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孙雪岩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30(1)
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是中韩两国共同的三大传统节日之一.考察有关中秋节的史料,对比节日文化要素,会发现两国中秋节所体现的文化内涵并不相同.这些不同,基于两国不同的历史文化及内在精神,体现出岁时节日民俗的民族性与地域性,是我们真正理解民族文化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4.
5.
6.
洪晓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8(3):96-98
狂欢一词虽使用频繁,但并不意味着大家的理解都是统一和正确的,文章总结和评价了目前的六种主要理解:娱乐说、非理性的激动情绪状态的理解、宣泄说、后现代说、颠覆说、自由说,并认为狂欢的内核是一种个体的生命自由。 相似文献
7.
8.
9.
大众与狂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捷鸿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47(2):60-62
狂欢是大众文化的一种重要的接受模式。它与以往的文化接受模式有所不同。但这种狂欢模式并不是大众文化时代独有的 ,其所以在大众文化时代再度兴起 ,有着时代的、审美的、心理的、社会的原因。这是一种不容忽视但需加以引导的模式。在一个多元文化的时代 ,没有或仅有这种模式都是不正常的。 相似文献
10.
12.
2008年9月14日,农历八月十五,对于中国篮球界来说,这个中秋节并不那么快乐。这一天上午10时45分,中国篮坛“第一巨人”、曾经名极一时的“亚洲第一中锋”穆铁柱因病逝世,享年59岁。 相似文献
13.
14.
15.
《新世纪周刊》2007,(12)
今年五一长假的前四天,每天大约有两万人聚集在北京的海淀公园,以音乐节的名义肆意宣泄,在很多人眼里,他们的行为已属疯狂,而在研究者眼里,这已经接近传统意义上的狂欢了。有人说,中国人乃至亚洲人,都没有狂欢的基因和传统。这次大规模的狂欢,多少可以证明这种说法的谬误。之所以有人这么说,大概源于国人所经历的狂欢,多数都是政治的狂热。而狂欢虽然也可以有人来组织,但多发自民间和个人意愿,实际上并不那么政治。八万人对于超过十三亿的总人口来说,实在是微不足道。但从社会学的角度而言,他们蕴藏着足够的能量,裹挟更多的社会大众参与其中。更为显性一点的问题是,这足以说明中国人的民族性格在发生着微妙的变化,更加追求个人主义和自由平等,而且叛逆性增强。这些都可能会影响到中国的未来,影响到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我们可以忽略这八万人的行为,但不可以忽略一种诉求和一种力量的存在。 相似文献
16.
刘白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6(4):132-136,140
狄更斯在创作过程中,不断超越自我、消解精英意识、颠覆既成叙述模式和传统审美原则,其小说打破了等级制度对人们行为、语言、姿态、思维方式等各方面的束缚,具有强烈的狂欢化色彩。狂欢式场景、狂欢化语言风格、狂欢化人物形象等狂欢要素在其作品中屡见不鲜。通过狂欢化的描写和狂欢式的世界感受,狄更斯全面讽刺、揶揄了维多利亚时代的社会现实,艺术地展现了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阴暗面,同时体现出作者对当时社会问题的关注,寄托了作者对自由、平等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相似文献
18.
熊海英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135-140
唐代没有中秋节,文人有八月十五玩月吟诗的风气。宋代文人中秋玩月多伴随着宴饮聚会,这一形式为都市富户效仿,造成了一种娱乐享受的氛围影响整个社会,北宋中期形成了以文人官僚的诗筵笔会和市民宴饮玩乐并行的大众化的准节日。在北宋灭亡的背景下,中秋月的“团圆”特征及其象征意义被凸显和强调。“团圆”涵义的加入使中秋节俗内涵变得完整,节日性质和地位在南宋得到确定。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