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土资源局,各派驻地方的国家土地督察局,部机关各司局及有关直属事业单位: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严格规范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切实做好农村土地整治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47号)精神,完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以下简称增减挂钩)制度政策,正确引导、严格规范增减挂钩试点工作,统筹促进城乡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2.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加快了农村产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的进程,特别是在城镇化发展较快的地区对建设用地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局部地区建设用地规模已经把下轮规划期的建设用地指标全部用完.在土地利用的过程中,针对建设用地供需矛盾的突出问题,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发[2004]28号)中提出"鼓励城乡建设用地整理,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要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的政策,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进一步要求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推动城乡统筹发展;继续推进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耕地实行先补后占,不得跨省区市进行占补平衡:实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从严控制城乡建设用地总规模;要大规模实施十地整治.国土资源部出台了<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管理办法>,对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由此可见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是当前和今后有效利用土地资源,统筹城乡发展,缓解建设用地供需矛盾,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是指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将若干拟复垦为耕地的农村建设用地地块(即拆旧地块)和拟用于城镇建设的地块(即建新地块)等面积共同组成建新拆旧项目区,通过建新拆旧和土地整理复垦等措施,在保证项目区内各类土地面积平衡的基础上,最终实现增加耕地有效面积、提高耕地质量、节约集约利用城乡建设用地的目标。2004年国务院颁布的《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发[2004]28号),正式提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  相似文献   

4.
第一条 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工作,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发(2004)28号)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社会现代化水平逐步提高,城镇化建设不断加快,但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矛盾依然突出."三农"问题仍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难点和关键,为妥善解决"三农"问题,促进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国家提出了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工作创新机制,(以下简称"挂钩试点").  相似文献   

6.
前不久,国土资源部发布了《关于坚持依法依规管理节约集约用地,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通知》(简称“52号文”),提出“稳步推进城镇建设用地增加和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试点和集体非农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试点”两个试点的工作。据悉,今年《土地管理法》的修改将以集体土地流转和征地制度改革为主要内容。土地是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之一。在中国经济进入强调环境友好、人与自然和谐、可持续发展的今天,在新农村建设与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今天,在包括土地在内的各种要素市场不断健全完善的今天,国土资源部提出的上述两项试点意味着什么?土地…  相似文献   

7.
江苏省金坛市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工作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苏省金坛市作为全国第一批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单位,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在挂钩试点工作中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8.
依据国土资源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管理办法>(国土资发[2008]138号)第二十一条规定:"试点各级国土资源部门应运用计算机等手段对建新拆旧面积、周转指标、土地权属等进行登记、汇总,建立项目区数据库,加强信息化管理",为实现挂钩项目的科学高效管理,成都市国土资源局于2008年7月在全国挂钩试点区内率先将建立"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纳入成都市"金土工程"建设内容,系统2008年12月设计完成,现已投入试用.笔者作为挂钩项目信息系统的主创人员之一,通过此文对该系统的构成、运行、特点和应用前景进行简要介绍和分析,以期与开展挂钩试点工作的各界人士共同分享、研究,切实推进挂钩试点工作.  相似文献   

9.
2004年,国务院颁布《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发[2004]28号),正式提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行政策。8年多来,全国多地的实践,充分证明通过开展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架起了城乡土地互动的桥梁,缓解了城市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对建设用地的需求矛盾,优化了城乡用地布局和结构调整,促进了节约集约用地。有利于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缩小城乡发展的不平衡,使土地、资金等  相似文献   

10.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是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将若干拟整理复垦为耕地的农村建设用地地块(拆旧地块)和拟用于城镇建设的地块(建新地块)等面积共同组成建新拆旧项目区,通过建新拆旧和土地整理复垦等措施,在保证项目区内各类土地面积平衡的基础上,最终实现增加耕地有效面积,提高耕地质量,节约集约利用建设用地,城乡用地布局更合理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清理闲置用地“保”,用地“改邪归正”。要依法加快处置闲置房地产用地,对收回的闲置土地,要优先安排用于普通住房建设。这里就包括保障房用地。建议对囤地炒地、私改规划、配建保障性房和承担公益性设施建设被搁置等违规行为,一律没收土地,由政府主导建设保障房。与此同时,吸纳民众参与保障房建设特别是土地供应的跟踪监督上,发现问题,及时反映,马上应对,以保证用土供应不拖保障房建设的后胀。  相似文献   

12.
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今年起翻番,这将增加地方政府的征地成本,从而直接抑制其用地扩张冲动。但这只是打击某些地方以地生财的“药引子”,要根治“土地财政”,还需痛下猛药。上调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征收标准,确实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地方政府用地的冲动。1998年设计这一费种时,初衰便是遏制地方政府过度扩张用  相似文献   

13.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是缓解建设用地供需矛盾、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有效途径和手段,而如何科学和合理确定项目区范围是目前面临的关键问题。本文在总结天津市挂钩试点实施情况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分析了进行挂钩试点项目区筛选和划定的必要性,并提出在选定挂钩试点项目建新区、拆旧区时应重点考虑的几方面因素,可为今后挂钩试点项目区的筛选和划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为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缓解建设用地供需矛盾,全面推进县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按照省市统一安排,剑阁县今年计划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4个,控制规模2375亩,预计10月底前完成任务。  相似文献   

15.
成都市国土规划地籍事务中心是成都市国土资源局直属事业单位,目前拥有测绘甲级资质、土地规划编制甲级资质、工程咨询丙级资质。主要承担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国土资源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技术审查和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整理集中使用项目技术性审查工作;独立选址项目的建设用地评价工  相似文献   

16.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0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规范农村土地整治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工作. 会议指出,近年来,各地区开展农村土地整治,有效促进了耕地保护;同时,一些地方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对统筹城乡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出现了一些亟需规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按照“依法依规、应保尽保”原则,中国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积极落实保障房建设用地指标、加快土地供应、跟踪开发建设、查处违法改变土地性质.确保保障性住房建设用地落实并及时转化为有效供应.满足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需求。  相似文献   

18.
<正>增减挂钩政策是我国一项重要的土地管理制度创新,它在有效促进耕地保护和节约集约用地,有效盘活农村建设用地资源,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和质量,推动城乡要素平等交换,激活农村土地资源价值,促进新农村建设,弥补脱贫短板,助力决胜全面小康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充分挖掘自然资源支持政策,用好用活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全力助推脱贫攻坚,取得了显著成效。2016年以来,全州共获批复立项项目752个,实施完成所有立项项目预计可取得节余指标15.16万亩,按现行交易价格计算,  相似文献   

19.
当前我国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前言“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概念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中并没有明确的定义,但在《土地管理法》有关条文中对与之相关的问题作了若干规定,依据规定,“农村集体建设用地”:①不是国有土地。②不是农用地。③不是未利用地。④一般不是城市建设用地(目前在大中城市郊区和小城市区域内有一定数量的农民集体所有土地用于非农建设)。⑤它是经依法审批由农用地转成的建设用地。⑥其所有权仍属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由此,我们对“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作如下的界定:“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是指农…  相似文献   

20.
6月25日是第20个全国“土地日”,国土资源部部长徐绍史6月25日在第20个全国“土地日”主题纪念活动上表示,节约集约用地.是破解当前“保障发展和保护资源”两难命题的重要出路,要加快建立激励约束并重的节约集约用地新机制,实行差别化的土地供应政策,优先保障基础设施项目和民生项目用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