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选用B3LYP密度泛函理论方法,在全电子的双ζ加极化加弥散函数基组(DZP++)下,对Si3Hn(n=1~6)体系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获得了它们的基态结构是以三个硅原子形成的环为基本骨架,硅原子尽可能以四配位键接氢原子在环外或形成桥式结构.同时对它们在气相中可能的断裂途径作了预测.  相似文献   

2.
催化氧化环己烯制备环己烯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用西弗碱类型的过渡金属配合物作为催化剂,以纯氧作氧源时,在一定温度体系(60℃和70℃)、一定压强(1×106pa)下催化氧化环己烯,对催化剂结构不同所引起的催化性能差异作了一些探索.实验中选用了一些含Co、Ni的西弗碱配合物催化剂,就它们的基本结构和在此基础上加入一些取代基(如冠醚环、卤原子等)后,催化功效的变化和相应的机理作了一定程度上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采用六层硅原子超原胞模型,基于第一性原理的密度泛函理论(DFT)用广义梯度近似(GGA)和有效核势数值基函数组,模拟了锂原子在Si(001)-2×1重构表面上的吸附.模拟中采用三种不同的初始构型,优化计算结果都显示在吸附锂原子后,Si(001)-2×1重构表面的二聚物基本消失,锂原子在新表面的四个硅原子形成的空位上方时体系能量最低.同时还分析了二聚物中两个硅原子的"亲电子"性以及费米面附近态密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合成了铁磷铝(FeAPO-5)、铁硅磷铝(FeSAPO-5)和铌铁硅磷铝(NbFeSAPO-5)分子筛催化剂,并采用XRD、红外光谱和固体魔角旋转核磁共振等方法对合成的催化剂进行了结构表征。结果表明:合成的分子筛具有AlPO4-5的骨架结构,并且铁、硅和铌金属杂原子进入了分子筛骨架。以丙酮醛和甲醇作为合成丙酮酸甲酯的原料,考察了NbFeSAPO-5分子筛催化剂的催化氧化及催化酯化性能,结果表明铁元素进入分子筛骨架使催化剂具有良好的催化氧化性能,而硅和铌的引入提高了分子筛的酸性和催化酯化性能,使NbFeSAPO-5分子筛催化剂成为同时具有催化氧化和催化酯化性能的双功能催化剂。  相似文献   

5.
应用AM1方法,对2-(2,6-二氟苯基)-3-(6-溴-2-吡啶基)-4噻唑酮进行了量子化学计算,得到该分子的空间构型和电子结构的信息,据此推测出它的活性部位,并探讨其结构-活性关系.结果表明该分子的稳定构型呈蝴蝶状,噻唑酮环上的3位N、5位C和吡啶环的4位C等原子很可能是该分子与RT酶作用的活性位点.  相似文献   

6.
利用中温水热方法合成了一种新颖的具有三维开放骨架结构的Zn3(PO4)2(H2O)4盐.并对其进行了红外光谱、元素分析、热重分析和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表明,标题化合物晶体属于正交晶系;Pnma空间群,晶胞参数a=1.0602(2)nm,b=1.8218(4)nm,c=5.0434(10)nm,α=β=γ=90.00°,V=0.97410nm3,Z=4,R1=0.0278,wR2=0.0841,M=458.142.首先,四元环与八元环在平行于0,1,1方向形成二维层状结构,然后二维层沿1,0,0方向进一步形成三维开放骨架结构.  相似文献   

7.
采用Material studio 4.0软件(MS)中的 Dmol3模块,对12种二取代苯的环C原子的Fukui函数进行了计算化学实验模拟,取得了与实验及有机化学观念基本一致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通过双齿膦配体dppe与母体簇合物(u3-S)(u-H)Fe2Co(CO)。进行取代反应,合成了一个新的混金属簇合物(u3-S)(u-H)Fe2Co(CO),dppe.利用IR,NMR,MS等方法对新化合物进行了组成和结构表征,结果表明,在FezCo簇核中,两个Fe原子之间含有一个H桥,配体dppe中的两个P原子取代了Co和其中一个Fe原子上的CO.  相似文献   

9.
通过双齿膦配体dppe(Ph2PCH2CH2PPh2)与母体簇合物{μ3-Fc-C≡CH}FeCo2(CO)9(Fe=C5H5FeC5H4-)进行取代反应.合成了一个新的混金属簇合物{μ3-Fc-C≡C}FeC02(CO)7dppe簇合物的合成和表征.利用IR.NMR.MS等方法对新化合物进行了组成和结构表征.结果表明.双齿膦配体dppe的两个膦原子取代了金属簇核FeCo2中两个C0上的羰基.  相似文献   

10.
在CaO-Al_2O_3-B_2O_3-SiO_2-TEA-H_2O水热体系中合成了一种硼取代型层状化合物。X-射线衍射物相分析表明其XRD谱图与粘土矿物Saponite相吻合;红外光谱(IR)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研究表明,结构中的硼以四面体形式存在,说明硼取代了Saponite结构中的硅;用DTA-TG分析法研究了样品的热稳定性,考察了温度对结构的影响;研究了样品的离子交换性能。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原子吸收法测定牛奶中的游离乳酸.在弱碱性溶液中乳酸与Cu_3(P0_4)_2悬浮液作用,置换出Cu_3(PO_4)_2中的Cu,形成更稳定的乳酸铜,离心沉降未反应的Cu_3(PO_4)_2.用原子吸收法测定上层清液里乳酸铜中的铜,根据铜能与乳酸定量形成配合物,可间接求得乳酸的含量.对牛奶样品中乳酸的测定结果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4%,回收率在95%~98%之间.  相似文献   

12.
呋喃双取代物亲电取代反应位预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计算材料软件Materials studio (MS4.0)中的Dmol3模块,对12种呋喃的二取代物环C原子的Fukui函数进行了计算,给出了一个直观的呋喃多取代亲电定位判断标准,取得了与实验及有机化学观念基本一致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利用P和Al替代三维BN分子的sp3键合原子,再通过S原子与金电极相连组成三明治结构的分子器件,并对三维BN分子及替换形成的分子器件的电子输运特性进行了模拟计算.计算结果显示:三维B6N5正和负偏压下均显示出分子开关效应.当其中心N原子(sp3键合原子)被P替代后,隧穿电流变化明显,且整个偏压区内不再具有对称性;三维B5N6的电流-电压曲线上显示出明显的负微分电阻现象,而当其中心B原子被Al替代后,电流-电压基本特性没有发生变化,只是电流有了显著的减小.  相似文献   

14.
配体在卤化铜催化的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反应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反应中,配体对催化体系的活性是至关重要的,它们可以调节过渡金属的氧化还原性能,并以自身的立体效应供给催化剂以适当的选择性,它们还可以改善催化剂在反应混合物中的溶解性能.研究配体结构和相应催化体系在ATRP反应中的催化活性之间的关系,对寻找性能优良的ATRP催化剂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将近几年对Cu+/Cu2+催化体系中含氮配体的研究进展作一综合评述.  相似文献   

15.
设N是有单位元的约化近环,我们证明两个主要结果:(1)在N中下述三个条件等价:(i)1是N的超原子;(ii)N是近域;(iii)N的每个非零元都是超原子.(2)若N是超原子的,则N同构于近域的一个次直积.  相似文献   

16.
用AM1方法计算了 1 0个卤素及三卤甲基侧取代氧、氮、硫杂十六员大环化合物的电子结构 结果表明 ,这类杂环化合物分子的总能量 ,最高占据分子轨道能量 ,杂环中氧、氮、硫原子的电荷分布和空腔大小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 它们对于络合过渡金属具有较强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17.
针对超低介PTFE基介质基板配方工艺不稳定、基板介电常数高等问题,提出不同直径、不同铝硅原子比和不同填加比例空心球对基板介电性能等因素的影响探究方案。对不同直径和不同球壳厚度空心球对介电常数的影响进行了模拟,基于模拟结果进行了PTFE基空心球复合介质基板的制备,并对相关性能进行测试。实验结果显示:当空心球直径为80μm、球壳厚度为2.5μm、铝硅原子比为2∶1、填加比例为35%时,制备的基板介电常数为2.0,介质损耗为0.002 7,Z轴热膨胀系数为38.8×10-6/℃,吸水率为0.025%,为性能优良的超低介PTFE基复合介质基板材料。  相似文献   

18.
前言目前对原子高激发态在外电场中的行为的研究已有重大的突破。随着主量子数n的增加,原子半径,外层电子与外电场的耦合以n3增加而束缚能却以n-2减少,因此stark相互作用对高激发原子的能级结构有很大的影响。stark效应对原子结构的基础研究有重要意义,对一些基本常数如氢原子兰姆位移等的测量是一种重要的手段,此外在一些技术领域如等离子体诊断等方面有直接的应用意义。1氢原子能级stark结构。由于氢原子具有非常简单的结构,其核库仑场是球对称的,因而研究原子的电场效应首先以氢原子入手c.它在外电场中的sm山光谱的大多数性质已…  相似文献   

19.
本文首先利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B3LYP方法,采用6—31/+g(d,P)基组,对环辛酮分子及其离子化分子进行了结构优化,对C8H14O^+进行了频率计算.而后,对C8H14O^+红外活性强的振动模式进行分析,得到了环辛酮分子在飞秒激光作用下的解离碎片.最后,应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B3LYP方法,采用6—31/+g(d,P)基组,对这些碎片的结构进行了优化,从而得到了环辛酮分子在飞秒激光作用下的解离产物.  相似文献   

20.
结构是指组成有机整体的各个部分、要素、成分相互结合的方式或构成方式,它是由各要素、成分排列组合而成。事物结构组合在一定条件下不会引起事物的质变,这是事物由量变到质变的另一基本渠道,研究、探索这一课题,对深入把握唯物辩证法不无裨益,对当前的四化建设也会有所启迪。结构组合引起质变的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指事物内在要素的排列不同而引起质变。事物在总体上数量不变,但由于事物的各个组成部分在空间的排列次序上发生变化,使各个组成部分获得的量起了变化,在一定条件下,也会引起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在自然界中,自然元素金刚石和石墨的成分都是由碳(C)组成的,由于原子的空间排列形式不同,结晶的结构不同,因而形成了两个在性质,表现形态和用途上各不相同的晶体。有机化学证明,普通酒精(乙醇)和甲醚,它们每个分子都是由两个碳原子、六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组成,分子式都是 C_2OH_6,但是由于这些原子的空间排列次序不同,就形成了两种性质不同的化合物。战国时代齐威王和大臣田忌赛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