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媒体于丹的市场成功展现了媒体在制造市场明星偶像和文化意义方面的巨大能量,其关键环节在于.媒体于丹不仅成为一个消费社会里受到人们广泛追捧的与演艺、体育明星相似的文化明星,而且她对中国传统经典的身边化、人情化、故事化讲述,使她的风格化心得赢得了消费者的广泛认同,而且她对中国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借用成为人们复活内心中国传统文化家园感的渴望.  相似文献   

2.
在数据结构、智能系统、信息网络等新技术的影响下,社会和文化发生了变化。在文化艺术领域,作为艺术作品创作者的艺术主体虚拟化、虚拟主体间性的形成,展示了艺术生态的转型:数字化挑战了传统艺术形式,让艺术作品创作者的身份不再依附于特定的地点,不同的“语境”近在咫尺,每个人都能够参与到创造和重置“语境”的过程中,艺术作品变得具有“非物质性”和“交互性”,从而改变了艺术作品创作者与欣赏者之间的关系;艺术作品创作者与欣赏者之间不再是“施动”和“受动”的关系,而是“交互”和“对话”的互动关系,此时的艺术主体不再是孤立封闭的形象,而是动态开放的形象,艺术主体间与欣赏者之间成为艺术共生平权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陈士部 《阅江学刊》2011,(2):101-105
阿多诺的审美主体观是对工业文明所造成的严重异化社会现实的积极回应,这种审美主体观有着自身特定的美学内涵:1.诉求审美主体的批判否定功能;2.强调中介,自明审美主体的功能限度;3.偏重审美生产主体。阿多诺的审美主体观念提醒我们:当代美学建构不能迷恋“主体性关学”、“现象学本体论”或“主体间性关学”,尽管这种审美主体观仍是一种语言本身的虚构,它提供的只是抽象的主体,但它带给我们的理论想象是不能漠视的。  相似文献   

4.
从公共性到主体间性——哈贝马斯的普遍语用学转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哈贝马斯前期的公共领域理论 ,无论就理论还是实践来说都是成问题的。70年代以后 ,哈氏意识到了这些问题 ,主动地抛弃了法兰克福学派的主一客体分析的理论模式 ,转到“语言游戏”理论 (维特根斯坦 )和言语行为论 (奥斯汀和塞尔 )的主体间的分析界面上来。在他看来 ,资本主义政治的合法性危机 ,只有通过对主体间交往能力的合理重构才有望得到解决。本文分析了上述转向的契机 ,并对这一转向的理论合理性作了充分的肯定  相似文献   

5.
周宁  刘将 《唐都学刊》2008,24(4):54-56
与主体性相对,主体间性是20世纪以来西方哲学中凸现的一个范畴.主体间性概念的提出,给心理学研究带来了新的转变.心理学研究是一种交往行为,所以其中必然存在主体间的问题.心理学的主体间性存在于交往之中,它表现为主体间的双向度的关系.心理学主体间性的转向就是按照交往理性的要求寻求一种交往关系,要求建立在研究者与被研究者之间、研究者之间以及被研究者之间开展的交往关系.  相似文献   

6.
马汉广 《求是学刊》2013,40(2):115-123
全球化时代"世界文学"观念的提出,已不同于歌德和马克思当年提出的世界文学概念,它既包含有那种世界主义的乌托邦理想,同时又是一种消解中心、多元并存,以全球化眼光看待本土经验的文学实践过程。这个过程既是一场世界上各个国家、民族地域文化的大合唱,也是一场文化战争,为中国文学走向世界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7.
对时间与空间概念的阐发是海德格尔哲学一个重要方面,伽达默尔对时间与空间概念的阐发也建立在海德格尔提供的基础之上.但是,伽达默尔之所以将时间概念表述为同时性、空间概念表述为你,表明在将时间与空间概念的阐发落实于实际的发生与生成过程之时,其视角发生了转换.与海德格尔的时·间性的视角不同,伽达默尔采用了空·间性视角.因而,当这一实际的生成过程得以落实之时,空·间性视角不仅使时间与空间概念获得了自身的内涵,也使对存在之领会展示为现实性的过程,由此,存在论走向了解释学.  相似文献   

8.
董双叶 《阅江学刊》2009,(3):143-148
马奈的出现预示着古典审美传统的中断。罗杰·弗莱的形式主义批评是针对后印象派画家尤其是塞尚而言。后印象主义发展了罗杰·弗莱的形式主义美学的一般观念,其作为后印象主义理论批评家的声誉建立在对塞尚的研究之上。塞尚之后的立体主义教父是阿波利奈尔,阿渡利奈尔在变化的风格中不断调整自己的立场,他的关注和批评,使立体主义成为一种可能。  相似文献   

9.
论多利莫尔文化批评的"文本间性"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乔纳森·多利莫尔是当代英国著名的文学批评家、思想史家和社会学家,作为英国"文化唯物论"的重要开创者和积极实践者,多利莫尔在当代西方人文学术领域和左派政治领域占有重要地位.他强调文学与历史、文学与政治、文学与权力、文学与意识形态的多重复杂关系,从而极大地拓展了文学研究的视野,这也鲜明地体现了其文学批评的"文本间性"特征,并对我们当前的文学研究具有重大的现实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0.
王永全 《社科纵横》2013,(3):170-172
从主体间性学习理论入手分析我国英语媒体的教学现状,论述了媒体英语教学的主体间性原则和途径,提出了一些对策,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媒体英语教学的规律和对英语教学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1.
王云芳 《社科纵横》2010,25(7):111-113
新世纪以来,冯骥才创作了大量散文,主要包括文化考察类和游记类两种.前者直观而鲜明,后者则寄寓深远,它们彰显出冯骥才强烈的文化忧患意识与启蒙精神,以不同方式折射出冯骥才近年来的文化主张,而有的放矢的现实指向则使其超越了以往文化散文的弊端.对于散文创作,冯骥才主张文无定法,他自由穿越各文体间的藩篱,其艺术家的自我身份亦时时"越位".画家所特有的学识、对色彩的敏感与发现以及自由浪漫的灵魂都为其散文带来了新鲜的审美因素.文化启蒙与文学审美的和谐变奏使其散文具备了很高的文学价值.  相似文献   

12.
约翰.贝拉米.福斯特是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之一,他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生态学思想,批判了资本主义制度下解决环境问题的荒谬性。他认为资本主义制度及其生产方式才是生态危机产生的根源并提出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主义社会的希望。福斯特还通过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找到了其中所蕴含的生态学思想,并且证明了这些思想都来源于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哲学。其中,以马克思的物质变换裂缝的理论最为重要,这一理论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的生态唯物主义自然观并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完整地结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13.
文学与意识形态的关系决定了文学与政治的关系.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主要出现了三种解读策略,分别是意识形态高浮论、审美意识形态论与意识形式论.这些观点忽略了艺术起源在文学性质上的发生学意义,未能认识到起源即性质的重要性.其实,文学首先是艺象形态的,其次才是意识形态的,前者是第一性质,后者是功能性质,它们的统一表征了文学在起源以后进入阶级社会发展的独特性与复杂性.由此可知,确认文学首先不是政治,其次又能够参与政治活动,这是把握文学与政治关系的辩证态度.  相似文献   

14.
承认理论开启了一个从主体间性关系出发理解消费的全新视野。霍耐特认为,消费者与生产者之间的相互承认关系是消费领域的规范基础——双方在对话机制的引导下满足对方的需求,实现社会自由。但在消费社会中对话机制缺失,消费者日益分化,生产者权力过大,从而破坏了这种相互满足的承认关系。霍耐特对当代消费社会的这种解读忽视了消费承认关系同时是主体间基于自由认同的授权关系,从而导致其窄化了关于生产者与消费者对话方式的理解,因此也就忽视了市场权力的正面意义。  相似文献   

15.
赵渭绒 《唐都学刊》2008,24(6):123-125
欣喜地读到散发油墨清香的著作<从东方到西方--20世纪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该著由孟长勇所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出版.初读之后感觉十分突出:资料翔实,内容丰赡,论证有力,特色鲜明.著作从中外文学比较、中国文学、外国文学三个维度记录著者进入21世纪以来的学术轨迹,表现出著者对学术砣石乞孜孜的追求.  相似文献   

16.
文学与"同情"在中国语境下联姻,始于近代。白话新文学诞生后,高度重视情感表达,"同情"也逐渐被视作文学的重要功用。进入1920年代,蓬勃发展的革命文学,更是普遍地诉求人性的情感共鸣,以唤起革命的"同情"之心为目标,乃至滥为俗套,被鲁迅讥为"同情文学"。国民革命之后,无产阶级文学登上历史舞台,对既有革命文学进行了猛烈批判,明确提出以"阶级意识"作为革命文学的核心内容。新革命文学的情感表达模式发生重要变化,人性的普遍性要素在其中被彻底解构,阶级意识取而代之。这一变化,在创造社的转变中有最鲜明的体现。而对两种革命文学模式都不满意的鲁迅,其实也受到这种转变的深刻影响,其革命文学观发生了耐人寻味的变化。  相似文献   

17.
姚文放 《求是学刊》2013,40(3):108-113
一、表征性解释的释义①所谓表征性解释(symptomatic interpretation),是乔纳森.卡勒在《文学理论》一书中讨论文学研究与文化研究的关系时提出的,与之相对应的概念是鉴赏性解释(appreciative interpretation)。②在卡勒看来,文学研究向文化研究转化的一个突出标志就是对于作品的解读方法  相似文献   

18.
李继凯 《唐都学刊》2001,17(2):79-85
鲁迅与茅盾都是具有当代性的文学大师,在接受中生成的"鲁迅文化"与"茅盾文化",在文化积累、文化再生及针砭时弊诸方面,都具有不可忽视的当代价值与意义;在当代多元文化动态发展的视野里,应以理性态度来把握鲁迅与茅盾的当代性,从论争话语、人格特征、人生形态及文学影响等方面切实理解其当代性的"存在",而文学大师的当代性亦即意味着自我生命的延续和对当下文化创造的参与.  相似文献   

19.
存在主义是20世纪中国的一种本土化文学思潮(现象),而由"人性→人生→人类"忧患意识转化为"忧生患命→忧道患志→忧时患世(忧国患民)"的忧患精神是其本土化的一个基本趋势.从鲁迅的"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的世纪初忧患,到冯至的"忧天的杞人"式忧患和沈从文对理性精神退化与人格奴化的忧患,至20世纪80、90年代的"先锋作家"在存在的困境中所发露出的"醒世恒言"式忧患,以及海子诗中缘干对生命的痛苦质询所产生的存在的忧患,又体现在重新寻求某种整体诗性言说、一种时代性、民族性救赎的冲动.其中既有对存在主义忧患意识的中国式读解,也包括对传统话语的现代性转化.总之,20世纪中国存在主义文学可谓生于忧患,归于忧患.  相似文献   

20.
"自反性"是西方哲学研究中的一个核心概念,主体哲学中,"自反性"主要局限在自我内部进行,由此导致了意识哲学中自我研究的主体困境。"自反性"研究直到黑格尔才有了实质意义上的突破,而美国著名社会哲学家乔治·米德则继承了在黑格尔那里遗留下来的"自反性"研究的遗产,在自反性的反思对象和逻辑起点上超越了黑格尔的理论,并得出结论:自反性必须以承认自我的主体间性为前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