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情感小故事     
梅莉 《社区》2013,(13):53-53
1小时候,他的偶像是爸爸。一次爸问他:“长大后想当什么?”他天真地答:“当爸爸!”逗得爸爸哈哈大笑。如今,他真当了爸爸,而父亲却永远离开了他。一天,他儿子问他:“爸,您这辈子最想当什么?”他久久抚摸着父亲的遗像,微笑着说:“当儿子!”  相似文献   

2.
剃头匠     
只做自己该做的事开始人们只是觉得剃头匠古板,永远理那种过时的发型,永远用那套老锈的工具,永远把摊子摆在街尾的一棵大树下,永远比同行少收五角钱。自从他定期为癫仔理发后,人们又觉得他古怪:龌里八龊臭哄哄的一个癫仔,他怎么舍得每个月帮他理一次发呢?他不怕把其他客人吓跑吗?癫仔具体是什么时候来,从什么地方来,人们不知道,只记得他出现的大概时间,和他当  相似文献   

3.
时间的车轮从历史的舞台上碾过,滚滚的黄沙漫漫飞起,有多少往事被掩盖,然而,又有多少美丽的生命以其不朽的价值永远鲜活、永远不会被尘埃所掩埋?  相似文献   

4.
小幽默     
《社区》2009,(26):34-35
他叫我爸爸 有一个菜鸟问我:“MM是什么意思?” 我乱答:“妈妈!”她又问:“PLMM是什么意思?”我又乱答:“婆婆妈妈!” 然后。问她怎么了?她答:“有一个人加我为好友,他问我是‘婆婆妈妈’(PLMM)吗?我说不是。他又问我是‘妈妈’(MM)吗?我又说不是。接着。他就叫我‘爸爸’(88)!”  相似文献   

5.
不忘初衷,及时悔过,便永远不晚。也许,更多的时候,人生走出的是一条曲线,终点又回到起点,生命才是最圆满的吧.先说第一个人。他叫张朝南,乡村教师,朴实敦厚,典型的山里汉子。他有太多的事迹可以让那一方人永远记住他,为了20几个学生能  相似文献   

6.
轻松一刻     
《社区》2014,(18):64-64
和乔治说话一个流浪汉在一家旅馆外面敲门,旅馆的名字叫“乔治和母老虎”,他问开门的女人:“你能不能赏碗饭给我这个可怜的人?”女人大声说:“不能。”几秒钟后,流浪汉再次敲门,同样是那个女人开门。那个女人大声喊道:“滚开,你这个没用的东西,以后永远不要来了.”几分钟后,流浪汉又去敲门,开门的还是那个女人,流浪汉说:“对不起,这一次,我能不能和乔治说话?”  相似文献   

7.
被人出卖永远是一件窝心事,当自己的小把柄被他人当做分割利益的工具,我们又该怎样面对这一抹失意与郁闷?  相似文献   

8.
说起来不免悲哀,作为一个年纪尚轻的女孩,就连我自己,也将性看成了怜香惜玉的神话。所谓神话,不过是一场偶然,男主角之所以能全程对女主角怜香惜玉,是因为他明白江湖上的爱从来是有了今天没明天,他永远将下一秒当成最后一秒过。而我们的性,却是由无数个必然组成的。既然他认为自己必然会与你相恋,必然会与你结婚,必然会一辈子与你相守,那又何必急于现在给你太多的怜爱呢?  相似文献   

9.
又一次和他发生了争吵,吵到最后,心里竞莫名地有些悲伤。为什么他如此不懂我?为什么我说的话对于他全是无稽之谈?为什么他偏要误解我的意思?想得多了,心便有些难过。  相似文献   

10.
侯爱兵 《社区》2011,(17):18-18
80岁高龄的他说自己是“80”后。喜欢李宇春的他戏称自己是“老玉米”.博学多才的他还说“很怕被时代的列车甩出去”,他不论在什么场合,给人的印象永远是那么年轻、乐观、豁达、幽默,始终保持着良好的精神状态。他就是被誉为文艺界“定海神针”“常青树”的著名词作家阎肃。那么,他成功和快乐人生的秘诀究竟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11.
张承志是出现于20世纪末中国大地的一位精神漫游者。他从一个“追忆”的浪漫诗人,到一个“道路的精灵”,最终叩响了宗教的门扉,逐步攀登着精神的新境界,同时又陷入了与之俱来的精神痛苦。其实,他是无“家”可归的,他“命”中注定,将是永远的漂泊,永远的自我放逐  相似文献   

12.
惊魂十年     
《北方人》2006,(4)
2004年春节刚过,江苏省淮安市刑警队指导员马正虎,收到了一封让他不安的信,而这封令他不安的信,10来他不断的收到。10年了,作为一个警察来说,案子没破,永远是个心病。这到底是怎样的一封信,又是怎样的一个案子,让作为刑警的马正虎不安了10年?  相似文献   

13.
重视生活     
三毛 《社区》2011,(8):11-11
我认为写作不是人生最大的幸福。有人问我:“你可知道你在台湾是很有名的人吗?”我说不知道.因为我一直是在国外,他又问:“你在乎名吗?”我回答说,好像不痛也不痒,没有感觉。他就又问我:“你的书畅销,你幸福吗?”我说.我没有幸福也没有不幸福,这些都是不相干的事。又有别人问我:“写作在你的生活里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吗?”我说它是最不重要的一部分。他又问:“如果以切蛋糕的比例来看,写作占多少呢?”我说就是蛋糕上面的樱桃嘛!  相似文献   

14.
当朝霞染红了天际,当红日冉冉东升,我看见毛泽东在祖国大地上漫步,我看见一位老人伟岸的身影。人民向着领袖欢呼,又感觉到了他的笑貌音容,毛主席并没有离开我们,他不过是结束了一次长长的远行。他还要到鲜花翠柏间去吟诗泼墨,他还要到江河湖海中去击水游泳,他还要在书房中手不释卷,他还要在会议上谈笑风生。他将永远关注祖国的前途命运,他将时刻惦记亿万的人民群众,他将与祖国的蓝天大地同在,他永远活在人民的心中。毛泽东在祖国大地上漫步@任东方  相似文献   

15.
1916年11月8日,患喉结核的蔡锷将军在日本病逝,年仅34岁。 小凤仙得知此讯,痛不欲生。高山流水觅知音,他是她人生最大的亮色,谁知只是那么短短的一瞬间,他就如流星一样划过夜空,永远从她的生命里消失了,这让她怎么面对以后的漫漫人生呢?  相似文献   

16.
陈忠实似乎正忍受着哈罗德.布鲁姆所言说的那种“影响的焦虑”①,他极力地想摆脱这种焦虑,做一个“强者诗人”②。为此,他说:“一个在艺术上亦步亦趋地跟着别人走的人,永远走不出自己的风姿,永远不能形成独立的艺术个性,永远走不出被崇拜者的巨大荫影……必须尽早甩开被崇拜者那只无形的手,去走自己的路。”③那么,给陈忠实投下巨大阴影的被崇拜者是谁呢?应该是《静静的顿河》的作者肖洛霍夫。陈忠实曾自述少年时期便如痴如醉地读了《静静的顿河》④。当他写出了《白鹿原》,在举例说明“民族间的最广泛也是最深刻的交流的最好手…  相似文献   

17.
2000年2月,江泽民同志在广东考察工作时,明确指出:“只要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我们党就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永远得到全国各族人民的衷心拥护并带领人民不断前进。”在这之后,他在江苏、浙江、上海视察时,又对这一重要思想作了全面的阐述。他强调说:“始终代表  相似文献   

18.
白龙 《百姓生活》2014,(11):22-22
看看我们周围,不难发现,有些人换了若干家公司,角色永远是受气包;有些人换了若干个男朋友,角色永远是苦情女主角。为什么遇人不淑的总是他们?他们有没有想过,自己的底线在哪里?  相似文献   

19.
张保振 《社区》2014,(20):1-1
做人当有温度,就是为人要有暖意。实践告诉我们:世上万物,无温不生;人间万事,无温难和。当年,有人问孔子,子产这个人怎么样?孔子答:“他是个宽厚慈爱的人。”又问,子西怎么样?孔子连连说:“他嘛!他嘛!”没有正面回答。又问,管仲如何?孔子则答:“他是个人才。他剥夺了伯氏的骈邑三百户的封地,使伯氏终身吃粗粮,但到死他也没有怨恨的话。”  相似文献   

20.
<正>弥尔顿是十七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伟大的政论家,也是英国文学史上继莎士比亚之后的又一个巨人.他的著作在英国文学宝库中熠熠闪光,大放异彩,他那不衰的革命精神永远值得人们称赞传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