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如果问2005年什么电视节目最“火”,答案肯定是“超级女声”;那2005年,全国谁最红?答案也一定是“李宇春”。尽管有很多人至今对她还是“嗤之以鼻”,或者不理解,但仍阻挡不了她的大红大紫。尽管没有传统意义上美丽、漂亮的外型,也没有细腻动听的嗓音,可李宇春的人气为什么势不可挡呢?“玉米”们会回答:“因为她真诚、自信、帅气……”但笔者的答案是:因为她了解自己,懂得扬长避短、  相似文献   

2.
《金陵瞭望》2005,(6):25-25
卢周来撰文指出:温家宝总理在十届人大三次会议上回答记者有关“三农”问题的提问时,引用了197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著名经济学家舒尔茨在获奖演说中的一段话:“世界大多数是贫困人口,如果你懂得了穷人的经济学,那么你就会懂得经济学当中许多重要的原理。世界大多数贫穷人当中,又主要是以农业为生计的。如果你懂得了农业,那你就真正懂得了穷人的经济学。”  相似文献   

3.
《华人时刊》2005,(12):6-6
温家宝总理在十届人大三次会议上回答 记者有关“三农”问题的提问时,引用了1979 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著名经济学家舒尔茨 在其获奖演说中的一段话:“世界大多数是贫 困人口,如果你懂得了穷人的经济学,那么你就 会懂得经济学当中许多重要的原理。世界大多 数贫穷人当中,又主要是以农业为生计的。如果 你懂得了农业,那你就真正懂得了穷人的经济 学。”  相似文献   

4.
耳朵     
巫凉 《社区》2013,(23):23-23
早上在站台上,遇到一位老人,拉着我絮絮地说话:她80岁了,是北京人,年轻的时候在北京上大学,后来参加文工团,被部队的领导看上了。儿子和她一起住,儿媳每周三来看她。老人的逻辑不是很清晰,反复地讲,有时候自己意识到,会抱歉地说一声:“年纪大了,脑子不好用。”有时候,她把我当成一个熟人,看着我的眼睛说:“这样的话,我也只能和你说说啊。”  相似文献   

5.
刘美萍是山东德州一个普通的农家女子,当初准备结婚的时候,因为男友家比较贫穷,一些亲戚朋友就再次劝阻她:“你还是好好考虑吧,他家里的条件可不怎么样!”刘美萍说:“他家的条件好坏,与我们的婚姻有什么关系?他这人很勤快,脑子又不笨,还没有大毛病!我这人也不懒,有些残疾人还能发家致富呢,我们两个好胳膊好腿的人还能吃不上饭?谁生下来的时候,也不是从娘胎里抱着一摞钱出生的!”她的这番话很有道理,亲朋好友们再也不好意思劝说了。  相似文献   

6.
他是县城一家事业单位的职员,她是一家国企的工人。他有婚外情并且步步紧逼不思悔改。让她睁只眼闲只眼,老公非常“推心置腹”地说:“你说你用什么?只要你别闹,家里就不缺你的吃喝。你一个下岗工人,离婚后.生活该是多么的不容易啊,所以啊,咱们还是相安无事最好……”  相似文献   

7.
李英 《社区》2009,(17):50-51
一天.我壮着胆子,走进德国一家大商场的经理室,我说,想同经理谈生意。经理是一个中年妇女,她告诉我,我是她遇见的第一个找上门谈生意的中国人。我拿出从国内带来的景泰蓝瓶、湘绣什么的,她的态度挺好。看了看,客客气气地说:“你有公文吗?”我不明白,她说:“你代表中国政府哪一个部门?或者是哪个省、哪个市的政府部门?”我说:“我不能代表政府。”经理说:“抱歉,我们只同中国官方做生意,  相似文献   

8.
爱心驿站     
张义荣  张艳 《社区》2003,(10):37-37
“您好,这里是爱心驿站,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吗?” 拨通电话4572628,你就会听到这样一声甜美、热情、充满关爱的问候。 4572628-这本是南京城里的一个普通电话,可是自从2001年5月,她被搬进了名为“爱心驿站”的首家  相似文献   

9.
魔鬼的颤音     
七在医院她找到了刘杉,他正和一个护士在讲点东西,看见了安逸有点意外:“怎么了?”“请你过来一下,”她把他拉到一边,低声说,“我想向你打听一个人。”“谁?”“雷志娇,七年前你的护士。”刘杉一时间愣住,随即说:“你,是不是知道了什么?”“请问你的妻子贵姓?不会也姓雷吧?”他沉默了一会,说:“是的。雷志娇是我的妻子,我跟她结婚四年了。”  相似文献   

10.
有所敬畏     
有位朋友告诉我,“文革”开始时,她的父亲恰好是血气方刚而又积极要求进步的青年,于是便和当时的热血青年一样,投身到了那场“史无前例”的运动中:游行时主动喊口号,开会时率先发言。有一天,当她父亲准备出门时,她那大字不识一个的奶奶突然说道:“现在社会上发生的事儿,我不清楚;现在你都在外面干了些什么,我也不清楚;但有一句话我要说给你听,就是你出去后无论做什么,做之前都要摸着心口想一想,自己所做的事儿,十年后能不能见人,百年后敢不敢见鬼。如果不能,不敢,我劝你就不要去做了;头上三尺有神明,总有一双眼睛在盯着你。”我的朋友说,就…  相似文献   

11.
校园小编语     
uk编辑姐姐:您好!我是一名初中学生,我阅读了《阅读与作文》第9期,我之所以写此信给您,是因为看了“探究阅读”中的《你是否将感恩遗失在风里》。为什么丛飞叔叔会是这样的结局?我希望您能找到作者,让她告诉那位忘恩负义的小A,告诉他:“任何人做事情都是有所图的,有的图名、有的图利,至于他图什么,他图幸福!”让有困难的人得到帮助,让他们渡过灾难,让他们体会到什么是幸福!请帮我问一下他(小A):“你的心是什么颜色的?你的心被你遗漏在哪里?”我想对他们说一句:“请记住帮助过你的人,因为不是他们的付出,你将是另一种结局。”祝:杂志社越办…  相似文献   

12.
悼念姥姥     
想念 《百姓生活》2010,(4):18-19
一 姥姥,叫申淑英。这是我上了小学三年级才知道的。有一次,一个跟我玩耍的小伙伴突然问我:“你知道你姥姥的名字吗?”我听她这样问,一下子不知所措,摇着头说:“姥姥不就是姥姥吗?怎么还有名字?”她睁大眼睛.故作惊讶地反问道:“每个人都有名字,姥姥当然也有名字了。她把你从小看到这么大,你怎么连她的名字都不知道?”  相似文献   

13.
正作者:周华诚(著)叶露盈(绘)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推荐理由:《我有一座城》由31个短篇故事构成,建构了童话般的"理想城"。在这城里,你可以搭载一条返回过去的地铁线,在清零中心抹平不如意的记忆,完美餐厅的小丁姑娘会用她的巴掌完善你的人格,迟到30年寄信的慢递邮局会让你懂得珍惜身边人……你会遇见一群可爱的人,有从未成功的魔术师、  相似文献   

14.
《社区》2015,(9):8-8
“I You She”翻译成中文是“你、我、她(他)”的意思,这本是三个最普通的人称代词,平淡无奇,但如果你在四川省成都市的社区里打听一下,人们会告诉你,这是个很有名气的社会组织——“爱有戏”。“你、我、她(他)”包含了社区中的每一个人,也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关系和连接。  相似文献   

15.
几千年来被历代剥削阶级捧为“千秋仁义之师”、“万世人伦之表”的孔老二,顽固地维持等级森严的奴隶制度,他一贯轻视妇女,胡说什么“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用通俗话说,就是,豢养妇女和豢养奴隶一样,是最难弄的。你亲近她吧,她就嘻皮笑脸,没有礼貌;你疏远她呢,她又会抱怨你,骂你。也就是说,在孔老二看来:女人生来就是低贱的,应该受人歧视。这种污蔑归女的反动观点,正中剥削阶级的心意,完全代表了没落奴隶  相似文献   

16.
高欣 《百姓生活》2012,(12):11-12
“出事了!”今年端午节傍晚,一声凄厉的喊叫惊得刘淑兰匆匆跨到门外张望。刘淑兰的脑子“嗡”的一声,赶紧朝着传来喊声的西后街疾步走去。等她走到时,已经围了不少人,她问旁边的人“是怎么回事”,后者告诉她:“好像是输液输死人了,死者是个年轻女人。”  相似文献   

17.
洗钱     
林晓莉 《社区》2004,(23):55-55
张珊是嘉江市市委书记的女儿,明年就要大学毕业,暑假期间,想找一个单位实习,感受一下社会生活和校园的不同。按说张珊是学教育的,要实习应该到学校里去,可是暑假里学生都放假了,哪里有什么课好上。爸爸建议她到机关里锻炼锻炼,张姗一个劲儿地摇头:“那不行,你们那里的人要是知道我是你闺女,肯定都让着我,能学到什么东西?”张书记一听,提议找一家企业。可书记夫人不答应:“那哪行?现在企业效益普遍不好,工人工资都发不下来,对市委意见大着呢。你让闺女去厂里打工,那些工人如果知道了她是你的闺女,不定会怎么捉弄她呢!”一家人正讨论不定,张书…  相似文献   

18.
最后的心愿     
26岁的母亲凝视着她那罹患血友病而垂死的儿子。虽然她内心充满了悲伤,但同时她也下定决心,就像其他为人父母者,她希望儿子能长大成人,能实现所有的梦想。如今这一切都不可能了,因为病魔会一直缠绕着他。即使如此,她仍希望儿子的梦想能够实现。她握着儿子的手问道:“巴柏西,你曾想过长大后要做什么吗?你对自己的一生,有过什么梦想吗?”“妈咪,我一直希望长大后能成为消防队员。”母亲强忍悲伤,微笑着说:“我来想想看能不能让你的愿望成真。”当天稍晚,她到亚历桑纳州凤凰城当地的消防队,找到了消防队员鲍伯,他有一颗宽大的心。这位母亲向他…  相似文献   

19.
笑谈 《金陵瞭望》2007,(20):40-40
如果你把汇报工作当作是汇总一下情况.向大家通报一下,再等待领导指示一下,那就大错特错了。大凡在职场“混”过的人,都有过汇报工作的经历,但真正懂得如何汇报工作的人却没有几个!  相似文献   

20.
2005年漳州市中考语文试卷选用了一篇现代文《手中的幸福》,这篇文章讲的是有个“貌不惊人”小女孩从小生活在漂亮姐姐的阴影下,一直感觉不到“幸福”,直到有一次在与一所乡村小学进行“手拉手心连心”的活动中,结识了一位乡村小女孩,这位小女孩子十分羡慕她能在大城市上学,使她有所“震动”,于是她得到启示:“一千个人对幸福有一千种诠释……幸福就在我身边,它很简单”,“很多时候,幸福就在我们手中,只是我们不经意而已”。然后作者通过这个“貌不惊人”小女孩道出文章主旨:“只有懂得珍惜自己的所有,我们才会过得幸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