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 毫秒
2.
白玉荣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26(2):25-26
陪审制度是当前我国司法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促进司法公正、民主的重要举措。产生了九个世纪的陪审制度,在我国的发展历程较短却充满波折。虽然陪审制度在实践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但其存在的现实意义却不容忽视。事物总是不断的向前发展,陪审制度在不断的改革与完善中将发挥出其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葛文全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4,16(3):66-67
作为一种吸收普通民众参与司法的方式 ,人民陪审制度在实现司法民主、促进司法公正、进行司法监督、增强司法信任等方面具有特殊的意义。但随着法制建设的深入及其自身不足的不断突显 ,人民陪审制度的作用开始减弱。本文针对我国现行人民陪审制度存在的问题加以剖析 ,以期从总体上完善现有人民陪审制度。 相似文献
4.
5.
我国人民陪审制度的改革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法院系统自身的监督存在着漏洞和问题 ,这是不容回避的现实 ,因此对法院的审判加强外来的监督就势在必行。人民陪审制度是已有的一项司法制度 ,虽实践中形同虚设 ,但作为一种代表独立、公正和社会民意的理想制度 ,我们不应完全弃而不用。人民陪审制度最初的设立主要是从司法民主的角度考虑的 ,但随着司法腐败的增多 ,民众对司法公正更为期望。我们在对人民陪审制进行改革时 ,对其作用的定位应随形势的发展而作相应的变化 ,使其转变成为一种主要对法院的审判进行外来监督的制度。因此 ,应对现有的人民陪审员制度在陪审员资格条件、人数、陪审案件的范围、陪审费用、陪审员产生的方法和参与审判的过程等方面进行调整和改革 ,以真正发挥其作用 相似文献
6.
7.
陪审制度在加强司法民主、实现司法公正、提高司法权威性、增强民众的司法信任感等方面存在着独特的价值功能 ,作者从理论与司法实践的层面对我国陪审制度的发展、现状、存废之争予以理性地评析 ,认为陪审制的改革是必要的、可行的 ,并就改革提出一系列的建议和设想 相似文献
8.
9.
新中国的陪审制度从产生至今,已经经历了半个世纪的风雨历程,但由于历史及现实的原因,这项制度的实际运行远不尽如人意。本文旨在通过对我国陪审制度的历史与现实的考察,分析其利弊得失,提出改革设想,从而为富有中国特色的陪审制度的良性运行找到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0.
法律活动专业化与陪审制度的民主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律知识不是一种专业化程度很高的知识,法律专业化不能成为反对陪审制度适度存在的理由.法律专业化在有利于法治建设的同时,也会带来一种新型的知识话语专制,导致民主与法治相分离的政治问题出现.在法律专业化的同时,强化陪审制度,可以打破法律知识话语的专制,反对由社会中一小部分人垄断法律含义和本质的解释权,使法律呈现开放性,贴近民众,缓和现代法治社会中民主与法治的紧张关系,保持法治运行的民主基础. 相似文献
11.
12.
梁敏燕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8(2):109-112
陪审制度作为国家审判机关吸收非职业法官参与审判案件的一项司法制度,作为公民直接参与司法活的民主形式和公民权利的保障制度曾受到了众多国家的青睐。俄罗斯在1993年恢复了历史上曾废止的审团制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行了变革,这一变革有成就、有教训。但无论是经验还是教训,对于曾有相同的过去,又都面临着方方面面改革的我国都有着深刻的启迪。 相似文献
13.
赵萍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8,20(6):90-92
反致制度是国际私法中的一项基本制度,它不仅在理论研究中引起学者的普遍关注,而且得到世界许多国家立法与实践的承认。我国目前不论是在立法中还是在实践中都没有接受反致制度。建议在我国民事立法中对反致制度作一些规定,这有利于在解决法律冲突之法律选择问题中发挥其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蒲瑶 《国外社会科学情况》2008,(1):84-91
阿富汗的公民社会是在其特定的历史文化和政治背景下形成的,有其特定的表现形式.大致分为乡村协会、宗教组织、非政府组织、自愿团体和政党组织以及妇女组织等.公民社会在阿富汗具有浓厚的伊斯兰色彩、跨国性较强、妇女权益的提升从属于民族解放和国家重建工作等特点.公民社会对于维护阿富汗主权和战后经济、社会重建工作、加速阿现代化进程具有促进作用.同时,某些宗教性社会组织对诱发恐怖主义提供了温床,也使其公民社会的合法性受到质疑,从而使其实质具有矛盾的二重性. 相似文献
15.
重新确立陪审制度的宪法地位,完善相关立法。建立一套良好的对陪审制度实施的管理监督机制。对陪审制度的适用范围做出更详尽的规定。将陪审制度的适用推及到二审程序。立法时应将陪审员分为两类,即个案的临时陪审员和常任的专家型陪审员。对担任陪审员的条件做出更为详尽的规定。完善陪审员的选任程序和方法。明确陪审员的权利义务,建立责任追究制度。 相似文献
16.
完善陪审制度是我国司法改革的重要内容.本文从陪审制度的产生、发展及其在我国司法实践中的适用,深入分析我国文化传统对陪审制度的排斥、我国陪审制度的制度性缺陷、价值导向的错误、司法实践的不规范等问题,并对陪审制度的实践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巩燕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2,14(2):57-58
人民陪审员制度是人民群众直接参与国家管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体现 ,是加强审判监督、维护司法公正的重要措施。然而 ,该制度在立法和实践中均有不尽人意之处 ,难以有效发挥作用 ,需要改进和完善。 相似文献
18.
法学界在1992年后开始关注民事诉讼的基本模式问题,但直到今天这个问题尚没有被真正厘清,理论认识上的分歧以及实务操作中的争议却依然困扰着这个领域。从分析模式的基本内容和民事诉讼体制在我国沿着当事人主义的发展现实,逐渐触及改革的切入点以及一系列配套体系,是一个相对合理的审视进路。 相似文献
19.
再审程序作为一种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错误裁判的救济程序 ,其对错误裁判的纠正是以破坏生效裁判的既判力为代价的 ,这就决定了对再审程序的启动必须规定严格的限制条件。我国再审程序存在制度性缺陷 ,应从宏观上完善我国的再审程序。 相似文献
20.
中国民法典是调整我国民商事关系的基本法典。其价值应体现现代民法精神,指导我国民法典编纂(民事立法)、民事司法和民商事活动的全过程。本文初步论证了中国民法典的秩序—安全、平等—公平、自由—效益价值,旨在对中国未来民法典价值进行科学求证,以为我国民商事法治实践提供价值支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