尊重他们的生活态度和生活乐趣,肯定他们的世俗欲望和世俗追求,用各种艺术手段去表现小人物的“烦恼人生”。她的作品被称作是“过日子”小说。本文试从小人物的烦恼、婚姻爱情两方面去分析池莉小说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樊星 《江汉论坛》2003,(7):91-92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展开,世俗的价值观逐渐成为当代人的主要选择,并必然会在文学作品中体现出来。从平民的世俗生活中选择创作的素材,寄托平凡的情感,已经成为从汪曾祺的“怀旧小说”、邓友梅的“市井小说”、王蒙的“在伊犁”系列小说到池莉的“过日子小说”、刘玉堂的“新乡土小说”、王安忆的“海上繁华梦”系列小说的共同主题。在诗歌创作方面,我们也不难从“朦胧诗”中找到世俗情感的思绪。虽然一般看去,“朦胧诗”对于政治灾难的反思,对于个性的呼唤,对于诗歌艺术的追求,都明显带有思想的品格和某种高雅气质,但这并不妨碍“朦胧诗人”表…  相似文献   

3.
林徽因小说中的现代性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积雷 《理论界》2006,1(9):188-189
林徽因是在中西方文化熏陶下成长起来的作家。她具有两种文化身份和广阔的文化视野,因此,她的小说表现出较强的现代性意识。林徽因小说“世俗现代性”表现在对社会现代化、理性化的向往,对自由幸福人生的不懈追求。其“审美现代性”表现在对思想启蒙的怀疑;对现代社会的怀疑和批判;对淳朴乡村生活的向往;反对文学意识形态化,追求文学诚实地表现自我、表现人性。  相似文献   

4.
侠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江湖”是侠文化的具有特指意味的价值范畴 ,平民乌托邦色彩、“狂欢”与“救赎”是“江湖”的基本主题内涵。一方面是“江湖”乌托邦的文化题旨给 2 0世纪小说提供了具有充分的世俗关怀精神的叙事资源和富有象征意味的艺术创造空间 ,另一方面 2 0世纪小说创作对“江湖”乌托邦的文化题旨的审美阐发可以转述为 :侠文化中有关“江湖”乌托邦的话语表述和文学创作的虚构性质 (乌托邦式文类特征 )在相同的或乌托邦化的语境中的有效融合。  相似文献   

5.
谪居黄州之后,身同平民、迹等黔首的苏轼开始重新审度自己的人生意义,他把热情投注到平凡的世俗生活中,以朴素而灵活的思维方式孕育了一种带有平民底色的审美趣味,并创作了一批书写琐细平凡日常生活的诗歌。由于能够寄温情于平凡,寓思致于琐细,他这一时期的创作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白体和晚唐体平庸琐屑的流弊,但黄州诗创作态度的率意、句法的简易以及诗歌语言的俚俗等确实客观存在。这类俚而不俗的作品并非苏轼诗风的主调,但却是中唐以来诗歌进程中“日常化”书写的一次成功实践,是北宋“以俗为雅”这一诗学命题的有意义的尝试。  相似文献   

6.
张琦 《中州学刊》2004,(5):87-89
在文学上海和城市身份建构这个问题上,20世纪40年代的张爱玲和90年代的王安忆在外在形态上表现出了惊人的相似,即表现庸常生活,认同市民生活价值.这种相似却有着不同的精神内核.对于庸常生活和世俗价值,二者的态度、理解和表现均有所不同.二者以相似而又不同的叙写完成了各自对上海与城市身份的文化建构,传达出对于人性和人生的不同态度.  相似文献   

7.
王再兴 《学术探索》2003,3(8):94-96
七月派小说家们因为自身个性的激越与坚执 ,以及由于年龄影响所导致的开放、不完全固定、愤激大于沉着的认知格局等缘故 ,使他们在小说创作中力求以原生的状态反映复杂而庸常的客观生活 ,崇扬作品内容的“力”的意蕴。这一切又使得七月派小说在整体上呈现出“青年”式的激扬的美学特征。  相似文献   

8.
新写实小说展现世俗化的生活,“为生存”的写作姿态取代了“为人生”的文学追求,知识分子放弃了对生活的批判和审视,体现出对世俗价值观的认同与屈从。而在大众文化与消费主义甚嚣尘上的当代社会,新写实小说宣扬的世俗价值观越来越大行其道。我们应该审视和批判新写实小说透露出来的世俗主义价值观,以“入世”的精神积极建设我们当代社会传递正能量、发挥动力作用的社会价值观。  相似文献   

9.
“平民小说”与“士人小说”概念的重新提出和定义,并用以宏观关照宋元以来的中国古代小说:《金瓶梅》以前的小说多是“平民小说”,明清之际小说主流转向“士人小说”,直至近代。以“四大奇书”为代表的明代小说的“平民小说”性质。清代“士人小说”的流变及特征。  相似文献   

10.
汪曾祺小说语言的诗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曾祺致力于小说文体的革新,他的小说在文体上融入了诗的因素,由此相应地带来小说语言的诗化。其表现形式大致有以下几种:一、以密集的意象扩大审美空间;二、讲究文字的组合,从“关系”中产生意味;三、在语境中变异和增殖;四、省略语句,创设“空白”,增加诗意空间;五、语言富有音韵美、节奏感。这些都使他的小说语言具有了诗的神韵,从故事的附庸和载体变成了读者的欣赏对象,具有了本体论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温宗军 《学术研究》2000,(7):114-118
新时期以来,从平民的角度去表现民众的思想观念、道德情操和审美趣味,成为文学意识的一种发展趋向。其中,第三代诗人的创作实践,反对崇高,恢复人的世俗面相,表现生活的原生态,拒绝把生活作艺术升华,构成了比较鲜明的特色,亦存在需要批判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认为 ,在时空结构上 ,2 0世纪 90年代个人化写作叙事方式与美感形态生成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系。陈染的“私人化”写作在时空重迭的叙事中 ,建构了一个自居、自恋和病态、异态的个人空间 ;朱文等人的新生代小说则在传统叙事的大框架下 ,于具体叙事中以独特的个人化的情感态度 ,传达出一种荒诞怪戾、庸常鄙俗而又率真直露的美感形态。这些作品给予人们的独特审美体验 ,将使其成为文学史上不得不被提及的创作现象  相似文献   

13.
张鷟是唐代小说初兴期较有影响的一位小说作家,他留下的小说作品主要有《游仙窟》和《朝野佥载》。本文通过对他的这两篇小说的分析关照,认为其创作的总体审美特征:一是题材情节上的求“奇”,一是艺术表现上的求“美”。这种对于“奇”与“美”的主动追求,是唐人小说审美特征在唐人小说创作初期初露端倪的明确表征。因此,对张鷟小说审美特征的探讨为研究唐人小说审美倾向在初兴期的形成和表现提供了很好的范例。  相似文献   

14.
后现代小说标题的审美之维已颠覆了现实主义、现代主义等传统小说标题对小说本文的统治,消解了小说标题自我权威,使之以平等的话语姿态在接受者面前出现。它们在传达本文内容信息上,其能指/所指,叙述/隐喻等二元对立项紧密的线性联系被打断;在阅读期待上标示小说文本为“可写性文本”来期待阅读的“增殖”;所指向的阅读经验是“不确定性”经验类型;语言生成方式是“自发”和“原创”。  相似文献   

15.
于沐阳 《晋阳学刊》2008,(5):116-121
朦胧诗与第三代诗是20世纪80年代中国文学两个最重要的诗歌现象;精英意识感召下的忧患意识与批判精神是朦胧诗的主要价值取向,第三代诗则以鲜明的世俗关怀指向坚持平民立场与平民叙写;朦胧诗常常将个人化的“小”我附着在具有着政治、历史、文化内容,象征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的“大”我之中,而第三代诗则重在表现个体人的生命体验;朦胧诗通过各种修辞手段,构建了充满隐喻、象征意义的意象世界,第三代诗则将口语的运用推向了极致;朦胧诗奠定了新时期之初中国文学的基调,第三代诗则彻底改变了中国当代文学的精神向度。  相似文献   

16.
先锋小说是“新时期”小说中的重要一脉。即使在先锋小说内部也存在着观念、审美形态及语义分野鲜明的不同类型,“元小说”就是一种在叙事形态、意识倾向上相当前卫,反规范、反传统意识相当突出的一类小说。本文区分了两种类型的“元叙事”:一种是以西方的解构主义哲学为背景,在叙事策略上对传统叙事规范进行大胆的“戏仿”或拆解,其语义则是反本质主义的。另一种以“新写实小说”为主,其特征是通过弱化作者对文本的干预,从而达到还原生活原生态的目的。这两种类型的“元叙事”形态迥异,但其文化功能却是一致的,即都形成了对传统小说主题如历史进步论、理想主义等的龃龉与对抗。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后期以来文学领域的世俗化审美进程,在两条线索上并行展开:一个是精英文学的平民化转向;另一个是通俗文学的大众化演变。媒介文化将大众审美精神注入精英文学和通俗文学的审美实践中,生成了文学世俗化审美的价值和观念体系。在历史的维度上,精英文学的世俗化审美实践用传统通俗文学的历史合法性开道,用通俗文学的元文学性和文学源流关系来论证文学世俗化审美的文学本质意义。在现实的维度上,精英文学的世俗化审美以对世俗生活的反思和批判,表现出与传统世俗文学不同的超越性。媒介文化在文化品质、文本生成和主体关系等方面,构建了新的文学世俗审美面貌和文学世俗审美精神。  相似文献   

18.
无论是从艺术形式还是从艺术风格来看,八九十年代的中国作家都从集体性的创作走向了个体性的创作。六七十年代的由创作整体倾向构成的文坛共名状态开始瓦解,主体的个性意识悄然生长,作家们步入了真正的现实生活,从世俗的生活形态为外在表象,开拓了一个全新的话语空间,以演绎新的思想、新的观念。在这样一股文学潮流中,池莉以一系列被命名为“新写实主义”的小说而享誉文坛,在最大程度上把小说还给了平民。她笔下的芸芸众生都在力图寻求一种适合自己的、合理化的生存途径。池莉对此给予了肯定和理解,并于其间展示出人性中的黑暗与光…  相似文献   

19.
周峰 《东岳论丛》2002,23(3):68-70
中国古代真正意义上的风俗画始于五代而盛于两宋。宋代的风俗画 ,除延续前代作为统治者“礼失而求诸野”的采风意图及辅佐皇权“成教化、助人伦”的鉴戒功能外 ,更体认了庶族地主和城市平民的生活愿望 ,迎合世俗的欣赏口味和心理要求 ,故以愉悦心目、畅神适意的观赏倾向和生活情趣为重 ,突出地表现了艺术探索及创造意愿、物态意蕴并求 ,形式与内容的完美匹配。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就是这一时期“粉饰大化 ,文明天下”最具代表性的风俗画作品之一 ,其中较多地涵有市民阶层的审美情趣和生活理想的成分 ,反映了作者对于现实生活的某些向往和爱好 ,显示出它独有的文化活力和艺术功能 ,从而将宋代风俗画创作推向高潮。  相似文献   

20.
小说观是指作家对小说文体创作的认识。明代是中国古代小说的绚烂期 ,比较分析《三国志演义》到《水浒传》、《金瓶梅》、“三言”“二拍”等小说作家的小说观 ,可见作家越来越摆脱史实而走向虚构想象 ,越来越摆脱英雄传奇而走向百姓世俗生活。小说是一开放的不断发展变化的文体。读者的小说观并非和作家的小说观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