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道具,本是舞台演出用具,在戏剧、电影和其他演出中都是不可缺少的。比起各类戏剧创作,小说创作拥有更大的时间和空间自由,因而在道具运用方面,则具有更多的便利条件。如能运用得恰到好处,对于塑造人物形象和推动情节发展,都能起到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古典名著《水浒》里的道具运用,既广泛又巧妙,大多被织入作品的整体构思之中,堪称借物传神的艺术典范,至今仍然值得我们进一步去发掘和揣摩。  相似文献   

2.
金鉴 《北京纪事》2017,(11):111-112
我爱文房物品.数十年来酷爱图书馆,泛读各类文史资料,除对纸制品、紫砂器喜爱以外,对文房之物情有独钟. 司马迁《史记》中记录有盂,说"操一豚踣酒一盂",确凿的是出现在大的宴饮之中,斟酒小酌,用的是盂.到了宋代,龙大渊作《古玉图谱》,其中文房用具十式之中便有了盂.飞越千年,小盂从嬉闹喧哗的宴会上走进了宁静清雅的书房,一改盛酒之俗而盛水,专为洗笔滴砚,而且昵称为水中丞,雅致得很.  相似文献   

3.
在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宋诗鉴赏辞典》的第 2 79页上 ,有一首《书扇》诗 ,作者署名为李之仪 ,全诗是这样的 :  几年无事在江湖 ,醉倒黄公旧酒垆。觉后不知新月上 ,满身花影倩人扶。诗作的鉴赏文字是李济阻先生撰写的 ,他这样写道 :“扇 ,是驱热消暑的用具 ,同时又是古代文人潇洒生活的象征。因此历来的题扇诗 ,或作轻松诙谐之辞 ,或为风流倜傥之语 ,大都是随意之作。这种诗往往正如扇子本身一样 ,只是生活的小摆设 ,为之者不甚经心 ,读之者亦不深索。李之仪此诗则不然 ,它以健爽流利的笔触抒写生活情趣 ,清新隽逸 ,算得上宋人书扇诗中…  相似文献   

4.
人物爸爸——八字白胡子。妈妈——头系方纱巾。儿子——小分头抹油。道具一个大纸篓或水桶,周围糊纸,写“火炉”二字。用金色硬纸板剪出三枚圆圆的大金币。 [爸爸上。爸爸老汉五十八,胡子白花花,一生爱劳动,勤俭来持家。老婆子,我回来啦!  相似文献   

5.
宫词是以诗歌描写宫廷生活的文学形式。宫廷是皇家禁地,是封建统治阶级政治中心。宫廷里的人物、事件、典章、礼仪,帝、后、妃、嫔的起居以及风俗习惯,历来被视为秘闻。宫词在这里为我们打开了一个窗口,使我们透过窗口看到宫廷生活的方方面面。 宫词作者大都是侍值宫廷的文人或熟悉宫闱生活的人。他们都有较高的文学修养,所写  相似文献   

6.
马凤华 《南都学坛》2003,23(1):61-65
《红楼梦》的女性世界中形形色色的简单生活物体大都被赋予丰富的内涵。黛玉之帕就是个典型的事例。帕在红楼之中不仅折射着人物的性格 ,也推动着小说的情节发展  相似文献   

7.
它在上海创造了连演32场、场场九成九的上座率,转战北京,连演16场,依然是座无虚席舞台简单到了只靠一个可以转动的房子为主体。下一幕转场时,演员们自己就顺手把道具悄悄换了,事实上,道具也只是一些箱子、椅子之类的简单物品——这与人们印象中舞台奢华至极的巨型音乐剧完全不一样。  相似文献   

8.
唐代文言小说是诗歌时代的小说。唐代小说在进行人物个性化塑造时 ,特别强调他们的诗才 ,不论是被作为作品的主人公或是次要人物 ,他们大都是敏捷的诗人 ,是诗人的化身。在这多层次、多类型的诗人形象中 ,有前代和当代实有之诗人 ,有虚构的诗人 ,有歌妓婢妾、宫女嫔妃 ,有神仙方士、有鬼魂精怪等 ,它们成为了唐代小说中最光彩夺目、最生动鲜活的人物形象。这充分反映了唐诗文化对唐代文言小说的影响和渗透 ,唐代小说是唐代气象的又一载体  相似文献   

9.
爱,是千古奇美之情,千古诱人、感人之物。人类走过多少年,就有多少爱的甜蜜和美丽,就有多少爱的忧伤和苦难。而描写爱情、歌颂爱情的文学,从人类懂得爱的那天就开始,绵绵延长,经久不衰,并日渐丰富,成了文学一个永恒的主题。人类文学史上流传最广影响最深远的作品,也大都是以爱情为主题的。 中国明代的剧作家汤显祖的《牡丹亭》和西方文艺复兴时期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就是描写爱情的典范之作。这两个生活在同一时期不同国家的作家的作品,就像两颗晶莹剔透的珍珠,璀灿地闪烁在东方和西方的文学长河中,遥遥相对又息息相通,风格迥异又惊人相似,堪称东西双璧。四百多年来,它们美丽动人的爱情故事,震撼了多少青年  相似文献   

10.
当今世界,美学的研究蓬勃兴盛,曾经被人们称之为“哥德巴赫猜想”的美学之“谜”逐渐被解开,美的神秘感被打破了。然而,作为美的对立面的“丑”究竟是什么?丑的本质是怎样的?丑的形态包括哪些?它们是如何作用于人们的社会生活以及它们在各门艺术种类中是如何表现的等诸问题,依然是一个理论之“谜”。目前,我们的理论工作者对丑的研究工作做得是很不够的。在我们有限的范围内所见到的寥寥几文,大都是  相似文献   

11.
礼仪制度以物质为基础,儒家三《礼》中的丧礼部分记述了我国古代植物原材料大量应用于丧服服饰和丧礼用具。通过记载丧礼仪轨的《仪礼》《礼记》等篇章,可以看到古代的礼器制作会因地制宜地选取生产生活中的常见草木,通过“制物之性”与“托物言志”两种原则,使植物的自然与人文属性得以发扬,满足伦理生活的需要。其中,“制物之性”直接运用草木的物性,体现出对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美好追求;“托物言志”则将植物的自然属性引入到人文世界中,通过草木的文化意涵抒情表志、送别亲人,这是中国传统哲学“推类”思维方式在礼制中具体而微的呈现。  相似文献   

12.
红色收藏     
在众多的收藏门类中,红色收藏已成为人们收藏的亮点。其实,红色收藏应该是一个广义的范畴,涵盖了中国革命各个历史时期的历史物品。因为红色藏品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史料价值、文物价值,作为特定历史时期的收藏门类,它们往往与著名人物或事件有着某种渊源,是历史的见证。其中包括文史资料、文书档案、书报刊、连环画、字画、塑像、摆件、宣传画、电影海报,以及邮币卡、票证等。红色收藏成为收藏的亮点有以下几方面原因:一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建国纪念钞(币)、建国纪念邮票等红色题材藏品升温;二是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特别是文革物品,由于收藏门槛低,存世量也比较多,群众基础也就相对深厚。三是收藏队伍不断扩大,促使红色收藏升温;四是怀旧心理促使红色收藏升温。四是市场助推红色收藏升温。  相似文献   

13.
隋唐时期是中国民族关系思想的高度发展和成熟时期.在这一时期,许多重要人物编撰了大量的与民族关系思想相关的著作,这些著作既体现了他们对历史和现实民族关系的认识,也为研究民族关系思想提供了丰富的文献资料.尽管这些人物著述的风格不尽一致,侧重点也不完全相同,但从总体来看,这些人物以及他们的著述大都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共同之处:第一,这些人物都是博学之士,都有满腹经纶.博学使他们熟知历史上的民族关系,对现实的民族关系有更加深刻的认识.第二,他们著述的出发点大都是为最高统治者提供治理边疆和处理民族关系的信息资料和经验教训,也可以说都是经世致用之作.事实证明,这些著作都在当时处理民族关系中发挥过一定的作用.第三,他们的著作大都引起最高统治者的高度重视.第四,他们大都有在少数民族地区生活或工作的经历,对少数民族比较了解,这为他们撰写相关著作提供了方便,也使他们对民族关系有了更加接近实际的感悟和认识.第五,他们大都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因而他们的著作大都能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相似文献   

14.
这里所讨论的人物类型化倾向,是指同一位作家由于受自身生活经验、审美趣味的制约和影响,使同一类人物以不同形式、不同程度地在不同作品中多次出现,以致作品在人物、情节或表现手法上显示出隐性近似或者雷同,缺乏新颖的创新精神,给欣赏者有似曾相识之感。而开拓创新是文学本身对作家提出的严肃课题之一。一般说来,小说人物的类型化倾向是作家应竭力回避的,因为严重的类型化倾向,往往使作家处在“抄自己”的尴尬中,进而影响到作家本人的文学成就。  相似文献   

15.
古代文论批评文体的文学性生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凯歌导演的故事片《无极》公映后,受到各种批评;而针对《无极》的所有批评文本中,影响最大的是在网上发表的《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胡戈的这部近乎“胡闹”的小电影,对《无极》的意旨、人物、情节、场景以及细节、台词、道具、服装、画面等,发表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就文本样  相似文献   

16.
圆形:鲁迅小说的突出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结构主义的视点审视鲁迅小说,无论人物的行径,或人物思想感情变化的轨迹,大都有一个突出的结构:圆形,即从原点出发,绕了个圈子,又回复到原点。在鲁迅小说研究中,这还是一个为人所忽略的视角。  相似文献   

17.
镜子在广西右江流域众多民俗事象中,被视为拒鬼辟邪之物.究其原因,主要是当地壮民族崇拜巫、道,进而崇拜巫、道用具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道具本是戏剧演出中常用的小物件,后在小说创作中也常使用。蒲松龄继承了中国古典文学利用道具揭示主题、导引故事、结构情节、塑造人物的传统,在《聊斋》近五百篇小说中,几乎篇篇有道具。在作家笔下,哪怕是一块石头、一只草虫、一把折扇、一双绣鞋,都赋予了它不同寻常的美学功能和审美价值,取得了引人入胜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19.
艺术品中引人入胜的情境,往往是艺术家创造的心灵旨趣 的反映。局部情境,可分为物(景)境与人物关系或动作冲突之境。前者如中国画、舞台美 术,后者如戏剧、电影、电视中的艺术表演、人物活动等。  相似文献   

20.
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其种族来自全世界各地。因此在美国社会中出现多元文化现象,美语中用来表达日常生活最基本事物的词汇大都来自英国英语。这些基本词汇表示美利坚民族活动共同和基本的概念和情景,它们是美语中使用得最多、生活中最必须、意义最明确、生命力最强的基本词汇的总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