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管曦的故事     
嘉禾 《北京纪事》2015,(12):74-77
好莱坞电影圈里都知道有这么一位中国女孩,每次工作一定穿得漂漂亮亮,即使要扛着笨重的摄像机到处跑,这就是管曦。说到管曦,认识她的人都能给出同样的评价:她是一个既有天赋又极其努力的人,即便是在忙碌的情况下,每每见到她,都是非常优雅的样子。在别人眼中她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传奇人物,她能唱高雅的歌剧,跳欢快的弗拉门戈舞。一个人的时候她又常常写诗,再自己谱曲悠悠地唱出来。在白人、犹太人遍布的好莱坞,毕业于世界排名第一的南加州大学电影学院的她,做着很少亚裔女性做的职业。于是她就被加上了很多定语:美女导演、亚洲女摄影师。而她现在所收获的一切都源于三年前的一个决定,让一个地地道道的北京女孩,因为一个梦想,横跨太平洋来到了洛杉矶,在这里追寻着她将一生执着的导演梦。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古代山水诗的创作中,回归是一个一以贯之的主题.除了朝向田园故里的回归之音,还有更为深远的指向荒野的回归之唱.因为与作为诗人个体故乡的田园不同,荒野是人类种群的原乡、人类童年的家园和精神的起点.诗人因为在世的异己体验和基于集体无意识根源的乡愁冲动,在诗中进行魂归荒野的自由之旅.  相似文献   

3.
传承人是民俗传承的承担者,与民俗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当民俗还是大众的生活常态时,是无所谓传承人的,传承只是群体间的代际传递.因此,传承人的个体崛起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民俗文化的衰落.而民俗的复兴,其实是传承人与民俗文化之间的非正常互动,极易造成群体性文化沦为个人的有意识创作,但仍具有生活文化史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2005中国·沈阳世界园艺博览会的成功举办,带动了沈阳及周边地区的经济、旅游及相关产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应.随着展会的闭幕,世博园也将按市场经济规律来发展,面临着各种竞争,如何打造一届"永不落幕的世博会"令人关注.世博园所在地沈阳是辽宁省的省会,便捷的交通、周边丰富的客源和国际级的旅游品牌,这些都为世博园的后续发展提供了可靠保障.然而由于北方特有的气候条件和展会固定的主题以及沈阳模糊的城市旅游形象将会为世博园今后的发展带来一定的局限性.除此之外,在展会期间世博园的服务管理和设施建设上也显现出一些问题,如果不能得到有效改善也将成为世博园今后发展的不利因素.作者分析了如何利用对世博园发展有利的因素,改善不利因素,提出需要在深化主题的基础上不断创造新的旅游项目;以优质的服务、完善的设施为世博园创造良好的口碑;加强营销,突出"北方世博"的品牌;联合周围景区共同创建沈阳精品旅游路线,实现世博园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雅、俗文学概念的争论是当前学界一个见仁见智的热点问题.对通俗文学作出一劳永逸的定义是不切实际的,可以结合文学史的流变从雅、俗分裂、融合的过程中找出一些规律性的形成原因,即雅、俗的起源与功能;美学风格;文化权力和意识形态;大众传媒的冲击;文化批评的转向.梳理这些流变成因有利于为通俗文学理论的建立打下基础,从而更好地推进通俗文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北京老字号涵养的是北京式的情感.当年世事洞明、人情练达的鲁迅先生以北京果脯馈赠返乡的宾朋,传达的是北京的温和;仪表堂堂、风度端庄的周恩来总理头戴盛锡福的皮帽,显示的是大国的威仪;年节假日人们手中的稻香村糕点、酷热暑夏时客人杯中张一元的香茶,送出的是北京的至尊情谊…… 随着前门大街的拆迁与修缮,北京老字号小吃又一次面临生存的考验.  相似文献   

7.
陆游是南宋著名诗人。在他传世的诗文中,保存有关于成都武侯祠的珍贵史料。本文从四个方面加以介绍:一、关于成都武侯祠的见闻;二、与成都武侯祠相关的见闻;三、关于诸葛亮的评论;四、关于其他三国人物的评论。  相似文献   

8.
教室的门敞开着,以使微弱的风可以吹进闷热的室内。老师的影子从讲台上投下来,像是巨大的阴云。窗外是无尽的蝉鸣,树在风里旋转的声音轻轻扫过,教室里的电风扇在  相似文献   

9.
<文心雕龙>与<文选>在汉大赋的选择上体现出了高度的一致性,在"情"赋的选择上也显现了文学观念的共同性.二者取材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有关"哀伤"一类的赋及有关"志"类的赋.总的说来,刘勰选取的抒情性作品在数量上远远少于萧统,在质(情感取向)上也迥然有异.在文学的边界有些模糊的今天,更多包容地看待他们彼此的差异也许会有益于我们对文学的思考与定位.  相似文献   

10.
面临着直辖的机遇、西部大开发和我国加入WTO的机遇,随着三峡工程建设的进展、西部大开发的深入推进、库区移民这一世界级难题的顺利破解,重庆这一新的、西部地区惟一的中央直辖市五年来形象到底如何,从<人民日报>这一全国发行量最大、最权威的报纸的新闻报道中搜寻涉及重庆形象的点点滴滴,应该可以为这些问题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考.  相似文献   

11.
阐述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反腐倡廉建设历程,并分析提出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反腐倡廉建设对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1)我们党始终把反腐倡廉建设作为党的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2)在不同时期各有重点,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3)善于学习借鉴国外反腐倡廉建设的文明成果,又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反腐倡廉道路;(4)在反腐倡廉建设中注意坚持教育、制度、监督并重,预防为主、标本兼治的方针;(5)不断加强纪检监察机构和队伍的建设,为反腐倡廉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和队伍保证。  相似文献   

12.
廉政文化在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中具有教化作用、导向作用、凝聚作用、约束作用和监督作用。为此,要深刻认识廉政文化的重要作用,夯实廉政文化的群众基础,构筑廉洁自律约束机制,形成拒腐防变的合力,坚持开拓创新。  相似文献   

13.
回顾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各族人民取得了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胜利,同时也找到了一条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成功之路。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贪腐整顿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的整风和整党运动,从改革开放新时期推进党的廉政建设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党的廉政建设的完善成熟。全面总结党的廉政建设经验,明确党的领导为核心,夯实思想教育为基础,筑牢制度建设为保证,紧抓权力监督为关键以及营造文化氛围为导向,对于新时代深入推进党的廉政建设,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由“虚”到“实”的根本转变,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有着重要的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4.
“三反”运动是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以后为防止党员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腐化变质而进行的一场反腐败斗争。这场斗争的成功留给了我们许多宝贵的历史经验。今天 ,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 ,认真地研究、总结和借鉴这些经验 ,对当前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无疑有着许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试论和谐社会中的党风廉政建设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党风廉政建设作为党的建设和政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具有重要的功能作用。要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高度重视廉政教育,密切党群干群关系,营造社会舆论氛围,注重制度和机制创新。  相似文献   

16.
在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探索廉政建设法治化,是延续中央苏区廉政建设的传统,也是巩固自身政权的需要。在抗日根据地,中国共产党对立法、惩治和教育领域开展了廉政建设法治化的实践探索。认真学习和汲取抗战时期廉政建设法治化实践探索经验,对当前强化法治反腐力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高等学校将廉政风险防控引入高等学校的反腐倡廉工作中,结合高等教育实际,在把握廉政风险防控内涵的基础上,加强以预警、监控和处置“三道防线”为主体的廉政风险防控体系建设,形成以廉政风险防控与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相结合、与党务校务公开相结合、与目标管理相结合、与廉政文化建设相结合的“四个结合”为突破点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新局面.  相似文献   

18.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其中思想教育是反腐倡廉的重要保障,制度建设对于反腐倡廉具有根本性作用,而人民群众对执政党的监督也是至关重要的。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三者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将会把腐败现象减少到最低程度。  相似文献   

19.
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廉政文化是一种行政道德的软约束,影响人们的日常行为模式。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对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意义。要遵循文化建设的规律抓好廉政文化建设,同时在工作中要注意处理好教育性与娱乐性、继承与创新、立足党内和面向社会、制度反腐和文化反腐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陈云党风廉政建设思想的世界观,就是对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性、长期性和艰巨性的认识;陈云党风廉政建设思想的方法论,即党风廉政建设的路径问题,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注重思想教育,建立党风廉政建设的自律机制;二是完善党内制度,建立党风廉政建设的约束机制;三是加强民主监督,建立党风廉政建设的他律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