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把民族问题的研究提高到新的水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泽民总书记在建党8 0周年的重要讲话,全面总结了党的80年光辉历程和基本经验,系统阐述了“三个代表”的重要内涵,深刻回答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一步阐明了党在新时期的历史任务和奋斗目标,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是中国共产党人进入新世纪的政治宣言。这对我们从事民族问题研究的部门和理论研究工作者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 与时惧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只有坚持与时俱进,才能使马克思主义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江泽民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深刻阐明了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2.
江泽民总书记“七一”讲话,高瞻远瞩,总揽全局,内容丰富,意义重大,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是中国共产党进人新世纪的政治宣言。“讲话”集中阐述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时俱进的生动体现,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重大发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每一个方面,都与民族宗教工作紧密相连,是民族宗教工作开拓创新的行动指南。我们必须按照“三个代表”要求,身体力行“三个代表”,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穿到民族工作中去,进一步做好我省的民族工作。 我省是少数民族…  相似文献   

3.
陈建樾 《民族研究》2022,(6):15-29+138-139
中国共产党六届六中全会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标志性起点,也是马列主义民族理论传播和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探索的关键时期。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持续译介和传播,为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提供了助力。中国共产党对马列主义民族理论的中国化,不仅完成了对中华民族内涵的界定,而且通过《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完成了定位中华民族国家的完整论述并进而指导了“西工委”关于民族政策的规划。通过这一系列的工作,使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得以初步成型,“中华民族的新社会与新国家”建设由此也得以付诸实践。《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在发表后先后经过3次重大的修改,而毛泽东关于“中国是一个伟大的民族国家”的论述在1940年提出,至1952年公开刊布,但至今仍关注不够。基于相关历史文献,本文梳理和分析了这一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4.
“一国两制”理论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我国实际情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成功范例。“一国两制”这一科学论断,不仅为和平统一祖国的伟大实践奠定了政策基础,提供了最佳模式,而且在多个方面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显著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5.
7月1日上午,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庆祝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江泽民同志在大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总书记的讲话,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贯彻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系统总结了我们党80年的光辉历程和基本经验,全面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深刻回答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进一步明确了党在新世纪的历史任务和奋斗目标。这一讲话顺应时代潮流,把握发展先机,开辟了新的思想境界,达到了新的理论高度,是一篇划时代的马克思主义纲领性文献…  相似文献   

6.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是我们党深刻领悟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性质的重要理论成果。这篇重要文献 ,不仅确定了我们党在新世纪率领全国各族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政治纲领 ,而且也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展现了进一步解放思想的新境界。能否以“三个代表”的思想指导和推动我国各领域工作的健康发展 ,成为我们是否坚持和发展当代马克思主义的试金石。对于哲学社会科学领域来说 ,学术研究本身就具有开放性的特点。这种开放性是吸收全人类文明成就的基本条件 ,也是进行理论创新的前提。因此 …  相似文献   

7.
8月24日,省民委主任石昌禄带领有关处室的同志,在长沙市民委主要负责人的陪同下,深入到长沙市汉回村、长沙肉联厂开展调查研究。  在汉回村,石昌禄一行听取了村干部关于汉回村经济发展的情况汇报,与村干部共商汉回村的发展大计,并深入到田间地头实地考察。  调研中,石昌禄还接受了湖南卫视记者的采访。当记者问民族工作如何落实江总书记的“七一”讲话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时,石昌禄说,江总书记的“七一”讲话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指导新时期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基础。我们要以“七一”讲话和“三个代表”重要思…  相似文献   

8.
1我国的民族理论学科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关心和支持下,以马列主义民族理论和毛泽东思想民族理论、邓小平民族理论、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为基本内容和基本框架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门具有中国特色的独立学科。在国家学科分类中,“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做为一个二级学科列在法学门类。1989年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确定中央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学科为部委级重点学科,中央民族大学民族理论政策教科部和民族理论政策研究所是该重点学科单位。新中国成立以后,民族理论学科经历了由创立到曲折发展的阶段。十一届三中全会…  相似文献   

9.
<正>民族文化是中国先进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在古丈县这个“老、少、边、穷、库” 的特困少数民族地区,如何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强少数民族文化建设,笔者认为必须突出把握好四个方面:一、指导思想定位要准加强少数民族文化建设,一定要按照江总书记“七一”讲话的要求,坚持正确的科学的指导思想:一是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  相似文献   

10.
胡锦涛同志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民族区域自治,作为党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一条基本经验不容置疑,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制度不容动摇,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的一大政治优势不容削弱。”他还强调,为实现现阶段民族工作的主要任务,必须“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①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产生于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共产党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实践的结合,这一制度的不断完善和规范同样来自于实践。在中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必须进一…  相似文献   

11.
任何一种语言都有地域特征,撒拉语既有古突厥语的特点,同时又因与周边语言的联系而有自己新的发展。它的突厥语特点代表了几种历史层面,这种层面反映出与不同突厥语群的联系。由于复杂的共时特征和与历史记载的差距,对于撒拉语进行分类是很困难的。根据如下两方面的论述:1和乌古斯语的发生学关系;2和南西伯利亚语和克普恰克语长久的联系,本文提出自己的观点,不同意撒拉语与现代维吾尔语有发生学关系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从公元七世纪初以降,吐蕃先后兼并了分布于青藏高原的羊同、苏毗、吐谷浑等族,与这些民族发生了密切的政治和文化交流.本文引用敦煌、新疆发现的古藏文文献,结合汉文文献,深入地讨论了吐蕃治下的吐谷浑小王和吐谷浑臣僚、民众的情况,力图揭示出吐谷浑被吐蕃征服以及逐步融合的历史真相.  相似文献   

13.
14.
噶当派是11—15世纪藏区影响较大的一个佛教教派,其兴起原因主要在于它适应了当时藏区的社会和政治环境以及藏区佛教的发展方向。本文强调指出,噶当派在教理教义、寺院经济制度等诸多方面影响了其他教派的产生与发展;独具特色的藏传佛教的形成也与其作为藏区第一个佛教教派的历史地位密切相关。此外,噶当派对藏区社会的其他方面亦有影响。  相似文献   

15.
论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法律地位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自治法规 )是民族区域自治地方自治机关的一项自治权。自治法规的效力等级高于一般地方性法规而具有法律性质 ,但其适用范围仅限于本民族区域自治地方。上级国家机关要尊重和保障民族区域自治地方自治机关的自治权 ,但自治法规不能规定和约束上级国家机关。制定机关和批准机关对于自治法规都享有“半个立法权”的说法 ,实际上是把报请批准自治法规视同提请审议自治法规案 ,把自治机关享有的自治法规制定权等同为拟定权。自治州、自治县的自治法规报请省级人大常委会批准后生效的规定 ,是一项宪法原则 ,这是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立法体制的一大特点。在自治法规的效力等级和适用范围问题上的分歧 ,源于如何正确认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相似文献   

16.
世纪之交世界民族分离主义运动的背景及其理论探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冷战后,民族分离主义浪潮在世界各地迅速泛滥的背景错综复杂,包括民族怨仇、殖民统治及大国强权政治等历史根源;东、西方冷战终结和雅尔塔体制解体的国际大气候;某些国家政府民族政策的严重失误、西方世界有目的的推波助澜等内外缘由;以及世界现代化、全球一体化大潮所激发的各民族经济、文化权益之争等深层因素。民族自决权原则的真谛是遭受外国异族统治的殖民地附属国各民族的非殖民地化,它与国家主权原则、不干涉他国内政原则紧密相联,不能不顾相应的历史条件,无限扩大民族自决权适用范围。倡导民族国家在民族结构上的纯粹性和单一性的“一国一族论”,以及主张每个民族都必须组成一个国家的“一族一国”论,在理论上是极端偏狭和荒谬的,在实践中也势必增强民族分离主义运动的非理性和破坏性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建国后中央政府支持的边远地区经济项目的得与失出发,阐述了这些项目设计立项时应当考虑的各种因素及效益评估办法。  相似文献   

18.
严庆  孙铭晨  王跃 《民族学刊》2023,14(3):1-10, 142
历史观是记忆的出发点和认同的基石,在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建设中发挥关键作用。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强调“四个与共”的结构一体性和“四个共同”的过程延续性,为中国历史政治基因的延续性、合法性提供了理念维护,为多民族国家整合、建设提供了思想基础和意识形态素材,也是对外部挑战的理念回应。问题史观通过修改历史认知坐标系和思维方式,销蚀政治认同与意识形态合法性,而二元史观、多元文化主义史观等问题史观冲击了中国历史主流话语的延续性、一体性、主体性和本土性。中华民族历史观教育以国家主流意识形态为价值立场,以强化中华民族史观认知、凝聚“五个认同”历史情感、坚定历史自信为关切,引导受教育者形成符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求的历史认知和历史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19.
犹太人杰超常涌现诸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犹太民族以思想、文化上的成就对人类历史产生了持久而深远的影响 ,并为人类贡献了大量杰出人才。犹太人杰的超常涌现与犹太民族视学习为敬神的宗教观念和崇学尚智的文化传统有直接的关系 ,而以家庭、会堂、犹太中心为基础的教育实践 ,开放的民族心态 ,兼收并蓄的文化机制 ,备受迫害的民族流散经历所激发的民族意识 ,本民族杰出人物对民族精神的培育、激励作用 ,则共同形成了犹太人杰超常涌现的精神沃土  相似文献   

20.
人关前的满族正处在由一个生机勃勃的氏族社会末期向封建制度的转型时期,其文字、宗教、服饰、婚姻制度、社会组织形式都呈现出鲜明的民族特色。由于满族上层统治者实行了一系列有利于社会进步和文化发展的开明措施.使满族在大力吸收汉族先进文化的同时.又保留了本民族的文化特色,从而成为社会转型时期民族文化发展的良好范例,对于新时期民族文化的发展也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