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为了有效评价中国石油开发企业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在现有生态文明建设水平评价研究基础上,从生态环境的影响、三废处理、资源利用效果、环保管理和环保投入等多角度构建中国石油开发企业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利用基于三角模糊数的语言变量计量石油开发企业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指标值,在去模糊化的基础上采用加权评分法构建综合评价模型,并以某石油开发企业为例阐释具体的计算分析过程,为评价中国石油开发企业的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提供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2.
在全面分析了酒泉市人口与资源、节能减排、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污染控制等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的基础上,根据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的总体要求、主要目标和酒泉市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状况,提出了进一步加快酒泉市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的措施:推进国土综合整治,加强国土空间开发管控和土地用途管制;推动绿色发展,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推动循环经济发展、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加强污染综合防治,实现由污染物减排总量控制向综合改善环境质量转变;加快推进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强化环境安全管理;坚持保护生态环境,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生态保护屏障区;加强生态文明体制机制建设、管理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3.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武陵山试验区拥有生态优势,又面临严峻挑战。必须根据武陵山区的实际,创造性地寻求最终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的路径。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了社会发展前所未有的位置。基于生态文明建设视角的旅游开发在当今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分析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旅游产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与问题,从打造生态文明旅游产品、构建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普及生态教育、健全生态文明建设保障体系等方面提出了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旅游发展的一些建议与对策,以期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以及其他地区的旅游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在民族地区,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与生态文明建设相互促进、密切联系,掌握二者的联动机制与实现形式,有利于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生态可持续发展.一方面,基于生态文明理念,将民族地区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以产业为载体,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实现生态文明体系建设,从而推动生态文明进程;另一方面,生态文明对民族文化资源开发有着指导约束作用,保证了生态资源的合理开发与民族文化传承,由此完成二者的联动.  相似文献   

6.
[摘要]2012年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国家“五位一体”建设高度,并明确提出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基础,努力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的“美丽中国”诗化愿景。2013年“美丽中国之旅”正式成为我国整体旅游形象,进一步强化了生态文明建设对旅游发展的重要作用。旅游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充分考虑旅游利益相关者各方现实情况,强化生态文明开发观,确保旅游开发合理有序;倡导生态文明消费观,提升旅游者的生态文明意识;树立生态文明认知观,推动利益相关者各方积极参与;形成生态文明利益公平观,实现代内和代际公平。  相似文献   

7.
科学评价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和必要前提.目前大部分省、市的生态文明建设评价体系都是一套指标,相同标准,既忽略了各地区生态系统特征、资源环境本底、社会经济基础和人类活动形式的区域异质性,也尚未体现其在国土空间开发中特定的功能和定位.新时期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要求逐步形成主体功能明显的城市化地区、农产品主产区和生态功能区三大空间格局.区域的主体功能不同,发展的首要任务不同,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和路径也不同,建立差异化、精准化、现代化的生态文明评价体系,更有利于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和优化国土空间布局协调统一.从城市化地区、农产品主产区和生态功能区的区域分异客观规律和地域功能适宜性出发,构建包括生态环境、生态经济、生态社会、生态制度和生态文化五个维度,分区分类的主体功能区生态文明建设评价体系和标准体系,为完善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机制,推动主体功能区配套政策落地提供了补充和参考.最后,建议优化调整现有生态文明建设评价制度,提高资源环境基础数据质量以及建立健全差异化配套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8.
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生态文明,其建设必须立足于我国现阶段特殊的生态自然环境、政治条件、经济条件和文化条件。中国特色生态文明结构包含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四个方面。当前,加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应实行绿色设计,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生态道德建设;加强立法,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法律保障;建立绿色GDP综合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是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例,对农林高校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进行调查分析。调查内容包括生态文明知识、态度及行为。调查结果显示,农林高校大学生生态文明知识不系统,态度不清楚,行为需要进一步提高。为更好地提高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高校应通过开发生态文明通识教育课程、开展生态文明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打造生态文明教育共享平台和加强校园生态文明硬件建设等途径有效提高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  相似文献   

10.
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全面把握生态文明的丰富涵义及其基本特征.生态文明建设既是一项综合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又是一项事关全局和长远的战略任务.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众多社会条件.  相似文献   

11.
山区是我国森林资源分布的主要区域,同时也是贫困人口的聚集地区。森林资源是山区重要的生产资料,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为山区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生态基础。然而山区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必然伴随着资源过度消耗和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因此研究林业生态建设对山区减贫的影响有着重要意义。地处武陵山区的湘西自治州森林资源极为丰富,同时也是典型的少数民族贫困山区。在特殊的地域环境下,该区域的林业生态建设与山区贫困的关系较为复杂。湘西自治州林业生态建设对山区减贫既有贡献,也存在一定的制约。具体而言,湘西州林业生态建设对于山区低收入的农民有一定的经济贡献,但对较高收入的农民收入影响并不十分明显。此外,林业生态建设对当地农民林业资源的利用产生了诸多限制,从而对当地农民的减贫产生了一定的制约和影响。  相似文献   

12.
在简要介绍生态文化的深刻内涵的基础上,紧密结合中国山区高速公路建设在环境保护方面存在的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所面临的生态危机及其带来的不良影响,提出了山区高速公路建设应体现并贯彻“生态文化”的价值观与先进理念,才能实现自身可持续性发展的观点。  相似文献   

13.
农村生态经济怎样发展,山区小康建设如何振兴,这无疑是新的时代所赋予的新任务。实践业已证明,在面广人多且条件落后的山区农村发展生态经济是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条可行且有效之路。从农村整体协调与生态经济发展、贯彻以人为本与山区小康建设、落实科技兴农与推广机制创新三个方面进行阐述,介绍了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与福建北部山区的南平市开展联合攻关的进展,以及示范推广的成效,提出了山区生态经济的发展战略与技术对策。  相似文献   

14.
北京周边山区森林不仅在生态防护上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同时还是丰富的风景游憩资源。研究和管理人员可以利用其大力发展森林游憩以减轻居民生活和心理压力,使其在和谐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独特的作用,带动周边新农村建设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通过实地问卷调查得到游憩者对景区道路、景区设施、林内游憩设施、风景林外部特征、游憩林内乔灌草生长状况和游憩空间设置等方面的喜好,进一步提出北京山地风景游憩林景区在风景林经营、游憩林营建、游憩道路及游憩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建议,以期促进北京山地风景游憩林的营建和北京森林游憩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金沙江中上游山地限制开发区经济发展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沙江中上游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生态保障区,同时这一地区又是我国少数民族聚集、贫穷落后突出、发展较差的区域,急需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加快经济发展。结合区域实际总体上把金沙江中上游地区定位为森林生态类型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区和草原、湿地生态类型区。从限制开发区发展可承载特色产业出发,着力在该区域打造生态旅游业、生物产业和水电业,从而促进金沙江中上游山地限制开发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  相似文献   

16.
南川属岩溶地区,石漠化问题日益严重。针对这种现象提出:草食畜牧业是南川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首选产业,加快草地建设、推进草食畜牧业发展是南川地区解决经济贫困与生态退化的有效途径;阐述了南川地区发展草食畜牧业的有利条件与措施。  相似文献   

17.
西南山地是我国地貌特殊而又多民族聚居的区域。区域内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包括人口生态文化在内的灿烂而又丰富的文化。文章在对生态文化、人口生态文化概念予以厘定的基础上,概括总结了西南山地民族人口生态文化的内容,进而从人口再生产、生态环境保护、人和自然协调发展、生态文化素质培养等方面讨论分析了西南山地民族人口生态文化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8.
统筹三峡库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构筑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是国家环境战略的考量。着力统筹推进三峡库区生态环境保护的制度建设,拐点是塑造一种新的政府思维模式,基点是构建三级管理的综合管理体制,关节点是塑造一种新的政府行为模式,重点是完善统筹城乡生态环境保护的运行机制。在加快库区经济发展的同时切实保护好生态环境,构建城乡一体化生态屏障,实现城乡生态环境保护的统筹协调发展。文章在深入调研三峡重庆库区生态环境现状的基础上,着重提出统筹三峡库区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模式与运行机制的主张。  相似文献   

19.
山区小康生态村建设规划原则与综合评价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设小康生态村是山区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就此应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并结合山区的实际 ,提出该模式的理论框架 ,阐述其深刻内涵、规划原则和主要实施环节 ,并探索和建立了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