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针对由电流谐波导致转矩脉动而影响电机性能的问题,课题组建立了谐波转矩模型,同时基于三相瞬时无功功率理论结合PI控制搭建了谐波抑制模块,并以谐波电流环的方式并入控制系统实现抑制电流谐波和降低转矩脉动的目的。仿真结果表明:将谐波抑制模块加入到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系统后,永磁同步电机定子端相电流波形的正弦度提高,各次谐波失真率均有所降低,转矩脉动受到抑制。该研究为永磁同步电机的转矩脉动抑制提供了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非正弦电流激励的行波天线和偶极天线的辐射特性进行了理论分析。首先导出了电流跃变沿线行进时的远区辐射波形的解析表达式,给出了行波天线平均功率方向图函数,讨论了波形控制和辐射效率等问题,然后利用行波电流跃变辐射特性的结论,给出了偶极天线脉冲响应的时域分析方法。通过一个实际例子的分析,与相应的频域分析结果和实验数据比较,在不同辐射方向均获得圆满的一致。本文还指出并纠正了文献[9]分析过程中的若干错误,消除了该文献中无法解释的疑问。  相似文献   

3.
三种静磁模与导波光的非共线衍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任意倾斜偏置磁场情形下的磁光耦合模理论,分析了传统磁化时磁光薄膜波导中静磁正向体波、静磁反向体波和静磁表面波等3种静磁模对导波光的非共线衍射作用.给出了用静磁波复振幅表示的导波光衍射效率公式,理论计算与实验结果一致,所得结论可为磁光Bragg器件的优化设计以及它在磁光信息处理中的应用分析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利用磁致伸缩效应设计的光纤相位干涉型直流弱磁场传感器具有灵敏度高、结构简单、体积小、制作方便等优点,能满足磁探测、磁引信的对磁场传感的要求,在弱磁场测量方面也存在着广泛的应用。磁致伸缩光纤弱磁场传感器通常采用Mach—Zehnder干涉仪原理制作,传感器的传感臂和参考臂由两单模光纤组成,传感臂的光纤上粘合一段磁致伸缩材料作为传感头,当被测静态磁场与交变调制磁场共同作用于传感头时,磁致伸缩材料所产生的纵向应变将导致光纤中的光相位变化,利用相位检测装置就可得出被测磁场的大小。本文综述了磁致伸缩光纤弱磁场传感器技术的发展过程,介绍了传感器系统以及其传感原理和工作原理,指出了目前还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磁稳定床因其兼具了固定床和流化床的优点,在石油化工、生物化工和环境工程等领域已显出很大的优越性.磁稳定床由于流动的复杂性,仅依赖试验手段获取的宏观流体力学特性已经不能满足工业放大的需要.本文建立了描述液固两相流磁稳定床的数学模型.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操作条件下液、固相速度分布.模拟结果表明,在不同表观液速下,局部固含率径向分布模拟值与试验值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6.
运用时域矢势积分方程分析了对称结构平面上三角脉冲、多周期正弦脉冲、等腰梯形脉冲、高斯脉冲和电磁导弹实验脉冲等多种不同波形的电流脉冲;讨论了远区轴线上辐射的电磁场。通过比较分析,得到远区辐射能量衰减特性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  相似文献   

7.
针对提高微网储能变流器的动、静态性能,提出融合了前馈解耦控制的电网电压定向双闭环控制策略,在三相电 压源型变流器(d,q)坐标系数学模型的基础上,以电网电压矢量定向并同步旋转,电流内环采用前馈解耦直接电流控制, 解耦了有功电流与无功电流,提高了内环电流的跟踪速度与精度,同时加速了外环电压的响应速度。仿真结果表明,变 流器系统响应速度快、网侧电流谐波含量低、直流侧电压稳定且纹波电压小,能以单位功率因数双向运行。提出的控制 方法可行有效,具有应用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针对以往异步电机最小二乘法参数辨识模型复杂的缺点,在转子磁场定向的矢量控制基础上,在同步旋转轴系下对电机的电流矢量、电压矢量以及磁链矢量进行解耦,建立电机的数学模型,经过线性化,得到了用于递推最小二乘参数估计的线性化模型。该模型简单实用,在电机暂态过程中只需要求出电流的一阶导数,而以往的静止坐标系下的模型需要得到电流的二阶导数,存在计算量大、误差较大的缺点。电机运行进入稳态电流的导数为零,通过计算即可得到电机的参数。采用二阶巴特沃思滤波器对电流进行滤波,避免了高次谐波和噪声的影响。并运用改进欧拉方法对巴特沃思滤波器的状态方程进行求解,无需对电机模型的一阶导数项进行离散化处理,便可得到滤波后的电流和电流的一阶导数,简化计算的同时提高了计算精度。本算法在DSP控制系统上进行了实验,结果证实该算法收敛速度快、精度高,可以准确得到电机的参数。  相似文献   

9.
本文首先介绍三维欧几里德空间中矢量场的亥姆霍兹定理及在静电场和稳恒电流磁场等特殊情形下的简要验证,接着由此自然地推广到四维空时下反对称二阶电磁场张量F~(μγ)的广义亥姆霍兹定理,即由二阶反对称张量的四散度_μF~(μγ)及对偶四散度_μ~*F(μγ)确定此二阶张量。其次本文对同时含有电荷、电磁的电磁场引入电流密度四矢J_e~μ和磁流密度四矢J_m~μ,从而着重由上述二阶张量的四散度和对偶四散度表述下的广义亥姆霍兹定理导出在电(磁)场四维矢势的四散度及对偶四散度表述下的广义亥姆霍兹定理。最后介绍此定理在二阶反对称电磁张量场中的应用,导出广义麦克斯韦方程及电荷、磁荷守恒定律的相对论协变形式。  相似文献   

10.
在文献[2]的基础上提出了离心式压气机任意旋成面正命题S_1流面的有限元解法。用八结点等参元对文献[1]中相应的变分原理Ⅱ进行有限元展开,采用了迭代法求解非线性方程,得出S_1流面流场中各点的速度势、速度、密度和压力值。本文结合具体叶轮造型,编制了考虑叶面有喷吸情况,能自动划分网格的有限元试算程序,进行了无分流叶片和有分流叶片的试算。本文还对满足后缘处K—J条件的处理方法作了尝试。  相似文献   

11.
电磁波与等离子体之间存在极为丰富的相互作用现象,对电磁波的传播构成重大影响。该文研究了在磁场指导下,对电磁波在密度周期变化的磁化等离子体中的传播特性,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导出色散方程,通过数值计算分析了等离子体密度变化分别对电磁波传播特性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密度n1变化对左、右旋波的截止频率影响不大,而n0的变化对左旋波的截止频率影响大,对右旋波的通带宽度影响大。并发现密度周期变化磁化等离子体构成一周期慢波系统,在该系统中明显出现慢波,这可能对注波互作用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2.
刺激前后脑电α波相位重排现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8个被试在视听觉同步刺激模式下采集的脑电数据,选择O1电极探讨刺激前后,从自发脑电到诱发脑电过程中α波(8~13Hz)相位重排现象。计算每次刺激前的幅度(Pr)、相位(φ),和刺激后的第一个正(P)波和第一个负(N)波的潜伏期与幅度共6个参数。提出了Pr和P、N波幅度之间的3次多项式模型;采用线性回归中异常值检验法量化相位重排的程度,结果表明:从自发脑电到诱发脑电的过程中,α波的相位存在明显的重排现象。  相似文献   

13.
从波动理论与运动学理论出发,采用小信号近似,分析了行波管与速调管中的离子噪声现象,推导出基于离子张驰振荡引起的相位噪声表达式,并对离子噪声形成的相位噪声特性进行分析,指出随着电位波动的幅度增大,相位噪声同时增加;载波信号频率越高,相位噪声越高。  相似文献   

14.
利用虚拟仪器技术,设计了一种界面友好、功能广泛的信号发生器.它既能产生正弦波、三角波、方波及锯齿波等常用的基本信号,又能产生时域扫频、对数扫频、调幅、调频、随机及通用函数信号;同时,它还具有波形保存与删除、数据文件读写与删除、单双通道控制及输出电压控制等功能.  相似文献   

15.
以小振幅波理论为基础,利用摄动方法研究了有背景流场存在时密度呈N层成层状态下的界面内波,得到了各层流体速度势的二阶渐近解及界面内波波面位移的二阶Stokes波解.结果表明:有流存在下N层密度成层流体界面内波的一阶渐近解(线性波解)、频散关系及二阶渐近解不仅依赖于各层流体的厚度和密度,也依赖于各层流体的背景流场;界面内波波面位移的二阶Stokes波解不仅描述了界面波之间的二阶非线性相互作用,也描述了背景流与界面波之间的二阶非线性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6.
对给定电流的线天线加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导出了在圆柱线天线上实现任意电流分布的一般连续阻抗加载公式,以及相应的输入阻抗表达式,并应用加载公式于特定的行波电流,得出了精确阻容加载公式。根据这种加载,可获得天线上完善的行波电流。而且在确定加载量时,方法简便、直接,对于用天线加载的办法来实现行波电流具有指导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励磁系统中全控整流电路异常波形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同步发电机励磁调节器中大多数采用三相全控整流电路,可控硅整流电路输出电压波形直接影响着发电机的励磁效果。对三相全控整流电路正常、桥臂断开、脉冲丢失等情况下的波形进行分析后,给出了监视和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8.
提出一种可以精确测量千伏级微秒脉冲幅值的方法;经一简单 RC 网络,将脉冲和直流电压同时加到示波管偏转板上,当扫描线保持原状时,直流电压即为脉冲幅值。理论分析表明当脉冲幅值大于500V,其误差<0.25%。对100V 方波进行了测量,并获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将量子的双波理论应用于具有随时间变化的电容和电感的含时介观LC电路,给出了单一含时LC电路中电荷和磁通量(电流)的平均值和量子涨落,电荷和磁通量的平均值满足电路经典的运动方程。在对电路的初始相位进行统计平均后,各量的平均值以及量子涨落回到标准量子力学的结果。这些结果表明,双波理论能够描述单一的含时介观电路。  相似文献   

20.
采用广泛应用于波散射分析的T矩阵方法,研究了介质波导中导波与非均匀性的相互作用问题。原理上讲,文中的分析适用于任意结构的介质波导和任意形状的非均匀性。当介质波导为单模圆柱光纤而非均匀性为球形时,得到的HE_11模传输和反射系数的解析表达式与文献中应用体积分方程法所得到的结果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