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者为将内蒙古东部地区纳入殖民统治的"新国家",极力策动部分蒙古王公、上层人物和分裂分子,组织反动武装,搞分裂民族的"独立"、"自治"运动。伪满洲国成立后,日本侵略者对内蒙古地区的管理形式采取了保持以蒙古"王公为中心现有体制"的所谓"民族自治"的利用政策。当伪满洲国各级政权完全控制在日本人手中之后,便开始废除传统的蒙古王公制度,实行"特权奉上"制度,以实现对内蒙古东部地区的完全占有。  相似文献   

2.
"东蒙古"、"东部蒙古"的称呼是蒙古政治统治集团分裂的产物,"东蒙"一词的出现是"东蒙古"一词经历历史演变的结果,"东部内蒙古"是近代日本"侵略内蒙古东部地区的代名词","蒙东"是内蒙古东部的简称,是实施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东北三省与内蒙古东部五盟市实行地区间合作的产物。这几种意思相近却又不同的称呼见证着东部地区蒙古族曲折发展的历史脚步,体现着时代的变迁。  相似文献   

3.
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在侵占了我国东北和热、察、内蒙等省的部分地区后,又在北平附近的芦沟桥挑起了事变.事变发生之后,日本政府不但没有立即派遣大军参战,反而作出了事件"不扩大"的处理方针.7月11日,日本政府突然改变态度,决定向我华北地区大举增兵.弄清日本帝国主义的行动方针及其变化的目的和原因是什么,对于正确认识芦沟桥抗战的历史作用,不是没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4.
伪满洲国成立后,为了实施对该政权的有效控制,日本帝国主义确立了"内部指导"原则与总务厅中心主义."内部指导"就是由日系人员担任伪满洲国的各级官吏,从内部掌控伪满洲国.总务厅中心主义就是由日本人组成的总务厅,替代国务总理,掌管伪满洲国的人事、主计、需用等具体事务."内部指导"原则与总务厅中心主义,是伪满洲国沦为殖民政权的最重要的标志.  相似文献   

5.
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伟大的民族革命战争。在中华民族面临危亡的严重时刻,中国共产党明确提出:“动员蒙民、回民及其它少数民族,在民族自决和自治的原则下,共同抗日”。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和组织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积极投入了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人民战争。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占内蒙古的年代,无论是东部兴安四省,还是西部伪蒙疆地域,蒙古族各阶层的抗日活动此起彼伏。1932年,东北沦亡一周年时,中共内蒙古特委为纪念“九一八”事变一周年,发表《告蒙汉劳动群众书》,反对日本侵略者进攻热河,并决定成立…  相似文献   

6.
1947年内蒙古自治政府成立初期,内蒙古共产党工作委员会和自治政府在牧业区的一切工作,都要以有利于恢复和发展畜牧业生产、改善人民生活为出发点,规定了积极发展包括牧主经济在内的畜牧业经济总方针,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的方针、政策和措施.本文对这些方针政策的历史经验及其对内蒙古新牧区建设的启示加以探究.  相似文献   

7.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发动和领导了影响深远的内蒙古自治运动。随着民主革命形势的发展,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派出东蒙工作团,不断加强与东蒙古自治运动方面的联系。经过多方努力和充分准备,内蒙古自治运动统一会议于1946年4月3日在承德成功召开。这次会议通过了《内蒙古自治运动统一会议的主要决议》。“四三”会议为内蒙古自治运动的全面、深入发展以及内蒙古自治政府的建立奠定了重要基础,是内蒙古民族解放运动取得重大进展的一个历史性标志。  相似文献   

8.
研究19世纪以后的蒙古史,最感困难的原因之一是史料过多。19世纪以后的蒙古史史料,其种类之多,是以前时期不能相比的。比如,档案、报纸、杂志、日记、回忆录、声响,影像等史料,是19世纪以前所没有的,就是有,到今天也所剩无几了。除了蒙古人民共和国、中国、苏联以外,保存蒙古的各种资料、文献、文物最多的可能就是日本了。尤其就内蒙古而言,由于日本在帝国主义诸列强中的特殊利害关系,日本人比其它外国人在内蒙古有  相似文献   

9.
关于民国初年表示归顺外蒙古哲布尊丹巴政权的内蒙古盟旗、王公汪炳明辛亥革命时期,外蒙古宣布"独立",哲布尊丹巴活佛政权致书"渝令"内蒙古各旗响应、归附之后,曾有不少内蒙古王公上层复函表示"归顺",并入"大蒙古国"。由于难以看到基本史料,当时致书表示"归...  相似文献   

10.
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在侵占了我国东北和热、察、内蒙等省的部分地区后,又在北平附近的芦沟桥挑起了事变。事变发生之后,日本政府不但没有立即派遣大军参战,反而作出了事件“不扩大”的处理方针。7月11日,日本政府突然改变态度,决定向我华北地区大举增兵。弄清日本帝国主义的行动方针及其变化的目的和原因是什么,对于正确认识芦沟桥抗战的历史作用,不是没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11.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综合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内蒙古自治区蒙古族“那达慕”的产生、传承、发展等进行系统研究。由研究可知,“那达慕”在汉语中为盛会、喜庆之意,它源于蒙古族原始的游牧生活。从成吉思汗时期的“依合忽力勒台”到元代的“诈马宴”、清朝时的“乃日”,再到今天的“那达慕”,本质上都是以射箭、赛马、摔跤等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为主的集会。第一届鄂尔多斯国际那达慕大会在内蒙古的举行,标志着“那达慕”大会开始登上世界历史舞台。但随着国际化、商业化发展趋势的推进,“那达慕”原有的民族传统文化也开始渐渐流失。    相似文献   

12.
"草原文学"是草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草原文学"分为广义上的"草原文学"和狭义上的"草原文学"。从广义上说蒙古族文学就是"草原文学",但是广义上的"草原文学"不是流派的称呼。不能笼统地把整个蒙古族文学称为"草原文学"流派,更不能把内蒙古蒙汉各民族文学划归一个"草原文学"流派。  相似文献   

13.
当前,内蒙古地区的民族基础教育也由以往的蒙、汉双语教学逐步扩展为蒙、汉、英三语教学。而能否具备一支整体文化素质和专业水平较高的蒙古族英语教师队伍,则关系到能否顺利地、高质量地、全面地实施三语教学中的英语教学。故此,高等学校责无旁贷地担负起了培养从事民族基础与中等教育的蒙古族英语师资的历史重任。于是,对内蒙古地区高校师范类英语专业“蒙生班”的“零起点”英语教学研究也就显得越来越重要了。本文针对内蒙古地区高校“蒙授班”英语教学的特殊性,提出了自己的教学对策和模式。  相似文献   

14.
13世纪初蒙古帝国军队西征后,有大批西域人以各种途径移居蒙古草原。他们以后对元朝政治、军事、文化影响巨大。经元朝百年的磨和,他们不仅有很多人融入中原文化中而"华化",同时由于元代蒙古贵族政治地位的影响和蒙古文化的强势存在,尚有许多西域人接受蒙古文化,认同蒙古民族共同体,终化为蒙古人之一部分。至北元时期,在蒙古各部中仍有很多西域部族名称存在,但实质上已作为地道的蒙古人出现,并积极参与北元政治军事活动。  相似文献   

15.
榆林市北部与内蒙古鄂尔多斯地区接壤,历史上蒙汉人民交往频繁,遗留在榆林市蒙古语地名即是这一史实的见证。从语言学角度探讨保留在榆林地区的蒙古语地名的组合方式,深入探讨这类地名的结构,着重分析蒙古语地名中的通名部分,并且总结当前榆林市蒙古语地名中在流传、译写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在广袤无垠的内蒙古大地上,聚居生活着蒙古、满、回、朝鲜、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等少数民族。每个民族都有着自己独具特色而又丰富的文化资源。让内蒙古的大学生认识、了解这些本地区的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不仅能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艺术修养,而且对于这些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就此,主要针对本土的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教育在内蒙古高校的现状以及如何加强其在内蒙古高校教育中的地位提出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17.
蒙古族是中国一个古老的民族,有着悠久的文化传统,研究内蒙古地区的建筑文化.创造出既能反映民族特色,又富有时代感的建筑形式,已成为内蒙古地区建筑创作中的主题,本文对此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本文追溯了内蒙古民族高等教育60年的发展历程,指出内蒙古民族高等教育的发展特点:一是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是民族高等教育科学发展的关键;二是内蒙古自治区的蒙生主要通过两种途径接受高等教育;三是民族教育政策是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有力保障。在建党90周年之际,回顾内蒙古民族高等教育建国以来60年的发展与成就,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9.
内蒙古草原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在音乐方面更是丰富多彩,富有地方特色。这样的民族音乐写成西洋乐器演奏曲谱,用钢琴来演奏时,民族作品与西洋技法的融合上难免会出现一些困难.本文力图通过分析蒙古族民族文化、演奏作品的内容等方面来理解蒙古族风格钢琴作品,提高蒙古族风格钢琴作品的演奏能力。以李世相的《蒙古族风格钢琴组曲》为例,从音乐特点、旋律和节奏这几方面进行分析,从而能更好地理解和诠释蒙古族风格钢琴作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