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政治认同本质上是要确立一种以支配为目的不平等关系以实现有效的政治统治,然而在形式上必须通过意识形态、制度和治理绩效来强化政治权力客体的平等感受,但其作用发挥必须基于社会权力资源的公平配置,这一要求使得政治认同水平的提高最终取决于公民社会的有效建构.  相似文献   

2.
李安林 《学术交流》2007,6(7):26-29
政治权力制约问题,自古以来一直备受人们关注。本文通过对中西方政治权力制约理论的梳理,批判性地吸取各种理论经验,提出制约政治权力必须从社会与政治的互动角度思考,即要将政治权力的监督和制约置于多元均衡而和谐的社会结构之中考察。本文认为,这样才能推动政治权力制约理论的深入研究,从而促进我国政治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的完善,进而推进我国政治文明发展的进程。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政治人类学为视角,评介了20世纪60~70年代以来西方学者特别是人类学学者对工人、农民、妇女等被边缘化的弱势群体的研究。这些研究不仅揭示了社会弱者的生存处境,重要的是还展现了底层民众(如工人,第三世界的农民、妇女)与政治权力、社会文化之间的关系。这有益于丰富政治人类学对政治现象的多样性与复杂性的理解。  相似文献   

4.
权力、利益和道德思想,共同构成了经典现实主义代表人物汉斯·摩根索的国家间政治理论庞大体系。在现实客观存在的世界中,国家间政治的实质在于国家对权力的追求,权力以利益为基础和目标,国家利益是权力斗争的中心和本质。为实现国际社会的最终和平,必须对国家无限追求权力与利益加以限制,争取实现对由国家所组成的国际社会的超越。  相似文献   

5.
政治权力是政治学与国际关系等社会科学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其中权力可以视作手段、目的、关系过程与行为结果。女性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对政治权力的认识、发现并批评了古典政治哲学与现实主义政治权力观的不足,在再认识的基础上,对政治权力的载体、目标和话语等进行了深刻反思,相应地从内涵、认知、目标等方面对政治权力进行重构。本文认为,政治权力的主体价值,是使政治权力的领导者构成得以重塑,而女性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则推动了区域化与全球治理进程,促进了国际关系民主化。  相似文献   

6.
对政治的分析不能从国家开始,而应该追溯其最基本的社会依据。从人以个体形式存在于社会这一事实所产生的社会问题来寻求政治的源起和实质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在这一过程中形成的政治活动包含两个不可分离的方面:一是权威机构确立和执行统一规则的活动;二是共同体的民众参与和影响权威机构确立与执行规则的活动。通过这两个过程实现不同利益诉求基础上的秩序与发展。人类政治活动中始终存在两种相互影响和制衡的力量,一是权力的力量;二是民众的力量;人类政治发展存在权力化与民主化的交替和博弈,从中生发出政治法治化诉求:  相似文献   

7.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现代政治就是城市政治,无论是经典马克思主义还是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都从批判和辩证的角度对发生在城市这一现代特定场域下的政治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哲学思考和理论反思。在这一意义上,新马克思主义继承了经典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和阶级关系分析方法,结合当代资本主义的特定矛盾以及后现代特定时空下城市的政治状况,以城市空间的权力关系和城市正义为分析进路,主张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理论框架内分析和批判城市政治。新马克思主义开辟了一种不同于西方自由主义政治理论的全新视角,赋予了城市政治研究持久的动力,对于认识和反思当代城市社会政治问题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8.
网格化治理是当前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主要探索方向,如何认识、理解以及评价网格化治理,将影响到国家基层治理的发展走向。从权力运行的向度建构"纵向权力—横向权力"的分析框架,运用此分析框架,对苏南N镇网格化治理实践进行剖析,结果发现:纵向权力强化的力度大大强于横向权力的扩展与参与,以致这种"权威依赖型治理"会带来社会空间挤压、技术凌驾于价值以及治理目标抵牾等风险,造成基层治理体制内在的结构性紧张。化解网格化治理风险的关键在于将服务功能与管理功能统合起来,加强政府主导下多元主体联动的共治模式,以社区协商促进基层治理公共性增长。  相似文献   

9.
"完全的权力"和"绝对的权力"是现代国家主权理论最重要的理论渊源.教皇和教会在政治和法律理论领域作出创造性贡献是出于激烈现实政治斗争的需要.教皇英诺森三世发明了"完全的权力"论证其权力的至上性,以便在与神圣罗马皇帝和诸王的斗争中占据政治和法理上的优势;教会法学家约翰·条顿、劳伦修斯作出了有力的推动;奥斯蒂恩西斯则创造出"绝对的权力"和"普通的权力"这一重要区分系统地阐释了"完全的权力",深刻地改变了西方政治观念的走向,现代国家主权理论正是在这一理论脉络中形成的.  相似文献   

10.
朱伟珏 《社会》2012,32(1):88-103
本文从权力与权力关系的角度出发,对布迪厄文化消费理论的核心之一--时尚再生产理论进行考察。该理论基于以下两大主张:(1)时尚是生产场域与消费场域这两个相互独立的场域共同“协作”的结果;(2)权力关系贯穿于时尚与流行再生产的每一个环节。布迪厄指出,不论是生产场域还是消费场域都是斗争的场所,行动者在此为争夺合法性与卓越化而展开激烈的竞争。一方面,时尚生产场域具有相对自主性,权力斗争并不直接表现为阶级或阶层间的对立,并以迂回的方式参加社会权力的合法化和再生产斗争。另一方面,消费场域即指阶级场域或支配阶级场域。消费者在该场域中进行着无休止的分类斗争(阶级斗争)。权力关系直接反映了阶级关系。而且只有支配阶级才有权参加时尚与流行的再生产,中下阶层是无法加入此类卓越化游戏的,他们至多只能作为反衬而存在。反映统治阶级合法品味的时尚被广泛用来对下层阶级实施符号暴力。  相似文献   

11.
六朝分权体制考——东晋的国家权力与地域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六朝为门闽贵族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方面占据支配地位的时期.但是,皇权也同样存在并发挥作用.贵族的权力和皇权的权威,构成了东晋时期的国家权力.另一方面,这种权力架构又立足于江南地域社会之上,没有了后者的支持,皇权与贵族便犹如浮萍一般,毫无所据.所以在东晋,皇权、贵族和地域社会之间,呈现出了两层分权态势.这种分权,并非出自对峙者的主体意识,而是出于各自利益的需要.没有皇权,贵族将无法存在,以豪族为中心的江南地域社会也无法应对流民的南来;没有贵族,皇权将失去依靠,无法应对豪族;而没有豪族,国家权力本身将无法存在.当皇权受到威胁时,贵族和豪族都要出手相助;当皇权强大,侵犯了自己利益时,就必须联手予以压制,这些都是东晋时期分权体制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科学技术和资本的全球化推动了城市跨国和跨区域的快速发展,城市规模呈现巨型化趋势,城市群、城市带和世界城市已经成为全球化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空间组织形式。但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现代城市巨型化的趋势所引发的诸多问题,其中包括严重的地理空间不均等;巨大的生态赤字和生态公平问题;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的分裂;社会与文化的断层,城市生活和文化多样性的丧失;经济空间对生活空间的侵蚀等。基于这样的思考,本文提出了未来城市发展的方向和治理模式,即可再生能源的导向、地区化导向、内生性导向、空间的多中心与治理的多中心等。  相似文献   

13.
王健 《社科纵横》2014,(2):78-82
现有的程序价值理论的视角基本上从程序与实体的关系来论述程序价值,无论是罗尔斯的正义论,还是边沁的程序工具说、经济效益说总体是围绕程序与实体的关系去探究程序价值,就连程序本位说也没有完全离开结果正义性标准,即:只要程序是正义的,结果便视为是正义的。这难免导致程序价值外在性的表象。换句话说,这些理论给人们惯性的理论视角是:诉讼程序是为了什么目的。笔者试着调整研究的视角,从诉讼程序是怎么样产生这一角度,论述程序的另一价值,冲突平息与权力实现。  相似文献   

14.
袁英 《求是学刊》2013,40(5):109-115
女性主义出于其鲜明的政治诉求,以极大的热情认同福柯的话语理论,并积极谋求与其展开卓有成效的对话和交锋。女性主义对于福柯话语理论的运用总是与其独特的女性视角和政治诉求紧密相连,在挪用"话语"概念的同时也对其加以反思和改造。女性主义学者对权力/知识问题的关注与她们在当下知识体系中的现实处境密切相关,其促使女性主义学者摆脱旧的知识生产模式,并对父权制中的许多"知识真理"提出质疑。女性主义学者在评价福柯的权力/抵抗观时往往表现出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有的对其提出质疑和批评,另一些学者则充分肯定其积极影响,并在此基础之上对有效的抵抗策略或途径作出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本文梳理了社会表征理论的历史脉络及其内涵,评述了其理论创新之处及其相关研究,认为社会表征理论作为一种重返人文主义话语形态的新生理论,对美国社会心理学话语霸权具有不可低估的解构作用,但有待于进一步精致化。  相似文献   

16.
杨典 《社会》2012,32(5):151-178
基于1997-2007年676家中国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及其CEO、董事长、独立董事、基金经理和相关政府官员的访谈资料,本文深入分析了中国上市公司CEO强制离职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揭示出一种与代理理论预测和西方经验不同的中国的CEO解职规律。研究表明,CEO解职不仅仅是一个经济过程,受“效率逻辑”的支配,更是一个社会政治过程,受“权力逻辑”的强烈影响。组织中普遍存在的“权力逻辑”压倒“效率逻辑”的现象可能是阻碍中国公司治理改革和其他组织和制度变迁的深层原因,从而使改革流于形式,新制度止于表象。  相似文献   

17.
为什么在军事等强制性力量使用受限的当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仍然拥有国际秩序中的决定性权威?“结构性权力”解释框架将金融信贷、知识生产提到了和国家安全、产业布局同等重要的地位,这是对当代国际政治经济格局极具洞见性的观察和预测。相较于其他三个维度,知识生产仍是结构性权力相关学术讨论的薄弱点。本文提出知识生产如何发挥作用的分析框架,即知识生产在结构性权力建构和运用中,因其在概念框架界定与议程设置、行业标准与规范制定、合规评估、监督与制裁中占据关键性角色而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选择当今全球反洗钱和反恐融资最权威的国际金融制裁组织——“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FATF)为案例,以档案查询和对FATF国别专家进行访谈为方法,通过对FATF概念框架界定与议程设置、行业标准与规范制定、合规评估过程、监督与制裁机制的分析,呈现“知识生产”在新时期全球治理结构性权力竞争中的关键角色和重要作用,同时讨论了知识生产与国家实力、国家战略的关系,提出知识生产这一结构性权力竞争的非零和博弈特质。最后部分总结了“知识生产”作为中国提高全球治理结构性权力入手点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18.
杨翠 《学术交流》2023,(12):34-45
生态环境具有整体性、外溢性、公共性属性,边界地区多为环境污染高发区,使得环境问题逐渐突破行政区划的地域界限及单一政府部门的管理权限,显现出跨部门、跨地域特征,需要地方政府合作治理。我国权力管辖具有属地原则,地方政府在所辖行政区域内独享行政管辖权,导致地方政府在环境治理合作中面临权力来源合法性缺失,行政权力闭合特征下合作治理效能受限以及权力运行依据单一影响合作关系稳固的困境。导致这一困境的原因是没有将地方政府合作中的跨区域权力与区域内权力加以区分。以环境治理系统属性为开放前提,地方政府合作中权力运行空间的拓展为开放基础,地方政府间从行政边界向功能边界转化为开放保证。可以此构建起地方政府合作中权力运行的双重维度,找到一条地方政府合作中行政权运行的合理路径,使权力在现有体制范围内有效运行,进而推动地方政府间合作。  相似文献   

19.
公民社会理念与和谐社会建设——政治生态理论的视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家与社会的关系,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纽结。调整、理顺国家与社会的关系,重点在于从建设公民社会的理念出发,改革与社会主义公民社会建设不相适应的制度机制,使之满足和谐社会的目标要求。当前中国的和谐社会建设,以及与之相关的社会改革,关键在于制度设计与执行的社会化、公开化与民主化。而实现“三化”的逻辑前提,是尽快确立构建社会主义公民社会的社会发展目标与进程。只有社会主义公民社会,才会是社会化、公开化、民主化的文明社会,才会是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也才会是孕生良好制度的法治社会。简言之,社会主义公民社会,是建设民主与法治的和谐社会的逻辑前提。  相似文献   

20.
肖瑛 《社会理论》2007,(1):120-155
在“9.11”和SARS之后,“贝克”(U.Beck)已经成为国内外学术界耳熟能详的一位社会理论家,他的一些重要论著如《风险社会》(1986/2004)、《世界风险社会》(1999/2004)、《自反性现代化》(1994/2001)、《自由与资本主义》(2000/2001)、《全球化与政治》(1998/2000)、《全球化时代的权力与反权力》([2002]2004a)以及部分论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