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陕西是响应辛亥武昌起义北方最早的省份,革命波及甘肃、河南,影响至于宁夏、青海、新疆等省区,在全国具有十分重要和独特的位置.同盟会、会党、新军与陕西辛亥革命密不可分.其中,会党与新军在革命过程中既有积极作用又存在许多缺点和失误.领导辛亥革命的资产阶级革命派,虽然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创立了民国,但由于其本身的软弱性和阶级局限性,致使没有正确对待和处理许多有关革命的根本问题,故而革命的最终失败是一种历史的必然.  相似文献   

2.
会党元素在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武装革命中地位举足轻重,学界对它却多有否定。其实,借助会党是自然的现实选择,并非脱离群众的军事冒险;孙中山及革命派对会党进行了改造,尽管也存在一些不足;1908年以后资产阶级革命派开始将注意力集中到了新军身上,不过会党在这一阶段仍然是革命中坚,该阶段应该视为新军+会党阶段;所谓"输入式"革命的观点,乃是对孙中山武装革命中的会党元素的漫忽。  相似文献   

3.
孙中山所领导的资产阶级武装起义中,会党元素地位举足轻重,而学界对它却多有否定.其实,借助会党是现实斗争的选择,并非脱离群众的军事冒险.孙中山及革命派对会党进行了改造,尽管也存在一些不足.1908年以后资产阶级革命派开始将注意力集中到了新军身上,不过会党在这一阶段仍然是革命中坚,该阶段应该视为新军+会党阶段.所谓"输入式"革命的观点,乃是对孙中山武装革命中的会党元素的疏忽.  相似文献   

4.
一九○六年十二月三日,在江西、湖南交界的萍乡、浏阳、醴陵地区爆发了一次由同盟会会员策动的大起义。这是同盟会成立后的第一次武装起义。尽管起义群众仍以旧式会党为基础,可是它已迥然不同于单纯以“反清复明”为宗旨的会党起义,而是赋予了新的内容与任务,完全属于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一个组成部分。这次武装斗争具有极为深远的影响。起义性质的辨析关于萍浏醴起义的性质问题,解放后有关辛亥革命的论著一般多把它列为同盟会领  相似文献   

5.
欧美政党未能提供革命党是政党的范式,日本朝野人士把孙中山所领导的同盟会称作革命党,当时国内革命派与改良派的论战,以及利用会党的策略,使孙中山把同盟会称为革命党而不是政党。  相似文献   

6.
<正>1911年10月22日,湖南革命党人焦达峰、陈作新在长沙发动新军起义,成立中华民国湖南军政府,次日更名为中华民国军政府湖南都督府。湖南都督府下设民政、军政两部,教育司为民政部所设六司之一,陈润霖任司长。  相似文献   

7.
黄申芗,字少骧(原名黄绍香,字圣养),一八八三年出生于湖北大冶县换绦桥堡黄若芬村的一个贫寒的乡村教师家庭。黄申芗是辛亥革命时期,湖北地区杰出的民主主义革命战士。武昌首义前,他在湖北新军中发起组织“种族研究会”、“湖北军队同盟会”、“群治学社”等革命团体。“共进会”汉口总部成立后,他最早加入,并担任主要领导人。在收编会党、发展革命势力和筹划湖北新军武装起义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有杰出的贡献,被誉为“对革命运动最有力者”。  相似文献   

8.
怎样评价辛亥都督,这是史学界长期以来没有解决好的问题。所谓辛亥都督,是指辛亥革命时期,起义、光复、独立各省军政府的军政首脑人物。辛亥都督,既是辛亥革命的产物,又是辛亥时期的特定名称。风云一时的辛亥都督,是一成分极为复杂的群体。它既有同盟会员、革命党人,又有立党派头目、会党、绿林首领,还有清末的新军军官和将军督抚;是一批政治背景不一,社会经历各异,阶级出身不同,年龄学历悬殊的近代历史人物。因此,如何对他们作出统一评论,确实是一件十分复杂的工作。笔者经过粗略的研究,愿作引玉之砖,略述管见,以求教于专家学者。  相似文献   

9.
秋瑾主持大通学堂的校务,为皖浙起义培训了一批骨干。屡次前往浙东和杭州,联络会党和新军,组建光复军,准备皖浙起义的武装力量。最后,视死如归,血溅轩亭,成为近代中国革命妇女的楷模。  相似文献   

10.
辛亥革命     
1991年10月10日是辛亥革命八十周年纪念。 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创立了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开始发动反清武装斗争。1905年中国革命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确定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同盟会多次发动武装起义,虽都失败,但促进了全国革命高潮的到来。1911年清政府出卖铁路修筑权,激起全国人民的反抗,川、鄂、湘、粤等省发动保路运动,成为辛亥革命的导火线。10月10日,湖北革命团体文学社、共进会在同盟会的推动下,发动武装起义,成立湖北军政府,各省纷纷响应,群众自发斗争席卷全  相似文献   

11.
张小满 《南都学坛》2002,22(3):43-44
对历史上存在的两个“民革”进行了辨别 ,尤其对历史上存在过、现在已不存在的中国民主革命同盟这一政治组织进行了考察。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是国民党民主派的政治组织 ,中国民主革命同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统一战线组织。  相似文献   

12.
朱德作为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军事家为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做出了卓越贡献。他带领南昌起义余部实现朱毛会师,为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创建提供了军事力量支撑;他克服了与毛泽东在根据地建设和建军原则上的分歧,为人民军队的发展和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创建提供了军事、政治、思想保证;他同毛泽东一起探索总结了井冈山根据地的建设经验,共同直接创建了中央革命根据地;他始终维护了毛泽东对根据地和红军的正确领导,为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提供了组织保障。  相似文献   

13.
朱德论社会主义建设的运行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德对社会主义的探索是比较早的,也是比较全面和具体的。他首次提出"建设中国式的社会主义"的思想,并从经济、政治和军事方面论述了其运行机制。在经济建设上,朱德提出必须建立起按客观规律办事,发展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实行"人人富裕,共同富裕"的运行机制;在政治建设上,必须建立起加强党的执政地位的建设,走群众路线,既反"左"又反右,实行党政分开,精简机构,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运行机制;在军事建设上,必须建立起一支强大的国防军,发展各军兵种,建设合成军队,部分军工应尽早转为民用,学习外国先进技术,发展尖端武器的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4.
论中国古代的"军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军市是指在军队驻扎地或屯戍地临时设立的市场.军市主要由军队掌管,设有专门的职官,其功能主要是提供士兵间或兵民间的商品交易以及军需品的买卖.军市的税收一般归军队所有,但偶尔也会被朝廷调为他用.军市的税收在一定程度上对中国古代经济,尤其是军事经济起到了补充和调节作用.古代星占学上也有相应的军市.军市还是刑人之所.  相似文献   

15.
广州是中国革命的策源地,为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广州是中共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地,革命统一战线由此发轫;广州是中国国民党改组地,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大本营;广州是黄埔军校的创建地,国共两党军事合作由此发端;作为革命统一战线的发祥地,广州成为大革命的中心。广州以其独特的地位为中国革命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中日甲午战争中,清政府苦心经营几十年的海陆军惨败。为挽救危局、维护统治,清政府转而裁绿营、改军制、编练新军。新军在晚清特殊社会变革中登上中国政治舞台,在各种社会事务与活动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并在颠覆清王朝及刷新中国政治运动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对清末民初的中国社会产生过较大影响,但其在随后社会发展进程中渐为各派军阀武装之主力。  相似文献   

17.
八一起义是在统一战线的旗帜下进行的,其组织形式为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共争取了国民革命军高级将领贺龙等及国民党左派人士,确保了起义的胜利。起义成功后成立的革命委员会,党外人士占一大半,巩固了统一战线。起义军在潮汕失败后,朱德与旧友范石生搞统一战线,保存了革命武装,最后率部上了井冈山。  相似文献   

18.
政治建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建设的一大特色和优势。曾担任红军总司令、八路军总司令、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的朱德,在革命战争年代和社会主义时期,十分关心军队的政治工作,他强调政治工作是红军的生命线和军队的灵魂,明确了人民军队政治工作的地位和作用;提出军事工作与政治工作是部队建设的两个重要方面,全面具体地阐述和深刻揭示了政治与军事的辩证关系;提倡革命的群众的英雄主义,主张建立健全军队的政治工作制度;强调长期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永远保持人民军队的阶级性质。这些思想不仅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力量的发展壮大起了重大的作用,而且对今天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全面现代化建设,也有着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纳赛尔时期埃及建立了一个典型的军人政权。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中埃及的惨败打破了这一模式,促使埃及军队向职业化的方向发展,埃及政府出现了文官化潮流。然而,由于纳赛尔军人政权导致的路径依赖,埃及的政治经济转型困难以及军队的自利行为,埃及军队现已演化为国内最强大的利益集团之一,其政治立场日趋保守。  相似文献   

20.
甲午战争是晚清政府编练新军的契机,建立强大国防的呼声是新军编练的内部因素。新军的创建意味着中国军事近代化在洋务运动的基础上开始阔步前进,新军在武器装备、军队编制、军事思想、军事教育等方面积极吸收西方强国的经验,使得军队近代化大大超前于经济、政治等其他领域的近代化。由于经济基础的薄弱造就了武器装备的不统一,军事追求至上的因素导致军队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处于主宰地位,形成了军队私家化的局面,开启军阀统治中国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