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从分裂到融合: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走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走向问题是高等教育亟待解决的理念问题。该文通过对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分裂的原因与实质的分析,试图逻辑地再现两者的发展脉络,从而揭示了从分裂到融合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最终走向,并在此基础上为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一体化作了方法论的思考。  相似文献   

2.
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再加上对人文教育内涵理解不透和本身办学历史较短,民办高校的人文教育尚存在诸多不足.在这种情况下,民办高校应该正确理解人文教育的内涵和本质,坚定培养规格,以职业素养培训为切入口,通过优化课程设置,落实人文教育的实施载体,形成人文教育的制度保障,培育人文教育的环境氛围等措施,形成完整体系,从而保障人文教育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3.
人文素质是人的一种必备而重要的素质,但在许多民办高校中被忽视,影响了民办高校进一步的健康发展。本文从民办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现状入手进行阐述,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高职院校人文教育实施途径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技能轻人文是当前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的问题,有悖于社会所需综合人才的培养目标,因此,高职院校应:转变观念,树立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提高认识,转变观念,走出人文教育的认识误区;依托专业技能教育挖掘人文资源;大力开展人文素质培养的校园文化活动;加强教师的人文素质和教育水平等以加强人文教育实施,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升。  相似文献   

5.
重技能轻人文是当前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的问题,有悖于社会所需综合人才的培养目标,因此,高职院校应:转变观念,树立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提高认识,转变观念,走出人文教育的认识误区;依托专业技能教育挖掘人文资源;大力开展人文素质培养的校园文化活动;加强教师的人文素质和教育水平等以加强人文教育实施,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升。  相似文献   

6.
教育产业化形势下公立高校的定位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教育产业化问题引发了诸多关于教育改革的探讨。教育产业化是在民办教育的催化下 ,在如何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高校体制的呼声中 ,在如何与国际社会教育改革接轨的潮流中 ,重新审视我国公益性、福利性教育体制之后产生的富有生命力的新提法。然而 ,公立高校能否像民办大学那样完全以企业化的模式运作 ,在教育产业化形势下如何找准自己的位置 ,最终如何把握教育发展的方向 ,对于这些问题 ,我们应从公立高校与民办大学的比较中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7.
新时期,民办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思想教育工作者应与时俱进地分析问题成因,树立新的育人理念,创建新的教育平台和格局,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努力增强民办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相似文献   

8.
黄英 《人生与伴侣》2022,(27):39-41
<正>人文公选课是民办高校课程体系的组成部分,加强民办高校人文公选课体系建设可以保证民办高校的教育质量,全面推进学分制改革,是确保优质教育实行的一个必然条件,对提高民办高校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探讨了构建民办高校人文公选课课程体系的重要意义,总结了当前构建人文公选课课程体系存在的困境,并且从课程体系构建的指导思想、人文公选课模块的设置、体系优化、课程规划、监督管理等多个角度提出了创建人文公选课课程体系的想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9.
通识教育理念和课程设计已成为全球高等教育发展的共识。中国大学在借鉴发达国家通识教育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基于本国国情和校情实际的通识教育实践路径。独立设置医科大学增设人文类选修课以弥补现有课程体系的不足是医科大学的共同选择。研究选取四所案例学校,分析比较其人文类选修课程的建设和实施情况。继而以其中一所大学课程体系改革为例,在医学专业教育现有框架内合理建构通识课程体系,表现为人文类的公共必修课、选修课和医学人文课程的有效衔接,医学基础课和临床技能训练中的人文渗透,通过基于问题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课程打通人文和医学的界限,突出课程全过程的人文导向。进而提出通识教育与医学专业教育相结合的课程改进思路:理念层面需要寻求高等教育发展在内部适切性与外部适切性之间的平衡,通识教育理念的本土化也是必须面对的问题;实践层面需要关注理念是否落到实处,以及因打破原有课程体系壁垒可能在短期内出现的课程专业性、系统性和结构化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中国高等教育长期存在的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脱节的现象既有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共同的历史原因,也可部分归因于中国近现代特殊的政治、文化和经济环境的影响。对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脱离问题进行历史分析,可以更好地认识当前正在进行的以加强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融合为核心的教育改革的意义和作用,进一步明确改革工作的目标和任务。在经历了教育理念层面的广泛讨论和澄清过程之后,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融合的改革应以先进教育理念作指导,在专业设置、课程建设、培养计划、教学管理、教育环境改造等方面选择全新的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11.
当代理工科高等院校受传统教育观影响,对在校大学生的人文学科教学和人文管理等方面存在着诸多不足之处。加强理工科院校人文关怀建设是理工科院校提高对在校大学生现代化管理的中心环节。文章以理工科院校人文关怀建设为切入点,强调加强人文关怀建设对当代理工科院校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12.
以埃德加.沙因的组织文化理论为基础,分析珠三角4所代表性高职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现状。从学校办学理念、人才培养目标、管理制度、人文素质课程开设、讲座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等维度分析人文素质教育的实施情况。提出了理念的校本培训与凝练、管理制度规范化改革、人文师资校内培训与校外聘请专家学者相结合、校园文化活动"数量"与"质量"并举等建议。  相似文献   

13.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 ,人文教育作为培养高质量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却处于困境之中。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人文教育理论创新滞后 ,高等教育的功利主义倾向和产业化因素 ,以及人文教育被科学范式化等。本文提出加强大学人文教育的新思路 :更新大学教育的理念与目标 ,在道德教育中培植人文精神 ,在科学教育中输导人文精神 ,在审美教育中培养健全人格 ,并着力营造适合人文精神发展的大学校园。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人文素质教育的角度论述了大学语文在艺术类院校开设的重要性,并从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革新等方面探讨了艺术类院校大学语文教学的改革与探索。  相似文献   

15.
高等教育发展包括外延式发展和内涵式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大多实行外延式发展,但随着国内外环境深刻复杂的变化,加上民办高等教育面临着高校适龄生源下行压力、高校适龄生源净流出压力、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下降压力和高校教师工资水平上升压力的挑战,迫切需要民办高等教育实行内涵式发展。民办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可行路径选择包括:加快发展以推进人力资源转型升级为目标的民办成人教育;调整办学定位,凝练大学品质,加强精细化管理;加快推进以开发优质民办高等教育资源为导向的民办高等教育结构调整;深化民办高等教育体制机制改革。  相似文献   

16.
文化生态是人的存在,人是文化生态的存在者。高校师生与高校校园构成了高校文化生态的存在。人文素质教育的核心思想就是以人为本,但客观上却并未体现和落实人本。高校人文素质教育被曲解,偏向社本,将教育实践引入歧途。只有从文化生态视角下研究和推动高校人文素质教育才是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坦途。从理清人与自然、历史、社会、自我的关系出发,改进和加强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引导和促进高校学生感悟生态文化、感受灵动历史、追求和谐社会、实现自我和谐,高校学生才能真正地人文素质化。  相似文献   

17.
针对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中人文精神、学生的人文素质严重缺失的情况,提出应该增强高职院校课程教育中以素质为基本的教育观念,在实施教学过程中应全面结合人文教育以及科学教学,使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缺失的问题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18.
“以人为本”既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也是高校德育活动的基本原则。文章从思维方式、判断尺度以及方法手段三个方面解读了“以人为本”在高校德育活动中的内涵,并对当前高校德育活动中人本价值缺失的现象进行反思,提出通过坚持五个“结合”,真正体现德育活动中的人本价值。  相似文献   

19.
理工类院校人文素质教育,不能再继续停留在开设一些人文、艺术选修课,搞些讲座、社团活动、知识竞赛等浅显层面。人文素质教育与科学教育的相融合,才是深化理工类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关键所在。而开发被忽略的数学史教育中蕴藏的宝贵的人文精神财富,不仅可以克服数学教育改革中的工具性功利化局限,而且还可以在爱国主义精神、良好的意志品质、社会责任意识、科学素养、实践观念等诸多人文价值层面发生深远的养成影响,从而实现理工类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