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提起著名作家魏巍,人们就会想到他创作的讴歌志愿军战士的名篇《谁是最可爱的人》。早在1941年,魏巍就开始宣传狼牙山五壮士的事迹。他不但让全国人民知道了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而且还与他们结下了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2.
知道葛振林的人很多。他是抗日英雄,狼牙山五壮士之一。但若要问:“葛振林当年跳下悬崖,是谁救了他呢?”知道的人可能就很少了。搭救英雄不留名1941年秋,抗日战争烽火连天。河北易县青年抗日救国会主任余药夫,正在狼牙山附近的村寨宣传秋收秋种。9月24日夜里,一起开会的同志没有分散,大家和衣而睡。到了次日拂晓时分,发现日寇调集兵力已把狼牙山周围所有的沟口围了个水泄不通。在激烈的枪炮声中,青年抗日救国会的同志们决定往棋盘坨顶峰转移。到了山腰石门时,敌军越逼越近,几十位同志不得不分散撤离,余药夫只身隐蔽到了山背面的…  相似文献   

3.
闻名中外的狼牙山五壮士幸存者有二人,一是葛振林,官至正师级干部,另一位是宋学义,他却回乡务农。宋学义为何不做官?其中到底有着怎样的隐情?前不久,河南省沁阳市离休干部李成杰揭开了这个谜底。  相似文献   

4.
老同志诗词     
《老年人》1995,(12)
老同志诗词尊师重教咏王白云粉笔生涯四十年,历经新旧两重天。酸咸苦辣皆尝遍,今日尊师倍觉甜。咏狼牙山五壮士周树涛五杰当年意气扬,狼牙山上抗东洋。英雄岂被狂倭屈,志土甘为赤县亡。万丈悬崖忠烈血,千秋史笔党人香。煌煌战绩蜚声远,姓字长同日月光。执法必严聂季...  相似文献   

5.
李正河 《老年人》2005,(10):22-23
“抗日狼牙山一跳成壮士英雄事迹载史册;跟党干革命万险砺志气赤胆忠心扬美名。”这副挽联,既概括了抗日英雄葛振林的一生,也表达了人们对这位老战士的深切怀念。2005年3月21日,狼牙山“五壮士”之一葛振林不幸在衡阳逝世,享年88岁。追悼会上,我想起他的谆谆教诲,想起他洁身如玉的崇高品质,不禁热泪滚滚,深为痛惜。而今,我作为曾在他身边工作过的后辈,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的日子里,更加崇敬和怀念这位老英雄、老前辈。葛振林,1917年出生于河北省曲阳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20岁那年,他怀着一颗救国救民的赤子之心投身革命,从此南征北战,…  相似文献   

6.
《华夏少年》2007,(6):66-67
我看过学校组织的《狼牙山五壮士》的电影后,我为这五位壮上勇于牺牲的精神而感到骄傲。  相似文献   

7.
重温悲壮与崇高──访“狼牙山五壮士”之一葛振林李心球照片上的老人叫葛振林。看过电影《狼牙山五壮士》,一定记得那个瘦削的副班长,那就是他。老人今年78岁了,当年日本鬼子付出100多人的代价要砍的头,至今还好端端地架在他的肩膀上,只是那双握惯了枪的手,眼...  相似文献   

8.
2005年3月21日,著名抗日英雄、“狼牙山五壮士”之一葛振林不幸在衡阳逝世,享年88岁。葛振林,1917年出生在河北省曲阳县一个贫苦家庭,1937年参加革命,194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1年9月25日,在河北省易县一次“反扫荡”战斗中,葛振林等五名战士为掩护主力部队和群众安全转移,打退了日伪军一次次进攻,击毙敌人90多名。太阳偏西的时候,他们将敌人引上了三面悬崖绝壁的狼牙山主峰棋盘陀,子弹打完后,砸坏枪支纵身跳下悬崖。他们这种宁死不屈的精神,成为中华民族抗日战争最悲壮的一幕。“狼牙山五壮士”的英雄事迹后来被拍成电影,写成文学作品,收…  相似文献   

9.
狼牙山五壮士幸存者之一葛振林官至正师级干部,而另一位幸存者宋学义却回乡务农。宋学义为何不做官,成为许多人心头的疑惑,其中到底有着怎样的隐情?前不久,河南省沁阳市离休干部李成杰揭开了这个谜底——  相似文献   

10.
肖学能 《老年人》2005,(5):16-16
2005年3月21日,著名抗日英雄、“狼牙山五壮士”之一葛振林不幸在衡阳逝世,享年88岁。  相似文献   

11.
童心     
童心□/谭士珍与孩子们打交道,是一大乐趣。我当过兵,而且与狼牙山五壮士之一葛振林在一个部队,这特别引起孩子们的好奇,缠着要我讲葛爷爷的战斗故事。我还教孩子们学简单的队列动作,他们操练得很认真,特别是“报告,敬礼!”动作最为规范,声音最为响亮。当孩子们...  相似文献   

12.
刘强 《当代老年》2006,(9):16-17
我国著名作家魏巍的一篇《谁是最可爱的人》,感动了几代人,可谓家喻户晓;而他的一首叫《塞外晚歌》的诗却鲜为人知,这是他专门写给自己的夫人刘秋华的。魏老与夫人刘秋华是1946年结婚的,到如今,夫妇俩已经携手共度了60年。  相似文献   

13.
马美著 《老年人》2010,(5):38-38
文天祥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抗元英雄。其实,当时在湖南同样有一位这样的抗元英雄。他,就是李芾。  相似文献   

14.
太行山,又名五行山、王母山,女娲山.绵延八百里的太行山拥有诸多殊荣:壮怀激烈的易水河畔,狼牙山和蓝天定格了五位壮士为抗日的纵身一跃;在唐县的层峦叠嶂中,一位白衣战士白求恩就长眠于他奋战过的大山……  相似文献   

15.
王成 《老人世界》2011,(2):12-14
“为了胜利,向我开炮!”——这声威震敌胆的英雄呐喊,依然在人们耳畔回荡,这句跨越时空的经典台词,依然让人难以忘怀。电影《英雄儿女》主人公王成的扮演者刘世龙,如今已是—位80岁的老人。“王成”的光环不仅一直在他身上闪亮,也让他在耄耋之年收获了一份“非常爱情”。  相似文献   

16.
枝叶 《老年人》2006,(1):26-27
作家魏巍是一名军人,他的家安在北京西山八大处的一面坡上。这是一个小院,走进去,只见所有的房间就如部队的营房,简朴、整洁、敞亮。魏老的夫人叫刘秋华,他们1946年结婚,到如今夫妻俩携手走过了60年。他们的一儿两女早已成家立业,平日里家中就只有他们两位和一个保姆。作家永远  相似文献   

17.
“狼牙山五壮士”生还者之一宋学义,1947年回到家乡河南省沁阳市王曲乡北孔村当农民。他虽然先后担任过沁阳县委委员、新乡地区革委会委员、河南省贫协委员等职,但直到1971年因病去世,也没有离开过农村。他以坚韧不拔的毅力,拖着因跳崖而严重受伤的身体,带领北孔村群众战盐碱、斗黄沙,使北孔村的耕地由昔日的蛤蟆坑变成了井渠双保险、旱涝保丰收的稳产高产田。可是,他从不以英雄自居,始终保持着普通劳动人民的本色,深受乡亲们的爱戴,至今在沁阳44万人民群众中还流传着许多关于他的故事。两支“大中华”烟宋学义一生中参加过许多重要会议,195…  相似文献   

18.
邓缵先,是民初时期一位胸怀大志,以身许国的戍边英雄。他是广东紫金客家人。民国三年,他以46岁的“高龄”,被委派到新疆,在南疆(帕米尔高原和青藏高原的结合部)接连担任叶城、乌苏、疏附等五县的知县,1933年在巴楚县长任上被分裂势力杀害,时年64岁。他就像一千年生长,一千年不倒,倒下一千年不朽的胡杨。他牺牲了,在南疆倒下了,却又是永远耸立在高原上的顶天立地的值得人们永远纪念的人物。  相似文献   

19.
魏巍一篇《谁是最可爱的人》,曾经感动了全中国。"最可爱的人"也成了人民解放军的代名词。今年8月24日,魏巍走了,但是围绕他的争论却并没有停息。  相似文献   

20.
痛失爱子,英雄母亲得到第二个“儿子” 袁菊梅家住郑州市绿云小区。1996年10月9日晚,她26岁的儿子李明在街上遇见两个骑摩托车的歹徒抢劫一位行人,便勇敢地冲上去与歹徒搏斗,结果被连刺了几十刀,倒在血泊中停止了呼吸。而这时,他刚结婚3天!一家人悲痛欲绝,袁菊梅的丈夫李正东因为过度悲痛引发脑溢血,成了植物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