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在把人的现象当作一种社会自然的统一性来分析的时候,首先得从唯物主义哲学的某些基本原理入手。对人的现象加以唯物主义的阐释,是把人的社会属性当作一种制约因素,并把人看成是所有社会关系的总和(结构严整的总体)。大家知道,马克思早就对这一主要原则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的崇高理想之一就是追求人类的解放,这一解放的基本内容就是人类获得自由。马克思年轻时代曾提出“自由人的联合体”的概念,后又在《共产党宣言》、《资本论》中重申这一概念。但其内涵却发生了重要转变。本文历史地分析了马克思在其理论发展不同阶段上对“人的自由”概念的规定,并且对马克思怎样从人与自然和人与社会两个层次来把握“人的自由”,对马克思所指出的获得“人的自由”的条件和途径也作了全面阐述。  相似文献   

3.
鲁品越 《创新》2016,(1):16-22
认为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是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的发展,甚至将其当作后者的一个别支,是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各种曲解的产生原因之一。实际上,二者是具有本质区别的完全不同的理论。旧劳动价值论仅仅从个人主义的角度来理解劳动是交换价值的来源,其中有的从生产成本角度,认为一切成本归根到底是劳动成本;有的从先天的道义角度,认为劳动理所当然地必须得到交换价值的回报。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则是建立在唯物史观基础之上,它不再把劳动仅仅看成个人的活动,而是看成创造历史的作为总体的"社会劳动",个人劳动在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创造着人与人的最基本的社会关系。作为社会集体生命的结晶的价值实体,通过使用价值载体而形成了人与人之间活生生的物质化的社会关系。于是通过社会总劳动所生产的全社会的产品体系建立了人与人之间的最基本的物化的社会关系体系。  相似文献   

4.
本文认为,“唯物主义历史观”是马克思人类发展观的科学认知表述,这一表述强调的“物质生产活动”仅仅是人类发展赖以存在的基础,如果将此视为马克思的全部历史观,必将陷入“唯经济主义”和“经济决定论”。而马克思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观”是人本评价表述,它规定了马克思人类发展观的最高价值追求和终极意义关怀。所以,作者不同意将马克思的人类发展现仅仅归结为唯物主义历史观,而应将唯物主义历史观和人的自由发展观协同互补起来。由此,文章进一步认定:在马克思的人类发展观中,人是本、实践是中介、自由是最高价值追求,故可谓之“人本实践自由主义”。  相似文献   

5.
系统论的创始人贝塔朗菲曾经说过,黑格尔和马克思是现代系统论的先驱。这是因为马克思第一次把系统思想和系统方法运用于对社会的研究,《资本论》就是马克思运用系统原则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第一部科学巨著。把人类社会看成系统,把人类社会的历史视为系统运动,这正是马克思高于他先前的思想家的地方,也是马克思认识人类历史的重要方法。因此,对系统分析方法这一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方法作一探索,对丰富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并有效地改变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现状,无疑是一项艰巨而有益的工作。 一、人类社会是完整的发展着的复杂系统 历史唯物主义认…  相似文献   

6.
正确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臧玉英,马志生马克思曾把科学看成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指出“社会的劳动生产力,首先是科学的力量”。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特别是近代以来的实践,越来越充分地证明了这一科学论断。历史上每一次重大科学发现,都使人们对世界...  相似文献   

7.
一尽管马克思大量地吸收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学和费尔巴哈的机械唯物论,然而他本人自称的真正的科学(他的“经济学”著作仅仅是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完全可以被肯定和理解为是他一生全部著作中所关注的问题,即对整个人本主义的本质进行审美的问题。正像《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一节中告诉我们的那样,马克思的唯物主义本身与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不同,它关注的是作为“实践”、“主观方面”的“人的感性活动”,而不“只是客体的、“观方面的形式”。就这点而论,马克思是把人类当作相对独立的、有思想的、有感性的和注重实践的动物来论述的,而不只是当作所谓“资本主义运动的普遍规律”制约下的抽象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在他所进行的哲学革命中深刻地批判了自然法理论、思辨历史哲学,指出了欧洲近代思想对人的抽象认识的片面性。自然法把个人的权利看成是天赋的,不理解社会政治生活的历史生成;思辨历史哲学则把历史看成是精神范畴的发展史。马克思在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础上,重新理解了辩证法,提出了要从人的感性活动、实践和主观方面理解事物、现实和感性,因而消除了历史生活中的惰性和思辨性,真正实现了卢梭以来对社会生活进行历史理解的愿望,使历史学理论成为革命的科学,而马克思的哲学革命也摆脱了简单的大颠覆形式,具有了人的全面解放、摆脱奴役的内涵。马克思的革命哲学是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核心,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哲学基础。  相似文献   

9.
对共产主义制度下人的解放的设想和对历史变革的理论性及经验性思想是马克思的辩证唯物论的两个主要部分。马克思的辩证方法把人的自觉活动与社会的结构性运动联结起来,产生一种关于社会进程之总体的模式。在马克思看来,社会变革是结构性运动与人的目的性的错综复合,不能单纯归结为结构性的或意志性的因素。  相似文献   

10.
《资本论》是一部研究现代市场经济的种学巨著。诚然,把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看成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唯一形式,否定在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下建立现代市场经济的可能性和必然性,是马克思在理论研究上的明显缺陷和局限性。马克思甚至从来没提出过“现代市场经济”这个概念,只是用资本主义的“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来进行概括。但是,这并没有妨碍马克思在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这种现代市场经济特殊形式的分析中,揭示现代市场经济的一般本质及其运动规律.资本、剩余价值和劳动力商品是马克思在研究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建立的科学…  相似文献   

11.
不久前,读到《社会》1985年第三期刊载的王建胜的《“关系网”正名》一文(以下简称“王文”),有些不同的见解。“王文”中引用了马克思关于人类本质的论述,即“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实际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可以说,这就是王文所理解的“关系网”一词的理论根据。以此出发,王文把“关系网”同“社会关系总和”相混淆,把二者等同起来,因此又产生出“关系网”是人类社会与生俱来的产物,以及“关系网”永恒存在的必要性等等观点。但是,我认为,作为人的社会本质的关系即社会关系与我们目前所说的“关系网”是有根本区别的。第一,“社会关系的总和”具有全人类性和抽象性,“关系网”则具有地域性、个别性和具体性。马克思在批判费尔巴哈关于人类本质的错误看法以后,提出了人类的本质,即“人  相似文献   

12.
从个人活动出发和从社会总体出发是社会历史研究中的两种不同思路.一种社会历史理论如果把人作为社会历史的主体来理解,它就会从参与者视角来考察社会历史;如果仅从宏观上把握社会历史活动,它就会采取观察者的视角来考察社会历史.马克思的历史现明确地意识到了社会历史行动的参与者和观察者的不同视角,并且明确主张要把两种视角结合起来.做到这一点,就可以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决定被决定关系进行合理的阐述.  相似文献   

13.
何萍 《求是学刊》2007,34(3):25-31
马克思的“实践的唯物主义”创造了一种新的文化哲学传统,这种文化哲学传统是对维科文化哲学的批判继承。在继承方面,马克思的“实践的唯物主义”采取了文化哲学的范式,把实践看作是人的自我创造活动,从人的文化性和生物性的统一上说明人的文化创造是如何可能的,把人的历史创造、人的发展看作是不断克服自身的自然性而走向文化性的过程;在批判方面,马克思的“实践的唯物主义”以工业阐发人的理性,并以此作为人的文化创造的感性基础,把近代哲学的抽象的理性改造为人的现实的批判的活动,从而创造了自己的文化哲学品格。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正是从“实践的唯物主义”的这种富有个性的文化品格中发展出马克思主义的工业文化批判理论。  相似文献   

14.
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首先必须准确地理解马克思,而理解马克思哲学总体构想的出发点是理解马克思首先的关键的一环。那么,马克思哲学总体构想的出发点是什么呢?我认为是现实的人。 现实的人作哲学总体构想的出发点,在马克思那里是一个历史的过程,它经历了黑格尔的“观念”的人,即人的本质是自由,是“自我意识”;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的人,即“人的最高本质就是人本身”;马克思自己的现实的人,即社会性的不仅在精神上而且在现实中把自己划分为二的混生性的整体。 黑格尔把理念当成人的本质,现实的人不过是理念的外化,对马克…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哲学内在地蕴含着人学维度,但又不能把它等同或归结为人本主义.长期以来,马克思哲学中人的维度之所以被遮蔽,是因为传统教科书所奉行的哲学解释框架的固有缺陷.只有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高度,才能对人的问题求得合理的解答.马克思在《巴黎手稿》《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德意志意识形态》等早期著述中,分别从实践和社会关系两种视角对人的本质做了规定.这是两个不同而又互相关联的视角,如果说实践是人区别于动物的“类本质”或一级本质,那么由实践活动所形成和派生的社会关系就是人的二级本质或次生本质.实践作为人的“类本质”有两种基本含义:一是指人的现实的实践活动,即历史地发展着的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二是指作为历史运动最高目的的、符合人的自由本性的活动,即“自由自觉的活动”或“自由王国”.它们都是马克思意义上的“人类学”概念,前者可称为“历史人类学”,后者可称为“哲学人类学”.广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必须涵盖这两种意义的“人类学”概念,否则就难以避免“经济决定论”的指控.而按照“经济决定论”的解释,马克思哲学中人的维度将始终处于被遮蔽之中,不可能获得内在肯定和确认.  相似文献   

16.
人的本质是什么?这是一个古今哲人不懈求索的斯芬克斯之谜。对它的沉思,不仅经历了踟蹰徘徊的漫长过程,而且伴随着血和火的历史。在这荆棘丛生的领域中,马克思独辟新径。他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论及研究方法成为人类自我认识的宝贵财富。 黑格尔曾说过:方法,是一切哲学体系的灵魂。对马克思人的本质理论的考察,只有从方法论的高度,才能把握其要义,领会其创新,才能将它作为探索的指南。而不是真理的终结;才能把它看成是人类不断自我认识的科学,而不是当作奉若神明的信条,然而,在马克思浩瀚的文海和迅疾的思想进程中,要确切地把握其中所蕴蓄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人类解放是马克思全部理论探索与毕生实践活动所指向的核心问题。本文以马克思理论探索和实践活动的内在逻辑为依据,分析了这一思想从原则向现实的发展历程,阐述了人类解放思想的内涵、人类解放与政治解放的区别以及实现人类解放的途径和手段。  相似文献   

18.
“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物体”①──这是马克思当年投向美学的一束夺目的思想光华,也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最重要的观点之一。可是,究竟如何解释“美的规律”,在国内外美学界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笔者认为,种种解释都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 一派认为,美的事物之所以美的本质就在它的美的规律,美的规律具体指“物种本质特征、物种的普遍性”,“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形象”等等。这种规律完全是客观的,早在人类社会产生之前就存在着,它根本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我们知道客观世界中存在有自然科学的规律和社会科学的规律,而不知…  相似文献   

19.
把马克思主义社会学视为社会学中的经济流派,从而把“经济决定论”强加在马克思、恩格斯的头上,这是西方资产阶级学者相当流行的做法。这样给人以某种错觉,似乎马克思、恩格斯只注重经济生活,而无视其他方面的社会生活。事实上,由于当时的特殊原因,马克思、恩格斯不得不强调被论敌们否认和忽视的最主要、起决定作用的方面,即经济方面,但是他们从不否认社会生活的其他方面对于整个社会有重要意义。正如列宁所指出的,“唯物主义者即马克思主义者是首先提出不仅要分析社会生活的经济方面,而且要分析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这一问题的社会主义者”。(《列宁全集》第1卷第141页)必须对人类的整个社会生活进行经济、社会两方面的分析,这是马克思、恩格斯的一贯立场(这里的社会分析指的是不包括经济分析在内的那种狭义的社会分析)。在本文中,我们把这种在考察整个人类社会生活、社会发展时所作的经济生活与其他社会生活的综合分析,称为“经济(?)社会分析”。本文试图从这点出发.来探讨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传统及其继承和  相似文献   

20.
人之为人的本性 ,属于自我生成的“自为本性”。按照马克思的观点 ,人是靠自己的活动去创造自己需要的生活资料的 ,这是人与动物始源性的根本分野。人作为人的本性就是在这种生存活动中并通过这种活动自我生成的赋有历史性的本性。马克思还明确地说过 ,“人不是在某一种规定性上再生产自己 ,而是生产出他的全面性 ;不是力求停留在某种已经变成的东西上 ,而是处在变易的绝对运动之中。”这就是人的自为本性。从这样的意义说 ,“自为本性”也就意味着 ,人是一种面向未来、永远在为自己开辟未来 ,从不满足既得本性的存在。“未来”对人以外的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