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 《九歌》称神为“君”。如:《湘君》首句曰:“君不行兮夷犹。”王逸注:“君,谓湘君。”《大司命》第五句曰:“君回翔兮以下。”王逸在第二句“纷吾乘兮玄云”下注有“吾,谓大司命也”,因之,不言而喻,这里的“君”也是指大司命。朱熹亦谓:“指神。”蒋骥与朱注同。《东皇太一》末句曰:“君欣欣兮乐康。”王逸注:“神以欢欣,餍饱喜乐。”仍释“君”为“神”。朱熹注:“君,谓神也。”蒋骥亦言:“君谓神。”  相似文献   

2.
太平天国的政体性质如何?有人论定是封建君主制的继续,但在其有国年月中,则有前期虚君制与后期君主专制制的区别。我们对此有不同的见解,提出来以供人商榷。不存在虚君制———“太平天国前期国家政体实行的是一种虚君制。其方式以天王为国家元首,以军师为国家首脑。...  相似文献   

3.
“天下为公”是中国古代的统治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分田 《阴山学刊》2003,16(3):55-61
公天下论是中国古代影响最大的政治理论之一。它的主要内容是君主论,着重回答设君之道、为君之道和择君替君之道等重大政治理论问题。"天下为公"既论证了治权在君的合理性,描绘出"圣王之制"的理想政治蓝图,又为君权的存在与行使设置了条件和规范,还为政治批判提供了价值尺度。立君为公、君位为天下之公器、君道尚公、天下非一家一人私有等思想是中国古代统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这表明,中国的帝王观念有其精致、周到之处,甚至包含着许多超越时代的政治理性。以往的思想史研究对这个特点缺乏深入细致的分析,这是需要改进的。  相似文献   

4.
去秋送太虛法師囘杭適君亦在城東送車時太虛師爲之介紹曰兩君皆同鄉湘潭先後之神童也是年除夕復遇之長沙北門外攜手踏雪大有閒雲野鶴之趣今春人日君於五柳軒招飲退作長歌贈之去年城東送太虛太虛座上君識余當時一見兩相訝潭水神童忘年呼君遲一刻下九天故我長君三十年獨住獨來存浩氣孤懷落落空雲烟湘綺樓師贈我語倚馬萬  相似文献   

5.
吉服■鼎跋     
此鼎1981年5月出土于岐山曹家沟,上体似盂,下有三蹄足,铭曰:“吉股作宝鼎其万年永宝用。”见于散,稼勘察土地,为作正者,有人工君。既官司工,称君,必周之方国首领。以为君字西周中期以前皆不作王君解,而作女君解,即后妃也,殆不然。此君为散勘定田界,必为男性无疑。  相似文献   

6.
段渝 《天府新论》2012,(5):119-127
《史记.西南夷列传》总叙从文化属性、民族系统和经济类型等方面把西南夷分为四大类别,其中包括七个区域,每一个区域内都有"以什数"的众多"君长",分别以一个"君长"代表一个族群,以区域中最大的君长代表区域。本文按照《史记.西南夷列传》所叙顺序,综考西南夷七大区域十几个主要"君长"的族属及其分布地域等基本情况。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代社会对君民关系的认识和处理,形象地表述为如下种种"取譬":君舟民水说、君原民流说、君为元首民为手足说、君心民体说、君山民地说、君亲民子说和牧民说。这些说法凸显了民在王朝国家存续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以至于"民"被视为"本"。究其原因,不过是由于民能致力于"本业"即农业和民是国家的构成要素。如果结合君主在整个国家或政事中的主宰地位来看,"以民为本"便成为"以君为本"的工具性手段,民之重要就淹没于其卑微的身份地位中。然而,民又是影响江山社稷存亡的巨大力量,这就造成了君主对民仁爱、畏惧交加的矛盾心态。由此可见,中国传统民本思想与"以人为本"思想有本质之差异。  相似文献   

8.
孙权是三国时代举足轻重的历史人物,但是长期以来,许多史家一直把孙权看作一个规避江东、胸无大志的偏安之君,孙权究竟是不是偏安之君?作为一方之主,他的政治志趣究竟如何?这不仅涉及对孙权的评价问题,而且也关系到对三国政治斗争全貌的认识,因此有必要详为一辩。一孙权规避江东,是个偏安之君,这种观点屡屡见于一些颇有影响的论著中,例如:  相似文献   

9.
君讳凤岐字方舟自号蠡良子晚号芳久姓黄氏世为安化巨族神立棻父正煦皆有学行君四岁受书稍长兼好武从壮士某习拳技弱冠后读书岳麓浮沈诸生间光绪戊子乡举甲午成进士用内阁中书君既兼资文武诸公贵人争礼罗为塾师湘乡曾嗣侯广銮浏阳谭壮飞皆其弟子也壮飞当以稚川龙川儗君其心折如此会甘肃回乱秦抚魏光焘驰剿奏调君赴西宁办埋营务至则回已就抚君率队詗察边砦往返三千馀里叙劳以同知补用发河南已而大臣疏荐人才代进练兵条议两宫召见嘉许命隶虎神营委练快队兼带枪队保知府拳匪之乱君先以省母  相似文献   

10.
《论衡》作为王充的传世之作,以其异于主流话语而流传于世,在政治伦理思想方面,阐发了君臣民三者间的应然政治关系。主张君对臣应"佞可觉知""观心定贤";臣对君应"参政治国""褒君颂君""实事疾妄";君对民应"安民""慰民""化民",臣对民应"疾虚妄"而"归实诚",而民对君对臣应"悟迷惑而知虚实"。如此,则可形成一个君明臣贤民良的社会。  相似文献   

11.
王亥被杀有易事件反映出的母权与父权之争魏建震鲁秋慧商族先公王亥作服牛,后被有易之君所杀。关于王亥被杀的原因,当今学者的看法颇有歧异,或以为王亥放牧于有易,淫于有易之女被有易所杀①;或以为王亥到有易做生意,赚了有易的钱财,激起有易君心中不快,被有易所杀...  相似文献   

12.
<正> 天地、君、亲、师并举,始自《荀子·礼论篇》。《礼论篇》云: “礼有三本。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无天地恶生?无先祖恶出,无君师恶治?三者偏亡焉无安人。故礼、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师。是礼之三本也。”荀子这里举出周代礼制的三本,首天地,次先祖,次君师。在自然方面,天地最尊重。所以,古代祭天地的礼,也是最尊重的。在家族方面,先祖最尊重。在国中,君、师最  相似文献   

13.
丘乐媛 《兰州学刊》2011,(11):15-21
《指归》的身体观思想很重要的体现之一即是用身体的基本架构"心-身"来比拟政治构成的两个重要元素――君与民。以心喻君、以身喻民表达了严遵对于君民关系以及无为而治的政治理解。引入了身体隐喻的表达方式,严遵对于君民关系的论述显得更为明晰。关于君民关系,一方面君民之间既是互为一体,相互感应,另一方面"民又不谕君之所为",这其中的矛盾又得以通过身与心的关系来解决。  相似文献   

14.
训有似异而实同者。盖不可以不察也。板之二章曰。天之方蹶。无然泄泄。孟子释之曰。泄泄犹沓沓也。又申之曰。事君无义。进退无礼。言则非先王之道者。犹沓沓也。按孟子此章之意。以遵先王之法为。主故第二节日。今有仁心仁闻而民不被其泽。不可法于后世者。不行先王之道也。第四节日。遵先生之法而过者。未之有也。第六节日。为政不因先王之道。可谓智乎。末节日。责难于君。谓之恭。所谓责难者。责其君为尧舜之君。即所谓遵先王之法者也。反是。则谓之泄泄谓之沓沓矣。恐人不知也。又  相似文献   

15.
黄宗羲政治伦理思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明末清初儒家学说的重要代表人物,黄宗羲继承了中国传统儒家政治伦理思想的精要,以为国为民的“经世应务”精神为根本出又发点,提出了洋溢着强烈的时代责任感的政治伦理主张,即,“天下为主,君为客”的君民观;臣“为天下,非为君”的君臣观;立“天下之法”与“有法治而后有治人”的德法关系观。  相似文献   

16.
先秦的管子、庄子、孟子、荀子等在心的认知、道德、意志等功能及心欲、心身关系问题上观点互有同异.然而,基于心支配身、君支配国之间的象似性,心君互拟成为他们共同的思维模式.以心拟君合于认知语言学指出的从具象到抽象的通常路径.以君拟心的路径则有赖于中国文化天人合一之"道"的特殊语境.心君互拟的双向隐喻在中国古代认识论、宇宙论及政治合法性论证中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关于贾谊《新书》是由谁整理以及"君幸食"、"君幸酒"铭文的释义这两个问题产生的分歧都在于对"君"字的释义不同上.本文通过对马王堆漆耳杯铭文中的"君"字及《新书》中"怀王问于贾君曰"中的"君"字进行双向考辨,提出了"君幸食"、"君幸酒"铭文的新解释以及《新书》系贾谊之子贾璠所整理这两个结论.  相似文献   

18.
一、主张“为君之道必先存百姓” 首先,黄道周继承了历史上“民贵君轻”的优良思想传统,认为“民”是国家的关键要素。他把君与民的关系比作足与地、鱼和水的关系:“百姓,地也;君,足也。托足于地,临厕视崖,凛然若刺。”又引子夏曰:君“犹鱼也。鱼失水则死,水失鱼则犹水也”。这就是说,君若离开百姓,就会面临失足坠崖的危险;君若离开百姓,  相似文献   

19.
一、两种对立的观点去年,冯友兰先生在两篇文章中,提出了“君”、“师”分开的说法。最近,他在《关于孔子讨论的批评与自我批评》一文中又阐述了这个观点。把冯友兰先生的观点归结起来,不外这样两条: (1)“君”、“师”应该分开。冯友兰说:“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君’和‘师’是相提并论的。有所谓‘治统’和‘道统’。‘君’就是封建社会中的政治上的最高统治者,是屬于‘治统’这一方面的;‘师’就是为封建统治阶级制  相似文献   

20.
唐祖敏 《云梦学刊》2011,32(6):38-42
帝王情结是屈原文化个性的重要体现。忠君、尊君、骥君、思君、罪君、惜君、哀君、伤君、痛君等复杂微妙的心理情感构成了屈原帝王情结的深邃内涵,这份凝重的帝王情结缘于屈原心中对楚国深沉的挚爱。先秦帝、王观念是屈原帝王情结生成的重要心理渊源,儒家先王崇拜思想是屈原帝王情节生成的文化渊源,而宗法观念最终促进了屈原帝王情结的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