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隐含是广告语篇中普遍使用的一种用于操纵广告受众以达到促销目的的语言策略。广告的隐含性是由其功能、情景和交际特点决定的,同时这种隐含性也决定了广告推理的语用向度。在评述Harris(1983,1999)广告推理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含意理论和关联理论作为分析框架,构建广告语篇推理的类型模式,并且用该模式进行实例分析。  相似文献   

2.
以Fairelough关于广告语篇渗透化趋势的理论为基础,以部分英、汉汽车广告为例,着重分析广告语篇的诉求策略和语言手段,旨在构建广告语篇的渗透化模式,以阐释广告语篇中意识形态、权势和语言之间的复杂关系。  相似文献   

3.
省略在商业广告语篇中是常见的现象。本文通过关联理论、语境理论、图式理论来解说广告的省略。高度省略性的广告看似互不连贯的话语,但因为广告主和广告受众都遵循一个目的,相互配合,根据对方所提供的字面意义,推导出相应的隐含,这一点在商业广告中得到广泛的体现。  相似文献   

4.
林芳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2007,7(5):132-134,138
以Fairclough关于广告语篇渗透化趋势的理论为基础,以部分英、汉汽车广告为例,着重分析广告语篇的诉求策略和语言手段,旨在构建广告语篇的渗透化模式,以阐释广告语篇中意识形态、权势和语言之间的复杂关系.  相似文献   

5.
广告的主要目的是劝说。广告是广告主和消费者之间的一种话语活动。用明示推理交际模式、认知语境和关联性三个语用原则对广告语进行动态的研究,有助于广告撰写人更好地运用语言策略,创作出有说服力的广告。以关联理论为视角来透视广告为广告语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视角。  相似文献   

6.
不同语篇体裁的言据性表现是不尽相同的。分析了100篇中英文广告,得出广告语篇使用零据素的结论。广告语篇体裁的零据素使用可以从认知、广告语篇特点和广告的社会目的三个方面加以分析,广告零据素使用的主要功能是表情、表意和构建最小化语篇。  相似文献   

7.
阐述名物化的意义体现的基础,分析药品广告语篇中名物化的使用情况,旨在揭示药品广告语篇如何通过名物化实现某种隐含的态度。分析表明,名物化通过隐含药到病除的观念、彰显药品广告的医疗科学权威性以及预设操纵性信息等方式,巧妙地传达着广告主的意识形态意义。  相似文献   

8.
根据关联理论,交际是一个明示推理过程。广告是广告发布者与受众之间的一种特殊言语交际形式。双关和隐喻作为在各种文学作品中常用的修辞手段,在广告交际过程中,为达到推销商品的目的,也被广告发布者作为吸引广告受众注意力的语言策略加以广泛运用,以使其接受广告所传递的信息。试用关联理论来分析英、汉广告语篇是如何通过运用双关和隐喻等修辞手法吸引广告受众的注意力,并使其获得最佳关联的。  相似文献   

9.
随着大众传媒的发展与普及,广告已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学者大多从文体学和修辞学的角度对广告语篇进行分析.本文从认知语用角度出发,把广告交际视为明示-推理交际的一种,并利用关联理论对广告的交际过程及其主要交际手段--隐喻进行分析,指出广告交际成功的两大关键因素:广告人利用明示刺激吸引并引导受众成功实现广告的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受众通过推理成功获得隐喻广告词与广告语境之间的最佳关联.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一种实用性很强的语体,广告语是一种特殊的交际语.结合语用移情理论,以汉语广告语篇中第一和第二人称代词为研究对象,以各类广告为例,深入探讨广告语篇第一、二人称的语用指示功能.广告词中使用了许多人称代词,特别是第一和第二人称代词,目的是试图创造一种交互氛围,使潜在消费者在阅读广告时有一种亲切感,刺激潜在消费者的购买欲,以及增强广告的说服力.广告这一特殊的语篇决定了第一、第二人称代词在该语篇中的语用指示特征及其语用功能是和日常对话中所使用的人称代词的指示和功能有所不同的.  相似文献   

11.
从语篇分析的角度研究广告这个语篇类型,通过找出广告语篇其特有的语篇模式,进一步认识广告语篇与其他类型的语篇的异同,进而为语篇类型的确立找到依据和佐证。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语篇的角度对广告语中语用预设的语篇功能进行了试探性的分析,探讨了语用预设在广告语篇的组织和广告语篇的连贯性方面的重要作用。语用预设对广告语言的连贯性施加限制,决定着话语的适宜性和可接受性,同时也体现了话语连贯的经济语则。因此才使得广告语得以主题分明,易于沟通。  相似文献   

13.
广告语篇是一种实用语篇,其语言特点正为人们所关注和研究。本文旨在从语用分析的的角度,运用会话含义理论,为广告语篇的分析和解读提供一定的视角。广告语言不仅可以基于合作原则而产生会话含义,还可以通过对合作原则公开、有意地违反,以间接的方式传递信息,增加广告的解码难度,增添广告的解码情趣,从而引起消费者的注意,达到广告语言之目的。  相似文献   

14.
广告是一个修辞过程,本文以广告语篇为研究对象,希望通过对广告语篇的研究来对广告语篇劝说方式进行研究.研究中的语料收集来自于真实材料.本文的理论基础来自于肯尼斯·博克新修辞学的"认同说".作者将用认同说中的三中认同策略:同情认同,对立认同和误同对广告文本进行分析,以探究广告写作者是如何通过这三种认同策略来达到劝说的目的.本项研究为广告文本研究提供了新的可能,而且有助于理解广告语言如何展示修辞动机和影响广告修辞活动参与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James Martin在20世纪90年代,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基础上提出了评价系统理论,本文以评价系统为理论框架,探讨了广告语篇中丰富的借言资源,发现各种借言在语篇中相互作用,增强了语篇的对话性,从而使广告内容更加客观真实。  相似文献   

16.
当今时代是信息时代,广告是信息传播的重要途径。近年来,随着电子技术和人文科学的不断进步,广告业迅速发展,对于广告语篇的深层解读也逐步引起了语言专家和学者的关注。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语篇连贯理论对于解读广告语篇具有重要意义,又可为广告创作和欣赏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教育广告语篇是一种教育类话语和商业类话语的混杂。通过分析教育广告语篇结构和语言特点,揭示了教育广告隐含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商品化的趋势。消费语境下的教育正在被变成一种社会符号,转化为一种消费体验。这种教育理念因为过分强调消费教育,而导致情感和理性的分裂,也导致教师的主体意识的丧失和教育非人格化的倾向,忽视了教育的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18.
基于篇章语言学理论视角,对聚美优品系列广告语篇的篇章策略进行分析,认为该品牌发布的系列广告传播效果对于吸引目标消费群发挥了重要作用,从三个角度探究影响其传播效果的书面语篇加工策略,包括叙事性广告语篇模式的选择、缩短人际交际距离的人称代词以及具有审美效果的修辞手段来具体建构篇章策略连续体。其次还总结了利用音响和网络搜索页面定格化的展示方式作为辅助手段的视觉广告加工策略。  相似文献   

19.
指出作为一种特殊的交际形式,广告语篇具有隐含性特点,因此,其连贯也呈现出鲜明的特征,即其连贯是隐性的;广告语篇连贯的形成过程是一个语言使用者不断建立心理空间的动态过程。  相似文献   

20.
广告语篇由于自身的特点,互文性特征尤为明显。广告交际的过程实际上是目标受众的认知语境参与并起决定作用的过程。本文着重探讨了认知语境在理解广告语篇文化互文性中的动态参与过程,并提出如何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以达到最佳的广告交际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