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知识之窗     
现在到北京的游人,都愿意起个大早,赶到天安门广场观看升国旗的仪式。去年国庆节这一天黎明时分,仁立在天安门广场和观礼台观看升国旗的群众达26万人。即使在平时,每天清晨到天安门广场看升旗的人也数以千万计。这已成为天安门广场特有的风景。 天安门广场的旗杆高30米。每天升国旗的时间在特设的公告牌上公布,执勤的国旗护卫队员36人和军乐队员60人,在升旗前4分钟列队出场,整个升旗仪式历时2分7秒钟。天安门广场规定每天日出时间升旗,以象征五星红旗与太阳同升。因为每天日出时间有变化,升旗时间也就有变化。  相似文献   

2.
去年夏天,我在天安门广场碰到了一对母子,儿子40多岁,拉着一辆三轮车,母亲就坐在车里。 他们的装束很土,风尘仆仆,和周围的环境格格不入。我问那位男子:“你们是从哪里来的?” 男子说话声音很轻,却带着满满的自豪:“山东。我骑三轮车来的!我娘一辈子最大的心愿是看看毛主席住过的地方,可是家里太穷。眼看娘86岁了,再也不出来,怕将来没有机会了,我一咬牙就蹬车来了,骑了整整7天呢。”  相似文献   

3.
一九七六年清明节前后,首都人民在天安门广场以诗词沉痛悼念周总理,愤怒声讨“四人帮”,这完全是革命行动,是震惊中外的历史性大事件.英明领袖华主席的“天安门诗抄”这一字字千钧的题词,不仅充分地肯定了天安门广场革命群众运动和《天安门诗抄》的伟大历史意义,而且将使《天安门诗抄》发挥更大的作用,鼓舞着我们在新的长征途中夺取更大的胜利.  相似文献   

4.
米青 《社区》2012,(5):49-49
我身边经常有人这样跟我说:“等以后有时间我要去云南住上几天,晒晒太阳……等下次有空,我要带孩子去郊区钓鱼……等明年我去考个潜水执照玩玩……等退休后我要去农村弄一块地,盖个房子……”于是,“等什么……我就什么”这样的“将来时”我听得太多了,听得耳朵起茧,听得心烦意乱。  相似文献   

5.
孟谦 《社区》2005,(19):40-42
冯凯走出市局人口处的接待室,感到绝望之极。他看到了大厅墙上的监视器,便去问一个大厅里的保洁员,这监视器领导能看见不?他觉得似乎大领导就应该坐在监视器后。保洁员不解地盯了他一眼,含含糊糊地应了一声“:能。”冯凯便冲这监视器“扑通”一声跪下了,“我想见处长……能给我上户口的领导。”突如其来的举动惊动了保安,他们上前拉扯冯凯。冯凯在紧紧箍住他的手臂中扭动着身体,突然蹦出了两句:“过几天……‘十一’早上,我要到天安门广场、国旗那儿自焚……我要见胡锦涛……我有冤……不见不行!”这天是2004年9月23日。儿时的冯凯没有权利…  相似文献   

6.
陈贵信 《北京纪事》2009,(11):91-94
上世纪50年代,小学语文《开国大典》一课,一下子点燃了我和同学们对北京的向往。放学回家的路上,一群小伙伴就叽叽喳喳开了——“咱这辈子要是能上北京看一看、住一住,哪怕呆上一两天,天安门前照张相,那该多好啊!”“北京,那是嘛地方?这会子是首都,从前是皇上呆的地方,北京人都住高楼大厦,穿结余罗绸缎,吃大米白面、鸡鸭鱼肉。你有那福啊?嘁!”  相似文献   

7.
李斌  沈鹏 《华人时刊》2010,(5):82-85
2009年10月1日的北京,阳光灿烂,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天安门城楼金碧辉煌、庄严雄伟。天安门广场上空,60只直径5米的大红灯笼,烘托出热烈、喜庆、祥和的氛围;广场上彩旗招展,8万名青少年手持花束,组成“国庆”二字的巨大图案,使整个广场成了花的世界、欢乐的海洋。  相似文献   

8.
程冠军 《可乐》2010,(3):48-48
毛主席逝世十余天之后,中共中央决定.在天安门广场建毛主席纪念堂,研制水晶棺永久保存毛主席的遗体。这就是当时著名的国家“一号工程”。  相似文献   

9.
王祖远 《社区》2008,(19):54-54
作家居住的地方有一个小广场。小广场是个“群聊”的地方,但作家虻于写文章,很少光顾这里。有一天,作家忽然身感不适,去看医生。医生告诉他,他患上了糖尿病。糖尿病是“富贵病”,打针吃药搞了几个月,作家觉得毫无效果。再没心思写作,作家开始出门散心。他来到了小广场,就听一个人眉飞色舞地在那里讲故事,  相似文献   

10.
在越南人的称呼中没有第二人称“你”。日常习惯性的称呼是哥、弟、姐、妹。我们到越南后,很快就被越南作家排资论辈地呼哥唤弟了,我们团里那位惟一的女作家就成了许多越南人的“小妹妹”。我请教越南一位老资格的翻译家:越南高层人物之间也像老百姓这样称兄道弟吗?他说都一样。在越南只要一提起胡志明,无论男女老幼,一律称呼“胡伯伯”,或只叫“伯伯”。有一回,他给一个高级政府代表团当翻译访问中国,在天安门广场向英雄纪念碑献完鲜花之后分头活动,秘书长就在英雄纪念碑前大声宣布:跟五哥去的往这边来,跟八哥走的到那边去。陪同的中国领导人听得一头雾水,其实“五哥”就是书记,“八哥”就是总理。  相似文献   

11.
丙辰清明,首都北京数百万人涌向天安门,送花圈,献挽诗,深切悼念周总理,愤怒讨伐“四人帮”。成千上万个无名诗人,在短短几天之内,写出了成千上万首感人肺腑的诗词,把火一样的战斗诗篇撒满了广场。“全民作诗为武器”,“满腔热血权作墨”,这是古今中外史无前例的奇观。 “感有歌吟动地哀,‘四五’诗词溢情才”。天安门诗词既是珍贵的革命文物,历史性的文献,又是矗立在我国文学史上光耀千秋的不朽丰碑。她的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灿若星河,永恒不灭。认真学习和研究这份丰富的群众性创作宝藏,对于我们继承先烈的遗志,深入揭批…  相似文献   

12.
感悟升旗     
首都北京天安门新添一景,观光者兴冲冲而来,意绵绵而去;都说,看了终生难忘,错过遗憾终生。这一景观,就是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6时15分,庄严的一刻终于来临。只见国旗护卫队以旗手、军乐队、仪仗队为序,威武雄壮地朝  相似文献   

13.
每到天安门广场,我都要去东交民巷,在金融出版社门口的汉白玉台阶上呆上一会儿.这座二层小楼是50年前司法部街唯一留下的建筑.司法部街是天安门广场西边的第一条大街,它安详地躺在雄伟的人民大会堂的座下,如果司法部街老街坊们打算凭吊故园的话,这里绝对是最理想的通往时光隧道的入口.  相似文献   

14.
祁建 《社区》2008,(10):38-39
家住北京市南三环草桥的老教师李舒美每天都要横穿北京城,到位于北面东坝的蓝天实验打工子弟学校上班,她最爱说的一句话就是“为了祖国的花朵”。在这所学校里,还有许多与李舒美一样的“老师”,有住密云的,住海淀区知春里的,住望京的……他们小拿蓝天学校一分钱的报酬,有时候却自己讨腰包“打车”去学校。学校领导曾经要派车去接这些老教师,他们说要是派车了,就失去志愿者的意义,人家都坚持自己去,说这才是“原汁原味”的志愿者。  相似文献   

15.
鸦片战争     
《阅读与作文》2010,(6):8-17
在天安门广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上,有一段悼念为争取民族独立而牺牲者所镌刻的文字“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对于中国人来说,“1840”这个年份不应忘记,正是这一年,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敲开了中国的大门,  相似文献   

16.
梦之亭     
乌鸦兄弟俩同住在一个窝里。有一天,窝破了一个洞。大乌鸦想:“老二会去修的。”小乌鸦想:“老大会去修的。”结果谁也没去修。后来洞越来越大了。大乌鸦想:“这一下老二一定会去修了,难道窝这样破了,它还能住吗?”小乌鸦想:“这一下老大一定会去修了,难道窝这样破了,它还能住吗?”  相似文献   

17.
怎样让500×880米的天安门广场不显空旷单调;周恩来提出把万人礼堂做成“水天一色”;人民大会堂为什么没有采用传统大屋顶……  相似文献   

18.
黄健 《今日南国》2009,(21):10-11
天安门广场对于我来说,是一种永恒难忘的记忆。天安门广场不仅与中国革命和历史紧密相连,还是中国历史和新中国发展的见证者。  相似文献   

19.
1976年10月1日夜晚,天安门广场上空空荡荡,暗淡无光。由于毛主席刚逝世等原因,中共中央政治局决定不举行游行、联欢等庆祝活动,只是召集一些工农兵的代表在天安门城楼上开一个“首都工农兵学商群众代表国庆座谈会”。这是建国以来唯一一次没有任何大型庆祝活动的国庆节。  相似文献   

20.
《新天地》2012,(10):1
庆国庆过重阳:国庆、重阳、十八大,喜庆花海亮神州。各地纷纷开展各种类型的敬老孝心活动,宣扬传统文化,共庆传统佳节。为迎接国庆和党的十八大,天安门广场整修一新,天安门广场中心"祝福祖国"大型花篮是今年国庆天安门摆花的重头戏。广场周边新地砖从8厘米加厚到15厘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